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赋能共同富裕实现的技术支撑、价值内涵与策略选择

2023-05-30 10:48唐任伍范烁杰史晓雯
改革 2023年3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区块链共同富裕

唐任伍 范烁杰 史晓雯

摘   要:区块链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产物,其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的特征,为赋能共同富裕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信任”与“合作”是区块链和共同富裕的共同价值基础,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共享性是共同富裕的灵魂。区块链赋能做大做强、分好切好、分享奉献共同富裕“蛋糕”,成为赋能共同富裕实现的价值内涵。区块链“+产业”“+金融”“+市场”“+流通”“+农业”等方式,成为赋能共同富裕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区块链;共同富裕;数字经济;数字社会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3)03-0001-14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块链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信息通信之外,还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万物互联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区块链技术为互联网产业变革注入核心动能,实现了秩序互联和价值互联。区块链技术赋能下的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兴的“分布式商业”模式使得多机构、跨行业间交流合作成为现实,打造了新的产业生态。随着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未来这一新兴技术将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产业创新等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可以说,区块链的出现,重塑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其对金融生态的影响最大,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就是区块链技术。在P2P借款、全球支付、微金融、电子支付、汇款等方面,以及知识产权、选举、公证等民生领域,区块链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区块链的产生及对共同富裕实现的技术支撑

区块链的产生及区块链经济组织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其本身具有的共识、共治、共享的信任机制,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协作效率,有助于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和公平交易问题,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区块链的产生及其特征

长期以来,由资本主导的货币与金融帝国,以金融为工具,制造了一起又一起金融泡沫,造成以信任为基础的货币大幅贬值,金融体系崩塌,从而产生了一轮又一轮金融危机,财富加速向富人及机构集聚,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传统货币构建起的金融体系严重依赖以道德为支撑的“信任”媒介,一旦信任机制出现问题,金融体系就可能陷入崩溃。因此,交易双方能否舍弃作为信任媒介的第三方直接进行交易,是交易行为取得成功的关键。区块链技术的产生,为克服传统金融体系的弊端提供了新思路。區块链“是一个不依靠信任、使用工作量记录证明交易公共历史的电子交易系统,任何规则和激励都可以通过共识机制实施”[1]。以区块链为底层系统的比特币就是以密码学原理及一套预先设定的计算机算法来“取代”人们对于银行、金融机构、政府等第三方权威机构的信任,建立一种完全基于“技术”而非“信任”的电子现金系统[2]37。从此,一批从事密码学研究的人抓住传统货币系统“货币信任”这一“内生性弱点”的症结,实现了基于密码学等技术原理的数字货币推陈出新。大卫·乔姆创建了一个数字化的货币系统Ecash,实现了金融信息的分享和传输;英国密码学家亚当·贝克发明了哈希现金;哈伯和斯托尼塔提出用时间戳的方法保证数字文件安全的协议;戴伟发明了B-money,强调点对点的交易和不可更改的交易记录。于是,一种“将货币从国家和银行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同时使其不需要依赖任何特定中心,而是完全基于一个分布式网络运作的区块链技术产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系统产生了”[3]63。

区块链融合了多种计算机技术,诸如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点对点传输等[3]。其基于算法的计算模式决定了计算过程无法被人为掌控,从而被广泛认为是一个可信任的计算系统,其独特的优越性在于,买家和卖家在没有任何中介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完成交易,且交易账本数据信息人人都有备份,不怕丢失,交易双方的权益都不会受到影响。

区块链技术具有五方面的特征:一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存储技术,它的数据存储在网络上的各个节点,没有单独的中心节点控制所有数据,这使得区块链技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不可篡改性。由于区块链数据存储在网络上的各个节点,且采用了加密技术,因而区块链中的数据不可被篡改,使得数据具有更高的完整性。三是可验证性。区块链技术使用了公开透明的数学算法,允许任何人验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使得数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四是可追溯性。区块链中数据的存储形式为链式存储,每一个块都存储着前面块的数据,这使得数据具有可追溯性,能够追踪数据的历史变更情况。五是自动执行。区块链技术支持智能合约,即可以自动执行特定的业务规则,这使得区块链能够被应用于自动执行合同等业务场景,有助于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业务效率[4]。

区块链技术的这五个特征,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实现了价值无边界传递和迭代创新加速;有助于数据确权、流通和交易,推动数据生产要素化;有助于优化组织协作方式,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有助于技术及应用不断推陈出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5];克服了产业链上各级主体间信任成本高、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公等难题,同时促进了信息的透明化以及不同主体间的协同配合,既保障了交易的公开性,又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免除了人们在合作中徇私舞弊的担忧,使得人们愿意使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易。

区块链作为一种划时代的创新与发明,是集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法律、经济、价值、实验等于一体的系统(见图1,下页),融众多的特征于一体,对未来的世界将带来两点重大改变:改变经济和社会的运行规则特别是竞争规则,改变市场、国家和企业的互动机制,推动价值传输的成本趋于零,引发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从而成为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智能技术。

