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有效整合策略

2023-05-30 19:10李远卓
当代体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游戏体育教师

李远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体育教育也成为大众所关注的重点,不仅要质量,也要成果。经大量的实践证明,“教”与“玩”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对于小学体育教育的开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是一个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获取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对此,相关教师应深入探索如何将“教”与“玩”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寓教于乐的小学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1 采用“教”与“玩”结合教学方法的原因

1.1 学生天性决定

对于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来讲,爱玩、好动是他们的天性使然,其会自然而然的被玩具、游戏所吸引。鉴于此,将游戏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并主动的参与进来,同时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既可以满足自身娱乐需求,又能够从中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并将课堂内容及时的应用到实践中,提升实践能力,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1.2 学生理解能力决定

在理解能力方面,由于小学生的阅历、经验不丰富,且还处在发展时期,所以学生整体的理解能力较弱,不具备与成人一样的应用能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教师一节课可以讲解很多知识,但由于学生理解能力不足的原因,在课上能够吸收、消化的知识有限,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但将游戏引入到教学中,通过玩游戏的方式使得学生更加专注,借助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增强理解,进而更好的消化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1.3 学生身体素质决定

小学正是长身体、发展的黄金时期,学生整體身体素质较弱,当上完一节体育课后就会感到身体疲惫,久而久之,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热情逐渐降低,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俗话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参与社会活动,可见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所以,将“玩”与“教”进行结合是学生身体素质所决定的,通过玩耍让学生逐渐喜欢体育,喜欢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1.4 学生未来发展决定

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无论是语文课、数学课,还是体育课,育人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也是最终目的,旨在为社会、国家培育出有能力、有素质的人才,这就对小学体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开发学生智力,发挥学生想象力,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树立良好品格,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健康成长。“教”可以明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掌握更多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利的知识内容,增强技巧;“玩”可以让学生舒展身心,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消化知识、应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在玩的过程中发掘潜能,提升创造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整合的作用意义

2.1 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玩”的教学特点与学生的性格特点、发展特点相匹配,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

2.2 培养学生良好品性

“玩”的教学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意志,同时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自主判断力、理解力的增强,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性,进而展现他们的热情活力。

2.3 开发学生智力

学生在参与游戏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学习运动技巧,培养竞技心态,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有效开发,提高学生的综合智力水平。

3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整合原则

3.1 以玩为形、以教为本原则

将“玩”与“教”进行结合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情况通常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让学生尽情的玩耍,不需要完成任何目标,另一种情况是基于某种目的,通过玩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玩”这一概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缺乏全面认识,在将“玩”融入到“教”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出现过于专注玩耍的情况,以至于无法从中学习到知识,教学活动也就成为了一场游戏活动。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贯彻“以玩为形、以教为本”原则,明确“玩”与“教”的关系与定位,梳理主次关系,将“教”放在首位,以“玩”为辅,将两者进行有效整合。所以,对于小学体育教师来讲,在正式授课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制定整合方案,设计游戏活动,通过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新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成效。

3.2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

根据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学内容以及游戏内容的目标不宜太高,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如果教师设置的目标太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冲击,甚至使学生产生畏惧、厌学心理,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教”与“学”相结合策略时,教师要始终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教学,当学生彻底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后逐步向复杂的体育技巧教学;在开展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这一问题,设计难易程度适中的游戏,既要满足学生的挑战需求,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也要保障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避免出现兴趣低、畏难情绪等。在将教学与游戏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将两者的难度层级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免在切换形式时造成落差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参与游戏的意愿。

3.3 把握尺度、活而不乱原则

游戏尺度把控不到位是“教”与“玩”整合策略实施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存在最大风险的因素,可能直接导致无法正常开展教学活动。为规避风险,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要落实“把握尺度、活而不乱”原则,对学生的游戏状态进行把控,了解学生的活跃程度,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游戏空间、内容以及时间,在合理尺度下开展体育教学,实现“教”与“学”的有机整合。当学生未在规定区域内活动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将其带回游戏指定区域;若在游戏结束后学生的游戏行为依旧没有停止时,教师要将教学规则等讲解给学生听并制止他们的行为,通过这些举措让学生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在自由活动期间,教师要对学生的行动情况有充分了解,遇到危险行为时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为学生构建一个安全的活动环境。

