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民生价值意蕴及新时代发展

2023-05-30 05:43李咏梅
邓小平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

李咏梅

〔关键词〕共同富裕;邓小平;民生价值;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3)03-0092-10

共同富裕与民生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深入全面地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民生”在《辞海》中被定義为人民生计,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①。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民生问题归结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民生具有时代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其内涵随时代发展变迁及人民诉求的变化而改变。现代社会,民生的内涵愈加广泛,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邓小平在继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吸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反思新中国成立数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经过改革开放初期改善民生的大胆尝试后,在1984 年会见意大利外宾时第一次正式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他指出:“我们党已经决定国家和先进地区共同帮助落后地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可以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 然后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富裕。”① 在1992 年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② 邓小平用共同富裕界定了社会主义,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他提出共同富裕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民生实际,指向未来的民生期盼,蕴含着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和生态层面等多维度民生价值追求,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实践提供了基本价值导向。由于不同阶段的民生建设实践凸显的民生问题有所不同,不同层面的民生价值也在不同阶段的民生建设过程中不断被凸显和加强,共同富裕的目标也不断得到理论深化和价值认同。

一、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民生价值的渊源探析

任何一种思想和理论都不是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都有其产生的基础和依据。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民生价值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生实践而形成的。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

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并未出现民生一词,但其理论中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成为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条主线。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现实的个人”③及其需要是其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必须是劳动者,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总是与周围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关联、相互动。在与各种环境的互动中,劳动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同时,“现实的个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立足于现实的人。现实是动态的,社会关系是处在发展变化中的,所以,“现实的个人”的需要是多样的、变化的,需要的范围是在扩大的,需要的层次是在提升的。“现实的个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在逻辑起点的基础上,不能限制“现实的个人”的需要,而要不断地满足民众的民生需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彻底解决无产阶级的民生问题,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民生福祉提供物质基础。同时,要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下缩小贫富差距,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民生追求的最终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的民生理论中,人的需要既包括物质层面的需要,也包括精神层面的需要,蕴含着多维度的民生价值。邓小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独到的认识和思考,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自然影响着他的民生观,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就蕴含着深刻的民生价值追求。

(二)文化基础: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十分丰富,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演变。早在《尚书》中就提出了“ 民可近, 不可下。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 的论断。春秋时期,管仲在《治国先富民》中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的民本思想。孔子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政以德”的“仁”学,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的“仁政”思想。荀子作出“水则载舟,水则能覆舟”(《荀子·哀公》) 的论断,将民众比作水,将君主比作舟,时刻提醒君主民众的重要性。汉初政治家贾谊则提出“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贾谊《新书·大政上》) 的民本思想。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安民”“顺民”的具体主张,强调要关注民生、与民休息。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极大地提高了民众的政治主体地位。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帮助当时的统治阶级维护了安定与和平,它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重民”“爱民”“富民”只是统治者“安民”的手段。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充分肯定了民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提倡的“重民”“利民”“顺民”等思想对促进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邓小平。邓小平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扬弃,保留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部分,把“重民”“爱民”“富民”的思想根植于心,肯定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他立足民本,关注民生,主张一切要以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

(三)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生实践

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根据地开展了改善民生的各项建设活动,通过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围绕人民群众最迫切的需求进行具体的民生实践。我们党帮助根据地群众解决耕种、粮食、卫生、道路桥梁建设等攸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一系列民生问题。通过建立各级苏维埃政权,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行婚姻自由,发展农业经济和商业贸易,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民生建设,建立各级经济组织,给苏区带来了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大改善了苏区的民生状况。在抗战时期,由于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特殊性,党把改善民生与争取抗战胜利紧密结合起来,同时采取生产自救与扶助贫弱双管齐下的方式来改善民生。党在边区进行精兵简政,实行了休养生息的赋税政策,开展了禁毒运动,重视法制建设,实施民主政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民生建设也掀开了新的一页。首先,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政权,为经济建设扫除了障碍,人民生活水平随之提高。其次,经过三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民生改善比较明显;进行全民教育,文盲率迅速下降,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得到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的卫生需求;建立了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然而,由于平均主义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的发动,造成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民生建设也经历了曲折历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民生实践的经验教训为邓小平深入理解民生及有效改善民生提供了直接的启迪和借鉴。

二、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多维度民生价值追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也是将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形态(尤其资本主义社会) 加以区别的重要标志,必然蕴含着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的民生价值导向。在邓小平使用的“解放”“发展”“消灭”“消除”和“达到”等一系列表述实现共同富裕过程的动词中,都蕴含着共同富裕的多维民生价值追求。但同时,社会主义民生价值的实现也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

(一)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经济层面民生价值追求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邓小平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前提,强调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凸显了物质层面的民生价值追求。邓小平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历史证明,忽视生产力发展只能导致贫穷,邓小平为此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① 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当时最迫切的民生需求集中在物质层面。要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高度重视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最大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为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启改革开放的大潮,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邓小平强调,如果“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绝不能干扰它,冲击它”②。