(二)区块链与共同富裕具有相同的价值基础

共同富裕的基础是“信任”与“合作”,与以“信任”和“合作”为底层支撑的区块链技术具有相同的价值基础。可以说,区块链与共同富裕具有天然的价值一致性。

区块链通过分布式数据库保障交易的可信性,为做大做强、切好分好、奉献分享共同富裕“蛋糕”从技术上提供了“信任”基础。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合作是共同富裕的前提。传统经济形态下的合作都是在线下熟人间产生的,其信任基础是依靠血缘、地缘、业缘、物缘等形成的熟人社会建立起来的,信任的基础不够牢靠和稳定,一旦缺失了这种环境,信任的基础就没有了。区块链为市场经济视域下陌生人社会的相互信任提供了技术条件,人们分布在世界各地,彼此间互不认识也没有关系,照样可以在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下,通过区块链网络达成信任并开始合作,进行交易。

区块链基于共识的智能合约运行保障了交易的自由性。国民的共识和认同感是共同富裕实现的价值前提,区块链的最大优点在于其去中心化的自由性,用户觉得合适就加入,或者说想要改变现有的网络规则同样也可以加入,因为区块链网络是可以分岔的,是社区自治的。一旦有人不认可现行规则,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分岔,或者按照自己的喜好、根据对自身是否有利选择发展一个新的区块链网络。如果社区有了一定的规模,就会形成共识和一致的认同感,可以创造自己的智能合约,开发一个新区块网络或者在现有的网络中进行分岔,从而从技术上为国民实现共同富裕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

区块链的通用技术解决了价值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区块链作为目的性通用技术,要和社会对象群体发生社会反应,这个社会反应就是抓住当下最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即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个意义上,发展区块链是手段而非目的,通过区块链技术激发社会群体间的社会反应,可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最终目的。

(三)区块链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区块链具有加密技术、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共识机制、去中心化等特征,它以计算机算法保证交易的可靠性,建立了一个不需要中间人的信用体系,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保证交易正常完成。相对于传统的被少数人控制的互联网应用和平台,区块链网络成为被多数人共享收益、为社区成员共同拥有的平台,其共享智慧与共同富裕的理念天然吻合。加密技术、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信用机制、去中心化技术,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技术支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块链的本质是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力度投入,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6]。

首先,区块链技术为共同富裕实现提供了机遇。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颠覆式创新,拥有众多应用场景。在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的生产、交易领域,区块链技术发挥着巨大作用。凭借难以人为控制、不依赖第三方机构、信息公开透明等优势,区块链打造了低成本、高效率、安全性高的价值传输渠道,大幅降低了价值传输成本,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尤其是作为高阶要素的数据确权使用、价值高效传输,改变了很多行业的面貌,为共享财富、实现共同富裕带来了绝佳机会。在此背景下,应抢占数字货币等区块链驱动的高技术领域制高点,创新金融风控管理技术,发展普惠金融、金融票据和跨境支付业务,打通金融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等关键的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数字货币,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其次,区块链技术为共同富裕实现构建了平台。区块链已经在全球范围实现多领域、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并呈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融合发展态势。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公链领域上已有大量项目进行测试,其配套产品也逐渐完善,形成了成熟的产品体系。在联盟链和私有链领域,用户对于区块链改造及应用的需求呈现激增以及多元化趋势,这将促使相关机构在这一新领域展开激烈角逐[3]。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区块链服务的企业主导市场格局的平台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为政府等公共部门服务的区块链平台也开始从物理载体转向数字载体,推动人类社会从“信息互联网”迈入“价值互联网”的区块链,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最后,区块链技术助力共同富裕实现正在变成行动。共享区块链智慧助力共同富裕实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数据要素进行交易和非交易性活动,参与者从区块链平台上以非交易性方式获得大量市场信息,丰富自身的经营活动并获取财富;通过线上云端,以高效率、低成本、安全便捷地进行合约、交易等致富活动,直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二是通过系统内部的各个算法层,运用原始数据和基本算法,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实现财富的分享以达到共同富裕。三是凭借区块链分布式、不可篡改、绝对安全等诸多特点,保护居民的财富不受侵犯,并实现保值增值。

二、区块链技术赋能共同富裕实现的价值内涵

区块链技术在前两代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创造了“价值互联”新模式,即以价值为核心,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价值的共享和创造,形成一个以价值为基础的经济生态系统。由于区块链的独有优势,任何需要“信任”的领域都可以融入这一技术。同时,其共创共享的价值形成机制与社会治理原则具有内在一致性[7]。

共同富裕本质上是一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引发的变革,区块链技术进一步加强了这种社会反应,完整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关系。这就是说,区块链技术作为具有共享特性的一种生产力,当与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的美好生活需求融合在一起,就必然产生社会反应,要求对生产关系进行变革,共同富裕正是这一矛盾变化的必然结果。因此,深入研究区块链赋能共同富裕实现的价值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共享性是共同富裕的灵魂

