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视域中推进改革开放史研究

2023-05-30 23:49孟永
红广角 2023年1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现代化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进一步表明,现代化并无统一模式,各国应对现代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把对具体问题的历史概述视为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往往是危险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西方观念和制度的简单移植,传统与现代也不是截然对立的善恶两极。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颠覆了我们许多已有观念,许多事情亟需重新认识。改革开放史研究需要在比较视域中以经验性问题为单位加以深入研究。

一是革命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即比较新中国70年前后两个时期现代化模式异同及其关系。通俗而言,改革开放一是“开放”,二是“放开”,都是针对新中国前30年政治经济体制而言的。“开放”是打破僵化的意识形态束缚,向所有发达国家学习;“放开”是缩小国家直接控制领域,扩大社会自主权。而两者都内含一点,即以物质激励代替道德激励作为人们行为的推动力。新中国前30年主要是以革命精神作为主要驱动力、运用群众运动来推进现代化,强调政治挂帅。现代化需要专业化和科层化,需要纪律和规则,这无疑对基于意志和理想的自发力量起着一定的瓦解作用。一般而言,劳动分工对应于权威的等级模式,即以理性—法制为基础的科层制,而非群众参与性的决策机制。然而,在前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领导人将科层组织的官僚化视为人的一种特殊态度,一种源自轻视体力劳动的传统精英态度,认为是这种态度暗中消解着革命理想。其实,新中国70年前后两个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享着同一基本理念,即学习西方实现现代化并超越西方以规避现代化的弊端;也都面临这样一个基本困境,即如何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有机结合以克服价值尺度和发展尺度的两难。革命承载着历史使命,蕴含着价值导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谋求共同富裕。然而实践证明,前30年的现代化道路是曲折的,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在此,需要反思的是,革命型路径是如何阻碍现代化的,是革命化与现代化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逻辑规则呢,还是革命化本身在日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即会发生异化?两个时期的一大差异在于推动力的更换,共同的问题却依然是如何处理革命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现代化对知识和科学的高度依存,对科层制的内在需要,都促使中国社会不断分化,逐步向“精英社会”转变。在找到一个解决现代化动力方案实现经济腾飞之后,其所留下的贫富差距问题又使得现代化的价值导向问题呈现了出来。

遍览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堪称是较为成功地走出苏联模式的国家。之所以如此,有学者认为,地方分权化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毛泽东时代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破坏了苏联式中央计划经济,形成了高度地方分权的经济结构。在改革前后看似迥异的体制和政策背后是否存在某种延续性?这也需要与苏联和东欧剧变前政治经济体制加以比较。一般认为,小农经济难以支撑工业化,农业合作化是社会主义国家汲取农业资源支援工业化的必然举措。然而,小农制是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工业化的促进因素,而拉美大庄园制成为阻碍工业化的保守力量。改革前后农村土地政策是否印证了小农制更有利于工业化?是否是农业商业化难易程度而非经营规模才是促进或阻碍工业化的关键?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即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作比较,探求中国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不足。一般认为,私有制而非公有制才是市场的天然盟友。然而,改革开放一大创举即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也可以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资产可通过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来满足市场经济内含独立产权主体的要求。然而,关键问题在于政企关系以及公有制经济市场活力如何。公有制当然应该涵括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但经营性资产才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点。在经济运行中,国有资产“应该是指经营性资产,不包括资源性资产”。有学者根据公有经营性资产占社会经营性总资产比例下降而得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经动摇”的结论,或认为非公经济产出占比已超公有制经济而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改为“公有制为主导”,显然都忽略了现阶段的所有制在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正如军队是实现政治任务的军事集团,公有制企业应是实现政治任务的经济集团。那么,公有制企业如何发挥其所应有的经济作用(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和政治作用,此时期国有企业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多大贡献,某些结构性短缺是否依然源于国家与企业间的“父爱主义”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软预算约束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后发现代化国家都有一个从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现象。中国名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南称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而古巴坚持不搞市场经济,认为市场经济会冲击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从历史上看,公有制是作为从根本上解决根源于私有制的经济问题——包括经济危机和两极分化——的替代方案而出现的。然而不难发现,非公经济发展快慢与本地区整体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升降恰成正比。如何在理论上解释这一问题?是否可以说经济发展及民生改善主要在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而非具体的所有制形态,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及其他杠杆工具消除私有制的负面作用是否可使其转化为几无剥削而更具积极作用的私有制?由此,社会主义可以不再是某种固定的制度样式,而是一组价值目标?

三是党和政府的作用问题,即比較中国党和政府与他国诸政党和政府在现代化中的作用以探求权威中心与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突出了对权力的强调。纵观英美法德意诸发达国家现代史,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载体,强有力的权威中心是现代化的政治基础。特别是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现代化往往由强有力的政党来主导,存在一个以政党为制度变迁主要推动力量的阶段。在这些国家中,由于自身内部经济动力不足,又要将有限资源集中于关键环节,还要解决因社会结构变动而产生的不稳定问题,一个强有力的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权威中心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在现代化的启动过程中,非经济因素往往重于经济因素;工业起步越晚,政党和政府干预力度就越大;不是国家产生政党,而是政党塑造国家。例如,印度现代化过程是由尼赫鲁家族式的“强人政治”主导的;新加坡是以议会政体为形式的特殊形态强人政治;马来西亚由总理马哈蒂尔长期执政;印尼由总统苏哈托长期统治;日本则先是天皇和德川政府构成权威中心,后是自由民主党长期执政。由此来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用毛泽东时代建立起来的强势国家力量的政治资源,来实现对全国的有力组织和动员,并以此为杠杆,来发展市场经济”。因此,改革开放时期党和政府对于社会的渗透力问题,资源汲取和动员能力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考察的问题。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权力的收放之间哪些经验可以吸取、哪些教训值得反思?制度只能是内生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以及拉美经济发展的教训是否可以印证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西方民主政治并不一定能够保证经济高速增长,而东方威权政治也并不像批评者所言一定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一般而言会出现市场调节被政治因素干扰、经济效益较低、社会缺乏创造力等问题,那么中国的情形如何?现代政治是政治领域民主化与行政领域集权化的结合,诞生于革命时期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与此有诸多契合之处,也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

