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小够 韩长松 王永红
一场战争的成败往往决定一个王朝的更替,沁水之战便是如此。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专权,相州总管尉迟迥(北周文帝宇文泰外甥联络青州总管等北周地方势力举兵发难,攻城略地。杨坚任命徐州总管韦孝宽为元帅,率兵讨伐尉迟迥。尉迟迥之子尉迟惇带兵10万进驻武德,在沁水东岸布阵20余里,与韦孝宽进行决战。尉迟惇大败,韦孝宽乘胜追击,在相州邺城打败了尉迟迥,平定了叛乱。沁水之战决定了北周小皇帝亡国的命运,为杨坚建立隋朝铺平了道路。
沁水之战的历史背景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战争频繁,各种力量相互牵制,基本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沁水之战就发生在北周时期。
北周又称后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历5帝,共24年。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其第三子宇文觉正式即位称天王,自称周公。次年初,宇文氏废西魏恭帝建国,国号周,建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权力实则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诛宇文护,亲掌朝政。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
北周建德七年(578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去世,其子宇文赟即位,史称周宣帝。宇文赟即位后,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其子7歲的宇文阐继承皇位,史称周静帝。由于周静帝宇文阐年幼,外戚、左丞相杨坚掌握了朝政大权。
沁水之战的诱因
由于周静帝即位时年幼,杨坚在郑泽和刘昉的帮助下,以外戚、左丞相身份控制了北周的朝政。与此同时,杨坚为稳固其权力,防备北周宗室生变夺权,消除潜在威胁,便以千金公主将嫁于突厥为辞,诏赵王、陈王、越王、代王、滕王五王(北周宗室五王)入朝,将北周宗室五王调入京都长安加以控制。“六月,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并至于长安。”因尉迟迥威望素重,恐有异图,遂以会葬宣帝为名,诏使其子尉迟惇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取代尉迟迥。“宣帝崩,隋文帝辅政,以迥望未夙重,惧为异图,乃令迥子魏安公惇赍诏书以会葬征迥。”面对杨坚剪除异己的手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六月,尉迟迥公开起兵反对杨坚。七月,青州总管尉迟勤(迥弟之子)从迥反杨。当时,尉迟迥所统辖有相、卫、黎、沼、贝、赵、冀、沧等地,其弟尉迟勤所统辖有青、胶、光、莒诸州。为争取其他力量的支持,尉迟迥质其子于江南陈朝,以请援。派人出使并州(治晋阳,今太原西南),欲招降上柱国、总管李穆,遭到拒绝。“相州总管尉迟迥以重臣宿将,志不能平,遂举兵东夏。赵魏之士,从者若流,旬日之间,众至十余万”,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推翻杨坚专权的军事行动。针对尉迟迥等地方势力联合反叛的行为,杨坚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领大军东出潼关,讨伐尉迟迥。“高祖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讨之。”
沁水之战概况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在相州的治所地邺城聚众起兵反对杨坚,随后派令仪同薛公礼带兵围攻怀州。怀县永桥城守将纥豆陵惠投降尉迟迥,尉迟迥顺势占领怀县永桥城。“永桥镇将纥豆陵惠以城降迥”。针对尉迟迥的反叛与进攻,杨坚任命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军队讨伐尉迟迥。“六月,诏发关中兵,以孝宽为元帅东伐。”同年七月,韦孝宽带领军队进驻河阳。随即派军队打败了围攻怀州的尉迟迥部薛公礼的军队。“七月,军次河阳。迥所署仪同薛公礼等围逼怀州,孝宽遣兵击破之。”怀州之役,《隋书·梁士彦传》中记述了梁士彦与薛公礼交战的情况。“尉迥之反也,以为行军总管,从韦孝宽击之。至河阳,与迥军相对。令家僮梁默等数人为先锋,士彦以其徒继之,所当皆破乘胜至草桥,迥众复合,进战,大破之。”