“富裕”本身只是一个抽象的“中性”概念,没有好坏之分,没有意识形态区别、社会制度距离,只有“强弱”和“范围大小”之别。以资本为驱动、追求少数人的“富裕”,就是“少数人富裕”;以人民为驱动,追求全体人民的“富裕”,就是“共同富裕”。由此,“富裕”就有了新的价值内涵,有了“共同富裕”和“少数人富裕”的区别。很显然,“共同富裕”赋予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追求,而“少数人富裕”则成为“资本主义”的价值标签。

“共同富裕”本质上是“全体人民共享富裕”,共享经济的兴起为“共同富裕”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区块链技术和网络的共享性,被视为典型的“破坏性”创新,开拓了物品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新模式,赋予了使用权便捷、灵活、智能化的特点,改变了原有的产业架构与企业边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区块链具备了三个制度特征:一是区块链带来产权变革,这实际上是一种接入所有权的生产关系变革;二是区块链实现了租赁合约对于买卖合约的取代;三是区块链为陌生人之间的交换提供了可能。

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区块链技术使合作打破了地理和空间边界,人们可以按自己设定的信用、价值、劳动规则把社群汇聚在一起,共同创造财富,再按照已定的贡献记录分配规则来分配大部分的收益,而不是被现有的第三方平台攫取,让它们去垄断收益。区块链网络使得生产资料不属于某一个人或者任何一个团队,而是归所有社区、所有节点的所有人共有,即使在区块链网络里,如果少数人不服从多数人的决定,也可以自己再另行开创一个区块链,再开辟一个社区,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区块链网络成为一种自由人联合体,为大多数人进行自由聯合、重新定义分配规则,留住自己应得的收益,从而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提供了技术平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区块链的内涵和本质就是共同富裕。

(二)区块链优化资源配置赋能做大做强共同富裕“蛋糕”

优化资源配置,是驱动人类不断充分利用信息和能量并发展生产力、改进工具的动力。人类先后经历的四次科技革命,本质上就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畜力代替人力、机器代替畜力、电力代替机械力,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出现,都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而创造出来的。人类的每一步前进,都是寻求优化资源配置的欲望驱动的。以数据为基础的区块链技术,是“数据说话”“精准发力”“平等共享”等“互联网+”思维的典型科技革命新成果,对于重组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岗位匹配最优化、分工设置最合理、资源配置最高效具有显著作用[8]。

通证经济是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支撑的一种数字化经济形态,它直接或者间接利用数据引导企业甚至社会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助推生产力发展,直接做大共同富裕“蛋糕”。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

企业是由各类主体构成的,企业的规模越大,维护主体成员的成本就越高。以数字为工具的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应用的积分数字化来留存客户,然后利用区块链技术的信用,使数字积分通证化,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维护成本。例如,某家拥有100多家连锁店、500多万会员的企业,要留存这些会员每年需要几百万元的维护成本。如果通过区块链技术,将客户会员的相关数据积分化,对于客户而言获得积分就能节省下一次消费成本;对于企业而言,由于积分通证化,送出去的积分就替代了高昂的客户维护成本。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一旦了解了区块链技术产生的数字化积分可信程度高的特性,各自分散参与的企业和消费者群体就能互相达成共识,拥有的积分就可以打通共享,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积分数字化升级后就可以发行共享积分,而不必在企业各自的中心化平台上发行积分,这样就解决了积分的通用性及积分成本高昂问题,增加了客户的消费意愿,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了业务的增长痛点。

区块链技术的可编程性赋予共享积分制度更完善的规则,使得这种生态更具公平性、更有价值和吸引力。数字积分通证化实现了参与数字积分共享的企业之间的客户共享。譬如,产业链相近的3家企业,每家拥有500万客户,如果通过区块链参与到共享积分的体系中实现客户共享,理论上每家企业的客户总量就将达到1 500万。区块链铸造的通证经济模式几乎以零边际成本的方式实现了规模扩张,区块链造就了通证经济的客户开源、成本降低的优势,实现了客户共享,为企业间做大做强“蛋糕”创造了条件。随着通证经济这种共享商业生态的不断成长,生态外的企业和消费者将被吸引并加入,这有助于扩大企业规模。

区块链造就的通证经济生态规模和价值,随着时间而不断扩展。与传统的互联网生态价值成长逻辑类似,通证经济生态的通证流转总量和速度越快,生态的价值就越高;但与传统互联网生态不同的是,通证经济生态的驱动只需要极低的成本,不像互联网生态那样,需要真金白银的成本去驱动用户数据的增长。通证经济本身可以在不锚定金钱和资产、不与金钱直接挂钩的前提下,锚定商家和消费者的其他特定权益,不需要庞大资金支持就能够驱动企业的运作和发展。

(三)区块链的合作共享性赋能切好分好共同富裕“蛋糕”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既是宏观政策的鲜明导向,又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走出一条更加注重公平、消除贫富分化的发展之路,对于解决合作激励和财富分配问题,赋能切好分好“蛋糕”,具有重要价值。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共创、共建、共享、共用的时代。区块链的底层逻辑就是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使每一个参与者共享科技带来的红利。区块链技术的节点计算、去中心化、数据加密、结算周期等特性,成为影响当下社会重新分配资产的有力技术支撑,每个人的剩余价值都会获得与之相匹配的回报。区块链金融能很好地解决按需分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让人人都能享受区块链技术带来的红利。

