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重逢
那天的天气不错,主要原因是秋高气爽,刚刚又下了一阵太阳雨,细细的雨花和嫩黄的阳光搅拌在一起洒下来,感觉空气中都充满着梦想的气息。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小心遇见了自己。是的,是自己,是几十年前的自己,而且是在一个叫五峰的地方。我所说的自己,其实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小小的化身。或者说,我看到了它,便想起了我少年时的某一段时光。
大约是半個月前吧,偶像刘醒龙先生突然来信,说要叫一帮朋友到五峰聚一下。聚一下的意思,其实就是采风。采风的意思就是走一走看一看,捕捉一点灵感为当地经济文化新气象写点文章。虽然我第一次听到五峰这个名字,还不知道它在湖北的什么方位,我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
我之所以如此爽快,当然有刘醒龙先生的吸引力,常读他的文章,却还没有拜过大神的面。不过,还有另一个原因,“五峰”两个字诱惑了我。我从小生长在山里,是大山养育的孩子,所以对山特别有感情。如今定居上海多年,而上海唯一的一座山,叫佘山,仅有九十九米之高,我经常会看着高楼大厦发呆,尤其是暮色四合的状态下,会把这些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建筑误以为是山。既然叫五峰,顾名思义,肯定有五座高大无比的山峰,可供我去攀爬去撒野,以慰自己的思乡之苦。
我在安排行程的时候上网一查,发现五峰还不通火车,离得最近的一站只能是宜昌,才知道人家的全称叫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隶属于湖北省的宜昌市,而且我总以为长江三峡大坝位于重庆,原来这么宏伟壮观的世纪工程,竟然是在湖北的宜昌市。
在宜昌市住宿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坐着大巴出发了,我事先一点都不了解行程计划,走了不到一个小时下了车,才知道采风的第一站是五峰民族工业园。五峰民族工业园别名叫飞地经济园区,因为所在地并不属于五峰,而属于枝江市,是两地共同探索的结果,园区由五峰县运行,税收两地七三分成。
我们参观的第一家是生物科技公司。我是不以为然的,如今的企业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深莫测,总喜欢冠之以“科技”“生物”这些时髦的名词,其实很多不过是保健食品之类的公司而已。进了这家企业的大门,除了几排乳白色的有些低矮的厂房,我并没有看见假山、喷泉或者雕塑,可以说连一块晃眼的玻璃幕墙都没有,更没有什么奇异的机器和它们发出的轰鸣声,相反还显得十分朴素而安静。
企业为了迎接我们,专门布置了一个展览,展台并没有放在室内,而是把几张桌子拼接在一起,摆在了路边的草坪上,像集体露营时候的野餐。展台上摆放的东西不多,几张展板十分朴素,没有口号式的“前言”,也没有某些大人物的合影留念。我自以为是地认为,估计被自己不幸而言中了,正准备忽略而过呢,突然听到大家围在一起,在热烈地议论着一样东西——五倍子!
天啊!是五倍子吗?这三个字瞬间击中了我。它对我来说,简直太亲切了,亲切的程度等同于自己的乳名。我赶紧挤进人群凑上去一看,展台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堆“土特产”,碎玉一样的壳,菱角一样的形状,半透明状的颜色,里边沾着黑灰色的小虫子,还真是多年未见的五倍子!它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啊?
