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娟
文题亮相
家乡的一草一木间留下了我们成长的印记,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乡的独特风物一定会顽强地根植在你的生命里,摇曳成歌。
请了解家乡的历史、习俗等,收集相关资料,写一篇家乡风物记。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思路点拨
“风物”,即“一个地方特有的景物”,这类作文大都以物寄情,以景传情,以人诉情。写作时,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寻找与你相关的家乡风物,确定写作对象。大千世界里,你找到的故乡风物往往寄托着你的某种情感,可谓物中有情、情中有志。如贾平凹笔下的一棵小桃树,不仅是家乡的实物,也是作者的化身。作者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未来及理想的执着追求。
第二,抓住家乡风物的特点,写出独特的风格。写作时,可集中一条主线来介绍家乡风物,如以作者的情感變化为线索;也可以点带面,着力凸显其与众不同之处;还可从形、色、味、态、神等方面描绘家乡的风物,在有层次的描写中,运用细致且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描摹,恰当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第三,要想发现物与人的相同点,还需写出打算寄托的情感,要写清楚所写的物与自己所抒的情之间有什么联系。如宗璞笔下的紫藤萝与人之间的联系,“花和人一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活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样,就抓住了两者的共同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即可。再加上每个人经历不同,故还要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抒情,使“家乡风物”更具感染力。
竹林旁的村庄
◎周浙一
我居住在夏履(相传是大禹治水经过之地)的一个小村庄,在这里,每家每户都被竹林包围,绿色是全村的主色调。我家门口有一棵高大粗壮的老树,沿着老树旁的那条小路弯弯曲曲走上一段,一抬眼就能将这片竹林尽收眼底。竹林清风,沁人心脾。
这片竹林一年四季都是苍翠的,只有在秋天到来的时候,叶子才会变黄。春日,竹林最为茂盛。春雨过后,竹笋开始冒头,看上去娇嫩可爱,给村子增添了勃勃生机。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居住在城镇里的孩子也许会觉得夏天炎热且漫长,但村里的夏季却别有一番趣味。闲暇之余,大人们会领着自家小孩去林间的小溪玩耍。因为有茂盛的竹叶做遮挡,小溪边格外凉爽,时不时传来一阵笑声。
秋天,叶子泛黄,竹林展现出别样的风姿。在成片成片的竹林间,生活着一群朴实善良的农民。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空闲时间,我会跟着爷爷去地里摘菜,自己种出来的菜最好吃。轻风吹过,农民伯伯的脸上露出纯真的笑容。村民们大多没有读过书,但在教育我们后辈时,总会有说不完的道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些话我们从小听到大,现在仍觉得有道理。
“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冬天是竹林最美的季节。雪花随风而下,覆盖住竹林的每一片叶,结成的冰晶煞是好看。
如今,在村民们的努力下,全村的房屋正在一栋栋翻新,万物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似乎一切都变了,唯一不变的是那片苍翠的竹林和朴实无华的人们。
时光飞逝,竹林见证了一代代农民的辛勤劳动,技术在提高,生活在变好。“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从古至今,竹子被文人墨客们所钟爱,爱它的坚贞不屈,爱它的凛凛气节。风霜雪雨间,再鲜艳的花儿也已垂下头,竹子虽被大雪压低,却始终不曾倒下。农民是社会的基础,他们文化水平虽不高,却有着君子般的品性,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如同竹林般努力向上,不甘落后。
滚滚历史长河中,竹林为农民遮风挡雨,农民辛勤滋润竹林生长。在互帮互助中,造就了一座绿水青山、幸福美满的村庄。
这,便是竹林旁的村庄。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中学】
◆点评
小作者重点围绕自己的生活描写了家乡竹林四季的景色,诗句的引用恰到好处,表达了自己对竹林的喜爱;又结合现实,写出了村庄的时代感。此时,竹与人已融为一体,生发出了“竹林为农民遮风挡雨,农民辛勤滋润竹林生长”的感悟,令人回味。
献给家乡的赞歌
◎丁佳莹
绍兴是我的家乡,曹寅笔下的“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土,瘦似琢诗家”便是对绍兴最佳的写照。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对“莲”有过这样的描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实,兰花丝毫不输莲花,可在春季争艳,夏季张扬,秋季芬芳,冬季贞洁,它代表着谦谦君子,更象征着我们绍兴人的精神命脉。
村里的老人常说,兰花里住着白衣仙人,他们都是最干净的灵魂。我本不信,可仔细一瞧,小巧的花苞恣意绽放着,青绿带白的叶子向前伸展,像是互相依偎,又像在世间摇曳起舞的精灵。
不同季节的兰花状貌是不同的,它们大抵是说好了吧,错时开放,随时随地装点古越大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这像极了外表质朴、内心芬芳的绍兴人。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除了留下“卧薪尝胆”的故事外,也留下了“种兰渚山”的传说。这个故事记载在号称“地方志鼻祖”的《越绝书》中。兰花在恶劣环境下挺立,在烈日照耀下芬芳,不甘落寞,激励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谱写了一个历史传奇。而勾践的种兰之地——渚山,也因勾践种兰被后人命名兰渚山,它距绍兴城以南二十七里,东临古鉴湖,西背会稽山。兰渚山下的集市命名为花街,汉时所建的驿亭称为兰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我们绍兴人的骄傲——鲁迅先生从小便对花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读过《南方草木状》《释草小记》等书,还订正过《花镜》中的讹误。同古人一样,鲁迅先生也格外喜爱兰花。“生兰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兰花象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德行气质,象征着绍兴人的精神品质。
兰,已经融进了绍兴人的精神。成为兰花一般的翩翩君子是绍兴学子奋斗之目标,亦是绍兴文化精髓之所在。
愿我的家乡绍兴沐浴在兰花的幽香中,弘扬兰花之精神,开创时代之华章。
【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中学】
◆点评
习作语言典雅,引用了许多描写兰花的句子及典故,文化内涵丰富。在小作者笔下,兰花已不仅仅是花,更是家乡绍兴的代言、文化的象征。结尾联系现实,生发议论,用“唱响时代赞歌”升华主题。
征集令
请以“月光下的遐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作文请寄往“山西省太原市第232号邮政信箱”或投至“czb.zwzk@163.com”,我们将择优刊登。)
思路点拨:1.审题目。“遐想”指悠远的思索或想象。月光或月光下的景物是遐想的源头,对月光下景物的描写是必不可少的部分。2.找基点。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联想。大家可尝试从以下方面寻找联想的基点:(1)月光;(2)月光下的景物;(3)月的阴晴圆缺;(4)与月亮有关的名句;(5)与月亮有关的传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