为了应对韦孝宽大军的到来,尉迟迥派其儿子尉迟惇率领十万军队,进驻武德,抗击韦孝宽。“惇率众十万入武德,军于沁东。”在分兵抗击薛公礼、解怀州之围的同时,韦孝宽率大军向东,绕过永桥城,在怀县永桥城的东南、沁河的西岸扎营。“进次怀县永桥城之东南”。永桥城位于沁河南岸,处在要塞地带,城墙坚固,被尉迟迥的军队占领。韦孝宽麾下的众将士认为这座城处在要害,请求先攻占它。韦孝宽却认为永桥城虽小,但很坚固,如果没有攻下,就会削弱军威。如果打败了主力部队,这座小城里的军队又能有什么作为?韦孝宽力排众议,绕城而行,带领军队驻扎到永桥城的东南沁河西岸、隔沁河与尉迟惇相对峙。“其城既在要冲,雉堞牢固,迥已遣兵据之。诸将士以此城当路,请先攻取。韦孝宽曰:‘城小而固,若攻而不拔,损我兵威。今破其大军,此亦何能为也。于是引军次于武陟。”由于正值汛期,沁水洪水暴涨,两军隔沁河扎营对峙。“会沁水涨,孝宽与迥隔水相持不进。”
面对两军对峙的状况,杨坚认为是诸将畏首畏尾,不敢争先进攻,导致今天的局面,于是便派监军前往督战,督促进攻。“孝宽等诸军隔水相持不进。隋文帝又遣高颎驰驿督战。”
面对韦孝宽率领大军的到来,尉迟惇在沁河东岸布兵二十里,加以防守。八月,杨坚委派之监军高颎到达前线后,立即执行杨坚的旨意,遂令在沁水架桥,准备发起进攻。为破坏韦孝宽、高颎军队在沁水上架设桥梁,尉迟惇在上游放下火筏,企图焚桥。高颎命士卒在桥的上游构筑水中障碍“土狗”(前锐后广,前高后低,状如坐狗的土墩),以阻火筏近桥,确保桥梁安全。“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大火筏,颎预为土狗以御之。”
针对韦孝宽指挥军队的进攻,尉迟惇率军队稍稍后撤,准备在韦孝宽的军队渡过沁水一半军兵的时候,对其发起进攻。“惇布兵二十里,麾军小却,欲待孝宽军半渡而击之。”韦孝宽则利用尉迟惇军队后撤的时机,鸣鼓急进。在军队渡过沁水之后,高颎命人放火焚烧了桥梁,表达决一死战的决心。在韦孝宽军队的猛攻下,尉迟惇的军队大败,尉迟惇单骑逃往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于是引军次于武陟,大破迥子惇,惇轻骑奔邺。”《隋书·高颎传》记载:“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
关于沁水之战的战况,在行军总管宇文忻、宇文述、崔弘度、于仲文等人的列传中,有所记述。“尉迥作乱,以忻为行军总管,从韦孝宽击之。时兵屯河阳,诸军莫敢进。帝令高颎驰驿监军,与忻密谋进取者。迥遣子惇,盛兵武陟,忻先锋击走之。”“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相州,述以行军总管率步骑三千,从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迥遣将李俊攻怀州,述别击骏军,破之。又与诸将击尉惇于永桥,述先锋陷阵,俘馘甚众”“及尉迥作乱,以弘度为行军总管,从韦孝宽讨之。弘度募长安骁雄数百人为别队,所当无不披靡。”“时韦孝宽拒迥于永桥,仲文诣孝宽有所计议。”
上述列传,或多或少记述了怀州战役和沁水之战的情况。
沁水之战韦孝宽、高颎取胜的原因
沁水之战后,韦孝宽、高颎带领军队乘胜追击,直接打到尉迟迥的老巢——相州邺城城下,尉迟迥城破自尽,韦孝宽取得了全面胜利。
从战术层面分析,韦孝宽能够取得沁水之战的胜利,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韦孝宽的兵力占优势
在《北史》《周书》等史籍中,对于沁水之战尉迟迥的军队人数,均有明确的记载。在《北史·尉迟迥列传》中记述:“魏安公惇率众十万人入武德,军于沁东,孝宽等诸军隔水,相持不进。”《周书》中记述:“惇率众十万人入武德,军于沁东。”《隋书·高颎列传》中记述“尉迟炯之起兵也,遣子惇率步骑八万,进屯武陟。”比较《北史》《周书》与《隋书》的记载,只有《隋书》中记载为“八万人”,与其他列传记述不一致。考虑到《隋书》中在派监军时间上记述的偏差,而且在其他方面记载也有错误,可以确认《北史》《周书》中记载的“魏安公惇率众十万人入武德,军于沁东,孝宽等诸军隔水,相持不进”的记载,是可信的。
韋孝宽、高颎军队的兵力在《北史》《周书》和《隋书》等史籍中,均没有记载。《隋书》中记载:“高祖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讨之。”《周书·韦孝宽列传》记述:“六月,诏发关中兵,以孝宽为元帅东伐。”《北史·尉迟迥列传》记述:“隋文帝于是征兵讨迥,即以韦孝宽为元帅,阴罗云监诸军,郕国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延寿公于仲文等皆为行军总管。”