这小小的五倍子曾经是有恩于我的,而且这种恩情还是没齿难忘的。我老家在陕西省丹凤县的山区,小时候家里特别的穷,衣不摭体、食不果腹不说,根本没有上学的条件。我勉强上到了小学毕业,按照父亲的想法,如果想上中学可以,那自己想办法赚学费,不然就回家放牛种地吧。当时山里的条件差,还没有任何赚钱的出路,唯一的办法就是上山采药,但是山上不值钱的药材有,比如苍术、连翘、五味子,比较值钱的药材却非常稀少,比如天麻、茯苓和五倍子。
为了能够继续上学,我只好答应父亲,自己赚钱来养活自己。那年月上学特别不容易,除了学杂费还有伙食费,而且还不通电,照明用的还是煤油灯,仅仅是灌煤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靠着卖柴和普通的药材,我勉强读完了初一,进入初二那一年,我连煤油灯都点不起了,晚上看书只好借着月光,没有月光就点着松树油子。油树油子点着烟雾很大,不仅熏得人直流眼泪,鼻子和气管里全是黑的。
正当我几乎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突然有一天,药材铺的掌柜告诉我,你可以去采采五倍子,这种药材的收购价钱贵。当时,我对五倍子一无所知,还以为他说的是五味子呢。这位好心的掌柜,也许是可怜我吧,就拿出一把五倍子,详细地告诉我,五倍子树大概是什么样子,大概什么地方能采到五倍子。
我一听,脑子嗡嗡直响,正好是开学不久的秋天,正好是五倍子采摘的季节,又正好是周末时间,我赶紧爬上了我们家后边的那座山。我爬呀爬呀,也不知道爬了多久,也许上天保佑,也许运气好吧,在半山腰的一片树林子中间,看见了两棵亲爱的五倍子树。我记得非常清楚,那天的天气特别好,风特别轻,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感觉特别醇厚而温暖。我爬上树,每次摸到五倍子的时候,像是不小心碰到了女生的手指头,我的心都会怦怦直跳。那天,我找到了两棵五倍子树,采了半袋子五倍子,然后带回家晒干,再拿到药材铺卖掉。
采摘的五倍子先后卖了多少钱,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靠着它们,可以继续上学了。每次卖完了五倍子,我不仅去商店买一桶煤油,还会走进药材铺隔壁的那家饭馆,花两毛钱吃上一小碗葱花面,这可是一两个周才能见到的腥荤。
可惜的是,秋去冬来,五倍子一年只长一季,所以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常常望着那座大山,盼望着时间快快过去,盼望着五倍子好好长大。为此,我有几次,还专门爬上山,像种庄稼一样,为几棵五倍子树拔拔草松松土,希望它们能够健康地活着。我当时还有一个想法,既然核桃树苹果树都可以栽种,五倍子树应该也可以栽种吧?于是,我按照栽种其他树木的办法,心疼地拿出三个五倍子,在春天的一场细雨过后,把它们埋在了我家的房后,经常给它们浇水施肥,但是直到夏天也不见它们发芽,我还伤心过很长一段时间呢。
我当时就在琢磨,被自己采摘的又被自己卖掉的五倍子都跑到哪里去了,如今才知道被这些生物公司收回去,制成了各种各样的产品,更深刻地改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冬虫夏果
在湖北五峰的生物公司与五倍子再次重逢,我的心情可以说是特别激动。随着参观的进一步加深,我对自己的无知和浅薄表示道歉。
当年,我在学校学过一些中医,知道五倍子是一味中药,性寒,味酸、涩,归肺、大肠、肾经,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膚湿烂等症。但是,我没有想到小小的五倍子,竟然可以生出这么多的“孩子”,而且看似其貌不扬,却个个身怀“绝技”,不仅有粉末状的工业原料,还有深加工出来的系列产品。由于过于复杂,我就把这家生物公司的主导产品摘录如下:
单宁酸:医药工业——杀菌剂、消臭剂,纯度高的单宁提取物用作收敛剂、重金属解毒剂、合成磺胺增效剂等。印染工业——固色剂:用作尼龙袜、针织裤、游泳衣固色;丝织物染色,提高耐洗耐晒性。其他工业——皮革鞣剂:提高皮革柔软性;冶金工业:稀有金属分离剂;用作感光材料的感光剂;用作印刷油墨的着色剂;橡胶工业:凝固剂;选矿工业:选矿抑制剂;酿酒工业:啤酒澄清剂;木制涂料:防腐、防水、防虫特效涂料。
没食子酸:抗氧化剂:没食子酸酯类化合物甲酯、乙酯、丙酯、辛酯、月桂酯、十八碳醇酯等食品抗氧化剂。医药应用:抗菌抗病毒,收敛、止血、止泻作用。其他领域:燃料、焰火稳定剂,蓝黑墨水和笛音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强化鱼饲料,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防锈底漆和铝合金有机涂层,水基钻探泥浆用流化剂,制革,照相显影剂,化学分析试剂。
没食子酸丙酯:没食子酸丙酯(PG)在纤维素、饲料、油脂等中作为抗氧化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美白、抗衰老、收敛。还有一种非常复杂的“单宁沉锗”生产线,是以单宁酸为络合沉淀剂,将硫酸锌溶液中的水合二氧化锗在微酸条件下与单宁酸发生反应,最终实现富集回收稀有金属锗,这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反应式,犹如天书一般,我不仅看不懂,抄也抄不下来……
原来,五倍子简直就是一株“仙草”!在日常的生活用品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被广泛应用到食品、饮料、保健品、化妆品、药品、日化、纺织、冶金等行业中。但是,我从这家生物公司的介绍中,能认识的只有面膜和蜂蜜,能说得清楚的是天然抗氧化剂,因为被普遍添加在我们的食品中,不仅能够延长保质期,几乎还没有任何的副作用。
所以,五倍子还有一个名字叫“冬虫夏果”,它不仅和冬虫夏草一样名贵,再深入一了解才发现,它和冬虫夏草的成因差不多,并不是树上结出的果实,而是生活于青苔里的五倍子幼蚜,在春天的三、四月份,羽化为“仙”,飞离地面,寄生于五倍子树的叶子上,吸食叶子里的汁液,同时分泌唾液,刺激树叶组织不断增生,慢慢把五倍子蚜虫包在里面,并不断繁殖而生长出来的。等五倍子成熟后,有些地方会破裂,五倍子蚜虫的翅膀也硬了,便“破茧而出”,回到树下的青苔上继续大吃大喝,繁殖后代,度过寒冬,只等着春暖花开,再次飞回树上。你说它是好吃懒做的寄生虫也好,说它是不图回报的劳模也罢,反正在树上树下的循环往复中,在寒来暑往冬去春来的交替中,那一树树的五倍子就这么长了出来,而且是生生不息成倍成倍地增加,这恐怕便是五倍子中“五倍”的来历吧?
我的老家属于秦岭南麓,和湖北是接壤的,河水一直下流,最后就注入了长江,而五峰属于长江流域,北部紧临着长江,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与五峰是有水土关系的。所以,几十年后,在五峰重逢五倍子也就说得通了。在结束这家生物公司的时候,我偷偷地拿了一个五倍子,掰了一点虫子放进嘴里尝了尝,并不像“性味归经”里所说,是酸涩的,几乎淡淡的咸味中含着淡淡的甜。我把这个五倍子带回了上海,放在了书房的窗台上,每每看上一眼,昔日的那种感动都会扫过心头。
真是罪过,直到参观结束,走出那扇大门,我不舍回头的时候,才发现黑色的大理石上雕刻着四个金色的大字——赤诚生物。
并非传说
回到上海以后的好多天,每次看到从五峰带回来的五倍子,脑子里都会跳出“赤诚生物”几个字。我赶紧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人家母公司的全称是五峰赤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诚——真实的,实在的,能组成的词语为真诚、忠诚、诚心、诚信等等。赤——比朱红稍浅的颜色,泛指红色,象征革命,表示用鲜血争取自由,能组成的词语有赤膊、赤忱、赤红、赤心等等。