区块链支撑通证经济形态,能够在第一次分配中使参与的生产者、用户和消费者实现利润的分享以实现共同富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区块链承载了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职能和使命。传统的财富和价值分配链路,是通过工厂的产品转移到商家的商品,再到消费者的消费品这种直线方式进行的,这就是说,厂家转移一部分价值给商家、商家再转移部分价值给消费者,工人在工厂务工获得工资不是价值分配而只是价值交换,即工人用劳动交换获得报酬。共同富裕的实现只有通过价值共享才能达到目的,而这种状况的出现需要通过区块链将企业的价值进行数字化转型,使产品和服务产生数字资产的价值,让数据实现承载财富、利润分配的功能。

区块链在税收治理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税务管理上,有利于防止税务数据的篡改;在税收征管上,有利于优化税收征管中可能出现的积压、收费和分配;在打击偷税漏税避税上,可帮助政府发现和打击税收偷漏和避税行为;在税务统计上,可追踪税收数据,以提高税务统计的准确性[9]。区块链有效提高了税收发票的可信度,保障了税收的真实性,化解了税收征管中的各种风险,强化了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核心功能,大大提升了税收征管效率,从而赋能切好分好共同富裕“蛋糕”。

(四)区块链的信任体系赋能第三次分配奉献分享共同富裕“蛋糕”

慈善、捐赠等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渠道,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缓解财富两极分化、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的先进技术,在调整收入结构与分配格局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6]。区块链作为“制造信任”的机器,以技术手段改变了人们的信任方式,拓展了“信任对象”,从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的信任方式,拓展到代码信任、算法信任、机器信任。“分布式账本”即“分布式共识”“去中心化信任”。信任模式被重建,陌生主体之间的信任会因为“代码、算法、机器”而瞬间建立,信任成本大大降低,構建起了“地位对等、利益共同”的多主体协作网络。将区块链技术融入以自愿、信任为基础的第三次分配运行过程,对于促进第三次分配的顺利进行,发挥第三次分配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具有深远意义[10]。

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渠道,慈善、捐赠行为在促进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此类公益组织数量多、类型杂,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良莠不齐,诈捐、虚捐等各种影响第三次分配公信力的问题不断出现,影响了慈善、捐赠者的积极性,也削弱了第三次分配在共同富裕实现中的作用[11]。二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尚未形成有权威、公信力强的信息公开平台,缺乏统一的财务信息披露标准,造成信息不对称,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三是有情怀、热心从事社会公益的人力资源缺少,导致内部运行效率不高[10]。四是对慈善、捐赠等第三次分配在共同富裕实现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志愿服务尚未成为一种社会行动。以现代密码学为基石,以数据为原材料、依赖算法、避免人为控制、具有群体可得性的“代码信任”模式,被普遍认为值得信赖,具备“参与即认可”“参与即信任”的区块链,与以信任为基础的慈善、捐赠等社会公益组织发展天然结缘。以捐赠、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分配的根基就是信任,而区块链技术重构起来的信任体系,为慈善、捐赠类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实现提供了既可确权、又可降低成本的数字化场景。

区块链为企业之间数据互通提供了信任基础,解决了传统互联网时代的数据泄露和用户信任危机难题,其建立起来的“确权链”为持续自我运作和发展壮大提供了基础。数字科技驱动产生的全新的经济形态“通证经济”,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座稳固桥梁,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并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经济模式,为参与第三次分配开拓了场域。

区块链技术对第三次分配奉献分享共同富裕“蛋糕”具有独特的价值。区块链技术因其具有分布式去中心化、可追溯、自组织、合约自治、防篡改等特性,特别契合捐献、慈善等第三次分配的价值内涵,成为驱动共同富裕实现的技术支撑,有助于改变我国慈善捐赠与共同富裕实现不相适应的状况。

首先,区块链具备的群体见证性、防篡改性、可追溯性等特征,有利于治理服务透明化、治理结构扁平化,以及慈善、捐赠等第三次分配的实施。区块链最大的价值在于,将信用注入公正公平的算法体系,改变了人到人的信任传递模式,形成了群体共识,无须担心被扭曲或改变,从而不需要“线下”的种种高成本保证措施。这就为慈善、捐赠等第三次分配行为提供了有效率的信任基础。区块链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公约性自治”,这种特点引发了慈善、捐赠等社会公益组织的组织模式与行为模式的巨大变革,使得传统的慈善、捐赠等社会公益组织成为一种崭新的公约式自治的可交互的新型组织,大大降低了慈善、捐赠等第三次分配的交互成本,减少了第三次分配中的摩擦。区块链的交互性在慈善和捐赠等第三次分配实践中得到应用,拓展了慈善和捐赠的空间。