《孙子兵法》:“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从战术的角度考虑,进攻一方的军队人数不应当少于防守的一方。
杨坚具有雄才大略,此时掌握着北周军政大权,具有调动全国军队的力量,决心消灭尉迟迥,从这个角度分析,杨坚调集的军队人数,不应少于尉迟迥的军队人数。韦孝宽是北周能征惯战的名将,精通《孙子兵法》、熟知打仗所需要的兵力。作为行军元帅,他不可能带着兵力少的军队前去攻打兵力强大的军队。从以上分析判断,韦孝宽所带领的“关中兵”的人数,不会少于尉迟惇的兵力。
另外,从战将的实力上分析,韦孝宽是北周著名的战将,实力超群。随韦孝宽出征的7位行军总管,都是北周的名将,个个能征惯战,实力强悍。反观尉迟惇,既没有其父尉迟迥的能力,在其率领的军队中,也没有见到著名的战将,尉迟惇明显处于下风。综合判断,韦孝宽的军队总体实力要强于尉迟惇的军队。
(二)尉迟迥指挥失误是主要原因
首先,尉迟惇占有天时和地利。《孙子兵法》:“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讲述河流可以阻隔敌人,辅助进攻,但不如火攻直接消灭敌人。尉迟惇带领军队到达武德后,在沁河东岸20多里的河岸上全面布防,形成了一字长蛇阵,防止韦孝宽军队渡河。由于沁河正值汛期,河水暴涨,给渡河带来一定困难,利于防守。沁河无疑成为尉迟惇“以水佐攻”的手段。
《孙子兵法》:“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 …圮地则行。”针对沁水暴涨,阻隔渡河的难题,韦孝宽和高颎集中力量,在沁水上建造桥梁。桥梁无疑是渡河最快速、最有效的手段,其策略贯彻了“圮地则行”迅速通过的原则。针对韦孝宽和高颎在沁水上建造桥梁的策略,尉迟惇采取在河的上游“流纵大栰”,想要以火船冲击,烧毁桥梁,阻止进攻。这个火烧桥梁的手段,被高颎的“土狗”策略破坏。韦孝宽和高颎在这一回合,取得了胜利。
但是,尉迟惇战术的失误,导致了其在沁水之战的惨败。《孙子兵法》:“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意思是敌军涉水渡河时,不在水中同敌人交战,等敌人渡过一半时再攻击敌人。这里“绝水”的条件是涉水、蹚水,而不是具有建桥快速通过的条件。“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受困于沁水涨水阻隔,韦孝宽只能靠架设桥梁这一条路来渡过沁水,这无异于处于“隘形”中,形势较为不利。尉迟惇的军队占据沁水东岸的有利地形,若能以足够的兵力破坏韦孝宽军队建桥,使其无法通过桥梁渡河,处于“隘形”,将无疑使尉迟惇方占据最有利的地势。
面对韦孝宽军队造桥渡河的局面,尉迟惇没有指挥军队阻击韦孝宽军队的建桥,也没有联络永桥城纥豆陵惠带军队从后面骚扰敌军,两面夹击韦孝宽,却是“麾军小却,欲待孝宽军半渡而击之。”尉迟惇指挥军队向后稍稍撤退,主动让出了滩头阵地,让敌人有了立足之地,站稳了脚跟,没有掌握最佳的进攻时机。这是照搬兵书犯下的一个致命错误。正是利用尉迟惇重大的指挥失误,韦孝宽带领军队渡过沁河后,高颎烧掉了桥梁,展示了背水一战的决心,迅猛进攻,一举击败尉迟惇。“孝宽因其小却,鸣鼓齐进,惇大败。”“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韦孝宽、高颎灵活运用《孙子兵法》的策略,尉迟惇之败,已是必然了。
“兵者,诡道也。”古语:“将帅无能,累死三军。”沁水之战两军元帅的军事指挥水平,决定了战役的成败。尉迟惇战术指挥的失败,是其沁水战役惨败的主要原因。韦孝宽和高颎利用尉迟惇指挥的失误,自断后路,激励将士,决一死战,是取胜的另一个因素。此战展现了韦孝宽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沁水之战胜利后,韦孝宽带领军队乘胜追击,尉迟迥兵败自杀,韦孝宽为杨坚剪除了一个最强悍的对手。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静帝封赏杨坚,进爵隋王。北周大定元年(581年),北周静帝禅位于杨坚,杨坚和平登上皇位,改国号隋。“今便祗顺天命出逊别宫,禅位于隋,一依唐虞、汉魏故事。”
沁水之战的胜利,为杨坚剪除了朝廷内的反对势力,也为杨坚日后登上皇位奠定了坚实基础,铺平了道路。沁水之战无疑是决定历史走向的一场重要战役。(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覃怀文化研究院、焦作市文物勘探队、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