不过,“赤诚生物”里的“赤”是另有所指的,因为他们的创始人,也就是董事长,名字叫陈赤清。陈赤清是“赤诚”的根脉源头,所以在动笔之前,我通过当地的朋友,联系到了陈赤清先生,不仅仅是想咨询几个专业的问题,而且也想和他聊聊天,聊聊我心心念念的五倍子,聊聊成就他人生梦想的五倍子,以便接收到一些准确的信息。我是在晚上九点下班以后打电话给他的,在宁静的夜色中我倾听完了一个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陈赤清先生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傅家堰乡左泉洞村人,属于县城西北约五十公里处的边陲,那里山大沟深,地理位置特别偏僻。左泉洞,本来叫左钱洞,说起改名字的事情,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
相传,洞里住着一位乐善好施的神仙,周围的居民们一旦遇到了困难,比如盖房呀,嫁娶呀,安葬呀,看病啊,一时急着用钱,便可以来到洞外,焚一炷香,禀明所为何事,需要多少银两,然后磕三个响头,神仙就会显灵予以资助,分文不少地飞出银两来。虽然神仙并未说明,那钱到底是送还是借,但是大家知恩图报,等到手中宽裕一些,都是要如数奉还的。后来,有一个财主起了贪心,本来家里十分富裕,却编造了不少谎言,借了好几笔钱,每次还钱的时候,他都扬一扬袖子,假装还钱的样子,神仙被欺骗之后,借钱的事情再也不灵验了。再后来,大家不想再提起这个丢脸的故事,所以就把左钱洞改成了左泉洞。
陈赤清先生告诉我,用当地方言来讲,“左”就是“借”的意思,如今的左泉洞村,确实有一个溶洞,洞外有一眼泉水汩汩流淌,洞里的空间很大,钟乳石犹如雕梁画柱,像天界神宫一样漂亮。陈赤清小时候不仅经常听到这个传说,而且还经常钻进洞里玩耍,大人们则在溶洞里制造炸药,用来开山修路。
也许是耳濡目染的原因吧,陈赤清从小到大都特别讲诚信。陈赤清说,他觉得吧,那并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时刻提醒他为人做事一定要讲诚信。
一九七七年二月出生的陈赤清,和我有着差不多的经历,因为都生在大山中,所以少年时代非常艰苦,而且曾经靠着采摘五倍子赚过学费。他是在镇上读完小学和初中的,然后翻过一座叫沙子垭的大山,到距离五十公里外的县城上了高中。他和所有的农民子弟一样,人生最初的梦想和最大的动力,就是跳出农门,吃上商品粮。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高中毕业的时候,一下子考上了武汉的大学,而且学的是计算机管理,在当时可是非常前沿的专业。
也许天生就是经商的料子,也许是被生活所迫吧,陈赤清在大学期间便开始当起了“小老板”,利用课余时间从外边批发一些小商品,然后拿到宿舍出售。到大学毕业的时候,除了自己日常的花销,他竟然成了“万元户”,有了一万元的积蓄。
陈赤清怀揣这笔“巨款”,像怀抱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在武汉的大街上一边奔跑,一边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用这些钱当成一个支点,去撬动生机勃勃的人生。他心中一直向往的是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所以很快拟订了自己的计划:花四千五百元学开车,在那个浪奔浪流的上海滩,多一份技能也许就多一个机会。但是,他心里特别不踏实,学完车仅仅剩下五千五百元,到上海万一一时找不到工作,吃饭,交通,住宿,根本是支持不了几天的。
那怎么办呢?干脆,再做一笔生意,等赚够了资本再去闯荡上海滩。于是,陈赤清把目光投向了十分热门的电脑软件,从武汉的电脑城批发电脑软件,然后贩卖到了老家宜昌。没有想到的是,商场如战场,处处布满了陷阱,人家批发给他的软件,都是即将被淘汰的产品,加上电脑软件更新换代特别快,他的软件根本就卖不出去,所以一万元的本钱很快被赔了个精光。
第一次试水就遭受到了打击,陈赤清只好选择回到了五峰。在当时,大学毕业生,尤其学计算机的,是非常紧缺的人才,所以陈赤清轻而易举地进入了国企。不过,对于陈赤清来说,不算是“败走麦城”,而算是一种成全和命中注定,因为这家国企的主要产业就是五倍子加工。