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共同富裕这一最终目标,因此决不能脱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要求。以往的社会也都在一定的意义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① 社会主义社会与其他社会的根本不同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必须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政治民生价值追求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社会主义不仅追求物质上的共同富裕,还追求精神上的共同富有和政治上的人民民主。我国的民生建设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要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② 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步消灭剥削。为了消灭剥削,避免两极分化,就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需求,听取人民群众的呼声,追求公平正义。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③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不存在脱离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也不存在离开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在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实践中,民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石,没有人民民主,共同富裕难以实现。而人民民主要以民生建设为基础,对此,邓小平在提出评价一国政治体制标准时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不要光喊社会主义的空洞口号,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④ 对民生建设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治建设的价值取向,也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必然要服务于改善和发展民生。

(三)建设高度精神文明的文化民生价值追求

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清除掉阻碍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僵化落后的思想观念,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邓小平指出:“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① 1980 年12 月,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些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② 在这里,邓小平既强调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也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要求。1981 年11 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只有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持久发展,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③ 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民生价值追求的重要内容。

(四)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社会民生价值追求

在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中同样蕴含着社会层面的民生价值追求。在邓小平看来,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这必然要打破原來的平均主义状态,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以及一些新的不公平现象。据此,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④ 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在社会建设中维护公平正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把握先富和后富辩证关系的前提下,邓小平提出实施民生建设、推进共同富裕的“三步走”战略,进行了优先发展教育、努力解决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等一系列的努力,加速了我国各领域的民生建设。总之,社会建设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并通过充分利用国家宏观调控和税收等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惩治腐败,防止两极分化严重,保持社会稳定,在循序渐进中解决我国的民生问题和提高民生建设的水平。

(五)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生态民生价值追求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只有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持续提供物质条件,消除人与自然的不和谐,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保护生态环境、决策上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提到关系中华民族长远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在他看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1983 年2 月, 邓小平在杭州景区参观时就指出:“水杉树好,既经济,又绿化了环境,长粗了,还可以派用处,有推广价值。”①同时,邓小平也是全民义务植物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每到植树季节,即便外出视察工作,他都要抽空履行植树义务。为保护生态环境,1979 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1 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3 月12 日定为植树节,随后又通过《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1983 年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0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等。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这一民生重大问题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新时代对共同富裕民生价值追求的全面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方位、多角度深化了共同富裕蕴含的民生价值追求, 在“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一)全方位深化认识共同富裕蕴含的民生价值

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着重深化了对共同富裕蕴含的经济层面、文化层面和政治层面的民生价值的认识,和谐社会的提出更加凸显了社会层面的民生价值追求。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方位深化了共同富裕蕴含的民生价值追求,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取得重大进展。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我国民生事业的根本保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没有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就无法取得新时代民生建设的历史性、全方位成就。2014 年9 月,习近平作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②的重要论断。在2016 年7 月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再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③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作出的全新论断,既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成功的根本原因,也赋予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民生实践中新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 为此,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以精准扶贫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推进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新成就。同时,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为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习近平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③“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④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同富裕民生价值意蕴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⑤ 共享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要共享社会主义的富裕、各方面建设成果的丰富、社会生活状态的和谐,共享各种发展的机会。共享的前提是共建,要实现共享就要进行共享式民生建设。民生需求的客观性和多元性要求共享式民生建设要坚持普惠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民生需求的增长性和全面性要求共享式民生建设要坚持发展性与共建性的统一,民生需求主体的差异性要求共享式民生建设要坚持公平性与补偿性的统一。共享发展理念让民生建设更有温度,让人民幸福更有质感。

此外,“建设美丽中国”直接体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旨归,彰显了生态层面的民生价值追求,但并不只局限于此。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多元民生价值取向的统一, 不仅强调人与自然关系和谐, 还包含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美丽中国”是生态美的中国,是心灵美的中国,是社会美的中国,是富裕的中国,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建设美丽中国本质上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方位实现共同富裕蕴含的多层面民生价值。

(二)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日渐清晰。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①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立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践行并不断发展共同富裕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维民生价值。

在经济建设方面,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习近平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② 但此时的发展不同于过去的发展,我们追求的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满足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推动物质层面的共同富裕。为此,“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③。

在政治建设方面, 针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生活需要, 习近平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④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不断拓宽民主的范围,扩大民主的效果,实现民主的治理,着力健全民主制度,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民生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在文化建设方面,习近平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⑤ 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发展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方向,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着手,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推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在社会建设方面,习近平以增进人民福祉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做好就业和收入分配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及打赢脱贫攻坚战等一系列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论述,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建设要坚持公平正义、守住底线,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立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从多个维度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①、“环境就是民生”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⑤等一系列科学论断,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正如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⑥

总之,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不同的时空条件下,也有水平和程度的考量。邓小平在1992 年南方谈话中就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⑦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继续深化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拓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充分实现共同富裕所蕴含的民生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 付国英)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改革——基于浙江省域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同享共同富裕 共绘绿色港区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碳中和愿景下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探究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