乡村振兴战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2023-05-30 23:06:45王亚红
百花 2023年3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乡村振兴

王亚红

摘 要: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多元价值,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川干炉传统制作技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镇川干炉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策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的良性结合提供一个发展方向。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川干炉;传承;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反映了一定时期民众的精神和文化形态,构成了一方百姓的精神寄托,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时代乡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也为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要更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镇川干炉历经百年传承发展,其命运早已与当地经济的兴衰系于一线。当前,镇川干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榆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镇川干炉传统制作技艺为例,分析镇川干炉传统制作技艺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走出传承断层以及销售和口碑下滑的困境,并对镇川干炉的传承和发展提出相应策略。

一、镇川干炉的悠久历史及传承发展现状

镇川镇原名镇川堡,是古代无定河流域有名的军事城堡之一,地处榆阳区南端,距离市区60公里,210国道、神延铁路和许多乡镇公路经过此处,交通十分便利,历史上发生大小战事无数。在和平年代,镇川贸易往来密集,皮毛生意尤其繁荣,曾是全国著名的商贸重镇,素有“塞上香港”和“旱码头”的美称。镇川“干炉世家”将制作技艺代代相传,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据《镇川志》记载,明清时期的镇川,街道两侧商铺林立,西至宁夏、武威、庆阳,东至太原、北京、天津都有商贾行走于镇川,镇川也因此成为“四会五达”之地,跻身陕北“四大名堡”。光绪十二年(1886)编撰的《榆塞纪行录》记载:“镇川堡、榆林城等街市肉饭铺店接踵开设,惟镇川氏饼(即干炉)甚美。”《榆林志》则记载镇川堡内饭铺满街,而干炉就是供街上几十家饭铺招待外来客商的主食,干炉易于储存、便于携带的特点,自然也是外地客商们返回故里时馈赠亲友的礼物。民国初年,单是河北、山西、京津地区设在镇川的皮毛客栈便有130余家,镇川干炉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村民需携带粮食供应本排队才能购买镇川干炉,但随着镇川经济繁荣发展,干炉进入了老百姓家庭,成为儿女结婚定亲的信物和礼品。时至今日,镇川干炉仍为当地人探亲访友的馈赠佳品。当前,镇川有干炉铺40多家,每家最少有两个火炉,从业人员400多人,每年加工干炉的面粉需要300多吨,产品三分之二外销、三分之一内销,年产值近千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成为当地村民一项重要的产业收入。

镇川干炉传统制作过程叫“打干炉”,是一种纯手工技艺。镇川干炉制作要求严格,要经过选料、和面、上压杆、分剂、放面盐、手托、上鏊、划线、入炉翻烤、出炉十道工序制作而成。新人要打出正宗的镇川干炉,必须向专业的老师傅学习一年的时间才可掌握技术要领。镇川干炉传统制作技艺学习难度较大、强度较高、周期漫长、收入不稳定,因此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传承,即使学也是一知半解,做不出正宗的镇川干炉。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乡村青年进城务工、创业,导致乡村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现从事镇川干炉传统制作技艺的师傅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人寥寥无几,村民对镇川干炉保护与传承意识普遍不足。镇川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工贸繁荣,外地客商多,受市场经济影响,有些村民急于求成向老师傅简单学习后便迅速开起了干炉部,导致不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的镇川干炉不断涌入市场,出现镇川干炉“不吃后悔,吃了也后悔”的说法,镇川干炉也因此面临着传承断层以及销售和口碑下滑的困境。

二、镇川干炉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多元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战略之一,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是乡村的全面振兴,包含產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的整体振兴。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如果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没有共同的情感纽带和向心力,乡村作为社会资源、资本、人才、基础设施匮乏的地方,对产业、人才等很难具备吸引力,乡村振兴也很难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的活态历史,是乡村文脉绵延的载体,其多元价值必将在乡村振兴中产生更多的效益。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近年来许多乡村实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乡土文化的精髓,除了本身的历史价值外,还具有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双重价值。其具有的文化价值可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而其具有的经济价值可以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建设,带动农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一)镇川干炉在促进人才振兴中的价值

非遗传承人是熟练掌握独特技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有较大影响力的从业者。非遗传承人自身的制作技艺水平和号召力对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有积极作用。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掌握镇川干炉传统制作技艺的老师傅们发挥好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消除保守和封闭的思想,开放地进行精湛技艺的展示和传承,号召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带动就业,吸引更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这对壮大镇川干炉传承队伍、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镇川干炉在推进产业振兴中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特色资源将是乡村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基础,有助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镇川干炉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将为镇川干炉产业提供重要资源,在市场化、商品化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干炉的质量和产量,把镇川干炉培育成当地特色的品牌,将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形成较完整的生产链条,进一步扩大镇川干炉的影响力,从而增加村民经济收入,提高镇川经济效益。