陈赤清选择了销售岗位,因为可以全国各地跑,借机看看外边的世界。非常幸运的是,厂长非常开明,为了创造工作条件,不惜代价花费了一万多元买了一台电脑,专门供陈赤清用来在网络上搜集有关五倍子的各种信息。但是,安稳的日子过了一年,由于国企改制,不幸而破产了,陈赤清也随之下了岗。正在这个时候,张家界一家企业,发现网络上有关五倍子的信息都是陈赤清发的,就千方百计地把他给挖了过去,并且任命为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
陈赤清工作很拼命,用他自己的话说,二十四小时上班,只图拿八小时的工资。但是老板一点不讲诚信,天天画大饼,却从来不兑现,二〇〇四年三月,陈赤清一气之下就辞职了。这一次,是为了有关诚信的信念,更是为了自己心存的抱负。
真心英雄
陈赤清再次回到五峰,真是迷茫到了极点。当时,他寄宿在一个同学的药店里,一边学开车一边帮同学卖药,常常看着来来往往的买药人发呆。他永远忘不了二〇〇四年夏天,那是一个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着,知了在声声地叫着,他懒洋洋地躺在床上准备午休,但是盯着天花板怎么也睡不着。他心想,自己已经二十七岁,即将迎来而立之年,如今不仅一事无成,而且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陈赤清猛然地捶打了一下自己的胸脯,不禁感叹,陈赤清啊陈赤清,你怎么可以这样消极呢?他跳下了床,正在这个时候,他的手机铃声响了,是一首叫《真心英雄》的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打电话的是一个上海老板,他要采购十吨五倍子产品。他是陈赤清联系过的客户,有一次去张家界采购,因为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陈赤清跑前跑后地照顾过他。他对陈赤清的真诚和为人特别感动,听说陈赤清已经离职,而且暂时又无事可干,就建议陈赤清,五峰也盛产五倍子,你可以自己干啊!陈赤清刚刚放下电话,不过五分钟吧,《真心英雄》再次响了起来。这一次是天津的客户打来的,也说出了同样的话,你为什么不自己干啊?
对呀!我为什么不自己干呢?!接完了两个相同的电话,陈赤清特别兴奋,赶紧给一个在湾潭镇当副镇长的同学打了电话,说自己想创业,问那里有没有厂房可以出租。老同学说,可以去渔洋关,于是介绍了一个亲戚。这个亲戚叫毛业富,是粮食加工厂的厂长,工厂同样因为国企改制而破产,当时一个人守着厂子,正陷入无比的苦闷中呢,所以听到陈赤清想租厂房创业的计划,立即就答应了,不过,提了个条件,他要参与一下。因为,陈赤清的好名声在外,大家都信得过他,多年以后的事实证明,毛业富的信任是有眼光的,他成了赤诚生物的第二大股东,占股比例为百分之十八点四八,仅次于陈赤清的百分之十九点四。
陈赤清放下副镇长的电话,借了一辆摩托车,在前往渔洋关的公路上狂奔着,风呼呼而过,花草树木纷纷倒退,他的眼前都是曙光。陈赤清告诉我,渔洋关后来变成了五峰的新县城,自己初创时的工厂变成了县政府的大楼,而赤诚生物不仅在本土扎下了根,还开出了宜昌赤诚、湖南棓雅、贵州佳倍、云南中倍等几朵金花。
陈赤清说,日子最难过的,是刚刚准备建厂的时候,因为自己没有购买设备的资金,想找朋友借一点吧,每次接通电话以后,讲了五倍子的用途,讲了加工五倍子的市场前景,最后却不好意思张口借钱。当时,宜昌好多工厂倒闭以后,把设备当成废品处理掉了,他就天天骑着摩托車,前往废品收购站“淘宝”,电机,管道,阀门,大到锅炉,小到螺丝,被他几乎以破铜烂铁的价格一件件地收了回来。
但是,干燥塔的雾化器属于专业设备,他只好把刚刚收回来的五倍子原料卖掉,筹集两万元买了一台新的回来。最值钱的设备是储罐,都是不锈钢的,每个价格两万元,如果采购的话,需要一大笔资金,陈赤清对此可谓是绞尽脑汁,最后想到了一个妙招,从民间请来了几个木匠,用杉木打了八个木桶,每个木桶容积为两吨。这种木桶好处很多,尤其是不会生锈。
