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旁边有座桥

2023-05-30 21:10:24王彤彤顾雨清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石狮子桥洞拱形

王彤彤 顾雨清

故事缘起

一天,孩子们一早就坐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什么,我刚好奇地凑上去,轩轩就忍不住说:“老师,蕙蕙说宝带桥上可以看到53个月亮,这世界上怎么可能有53个月亮呢?!”蕙蕙反驳道:“宝带桥有53个桥洞,每个桥洞都能印出月亮的影子,所以就有53个月亮了。”城城疑惑地问:“宝带桥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那叫月亮桥不是更好听吗?”彤彤说起自己去宝带桥的经历:“我以前晚上和妈妈经常去宝带桥散步,可最近封掉了,不能去看了。”浩麟一听,激动地分享起最新消息:“我知道,现在可以从吴中博物馆那里走过去,那边造了一个小公园,沿着公园就能看到啦!”……

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它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口,与京杭大运河平行,不仅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有“苏州第一桥”的美称。它的外形和苏州其他的桥有很大不同,一共有53个桥洞,除了第14、15、16三个最高的桥洞是拱形外,其余的都是平平的桥体,更像建在水上的路。我们幼儿园距离宝带桥很近,沿着幼儿园旁的五龙桥公园一路走过去便能到达,也是孩子们每天上、下学路过和游玩的地方。他们对身边这座既熟悉又带点神秘的宝带桥充满了好奇心,也因为宝带桥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教育价值,我们准备抓住这一契机,与孩子们一起走进宝带桥,了解宝带桥的秘密。

我知道的宝带桥

于是,我请孩子们围绕“我知道的宝带桥”展开了讨论,他们通过观察、对比宝带桥与其他桥的外形特征,陆陆续续地提出了很多问题。

城城:我看到宝带桥有许多的孔,这些孔有什么用呢?

彩虹:而且有三个孔和别的孔不一样,那三个孔比较高。

佳佳:别的桥上都有护栏,为什么宝带桥上没有?这样过桥不是很危险吗?

小米:我看到宝带桥边还有像塔一样的柱子,为什么不放在桥上?要放在河里呢?

子衿:别的桥都是弯弯的,为什么宝带桥是平的,就中间一个小小的弯呢?

讨论结束后,我请孩子们将这些问题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贴在了班级的展示板。看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决定实地考察一番,并询问住在宝带桥附近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深入了解宝带桥。

探访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为了让孩子们有目的和计划地展开调查,我请他们想一想去之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并说一说对此次调查之行的疑问。

铭铭:我们去桥上看什么?問什么?

彤彤:我们不会写字,怎样把采访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呢?

蕙蕙:之前做过柿子的调查表,我们可以再做一个宝带桥调查表呀!

最后一个孩子的发言启发了大家,于是孩子们走到班级的主题墙,看看之前做的调查表上包含了哪些信息。“这个调查表有很多的格子,左边的格子很窄,右边的格子又宽又大。”小米说,“我知道了,左边写调查的问题,右边写记录下来的答案,所以需要很大的格子。”大米说:“第一个是问号的标记,那我们可以把宝带桥的问题画在这里,这样就知道该问什么了。”蕙蕙有点无奈地说:“我同意,但如果格子都画满了,有了新问题该怎么办?”小芒果说:“我们可以给左边留几个空白的格子呀,这样有了新的问题就先画出问题,再画下来。”……经过讨论,孩子们最终设计出了宝带桥的调查表。

怎样将采访到的信息记录下来?

大班孩子已经可以借助图画、数字、图文结合等表征符号进行记录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但由于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还较为片面,且存在表达不清的情况,再加上这次外出的采访时间较短,孩子们难以一下子将听到的答案完整记录下来。因此,他们针对“怎么记,如何分享”的问题展开了思考。

大米:我看电视上的采访都有一个话筒,那个话筒会不会将声音保留下来呢?

浩浩:手机可以录音,我们可以借老师的手机将声音录下来呀!

彤彤:可是老师的手机还要拍照,而且我们这么多人,也不够用呀!

说起这个问题,孩子们似乎犯了难,讨论陷入了僵局。这时,我告诉他们:“有一种机器叫作录音笔,它很轻也很小,可以将人们说话的声音记下来。我们幼儿园里就有很多,你们可以去跟园长妈妈借一下,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听了我的建议,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将录音笔借回来,认真地研究起来:“这是开机键,打开机器便启动了。”“这是录音键,按一下就能录声音了。”“你看我发出声音上面就会有线跳来跳去的。”“太好了,这样就能知道我们有没有将声音录进去了。”

我们去宝带桥啦!

