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兰
解决与处理问题是学习数学的核心所在,数学界最常见的话题就是问题的讨论。伴随数学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问题串教学也成为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农村小学开展数学问题串教学,利用相应的逻辑结构串联起相关的数学知识点,进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问题、剖析问题、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问题串是利用多个相关的问题组合起来的整体,每个问题间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在开发农村小学生逻辑思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也是当下教育改革的伟大成果。
一、数学问题串概念解读
学习数学以问题为核心,学习小学数学是基于问题角度展开的,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尤为重视问题的设计。在特定的学习范围和学习主题内,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给予满足的一系列问题,并按照相应教学规定设置的问题即为“问题串”。这种教学模式一直把问题贯穿于整个授课活动之内,用发现、提出、剖析、解答问题过程来看待学生数学的学习,我们可以用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问题串,各个问题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学生处理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自我探索的过程,这非常有益于学生数学学习的展开。
二、农村小学课堂中运用问题串的优势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国家进一步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工作。那么,借助问题串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体验,这必将为农村小学数学授课注入全新的动力和血液。
(一)连串问题,缩减数学学习难度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离不开课堂提问,这是老师了解学生、展开教学的关键指导方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落实中,课堂提问已经成为基本条件。然而部分农村教师提问方法较为单一,凭借语言交流抛设问题,规定学生利用计算处理具体问题,在提问期间“此问题的得数为”“此图形面积为”等单元性问题比较突出,这样就诱发了很多新问题出现:不仅要引导学生回答有关问题,还需要明确相应的概念,使得学习时间被浪费。然而,通过问题串农村数学教师能够完善授课模式,在对学生抛设问题中分解其中的一个“大问题”为若干“小问题”使得农村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训练和强化。在多重问题内学生应该完成归纳数学知识、计算数学问题等任务,进而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内容。基于一定的学习规范将问题串问题设置出来,学生在解答和理解了一个问题后,其知识技能就会得到强化,进而使得数学学习质量显著提升。
(二)锻炼思维,内化学习技能
问题串所设置的问题具有连续性,更可以通过一定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将学生数学技能不断提升。感知、运用、积累是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三个重要阶段,在感知期间,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在运用期间,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的理性特征。经过累积,会持续提升学生学习经验。三者联系紧密,为学生一同提供了系统性的知识架构。然而对于陈旧的提问模式,只是单一地对知识进行机械化提问,往往围绕解题方法和概念理解展开,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训练,进而难以高质量的设定教学活动。经过合理的运用问题串,使得课堂提问方式得到了优化,并且加深了问题深度,在引领他们思索的基础上对其数学思维进行开发,进而强化数学知识的认知、计算和运用的能力。在数学思维锻炼中,学生的数学技能得到了强化,通过问题串整理数学知识,使得学习经验变得丰富。
(三)提升学习的连续性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经常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教学,但是合作学习一般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小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经常会发生学习节奏中断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的学习后,没能及时规划好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而“问题串”内各个子问题间都是存在内在逻辑关系的。所以,合作学习中学生将前一个问题解决后,就可以按照设计的新问题,有规律地开展下一个合作学习任务。对此得知,“问题串”能够将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持续性提升,让学生在多元化问题中,强化自身的思维能力,丰富自身的想法,通过问题的分析,不但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巩固,更为关键的是学会了在问题解答中学习新知识,强化自身的数学技能,这样对接下来的学习会更有帮助。同时,教师在问题串教学模式的引领下,教学思路会更加清晰,能够高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更加周密、精细化的讲解。
三“问题串”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方法
基于“问题串”方法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授课,能够以一连串的问题为导向,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理解、剖析与探究实现对知识的深层认知,达到丰富自身数学素养,强化知识体系的目的。
(一)设计核心问题,明确教学思路
数学知识学习中,核心问题可以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索问题的能力。通常而言,核心问题的综合性较强,具备创新性、高思维性于一体,并且由环节目标任务控制核心问题,环节目标即为核心任务,此外,环节目标对构成问题串具有指引作用,所以,教师需要根据目标法制定核心问题的设計方案,按照分解目标将环节教学任务设计出来。与此同时,基于核心问题教师还可以将其他问题融入其中,通过首个问题结论将其余问题引发出来,保证各个问题间彼此相连,进而把问题串构造出来,最后还应该引导学生将问题间的关联性捋顺清楚,使得“问题串”变成课堂授课的基本思路构成。
核心问题为综合型或者创造型问题,难度较大,加之小学生能力因素制约,思维能力不够突出,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会比较直观,进而难以冲破这一核心问题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中,需要将其他问题利用好,为核心问题做好铺垫,先利用其他问题引出核心问题,再深层理解和引导。在提出核心问题前,需要设置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内心性质,保证问题过渡性十足,进而达到循序渐进接受知识的目的。由于核心问题难度大、逻辑性突出,教师在核心问题下设计问题串,要先设计容易理解的问题,不断加深难度,环节学生思维误区,保证他们循序渐进的接近核心问题,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对其展开解答。
