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洁 杨熊炎
摘 要: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尽快完成高校教育发展目标,文章针对课程思政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下的教学展开探讨,从挖掘文创产品设计系列课程当中不同形式的思政元素,探讨课程具体实施方法,设计产品设计课程的考核方法三方面展开研究,使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实现充分融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文创产品设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创产品设计发展环境,从而达到发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思政融合;教育观念;文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9-0132-04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阶段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新時代党中央领导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目标[1]。高校是大学生开展日常学习活动的重要基地,首先应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并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建设,将思政教育应用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以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发展目标;其次要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发展信念,以此明确后续的政治方向,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丰富其专业理论知识。基于此,将课程思政融入相应课程能更好地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支持,使学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
一、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广西非遗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政内容,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广西非遗文化作为课题研究对象,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教学案例中,从中挖掘思政资源,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抵触的情绪下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政教育,这对思政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升教育效果、强化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构建广西非遗文化的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广西非遗文化,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学习效果,这对教师教学进展的推动意义重大,有助于尽快完成教师教学发展目标。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其民间习俗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拥有丰富的底蕴与内涵。少数民族历代刀耕火种,织染、铸造、歌舞、文学作品等集结了多种文化要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滋养元素。教师应从广袤的民族文化中组织思政教育元素,进行梳理、归类,建立符合课程教学的思政体系,以此丰富教学内容。这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一)非遗传承人事迹挖掘
课程利用交通便利性及优质的互联网资源,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整理,并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构建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这对课程内容的完善至关重要。收集具有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世代坚守清贫、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的故事,感受这些传承人具有的品质,给学生传输根植于手工艺者内心的强烈的民族情怀和对专业研究的钻研精神,将宣传、保护、传承文化技艺中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凝练为“非遗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信心。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对发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先民手工劳作故事挖掘
传统的古法染色技艺对颜料的依赖几乎全部来自对自然界的植物和矿物质的提炼,色彩温润和谐,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反映了古代人民的辛勤。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向学生传递了一个爱护自然、尊重自然、师法自然,从自然界中探寻美的哲理,进行爱护生态文明的教育,达成人文精神培育的阶段性目标,从而对学生进行精神教育,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三)民族传统故事挖掘
广西拥有十二个世居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广西传统民间故事中蕴含着对社会公正秩序的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相符。古代自然环境极差,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制度不完善,广西各族人民一直以来保持乐观的心态,展现出了较为崇高的精神品质。广西少数民族为了适应山地发展环境,形成了特色化的山地文明,由此构成了当地不一样的文化特质,如自由平等。《莫一大王》《刘三姐》等各种流传较广的广西民间故事,充分展现了传统发展理念与古人精神,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传统发展理念的精髓,这些可应用在课堂当中,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生学习理念革新的一部分,有利于转变传统落后理念,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设计课程中的文化传承的思政案例不一而足,教师有目的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并进行举例,或进行论证,能让学生感受到强大的广西历史文化精神,也能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加深了解,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的太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以大美之情怀理解和解读各民族之美是课程教学的宗旨。对民族文化保持良好的态度,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入的了解,进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除了技术和美学方面的专业内容教授,还可以从思想上给予启迪,提升学生爱国情怀,用真实的教学题材丰富爱国内容,培养青年学子责任与担当,使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扩充,也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素质建设。
二、课程思政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具体实施方法
(一)发掘文创设计课程中蕴含的设计哲学思想
文创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由三个部分组成:素质发展目标、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其中,素质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领和职业素养的塑造,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最终的落脚点,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可让学生树立辩证思维方式,对问题做深入的分析,以便获得更好的设计。
水墨艺术属于国内较为典型相对特殊的民族文化形式。水墨艺术对点、线、面及图形等有着独特的审美诠释,水墨元素成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韵味和美感的象征性符号,不断渗透到艺术设计领域,为众多设计师在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提供了新元素,丰富了艺术形式,对于水墨元素的审美解释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包装设计中的各种创新应用,既丰富了包装设计风格特色,又具备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独一无二的品质。这样的存在与创造,有效避免了我国包装设计被全盘西化而失去自我的困境,同时借助纯艺术符号融会贯通了多种艺术门类,让传统文化与时代风格相辅相成,共同迎合了时代的呼唤,也带来了现代化的创新理念与创新策略,实现了传统文化的革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能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因此,设计师不能固化思维,应从水墨艺术的丰富内容与形式中寻找灵感,将其价值在包装设计中发挥到最大,实现更高层面的艺术化表达,进一步提升艺术欣赏价值。