其次,区块链构建起高效的慈善价值网络,促进了慈善行为的公开化,提升了慈善行为的效率与质量。作为高度依赖信用的行为模式,慈善活动在第三次分配过程中与初次分配、再次分配相配合,整合社会资源以转移给资源匮乏人群,促进了共同富裕的实现。第三次分配既不能杀富济贫,又不能强制捐赠,区块链提供的高效价值传递技术,为慈善体系的高效运行与公平分配提供了支撑,保障了第三次分配的效率,避免了慈善价值的损害。一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性,在慈善捐赠领域可以实现精准高效的对接。供求双方可以通过区块链进行精准匹配,使得捐赠能够及时准确到达受助者,并且省去传统捐赠过程中的诸多成本,提高第三次分配的效率。二是基于区块链分布式信任范式的特征,可以保证慈善、捐赠数据的真实、可靠且不可篡改,有效化解慈善流程因暗箱操作导致的信任危机。三是基于区块链交互的特征,可以实现慈善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成本分摊和效益分配。

最后,区块链有利于保障第三次分配的公平性。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信任和自愿基础之上的,如果慈善组织、服务平台丧失公信力,就会给慈善和捐赠带来毁灭性后果。而区块链剔除掉了人的因素,通过数据的真实性与传递过程的公正可靠性,客观上保证了相关组织的可信任性。区块链可以使捐赠者清楚了解公益流程中的募集明细、捐赠项目、受助人反馈、资金流向等各种信息,对慈善、捐赠进行实时监督与监管,以增强慈善组织及项目的公信力,保障慈善捐赠者的基本权利,同时避免信息不对称,保障求助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实现慈善资源的按需分配。

综上所述,区块链赋能“第三次分配”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十分显著,既可以通过事前控制,以最小成本解决社会公益中出现的贪腐问题,规避慈善、捐赠等第三次分配中的暗箱操作行为;又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使慈善、捐赠等社会公益事业在“阳光”下运行,保证第三次分配的透明性、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慈善、捐赠所涉及的诸如资金来源、去向、对象等各个环节都公开透明。可以说,区块链技术作为数智化的技术信任体系,赋能第三次分配奉献、分享“蛋糕”,对于提高分配效率、解决公信力危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有着重要推动作用[10]。

三、区块链赋能共同富裕实现的策略选择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運用区块链,念好“链字诀”,以“链技术”“链应用”“链生态”赋能共同富裕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

(一)“区块链+产业”:提升财富创造能力,促进共同富裕实现

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5G等新兴技术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将人类带入数字时代,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产业升级机会和财富创造能力。区块链作为价值传递无边界、传输成本趋近于零的“分布式账本”,既有内在的数据要素确权、流通和交易的结构之美,又有外在的组织协作方式改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技术应用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变革之美。因此,区块链本质上就是一个动静结合、内外融合的“经济系统”和产业发展系统[5]。

区块链在将主体行为、经济活动、货币金融等诸多元素带入创建分布式账本的过程中,把技术、货币、主体行为及关系、信任模式、激励机制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构建起一套“去中心化信任”的新型信任机制(共识机制),实际上是在打造一个“竞争—记账—奖励”正向循环的“经济系统”,不同的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就是不同的经济系统。“记账”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在记录经济活动的同时也在塑造社会经济秩序本身。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复式记账法”代表一种“理性的精神气质”,它塑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性价值观,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没有“复式记账法”就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股份公司制度的建立。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具备分布式、数字化、加密、共享、全过程透明等特征,是概念及内涵创新的一种新型账本,而且在“记账方式”上有重大改变。这样的账本成为经济活动及社会经济秩序的基础要素,推动人类经济活动及社会经济秩序从底层进行重塑,成功地从一组技术自然而然地关联上人类经济活动及社会经济秩序。人们惊讶地发现,区块链不仅仅是“分布式账本”技术这种生产力,更以革命性的创新将社会代入一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并以此为起点开启一种技术、货币、经济行为等浑然一体的经济系统新范式。

美国奉行歧视性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围堵制裁,严重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剧了全球经济碎片化风险,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威胁。区块链以神奇的力量聚合着各种显性的、隐性的元素,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融合在一起,重塑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秩序,“全球利益共同体”在遵循同一“经济博弈及激励”规则的基础上,打破时空、地域、公司甚至是国家的边界,进行高效分工协作,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链接,以新型信任模式构建高效协作网络,做大共同富裕“蛋糕”。

区块链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消除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因不信任而产生的高昂信任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监督成本、决策成本等,减少了摩擦,提高了陌生主体间的信任度,推动更多的基于信任而成长的新业态、新组织、新协作、新能量成长。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所言,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它优化了资源配置,大幅度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区块链技术的助推下,区块链拆除传统企业体制存在的“横向”和“纵向”隔离,打破市场与企业边界,高效调动内外部资源,大幅度提高资源精准匹配效率[12]70,带来了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

(二)“区块链+金融”:打造普惠金融生态,促进共同富裕实现

以信用为基础支撑的金融,是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的第一个实体产业生态系统,比特币被普遍视为区块链在全球金融领域的首个成功应用。区块链技术天然具有金融属性,与金融业存在着内在耦合性,其特征恰好满足了金融领域的需求,对金融业产生了颠覆式变革,故金融成为区块链最大的受益产业生态。区块链技术进入中国后,经过去中心化重构,助推了中国数字货币的产生。区块链支撑下的金融供应链业务覆盖范围从上游供应商至下游采购商以及物流、仓储服务商,以数据中心、资产池为基础设施,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从而实现普惠整个金融产业链[13]。