(三)镇川干炉在建设文明乡村中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乡村人民的智慧,是乡村人民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体现,是精神文明的有力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人民基础,能有效促进乡村文明建设。镇川干炉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遵循着尊师重道、恪守技艺、诚实守信的原则。由最先饼样式的干炉改成形似古铜钱样式的干炉,呈圆形中空、形如车轮、边厚中圆形状,旨在展示镇川人做事讲究“外圆内方”的品格和“诚在心间、信在人间”的人格内涵,当地人带着镇川干炉,如同带着“通财进宝”的“黄钱”走南闯北。镇川干炉蕴含着当地人独特的“干炉精神”,对推动形成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乡风民风有着积极的作用。镇川干炉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历代传承发扬,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村民。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镇川干炉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产业振兴,通过产业振兴提高乡村居民的经济效益。镇川干炉历经百年传承发展,其命运与镇川经济的兴衰系于一线。

(一)加强对镇川干炉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不能离开传承人而独立存在,其传承和发展始终是由传承人来完成,因此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既要给荣誉,又要给待遇和舞台,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工作信心;同时,要积极解决传承人才断层问题,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广大年轻人理解、接受和欣赏,号召他们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当前需要由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成立镇川专业合作社干炉加工作坊,彻底改变过去家庭式传承模式和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积极引导掌握干炉传统制作技艺的老师傅们发挥好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消除保守和封闭的思想,开放地进行精湛技艺的展示和传承,号召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吸引青年群体返乡创业,壮大干炉传承者队伍。

(二)促进镇川干炉产品质量的提高

目前当地已经成立了镇川干炉协会,成立了以身怀绝技的老师傅为主体的干炉传统制作技艺顾问小组。当下,要积极发挥镇川干炉协会和制作技艺顾问小组的作用。在镇川干炉技术与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也要严格把关和积极指导,加强镇川干炉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培训和考查,加强干炉行业自律自检,提高干炉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从而提高镇川干炉的口碑和销量,形成大规模高规格的镇川干炉产业,推动镇川干炉产业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三)打造镇川干炉的特色品牌

品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到产业化规模之后逐渐形成的具有自己独特风格并能展现其本身内涵的标志性产物。打造特色品牌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自身特色,形成鲜明名片,更好地展示其背后蕴藏的深刻内涵。镇川干炉作为当地最具代表性和最具特色的食品,是镇川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镇川干炉是不发酵的麦面烧饼,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色素和香精,容易消化,是一种健康的绿色食品;镇川干炉在出炉冷却后可进行回油发酥,经回油发酥的干炉脆而不硬、硬而不干、易于储存,广泛流传着的“吃着香、咬着脆,饱嗝上来干炉味”的民谣就很好地概括了这一特点。利用镇川干炉这一独特的风味特点,可以打造镇川干炉的特色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让镇川干炉走出一条产业化道路,再凭借镇川便利的交通优势,促进镇川干炉产业化发展,带动村民增加经济效益。

(四)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加大宣传广度和力度

针对镇川干炉手压成形、纯手工制作以及口味纯正、酥香可口、易于消化、便于储存的特点,可以制作精美宣传册,广泛宣传,也可以运用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和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网络媒体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还可以嘗试打造线上展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宣传和销售,这样当地村民能熟知并能够熟练宣传镇川干炉传统制作技艺和其独特的风味特点,从而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进一步扩大镇川干炉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加镇川干炉的知名度和销量,从而扩大镇川干炉产业规模。

四、结 语

镇川干炉因其特色与文化内涵而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多元的价值,也因此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而被历代传承发扬。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加强镇川干炉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壮大传承人队伍。提升镇川干炉产品质量,以此提高镇川干炉的口碑和销量。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加大宣传广度和力度。积极传承和发展镇川干炉,正确面对镇川干炉传承发展的现实困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也要进一步挖掘乡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背后的价值内涵,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通过品牌效应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一条产业化道路。用好镇川干炉的独特资源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让镇川干炉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异彩。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王红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多元价值[J].人民论坛,2018(7):136-137.

[2] 崔瑾.乡村振兴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农业经济,2019(6):45-46.

[3] 吴丽美,程国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探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4):65-69.

[4] 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榆林市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5] 榆林镇川志编纂委员会.镇川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08:03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1:26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58:54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出版广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7:49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28:51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