冬去春又回,二〇〇五年三月,万事俱备的赤诚生物准备投入试产,但是作为原料的五倍子已经卖掉,去收购吧,又不是收获期。上海可谓是陈赤清的福地,当初鼓动他自己创业的上海老板,立即伸出了援手,不要订金,不用提前支付货款,完全靠着对陈赤清的信任,从贵州遵义调拨了价值六十万元的五倍子,唯一的条件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销售给他。
陈赤清当时的心情估计比一个待产孕妇还要复杂,可谓是既激动又不安,与工人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让他非常难受的是,第一批加工出来的产品,颜色偏黑,杂质很多,进行严格的检验后,结果显示是不合格的。我问陈赤清,大概有多少?他告诉我说,有七八百公斤吧,最后全部当成废物扔掉了。我问,扔掉多可惜,为什么不留着,掺杂掺杂拿去销售呢?他的话又回到了开头:做人处事,最重要的是讲求真诚和守信。
试产失败,陈赤清并不为此而气馁,对管道和设备进行了清洗和调试,然后加工出来的产品就完全达标,企业进入了常规化的运转。二〇〇五年这一年,实现销售收入一百多万元,上半年亏了七万元,下半年就扭亏为盈,赚了八万元,全年净利润有一万元,陈赤清和合作伙伴毛业富,每人分到了五千元。钱虽然不多,但是盈利的那种感觉真好,预示着长江滚滚向前的开始。
那年的春节,陈赤清别着五千块钱,回到老家左泉洞村,放炮,给老人买礼物,请乡亲们抽烟喝酒,告慰左钱洞的神灵,可谓是信心满满、踌躇满志。
恩泽乡里
陈赤清讲到自己的成功,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赤诚”两个字,葆有赤子之心,处处要讲诚信。陈赤清举了一个例子,二〇〇六年下半年的某一天,陕西有一个原料供货商,送来了二十八万吨的五倍子。供货商卸完货是中午十一点多,他没有提起货款的事情,而是在饭店里请供货商吃饭。因为在当时,很多企业都有拖欠货款的习惯,供货商害怕他不能按时结账,所以吃饭的过程中急得满头大汗。令供货商没有想到的是,饭刚刚吃完,就收到了全额的货款,这时候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赤诚生物开始一步一步朝着成功迈进:二〇〇六年的销售收入翻了番;二〇〇八年全球金融危机,公司的日子普遍不好过,赤诚生物的纯利润同样达到了三百万元;二〇〇九年公司搬迁到五峰工业园,对设备进行全面更新换代,建设了三千平方米的标准生产车间,固定资产达到了两千万元,销售收入达到一千二百万元,同时还获得了进出口经营权,正式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二〇二一年销售收入四个亿,上缴税收一千八百万元,纳税金额排名五峰县之首。
陈赤清的目光并不一直朝前看,或者说是朝“钱”看,而是突然朝回一转,向自己的身后看去,开始审视又一个课题——自己办的公司,除了纳税和帮忙就业之外,对五峰的老百姓和这一方水土,实实在在的改变在哪里呢?换一种说法,如何把自己企业的发展和老百姓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呢?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日的晚上,陈赤清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时任五峰县委书记陈华打来的,叫陈赤清过去聊聊。陈华是一个月前,由兴山县委副书记、县长调任的。那天晚上听到陈赤清的汇报,陈华书记心头为之一动,没有想到两个人的思考不谋而合,于是约好了第二天就去赤诚生物看一看;那天晚上的促膝长谈,让陈赤清彻夜难眠、心潮澎湃,没有想到县委领导如此关心赤诚的发展,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回报乡里的大好机遇。