“区块链+金融”、数字资源支撑、去中心化运作的崭新的新金融方式,其发展意义已经超出我们对金融作用的判断,使得资本要素的流动更加快捷、高效和真实,对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哺育能力更强。区块链对金融的这种促进作用,源自区块链技术的独特协议——智能合约。在传统交易模式下,交易双方需要第三方机构作为信任媒介,或依赖已经形成的成熟的信用保障机制,但理性人决定第三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必然考虑利益追求,这样就必然出现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以数据资源支撑的区块链具有的智能合约,是一项对现有信任模式与经济权力分配模式具有颠覆性影响的新技术。区块链中形成的任何交易,只基于对算法的信任,与以信任为根基、不可篡改、不可伪造、不可抵赖的现代金融完全吻合。正因为此,各个国家虽然对虚拟货币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不同,但对于区块链均持有积极且热情的态度。中国不失时机地在金融领域推进区块链的应用,2021年落地的336项区块链应用项目中,金融领域共有82项,占比24.4%,仅次于政府服务领域的87项[14]。

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是一种自动按特定权责执行的电子合同,自身具有可编程的特性,这个特性的基础就是其共识性。区块链基于密码学的运用,在数据全程保持加密状态下也能按照智能合约的规定进行计算,各种参与价值创造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管理、信息、数据等,都能够按照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事先规定的权责自动执行,别人谁也无法拿走,每个参与者都能从价值成长中分得与其贡献一致的成果回报,享受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共创价值、共享利益。区块链技术在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交易清算等金融领域中的全方位、全过程运用,解决了传统金融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流程冗长、组织和交易成本高等痛点。

中国人民银行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以联盟链为信息载体,将票据以智能合约的形式登记,弥补了传统票据资源浪费、流程复杂、票据造假等缺陷,为小微企业票据贴现提供了便利。商业银行应用区块链开立电子化渠道,主体间直接在线上开证、通知、交单、到单、承兑、付款、闭卷等功能性的信息交互,无需第三方机构,且能够实现实时开证、过程保密,克服了纸质信用证安全性差、难以校验的问题,保证了信用证交换体系的可靠性,在有效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升了客户体验感。

由区块链作为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出的金融供应链,将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机联系起来,在信息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完成债权凭证转让或拆分,有助于金融機构的贷前预审以及贷后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也有助于企业顺利获取融资,解决信息不对称、信用传递受阻、融资难、授信复杂、资产流动不畅等传统金融流程中的一系列痛点、堵点和难点,最大限度降低履约风险,减少不同主体间交流成本,防止失信行为以及欺诈行为带来的伤害。

区块链助力金融交易清算,进行跨境支付、跨境汇款,不仅可实现秒级实时到账,而且能保证隐私信息不被泄露。此外,强大的信息收集整合能力以及过程的规范性、透明性,解决了部分信息难以核验的问题;资金转移过程无需第三方机构介入,降低了过程成本;交易结束后自主报送相关信息,降低了治理难度。

(三)“区块链+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供给和需求市场,产业链、供应链、需求链、价值链完整,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底气,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巨大优势。2022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提出了立足内需、畅通循环,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以及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要求[15],这为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运用以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特点为内涵的区块链技术,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壁垒,使分散市场有效联合,减少流通过程中的中介机构,提升商品流通效率,拓展商品流通范围,对于共同富裕实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关键有二:一是扩大流通范围,二是畅通流通渠道。区块链有效地将各类资源要素汇聚在“链”上,产生强大的能量,使全国统一大市场焕发出巨大的潜能。在要素市场方面,除传统的土地、劳动力等实体要素外,更重要的是引入数据作为新的要素[16]。以数据为核心要素的数字经济把市场扩展得更大、更广阔。让数据要素更好地流通和利用,进一步提升数据资源价值,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也是赋能共享利用、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前提,有助于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要促进数据、人力、土地、资本、信息等各类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以保障市场要素组成的供应链稳定畅通,实现各个链上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破除信息不对称,从而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商品市场、服务市场的高质量发展[16],激活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生命力。

推进区块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商品质量是关键。在通过供给端高质量发展刺激需求端消费变革、带动商品在更大范围内流通中,区块链起着黏合剂作用,它能为高质量发展筑路搭桥,打造更具有生命力和协同创新性的供应链体系,衍生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构建统一大市场提供高质量供给。

区块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突破口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有为政府主要体现在政府充分运用区块链技术,发挥政务数据的共享利用作用,提升对统一大市场的监管能力,通过资源共享、智能互联、业务协同实现数据的有序流动,提高数据利用效率,规范政府监管行为,解决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痛点、难点,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和充分开放,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数据依法依规有序流动,确保数据安全,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全国统一大市场[16]。