准备妥当后,大家决定约在这个周六的下午两点和家长一同前往。到了这一天,有的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早早来到约定地点,大家都显得兴奋不已。在等待间隙,孩子们开始拉着好朋友来到桥上欣赏风景、拍照片;还有的当起了小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宝带桥……等所有人到齐后,我们来到桥口处的观景台欣赏整座桥的模样,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我发现它的形状像一根腰带,跟我爸爸的裤腰带有点像呢!”子衿感慨道。浩浩看到宝带桥的桥口有一对石狮子便问:“这对石狮子有什么用呢?”上了桥后,孩子们发现在桥的两边有很多小洞,像是护栏留下的痕迹,疑惑地问:“是不是宝带桥上原来也装过护栏?可为什么又拆掉了呢?”“这里的台阶每一层都好低,我一下子就能跨好几个呢!跟我们平时走的台阶一点也不一样。”“你们看,在这个拱形桥的中间还有一个像水花的花纹呢!这个花纹有什么用啊?”孩子们边观察、边将这些新发现的问题记录在调查表中。

在参观的过程中,旁边京杭大运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蕙蕙注意到这一点,若有所思地说:“我明白了,你们看这条河上有这么多船,所以需要很多桥洞让船通过,那三个高高的桥洞就是让高一点的船从桥下通过吧!”小米说:“桥上的风好大呀,这样平平的桥和矮矮的台阶,我走起来一点儿也不累!”大米指着一根柱子说出自己的推测:“这根柱子刚好在桥的中间,我想是让桥更加坚固,不让河水冲坏。”孩子们根据各自的观察,对新提出的问题进行着推测和猜想:有高有低的桥孔会不会是为了让不同的船通行?桥上有很大的风,是不是为了人们方便行走,所以建造了平坦的桥面?桥柱在整座桥的中间,是不是让桥更加牢固?孩子们开始采访起附近的居民,寻找答案。

采访附近的居民,解开疑惑

铭铭看到桥上站着一位爷爷,他勇敢地走过去问了起来。爷爷笑眯眯地说:“宝带桥上这些桥孔不只是为了让船通过,还有泄洪的功能呢!”“什么是泄洪呀?”“如果河里的水变得太多,就会把桥和两边的房子给淹没。就像我们往杯子里倒太多水,水就会‘扑出来。所以我们要在水‘扑出来之前把它们放掉,这就叫泄洪。”旁边的奶奶补充道:“这座桥是古时候一个叫王仲舒的人卖掉了一条玉带才有钱建起来的哦!你看,这座桥的样子也跟玉带很像,所以它叫宝带桥,还可以叫玉带桥。”“玉带是不是跟现在的腰带一样呀?”凯瑜说。奶奶耐心地解释说:“是呀!但古时候的玉带只有当官的人才有,普通的人只能用布带缠住衣服。”几个孩子听完纷纷感叹,原来宝带桥还有这样的故事啊!终于明白为什么叫作宝带桥,而不是月亮桥了。

去博物馆瞧一瞧

通过采访附近的居民,孩子们慢慢地解开了一些疑惑,可还有一些问题困扰着他们。为了让孩子们更全面地了解宝带桥,我们走进了桥边的吴中博物馆。了解到我们的来意后,博物馆的志愿者热情地接待了大家,带孩子们参观了用多媒体技术合成的动画,以更加形象、具体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了宝带桥的历史。通过这次参观,孩子们了解到桥的两端原来各有两个石狮子,但现在只剩下一个石狮子了。用石狮子放在桥头是因为古代人相信狮子能帮人们躲避灾难,其中抱着绣球的是母狮子,没有绣球的就是公狮子;桥中间的花纹叫作桥心石,代表着好运、健康和吉祥;桥上没有栏杆,是因为这一航段的风比较大,需要拉着船才能通过,为了方便船夫拉船,所以桥面做得很平。到了每年的中秋节,人们都会来这里赏月,这时大大、圆圆的月亮就会倒映在每个桥洞中,所以才有53个月亮和“宝带串月”的故事。不仅如此,孩子们还了解了关于宝带桥的民俗文化。

从吴中博物馆出来后,彩虹忍不住感叹:“没想到我每天散步的桥竟然有这么多故事呢!”浩浩说:“是啊,今天听了爷爷奶奶讲的故事,我才知道为什么叫宝带桥。”梓桐惊叹道:“原来这些石狮子、花纹和桥洞都有不同的作用,古时候的人真是太厉害了。”铭铭说:“造一座桥可真不容易,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

