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书写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是中共党史研究的课题和任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改革开放历史书写要把握三重逻辑。
一、探寻改革开放发生的逻辑动力
改革开放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具有时间过程和空间结构的双重原因。书写改革开放历史,就必须对改革开放的发生原因和动力进行分析,从而确认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将改革开放的内在本质揭示出来,为叙述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提供基础性支撑。
第一,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张力。客观现实决定主观认知,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邓小平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推动力,就是中国经济社会落后现状与人民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主观认知之间的矛盾张力,改革开放历史的书写必须从这些方面展现和揭示这种动力。习近平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第二,国内现状与国际发展的比较压力。中国改革开放总体上是一场内生型的制度变革,但这种内生型变革是承接外部压力之后的动力转换,中国共产党将空间结构差异的压力转换为自我变革的动力。空间结构压力来自中国自身发展的落后状态与国际竞争需要之间的巨大落差。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经济完成新一轮结构性升级,微电子时代到来,而封闭于世界之外的中国经济没有能够跟上这一时代变化的潮流。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使中共高层领导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外部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崛起,给中国造成了经济压力;二是中西两种制度的经济差距,给中国带来了意识形态压力。外部压力迫使中共高层领导人必须认真应对,否则就会对政权的合理性与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说:“中国在历史上对世界有过重要贡献,但是长期停滞,发展很慢。现在是我们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的时候了。”同月,在日本访问期间乘坐新干线列车之后,邓小平承认有一种压迫感:“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感觉到快”“催人跑”,就是一种外部压力。
第三,政策僵化与人民创新的实践引力。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实践上切入,而不是在理论上预设,思想解放也是从实践总结开始的。改革开放的第一大重要行动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这一机制是中国农民的实践创造。这一创造是可以经受效果检验的直接行动,具有强烈的现实对应性,富有矫正错误政策、回归现实需要的勇气,同时又具备服从大局、立足现实的技术和策略。它是对人民公社过度集体化负面影响的缓冲,同时又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这种创造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自1956年之后,这种探索和创造一直没有中断过,有着不同的程度和类型。直到1978年,大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探索和创造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在全国涌现,成为引领和推动全国各行各业改革开放的重要起点和示范。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动能。改革开放历史的书写要坚持把人民实践放在第一位的唯物史观原则。邓小平指出:“農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
二、建构改革开放变迁的逻辑过程
历史过程是杂乱无章的现象下各要素综合制约的平衡结果。这种制约和平衡就是历史的本质,就是在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基础上的变迁和演进。只有深入历史现象的内部,才能抓住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和呈现历史的本质过程。
第一,把握连续性与阶段性结合。改革开放是连续性长期行动,不是一个即时短期的社会现象,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启动,一直持续到今天40多年,且还要在未来不断推进和深化。从更长远的历史视角看,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史诗的华彩乐章。习近平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历史整体中的一个连续性过程,历史书写必须把这个连续过程的逻辑联系清晰表达出来。
改革开放又是一个具有明显阶段性的历史过程,每个阶段有着自身的历史任务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环境条件。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改革开放的几个历史阶段进行总结,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及十六大、十八大等重要会议为节点进行阐述,为改革开放历史过程的阶段性建构提供了重要遵循。在这一重要论述指导下,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性划分,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和表达。例如,从改革开放的内容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至1992年的启动阶段,1992年至2012年的拓展阶段,2012年之后的深化阶段。三个阶段呈现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辩证过程。这一辩证过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改革开放历史阶段性特征的集中体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是建构完整的改革开放历史变迁逻辑过程的重要依据,需要认真总结和提炼。
第二,注重整体性与局部性联动。改革开放的空间观念不仅建立在中外空间差异格局的基础之上,而且是基于对中国自身空间差异格局的认知。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发展基础都有很大的差别,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很大。改革开放启动首先选择在相对容易突破的空间上。中国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在社会空间上,对内改革从农村率先启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为先导。改革从农村而不是从城市启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空间选择上的智慧与策略。农村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同时在农村启动改革思想阻力较小,能够将改革的风险降到最低。邓小平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二是在自然空间上,对外开放依照东南沿海局部积极推进带动全国改革开放整体发展的原则。对外开放的启动和推进是从沿海到内陆的顺序执行的。这种空间理念是基于沿海经济基础及其与世界的空间联系而确定的。事实证明,这一空间顺序是正确的。在沿海开放的具体空间选择上,也是经过精心考虑和设计的。中国沿海空间很大,情况各有不同,决策者没有将对外开放的最初切入点放在北方沿海,也没有放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华东沿海,而是放在华南沿海。这种开放空间布局是历史传统、政治条件和海外联系等因素综合考量的必然结果,充满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智慧和行动策略。华南沿海地区离北京政治中心较远,政治风险降到了最低,离上海经济中心也有一定的距离,经济风险也不高,同时,又有海外特别是港澳台因素的联动,能够较好地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