在传授设计手法的同时也需要潜心挖掘其中的道理,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些知识背后的思想价值和内涵,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蕴含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设计专业课教师应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工匠精神,提炼课程思政的特色元素,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规范和价值取向,这对于学生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挥中华传统优秀艺术文化的作用
在长期历史长河当中,我国传统艺术文化经过了历史发展,呈现出特色化明显、底蕴深厚的特点。其中,广西花山崖壁画属于民族文化的重要宝贵财富,拥有悠久的发展史,最古老的岩画或是东汉时期的古人的智慧结晶,到目前为止花山崖壁画都是一部没有被世人解读的关于壮族发展的史诗巨作。
花山崖壁画蕴藏了壮族各种形式內容,其中,岩画上的蛙形人像等图案生动地反映了壮族先民经济发展现状。广西花山崖壁画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能让更多人了解广西花山崖壁画,关注花山崖壁画的保护,从而对壮族历史发展加深了解,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持,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对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当中,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并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传承,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教师应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发掘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智慧并善加利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将其塑造为具有职业信念、道德素质高的设计人才。
(三)结合现下学生关心优秀设计案例和时事热点
把握学生兴趣之处,对于“课程思政”课程的开展意义重大。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来源,只有学生对课程思政充满兴趣,才能保持极大的热情。因此,授课教师需要考虑课程发展现状,确定好教学各个环节,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了解学生兴趣点,加强教学效果建设。
如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经历长时间拍摄形成的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向社会展示了文物修复师的工作过程,凸显文物修复师的淡定、意志力,展现出了文物修复师的匠人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坚毅品质。
如果教师能够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让学生通过讨论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典型案例,运用理论来回应现实问题,从而实现思维与价值的碰撞,可以让学生在对价值认同的讨论中获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意义重大,实现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深入学习。
三、课程思政融入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考核方法设计
课程思政是提高课程育人效果的重要一环,因此,应全方位评估“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构建相应的“课程思政”体系。进入文化繁荣的重要发展阶段,不仅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也应建立新的思维模式。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当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了学生思政素质的具体标准[5],也就是“四个正确认识”,其基本要义如下:应保持正确的立场、并采取正常的观点或是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将实践活动与思考进行充分结合;明确时代后续发展趋势、特别是社会的主流方向,从而树立历史思维模式、并改革传统的思维模式。
对课程思政而言,首先是科学思维,此外,以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为主,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对事物的认识保持乐观的态度,而不是陷入唯心主义的境地,使理论逐步与神秘主义相融合。尤其是现如今国际社会主义形态的转变较为明显,多元社会思潮涌动。因此,教育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还要对不同课程思政教育不断强化,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学生开展教育,以便学生树立坚固的思想城墙,抵御错误思潮的影响,避免多元价值观对学生带来严重的后果。
课程思政展现出了全新的思维模式,其明确提到,除了思政理论课程,其他课程也需要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这是以往的思政教育并未重视的地方。在课程思政发展各个环节,要改革传统思维,以新思维实现多元发展目标、以新方法处理问题,以加快课程思政的发展步伐。而现如今评估机制,侧重于对实际指标进行考核,对教师“立德树人”的实施效果以及研究生价值指引等未能采取合理的评估方式,导致思政课程发展的不足。
因此,“课程思政”的构建应将多个课程相关联,还要结合现阶段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构建全新的思政理论,结合各种专业课程的基本特征,明确符合思政理论的各种知识点,涵盖大量思政知识点,以便对知识进行合理利用,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此外,由于各种课程拥有不一样的承载水平,“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建立还要考虑适应该专业的知识点,才能让思政元素的融入更加灵活,防止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
四、结语
基于上述背景来看,文创产品课程内容要与思政教育相适应,这是现阶段美育教育发展的基础。对于文创产品而言,设计课程的融合使用,也能创造各种形式的教学形态,促进其他学科改革发展。将设计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立德树人”为发展思想,为国家培养多种形式的艺术人才,加强人才综合素质建设才是最终目的。
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及正确道德价值观念的树立具有积极影响,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非常有必要在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结合课程思政,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教育模式的转变,高校艺术专业在实际教学上也要不断发展,用新文化、新思想、新技术,加大课程思政在文创产品设计课程建设上广阔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在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是当下新文科美育教育背景下实现学科创新教学的大势所趋,是高校艺术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重要举措,也是一种兼顾传统与创意的新颖教学形式。高校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课程思政探索路径不仅可以围绕课程本身展开,还可以通过文创产品的传播从而传递出中国文化精神。在文创产品设计课程中课程中的融合运用,不但可以一定程度上延伸多种新型教学形态,还对其他学科的创新改进具有正向影响价值。因此,注重思政教育与设计教育的相辅相成,以“立德树人”为主基调,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专业、优质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文. 新时代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育人机制研究[D]. 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9.
[2] 李洋. 协调发展理念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3] 常璐.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研究[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01):102-105.
[4] 宋汉林. 高校学生自组织:发展、影响与管理机制创新[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6):141-145.
[5] 邹桂元,刘宏伟.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研究——以九江某职业大学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5):38-40.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