(四)“区块链+农业”:破解农业发展难题,促进共同富裕实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共同富裕的底座,要发挥“区块链+农业”在破解农业发展难题中的重要作用[17],为共同富裕的实现保驾护航。

全球人口数超过80亿人,天灾、战争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压力,影响着农业生产足够粮食的能力,世界上尚有10亿以上的人口处在饥饿之中。尽管中国每年的粮食生产能力超过1.3万亿斤,但农业产业链后端延伸不充分、价值链不长,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问题突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7.5%,比发达国家低了近18个百分点,“大产业、小农户”、信息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不健全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农业仍然是制约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和堵点。因此,构建“区块链+农业”,发展数字农业,提升中国农业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获取能力,实现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农业农村基础数据数字化,提升农业的供给能力,是筑牢共同富裕之基的根本。

“区块链+农业”赋能共同富裕实现,底层设施建设是基础,身份确认、资产确权、金融服务是关键。

首先,用区块链打造农业的可信系统。可信农业数字身份体系是建立各方之间信任的基础,农业发展中的各主体都以真实可信的身份加入区块链中,链接起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线上和线下、链上和链下;主体的可信数字身份在区块链中的各种活动及数据隐私得到保护,协作权益得到共享,发展效率得到保障;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流通端,通过一物一码一图的数字化身份信息存入区块链网络,所有产品通过独家专利技术记录物理特性,实现从交易前的数据采集到交易结束后的数据分析,每一环节的数据信息都完整留存在链上,同时确保验证的标的物不会受到包装伪造、标签伪造等方法作假的影响,保障了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提升了数据质量,确保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与数据挖掘效果[18],形成每一批次农产品都有独有的区块链数字身份证。区块链为实现农业数据价值提供了可信基础,数字农业农村在丰富的应用场景交互中产生应有的价值,使得土地、农产品、集体财物等这些资产型数据,信用信息等虚拟资产数据,土壤、农药、环境、供应链等生产经营相关数据,通过农业相关各主体间的协作网络和区块链相契合的应用场景,成为赋能共同富裕的能力。

其次,用区块链打造农业资产确权系统。打造基于区块链的农业资产确权平台,从而形成更好的链接价值。资产登记与价值评估同时进行,并对上链资产的价值进行估算,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大数据交易信息流,通过数据价值评估能充分利用上链数据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效能,适应交易市场增值利用的需要,加快数据资产的流通变现能力。

最后,用区块链打造金融支持系统。区块链建立起农业的信任网络,让已有的信任数据在金融体系中流转,从而产生价值。将传统农业融资担保体系共同介入区块链中,信息流、账务流、物流等统一于区块链平台中,有利于提高风控效率,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实现信息可追溯、不可篡改,整体上降低体系内运转成本,助力解决农业融资难问题。

(五)“区块链+流通”:打通要素流动堵点,促进共同富裕实现

流通业是联结生产与消费,贯通生产厂商、经销商、物流、不同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将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合一的纽带,是关系到经济运行效率高不高、效益好不好的先决力量,同时也反映了市场的成熟度[19]。运用区块链这项战略性技术,打造“区块链+流通”,使流通过程中的要素、商品信息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和互信互换,实现可信数据同步,是打通要素和商品流动堵点、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关键环节和“金钥匙”。

中国正面临“脱钩断链”的挑战,高效的全球流通体系可能被人为阻断,流通链需要的信任基础遭到破坏。随着区块链的发明,业内形成的基本共识是,信任的基本模式已由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向技术信任转变。因此,构建“区块链+流通”的技术体系,重塑全球流通的信任基础,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流通的成本、提升流通效率,而且可解决全球流通中的多方合作互信问题,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对流通链的冲击,保障流通的可延续性。

区块链是一个新兴领域,应用到不同场景会带来不同结果。“区块链+流通”的技术构架“底层链”是“至信链”,用于解决流通主体快速上链的信用安排。腾讯集团设计的“链工厂”模式“长安链”(Chainmaker),通过功能模块的组装能力满足不同的需求,链接起上下层级依赖关系,成为一个自主可控、打破“数据垄断”和“数据孤岛”的0—1的区块链流通平台,并以此为基础,为多个行业提供了分布式身份、隐私计算、跨域互联、隐私合约等区块链解决方案,应用场景超过100个。

“区块链+流通”有利于推动流通高质量发展,统筹城乡、地区、国内外流通网络发展,解决流通过程中的断点、堵点、痛点、盲点问题,促进生产、消费环节的要素流通,构建微、小、中、大四级流通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增强国际影响力与话语权,保障供应链与产业链的安全可靠,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持[20]。

推进“区块链+流通”,应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构建国际—国内—国内支线—支线末端层层渗透的现代流通网络,推动区域、城乡流通网络互联互通,完善县、乡、村三级流通服务体系,推动流通渠道由国内拓展至国外,实现供应链的全球覆盖。二是以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生产生活创造更大价值,推动流通与制造、消费融合发展,推进流通的数智化,搞活要素和生产生活资料流通。三是提高流通效率,构建与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电商发展相适应的流通体系,在“一带一路”贸易中,运用区块链打造无纸化贸易的“数字丝绸之路”,在产品到达港口时,利用区块链处理文件和信用证,在智能合约框架内触发金融交易[21],构建海陆空一体的全球流通网络。四是打造高效流通链,通过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促使高质量企业面向用户,企业在追求生存权的同时促进供应链迭代升级[20]。