陈华在公司调研的时候,发现五倍子原料供应,无论从外地还是本地收购,全是靠着自然生长,“原料靠天”成了五倍子加工产业的一大瓶颈,于是提出了五倍子工人栽培的总体思路。陈赤清马上派人前往北京和武汉,请来了不少专家,经过技术攻关,突破了苔藓种植、蚜虫繁育、蚜虫放飞、倍林间作等一系列技术,然后将技术无偿传授给当地老百姓。
五倍子对生长的土地没有太多要求,山上山下可以种,田间地头可以种,房前屋后也可以种,五倍子林里可以套种其他药材或者农作物,而且收摘的五倍子不愁卖不出去,全部由赤诚生物回购,所以得到了老百姓的积极响应。目前,仅仅五峰县,人工繁育五倍子树二万五千三百亩,每亩一百一十株,三千多户依靠五倍子的收入脱贫致富,最多的一户年收入有十几万元。而且人工栽培技术正在从五峰出发,朝着宜昌其他县市、贵州、重庆等地区不断扩大。
听到这里,我想起小时候的经历,就很好奇地问,五倍子树到底是怎么栽出来的呢?陈赤清说,你种的是五倍子,而不是种子,它们并不是一回事,简单的过程是把种子剥掉皮,然后埋进土里,等出苗后,冬季或者次春移栽即可,而且当年就可以收获了。每年三月份,收集倍蚜幼虫,在十几度的恒温下,经过二十八天的人工培育,然后装进纸袋子,钉在树上,以便于它们寄宿到叶面,回避了野生的五倍子繁育中受到天气,比如倒春寒的影响,产量稳定而大幅度地提高了。
陈赤清并非没有烦恼,五峰县经过多年的发展,交通已经得到了大大改善,但是地理位置偏僻,核心的问题是缺人才,所以正在谋划着把研发放在大武汉。另外,还有一件值得期待的大事,他正在筹备着在创业板上市,不久的将来,小小的五倍子插上资本的翅膀,也许就是一只冲天翱翔的雄鹰。
那天在电话那头,能够听到轻微的咳嗽声,我明白那个叫五峰的地方应该已经降温,可能是偶感风寒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过于劳累,毕竟办了这么大一个有血有肉的企业。我放下电话,已经接近晚上十一点,由于共同的童年回忆,也由于共同的语言——五倍子,虽然在五峰采风的时候,无法对号入座地认出陈赤清,但是我们之间似乎又亲切了几分,尤其是我,有点自作主张地认为,我们都是五倍子养大的兄弟。呵,突然发现他也姓陈,起码三百年前是一家啊!
我离开五倍子毕竟几十年了,它具体的模样我已经不记得了,就又问了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五倍子树是几月开花,花是什么颜色的。陈赤清告诉我,开花在九月份左右,结果子是九、十月份,几乎同时开花同时结果,那花是白色的,到了秋天,漫山遍野白花花一片,而到了深秋初冬,经过风吹霜打,叶子呈鲜红色,色彩绚丽,颇为美观,亦是一种很好的风景。尤其五倍子花,还是蜜蜂的最爱,又特别富有营养,所以到了花期,蜜蜂会成群结队地飞来,一边赏花一边采蜜,然后再酿成蜂蜜,给这个世界增添了无尽的甜蜜。
在放下电话之前,陈赤清先生突然说,你留个地址给我吧。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以为上海是他梦想的福地,打算来上海的时候见上一面。他却说,我给你寄点公司产生的五倍子蜂蜜和面膜过去。我立即拒绝了,主要觉得无功不受禄。不过,我看了看窗台上的那个五倍子,在迷离的夜色中发出淡淡的光,心里不禁在想,如果他能寄我一包五倍子,或者是五倍子的花和叶,哪怕是五倍子树下的泥巴,我肯定是乐于接受的。
這篇文章画上句号的时候,我看到一条来自宜昌的快递已寄出的消息,我暗暗地高兴了起来,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当地朋友寄来的两块石头。它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两块生物化石,说不定是五倍子化来的呢。按照朋友的说法,从宜昌飞向我的,至少是一亿五千万年的时光。
(责任编辑:李娟)
陈仓七〇年代诗人、作家、媒体人。《上海青年报》主编,出版有“进城系列”小说集八本。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小说选刊》双年奖,创作主题“献给我们回不去的故乡”已成为大移民时代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