(二)回归本质设置问题,把握课堂目标
一些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在提问方案设计中忽略了问题原本的价值,在提问中牵强的加入主观意愿,规定学生根据老师的想法归纳和整理数学知识。此课堂指导形式下,学生过于被动的回答老师所给出的问题,若是老师没有提问学生学习就无法顺利展开,这样学生就会严重的依赖于教师。那么,通过问题串的引领,回归本质的把握问题,在提问期间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强化思维目标,进而更加高效的开展提问环节。回归本质的提问,将互动思考的机会为学生创设出来,这样的问题才会对学生学习带来帮助。
教师可通过问题串设计更加简洁、基础的数学问题,让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高效、简单,例如,在对“角的初步认识”教授中,就有关知识点可从学哪些、如何学这一基本方向切入,在课堂中展开提问。基于问题串教师抛设互动问题:角的概念?角的数学特征如何?如何展示这些特征?引导学生对问题思索中达到归纳总结数学知识的目的,把数学学习当作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进而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结合问题串内容,在探索中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概念,并对角的大小进行描述:角的大小不受角边长的影响,其是指两条边所构成的夹角,这属于数学概念,而与平面感觉的大小是不同的。通过问题串回归本质的进行问题设计,能够为学生直观的布置学习任务,达到显著提升数学知识学习能力的目的,尝试通过最简易的语言将问题串组建起来,使得问题价值不断升华。
(三)精细化提问流程,重点知识重点把握
结合问题串进行的提问活动设计中,我们需要改变方式,不能用传统的即时化方式提问,在引导他们解答有关问题期间,传统的提问方式只与某个知识点相关联,其中,设置问题、沟通、总结、应用、多次发问等是问题串设计中的主要环节,各个环节相互干预,推动学生必须要重新调整学习思路。借助问题串设置课堂提问活动,加上需要重新设计提问流程,结合问题串内的有关问题将提问方案设计出来,进而将提问活动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
提问过程中,需要紧密结合发问、思考、验证等环节进行问题串的设计,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进行检验,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够被学生所掌握。案例探究:在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中,在教师提出问题“何为面积”“面积的概念”“怎样去表示”等有关问题时,要鼓舞学生与多元探究活动相结合回答有关问题。在提问流程设计时,从发问、思索、归纳等角度切入,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围绕“面积”将问题提出后,学生开始着手探究面积知识。教师帮学生回味问题、处理问题、答案验证:“面积可以用哪些数学单位来形容?1平方米具体为多大?1平方厘米呢?二者转化能否正常推进?”学生觉得1米与100厘米相等,所以,1平方米就等于100平方厘米,对此,我们需要基于问题串角度检验他们给出的答案。在利用问题串解答“面积”内容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全新的问题设计出来,进而合理填补问题串,比如,“面积单位换算”教学中,能否利用别的方式进行面积大小的表示,在设计问题串时,按照课堂提问环节设计周密的提问流程,并且基于此将学生的提问意识和兴趣点燃,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设置趣味性十足的问题串展开教学
设计问题串时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结合,要从学生角度入手思索问题。以学生兴趣激发,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为重点。传统的课堂模式较为呆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认为数学学习较为无味枯燥。因此教师在对问题串设计中就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课堂中利用问题吸引学生眼球。就小学生而言,他们非常好奇于一些新鲜的事物,教师向课堂中融入一些生活中的趣事,也能够将学生的逻辑思维打开。坚持趣味性的问题串设计原则,不但将学生恐惧学习数学的心理消除,还可以让小学生愉快的学习。
小学阶段学生都对动画中的任务感兴趣,向数学中搬动动画里的原型,能够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激发起来。比如,灰太狼抓走了懒羊羊,但是喜羊羊应该等灰太狼抵达城堡前将懒羊羊救出来,已知从羊村到城堡的距离是15千米,每小时灰太狼走4千米,每小时喜羊羊走6千米,并且喜羊羊比灰太狼晚走1小时,问:喜羊羊可以赶在灰太狼之前将懒羊羊救出来吗?针对此道习题,我们可以假设可以赶上,并且利用X表示小时,因此4+4X=6X,求解得到x为2,而这时喜羊羊行走12千米,并且比羊村到城堡的15千米近距离小,因此可以将懒羊羊救出来。这不但考察了学生如何从假设角度分析问题,更能将学生学习兴趣點燃。
(五)通过问题串创设情景展开教学
在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都有对应的原型,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基于问题串设定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活用所学知识,不但能够将学习动力增加,更能让学生快乐地融入所学之中,减轻数学学习的压力。在现实生活中融入数学问题,让数学中的奥秘逐渐被学生所感知,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的源泉,回归生活,这也是当代教育的基本方向。教师在对问题设计中,要从具体问题背景切入,不可夸大其词,更不能脱离实际。对学生常见的情景进行选择,优先选择特色场景,更加广泛的应用数学知识。
比如,针对小学数学价格的应用题教学中,小刚和小丽在购买同一款式铅笔,其中二者付款金额相同,小刚购买9支,小丽购买5支,最后小刚又给了小丽0.4元钱,问题:每支铅笔的单价是多少?这种价格的应用题在生活中比较常见,首先分析题意得知,两人花了一样的钱购买了相同款式的铅笔,但是小刚9支,小丽5支,对此得知每人实际会得到(9+5)/2支,可小刚的9支却多出2支,又把0.4元给了小丽,进而得出铅笔的单价是0.2元,在此类题目中并没有将铅笔购买时所需钱数直接给出来,进而考察了学生如何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之下,农村小学数学迎来了新的契机,但同时挑战也伴随其中。为了能够有效迎合新课程理念展开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问题串不是单一的问题堆积,针对小学数学教学,问题串是串联了各个相关联问题以后构成的全新提问素材。在数学活动开展中有效融入问题串方法,教师需要回归本质的展开提问,与课堂知识结合,就“学哪些”“如何学”的问题展开解答,并基于教材板块知识框架设计出更加精细化的数学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小学数学学习中来。通过多元化的数学知识强化小学生的数学技能,通过问题串在课堂中进行提问,进而促使学生在思考、学习中持续进步和发展。
注:本文系张掖市2021年度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农村小学数学‘问题串’式教学策略的研究”(项目编号:ZYLX[2021]02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