在班级搭一座宝带桥

这段时间,孩子们时常聚在一起讨论宝带桥,不断分享着对宝带桥的新发现。我们也在班级的区角内张贴了许多桥梁的样式、宝带桥的照片和相关图文介绍,让孩子们进一步丰富对宝带桥及桥梁的认识和了解。在美工区,有的孩子认真创作着“我心中的宝带桥”,图书区还增添了孩子们自制的“宝带桥小书”,建构区的孩子们对宝带桥的建造产生了兴趣,尝试搭建一座寶带桥……

·用纸造一座宝带桥

我在区域中投放了不同材质的材料,有积木、吸管、纸、雪花片、纸杯等,激发孩子们对建桥的想象与思考。几个孩子看到一张又一张的纸片,好奇地做了起来。不一会儿,他们就做出了各种样子的桥,相互介绍着。

彤彤:你看,我用折扇子的方法制作的W桥。

大米:你这个叫波浪桥吧?

梓辰:我把纸弯过来,看,这就是最简单的拱形桥。

师:那你们的纸桥能承受重量吗?

彩虹:当然不能啦!纸软塌塌的,放点东西就塌了。

看到孩子们做的纸桥后,我试图借助提问启发他们的思考。大部分孩子肯定地认为纸桥不能承受重量,还有几个孩子似乎有些犹豫,没有回答。但这个问题似乎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于是大家决定试验一下。小米找来一张白纸,平放在两个积木之间,并在纸上放置雪花片,当放到第三个雪花片时,白纸就微微塌了下去,当放上第六个雪花片时,白纸已经完全塌下来了。这时,旁边的梓辰激动地说:“老师快看,我的纸桥很厉害哦!”原来他把纸卷成了拱形,六个雪花片都能稳稳地落在上面。这一举动也吸引了其他孩子的注意,他们纷纷加入进来,跃跃欲试。

这时彩虹有了新的灵感:“如果我们把这些拼在一起是不是就是宝带桥了?”听完这个提议,大家兴致勃勃地行动起来,有的开始卷纸造桥,有的寻找胶水、双面胶、单面胶,准备将它们一个又一个地拼在一起。经过大家的努力,虽然拼接的部位没能很好地对齐,但宝带桥的模样已经初具雏形。这一次,大家小心又充满期待地把雪花片放在了纸质宝带桥上,认真地数着数量,没想到,直到放了第十二个雪花片这座桥也没有塌下去。经过这次实践,他们发现弯形的拱门桥比平板桥承受的压力更大。

·我们做了吸管桥

宝带桥的拱门十分有特色,为了能将弯弯的拱门表现出来,孩子们想到还可以用吸管和碳化积木试一试。建造过程中,彤彤发出疑问:“细细的吸管怎么能稳稳地支撑桥面呢?”孩子们做了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

此时,一直没有吭声的玟伊用吸管搭出了一个拱形,并且还牢牢地站立着,孩子们纷纷围过去询问起来,原来玟伊先是用花形的扣子将分开的吸管接了起来,还十分牢固。接着,她又用同样的方法搭出一个正方体,在正方体上面用两根吸管弯曲连接,最后取走中间的一根吸管,这样一个小拱门就做好了。学习到这个方法后,孩子们立马行动起来。

经过讨论,孩子们决定分工合作,先是请文轩、瑶瑶、书淳、浩浩建构正方体,然后让玟伊添置弯曲的吸管,接着再请彤彤将大家做好的拱门组装在一起。没一会儿,宝带桥的雏形就出来了。建构结束后,我请孩子们将自己的建构方法画在了“工作日志”上,并在分享活动时向其他孩子介绍今天在建构宝带桥时遇到的困难和收获,分享学习到的新方法。

·在沙水区造桥

随着孩子们对宝带桥深入探索和在建构过程中收获自信心和成就感,他们的目光关注到幼儿园的沙水区。在沙水区内就有一座桥,这段时间孩子们每每经过此地时都忍不住感叹:如果能把宝带桥造在这里就好了!于是,我们便带孩子们来到沙水区造桥。建构前,我先让孩子们以小组的方式探讨“在幼儿园中有什么玩具可以用来搭宝带桥”,让他们结合已有经验大胆思考。

接着,每个小组在幼儿园四处寻找起来,第一组的孩子发现了跷跷板,他们提出“如果把跷跷板反过来用,是不是就可以用作拱形的桥洞”的想法,其他组认为这个发现很有趣,纷纷围过来想要试一试,但玥玥反驳道:“可它是实心的,如果跷跷板反过来变空心的就好了。”“那我们可以拿跷跷板做桥面呀!”熙熙说道。这个提议似乎不错,孩子们便把跷跷板搬了过来,放在了拱形架上,没想到的是:由于河底铺的是鹅卵石,拱形架和跷跷板都是塑料的,放入小河后,在水的冲击下,跷跷板总是从拱形架上掉下来。整个桥面此起彼伏,根本不像平平、稳稳的宝带桥。