“区块链+流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区块链优势,锚定流通堵点和短板,使短期需求和长期目标相结合、上游生产和下游消费相衔接、国内流通与国际供应链体系相融合,为建设具有合力的现代流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融入中国共同富裕战略的实施之中,区块链赋能共同富裕实现的效果越来越显著。截至2022年底,中国移动物联网用户规模快速扩大,连接数达18.45亿户,占全球总数的70%。区块链的“链技术”“链应用”“链生态”齐头并进,在金融、民生、政务、司法、能源、制造等领域深度融合,通过从信息互联到价值互联的模式变革,为共同富裕实现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可信区块链为共同富裕实现提供了更多元的途径[13]。

区块链的“信任”机制以及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隐私计算优势,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优质服务,而且为人们在多领域多场景下提供了高安全、强隐私、高性能的共同富裕解决方案。区块链被运用于金融、物联网、医疗、教育、智慧政务、智慧城市等领域,拓展了共同富裕实现的时空和多元化应用场景,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区块链作为智能链接人与信息、人与服务、人与万物的开放生态,赋能市场主体变得更强、数字经济发展更快、生态环境变得更美,营造出领导者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营商环境,使共同富裕的“蛋糕”做得更大更强、分得更好更匀、善得更仁更爱[22],促进了共同富裕的实现。区块链的广泛应用,算力的推动,产学研用的联动发展,创新与应用场景的丰富,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中本聪.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EB/OL].(2008-11-01)[2023-02-04].https://bitcoin.org/en/bitcoin-paper.

[2]王薇.信任革命:比特币及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兴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71-173.

[3]袁于飞.数字经济时代的“区块链”[EB/OL].(2019-10-29)[2023-02-04].https://news.gmw.cn/2019-10/29/content_33272827.htm.

[4]林伟敏,邓茜.区块链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信任机制构建研究[J].新农业,2021(5):73-75.

[5]大蓝博士.产业区块链:力量之源[EB/OL].(2021-09-06)[2023-02-04].https://new.qq.com/rain/a/20210906A08DFE00.

[6]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 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EB/OL].(2019-10-25)[2023-02-04].http://www.gov.cn/xinwen/2019-10/25/content_5444957.htm.

[7]陈东利,张剑文.区块链技术赋能三次分配:慈善治理公平与效率的现代化表达[J].中南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63-74.

[8]松泽.让改革催动基层治理创新[N].人民日报,2018-12-28(005).

[9]白春礼.区块链发展将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大动力[N].金融时报,2019-11-13(002).

[10]孙金,王美玲.区块链视域下发挥好“三次分配”效能的应用分析[N].山西科技报,2022-10-10(B07).

[11]董志勇,李亚飞.第三次分配制度的构建原则、理论突破与政策着力点[J].改革,2022(12):12-21.

[12]赵大伟.分布式商业: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开启大规模群体协作新时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13]李伟.念好共同富裕路上的“链字诀”[N].浙江日报,2021-06-06(002).

[14]沈伟.数字经济时代的区块链金融监管:现状、风险与应对[J].人民论坛,2022(10):52-69.

[1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EB/OL].(2022-03-25)[2023-02-04].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2-04/10/c_1128547604.htm.

[16]刘权.建设统一大市场区块链大有可为[J].经济,2022(12):29-32.

[17]張延龙.区块链交易与中心化交易比较——兼议“区块链交易+农业”的推进策略[J].重庆社会科学,2020(11):6-17.

[18]苏莉娜,李佳琪.北大战略中心刘海林:区块链价值落地,关键在释放数据生产力[J].科技与金融,2021(6):20-26.

[19]李长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深意与挑战[J].人民论坛,2022(18):67-69.

[20]魏际刚.多措并举促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N].中国经济时报,2021-03-03(002).

[21]德媒:中国在推动无纸化贸易[EB/OL].(2023-01-28)[2023-02-04].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1-28/doc-imycstnu3568699.shtml?r=0&tr=174.

[22]唐任伍,孟娜,叶天希.共同富裕思想演进、现实价值与实现路径[J].改革,2022(1):16-27.

Abstract: Blockchain is the product of the four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ts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ed data storage, point-to-point transmission, consensus mechanism and encryption algorithm provide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enabling the realiza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Trust" and "cooperation" are the common value foundation of blockchain and common prosperity, and the value sharing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is the soul of common prosperity.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enabling common prosperity to achieve is that blockchain empowerment can become bigger and stronger, divide and share the "cake" of common prosperity. Blockchain "+industry", "+finance", "+market", "+circulation", "+agriculture" and other ways have become the path of enabling common prosperity.

Key words: blockchain; common prosperity; digital economy; digital society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区块链共同富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