现代化过程所包含的不同内容和因素并不总是和谐互容,有些甚至相互冲突。因而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都需要强有力的宏观整合能力,以防止“软政权化”(即行政命令贯彻能力弱化、行政实施效率低下和法律规则被任意破坏所引起的综合现象)和分利集团化(即利益集团为自身狭隘利益而阻碍技术和社会进步)两大问题。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历程中如何应对这两大问题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发现世界各国现代化过程难免伴隨腐败现象,特别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由于政府直接介入经济发展,为权力寻租造就诸多机会。党管一切的同时也使得党成为国家一切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越南共产党政治革新中“四驾马车体系”以及重大事项集体讨论与票决制度、国会代表质询制度、引咎辞职制度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等是否可为一党执政下实现有效的权力制衡提供参考?在此可将中国反腐制度建设与越南、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相关制度建设加以比较研究。

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走向问题,即与社会主义诸国现代化过程加以比较探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此历程中的演变和走向。意识形态塑造的是一种具有神圣性的政治信仰。然而,现代化也是世俗化,是一个意识形态祛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形态往往会从硬约束的蓝图演变为作为制约手段的尺子,甚而至于会仅仅作为一种修辞的图章而存在。诚然,一种模式是否优越,不能仅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政治标签来判断,而要靠实践来检验。然而,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理论的从属性将使其处于被动地位,在此情况下又如何发挥其统合和引领人们意志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亚非拉国家纷纷宣布信奉社会主义,在其看来:“社会主义不是意识形态,不是社会形态,也不是阶级斗争的目标,而是尽快摆脱落后状态的有效途径,是现代化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但邓小平始终告诫人们:“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既是一种作为现代化模式的社会主义,也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古巴不搞市场经济,把已经推出和实现的各项改革方案都与实现社会主义这一价值目标联系在一起。由此,考察古巴改革能否持续以及非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否有效维护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或具有参考作用。越南理论界不少人士认为瑞典模式值得借鉴,而以阮德平为代表的一派明确指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在此,改革开放时期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西方自由主义三种主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是对立还是互融——也是需要探究的问题。

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理论和话语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部分。中国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越南致力于构建以胡志明思想为主体的思想理论体系,朝鲜致力于构建主体思想和先军思想,古巴致力于构建马蒂主义和卡斯特罗思想,老挝致力于构建凯山·丰威汉思想。在这里,需要追问的是,这些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本国传统思想文化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具有本国特色的思想体系是否能够涵括并引导日益分化群体的心理状态和利益诉求、社会信仰缺失与泛意识形态化是否相关、如何防止意识形态绑架现实政治等等。与之相关的一个现实困境是泛意识形态化问题。泛意识形态化所造成的随意性、暂时性和短效性以及某种程度的功利性,会使社会主义理论自身的核心价值受到侵蚀,甚至会导致社会信仰和政府公信力危机。

五是精神文化因素的作用问题,即比较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原有精神文化因素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一般认为,儒家思想不是催生现代市场经济的积极因素。儒家思想没有清教徒那种生活于此世却不依赖于此世的功利主义,“儒教的理性主义旨在理性地适应现世;而清教的理性主义旨在理性地支配这个世界”。但现实案例表明,儒家伦理与现代化并非绝然背道而驰。传统文化不一定是包袱,也许会成为动力。就学理而言,儒家文化的本质是等差之爱,而非三纲五常等外在伦理关系。日本即利用儒家式以次序、服从协调为特点的等级制度,避免了社会转型期可能出现的无序状态,“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以及家族式福利制度使员工保有一种安全感。现代化以平等与成就作为判断标准,而印度种姓文化以出身与等级作为判断标准,正如印度教不可能使主张社会变化的运动合法化一样,都对现代化具有阻滞作用。就中国而言,我们需要对照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考察以政府导向的发展主义与儒家“仁政”观念以及家长制有无内在关系、传统伦理观念及家族形态是否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内聚力的一个源泉、家族伦理和人情社会在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传统文化与民族主义的形成有无关系等问题。另外,就国内而言,地域性的日常伦理关系、交往方式、群体心态、风俗习惯以及价值取向等都值得深入比较探究。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发动机,知识是现代化的重要动力。现代化也是人的现代化,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人的素质以及接纳新事物的能力和首创精神。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即以高识字率著称。韩国现代化即从抓教育开始,其重要经验就是教育的发展速度超过经济的增长速度。印度一直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龙头,科技和管理教育是其强项。我们需要对比考察这一时期教育发展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影响,寻找优势和不足。

人类社会是在互通互融中前进的。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方式,不是一个是非和优劣问题,而是一个机会和选择问题,在此不应存在一个非此即彼的极端逻辑。同时,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理应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常态。在比较视域中对革命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和政府的作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走向和精神文化因素的作用等五个主题加以研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必将大有裨益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良性发展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构建。

[孟永,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摭谈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新现代化论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向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