到底什么材料适合用作桥面呢?有人提到攀爬区的平衡木,于是孩子们合力把它搬了过来并放在拱形架上,但木板还是会左右晃动。这该怎么办呢?成成建议在两座拱形桥洞的中间放上攀爬桩,让桥洞给木板提供支撑,这样木板就能固定住了。大家又一次行动起来,实践证明,这个办法确实有效。文琦发出感叹:“这个桥面太合适了,又平又稳。”通过这几次实验,孩子们确定好了建桥材料——用拱形积木做桥洞,平衡木做桥面,攀爬桩做桥柱,积木块用来填补空隙。

接下来,孩子们变身“建筑工人”,兴致勃勃地投入建造过程中。他们先是把收集到的拱形积木用作宝带桥的拱门,为了凸显最高的拱门,孩子们还在下面多叠放了几层积木块。桥面固定下来后,玟伊拿起了身边的绳子,用绳在桥面上绕了一圈又一圈,她告诉大家这代表立在桥两边的狮子。但垚垚说:“可是这不像狮子啊!我们可以用生活区的娃娃代替两座石狮子,我这就去拿。”……最终,在大家的协商合作下,孩子们利用户外资源成功构建了一座属于幼儿园小朋友的宝带桥。

我们要爱护宝带桥

随着孩子们对宝带桥的认识不断加深,他们了解到这座桥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它在建成400多年后便全部崩坏,于是有了第一次重建。之后又被大水冲毁,重新修好后,在近代又被英国的军队炸毁,直到1956年才被重新修好,还打捞出沉在河里的四个石狮子。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如今桥北面的石狮子只剩下一个了。知道了宝带桥的历史,孩子们感受到这座古桥的珍贵与建造的不易和艰辛。讨论过程中,孩子们自然萌生了保护古桥的想法:“我们必须保护好它。”我问道:“那要怎么保护呢?”孩子们结合日常观察和经验说了起来:“要告诉大家不能在石狮子上乱涂乱画。”“也不能在桥上乱扔垃圾。”“我们可以提醒人们不在上面打闹,因为没有栏杆很危险。”讨论过后,我请孩子们以“保护宝带桥”为主题设计宣传画,并把自己了解到的宝带桥的故事分享给幼儿园的许多班級,还面向家长制作了宣传手册,在放学时分发给家长,呼吁大家一起爱护宝带桥……

教师的话

宝带桥既是中国最长的古桥,又是幼儿园周边的文化资源。在一次晨间讨论中,我敏锐地抓住了幼儿对宝带桥的兴趣,与幼儿开启了探秘古桥之旅。活动中,我将主动权交给幼儿,请他们讨论、思考对宝带桥的疑惑和兴趣点,然后通过自主策划调查表、探访宝带桥、采访搜集资料等方式,获得对宝带桥的进一步认识。与此同时,我们也借助幼儿的计划表,为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回顾活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也为幼儿的活动推进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如环境支持:请幼儿观察墙上的调查表,激活幼儿潜藏的调查经验,迁移经验并设计宝带桥调查表;线索支持:引导幼儿将采访活动与录音工具建立联系,从而为了解宝带桥获得一手资料;家长支持:在班级群中发起活动,号召并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实地走访宝带桥;等等。

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与同伴、家长、当地居民、讲解员充分对话,了解对方对宝带桥的认识和想法,让幼儿分享在活动中的收获并探讨各自的困惑和问题,引导幼儿以集体、分组等形式展开讨论、探索交流,鼓励幼儿从“自我”融入“大社会”,让幼儿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从被动交流到主动对话的转变。幼儿从对宝带桥的好奇,到了解宝带桥的人文价值,再到了解宝带桥的建构特点,尝试搭建宝带桥,最终萌生保护古桥的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从而与周边的环境建立起特别的情感纽带,自觉做保护文物的传承者。

猜你喜欢
石狮子桥洞拱形
哪些车能通行
过桥洞
石狮子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稳定性研究
过桥洞
画狮子
快乐语文(2020年26期)2020-10-16 03:56:26
建筑中的数学美奇妙的拱形
趣味(数学)(2019年10期)2020-01-15 00:45:20
拱形下的无限空间——TARA MATA设计师买手店
现代装饰(2018年11期)2018-11-22 07:27:34
小船过桥洞
一种履带式拱形底盘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