第三,突出改革开放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中国改革开放自一开始在主体与对象上的定位就比较明确,那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自身体制机制与政策措施的调整和完善,达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种统一决定了改革开放是主体对自身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补充与完善,而不是对自身的放弃与破坏。这就从思想上避免了“左”和右两个方面的错误倾向,即固守教条的“僵化”倾向和全盘否定的“自由化”倾向,在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保持了行动的清晰边界,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自我反思而不是自我否定,是自我完善而不是推倒重来。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区别于其他国家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决定了中国改革开放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就十分强调改革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性。“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更加注重从哲学高度认识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规律性,提出了“刀口向内”“壮士断腕”等口号,将邓小平倡导的改革主体与客体同一性哲学原则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习近平强调:“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进改革,坚决端正思想认识,坚持从改革大局出发,坚定抓好改革落实。”“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敢于自我革命,重点要破字当头、迎难而上,根本要激发动力、让人民群众不断有获得感。”自我革命既将自身作为改革的主体,又将自身作为改革的对象,勇于正视和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是由自己而不是由他人开刀。把握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就是从哲学的高度看待和处理改革的坚持原则与发展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是对自身的改革开放,所以既要坚持自身的连续性和原则性,同时又要坚持自身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三、评价改革开放成效的逻辑结果
改革开放是一个利益调整过程,对不同群体的利益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对改革开放成效的评价与认同也存在区别。改革开放的历史书写,应该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从长远和整体角度对改革开放的逻辑结果进行公正评价。
第一,准确表达改革开放的成就。改革开放历史书写,要从定性结构的高度和定量结构的深度呈现与展示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及其深远影响,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成就歌颂和经验介绍上。首先,要表达整体价值与意义,从宏观视角将改革开放的成就清晰表达出来。现有改革开放的成就叙述,还显得有些浅表,还需要提升改革开放40余年宏观绝对成就的政治视角,将中国社会甚至国际社会关于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主观感受真正表达出来,深入改革开放成就的深层价值结构和意义框架中去进行提炼和表述,而不是停留在经济学的统计意义上,要上升到社会学和哲学高度去看待改革开放的意义与价值。其次,要表达相对价值与意义。相对价值与意义是指在短期和局部产生的积极正面的效果与影响。要将改革开放政策和行動放在应有的时间和空间中去考察和评价,如果离开了特定的时空语境,就会把相对意义夸大成绝对意义。
第二,深刻揭示改革开放的影响。成就之所以会受到主体的接受和肯定,在于这些成就能够对主体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这就是成就的价值属性。改革开放历史的研究与书写,必须把成就影响的指向清晰表达出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行动,积极效果最后惠及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体,要对惠及程度大小的结构性进行比较。如财税体制改革,不同的改革开放政策和行动,在总体惠及效果的绝对前提下,其成就的指向就有着较大的区别。在财税包干的改革政策之下,经济增长快的地区受到较大的惠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省份受到这一政策的正面意义影响最大;在分税制改革以后,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一些落后地区又受到了较大的惠及。
明确改革开放成就影响的指向之后,还需要对这种影响的路径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令人信服地揭示主体受益于改革开放成就的具体机理,从而使主体真正提高对改革开放的认同。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除了农民获取了一定的短期意义和价值之外,真正长期获得利益和价值的是城镇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城镇。从表面上看,似乎这一命题不能够成立,所以就要分析这种意义与价值的发生机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过剩,给东南沿海地区的城镇提供了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而这种廉价劳动力又与海外正在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形成了比较优势,对海外资本产生了虹吸效应,海外资本的涌入成为推动东南沿海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因。
第三,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主观动机与客观结果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历史书写中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关系,需要把握三方面原则。首先,检视动机本身合理程度。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些具体行动的动机本身不太明确,从而导致了与改革开放根本目的之间的错位。如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化倾向及措施,与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背离,违背了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其次,考察动机实现条件约束。有些动机本身是合理可行的,但在不同的空间中,由于具体情况不同会出现一定差异。例如,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的动机是合理正确的,在大部分地区实施进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但少数地区的主观动机受到空间特定要素的严重约束而无法实现既定的目的,东北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教训就是例证。再次,分析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即时关系与长期影响。改革开放是广泛而长期的时空转换过程,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对接与吻合也需要从长时间和全方位的角度加以考察和书写,不能简单从当下的视角来看待。例如,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特别是扩大对外思想文化交流,短期会出现境外西化、分化思潮和观念的渗透,与扩大开放的动机出现背离,但是从长远来看,对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有着积极作用,同扩大开放的初心是一致的。
[谢迪斌,法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