4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有效整合策略

4.1 集分结合,提高学生兴趣

在学生身心特点、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决定下,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将“教”与“玩”进行整合,通过“教与玩”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对学生兴趣提升有促进作用,同时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也逐渐丰富,在情感方面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形成共鸣,使学生渐渐喜欢上体育活动并积极参与。

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主要以学生训练为主,教师将体育知识、运动技巧等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兴趣、学习状态等忽视不见,以至于无法产生情感共鸣,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发展。而集分结合的“教”与“玩”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改善课堂氛围,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与教师形成情感共鸣。集分结合就是教师将体育知识、练习要领、运动技巧等内容在集中时间内进行讲解,学生也在这一段时间内进行知识的学习、吸收与消化,随后利用剩余时间开展游戏活动,这就是“集分”结合教学。

例如,在“五十米跑”教学过程中,传统体育课堂中教师普遍是简单的介绍短跑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动作技巧,随后组织学生自主训练,这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掌握训练技巧,学生对体育也提不起兴趣。这时就需要将“玩”渗透到教学中,先组织学生进行短跑比赛,看看谁跑的最快,借助课前小游戏激发学生热情,可能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训练状态;随后,教师对短跑比赛情况进行点评,并从中总结五十米跑需要掌握的要领如频率要快、重心要稳等;基于此,开展跑步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体育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通过游戏活动与教学活动的结合,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呈增加状态,既打造了一个舒适、愉快的体育课堂,又能使学生丰富体育知识储备,掌握运动技巧,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实现教学育人的目的。

4.2 课上穿插,增強体能

对于一些具有生活性的教学项目,教师就需要采取课上穿插的方式进行教学,借助学生感兴趣、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构建活跃的体育课堂。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形式、空间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课程需要占用整节课的时间,所以教师想要调整教育内容存在巨大难度。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很容易被周边环境影响,无法长时间的专注于同一活动,且会出现身体疲劳等现象,以至于后半段课程教学受到影响,甚至无法开展。所谓课上穿插就是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小游戏,给学生放松的时间,缓解压力。如在开课前,先播放一段运动员进行曲活跃课堂气氛,组织学生活动身体,既能调动学生热情,快速融入到教学中,又可以达到热身的目的。

要注意的是课上穿插策略依旧要明确“教”与“学”的主次关系,通过游戏的开展辅助体育教学的有效实施。通常来讲,在课上穿插小游戏时要重点关注游戏的趣味性,一般可以忽视“教”与“玩”两者之间是否相互衔接,但部分教师在穿插游戏时一直以播放音乐为主,未考虑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使得学生渐渐丧失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课上穿插策略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开展多样性的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

例如,在“篮球”教学实践中,首先,在热身环节穿插小游戏,组织学生参与“篮球踩线追逐”游戏,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追逐赛,每组先派出一名成员从起点运球到终点,随后下一名成员出发重复以上动作,最终角逐出用时最短的一组,要注意提前明确游戏规则。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整个氛围更加活跃,同时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初步掌握了如何运球等技巧。其次,在讲解“传球”要领时,可以开展“击鼓传球”的小游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传球技巧;通过课上穿插游戏的教学策略可以将“教”与“玩”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形成在教学中游戏,在游戏中教学的局面,这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课堂参与度的提升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既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切实落实体育教学目标。

4.3 内外联系,激发训练热情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想要有效的整合“教”与“玩”,除了要实现寓教于乐,也要加强对内外联系的重视,即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校外体育、课外活动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其融入其中,激发学生训练热情,增强学生体质。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内外联系,将有效资源进行整合,丰富课堂内容,基于此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训练,构建快乐体育。

例如,将体育活动与课间游戏进行融合,在课间活动时间通过体育游戏让学生动起来,一方面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热情,另一方面,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实现强身健体、增强素质的目的。如课间组织学生进行“蜈蚣爬”“螃蟹走”等游戏活动,或双人跳绳、团体跳绳、单人跳绳等体育项目,借助各式各样的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不仅能够丰富课间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状态下放松身心,缓解不良情绪,同时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即使不是体育课或不再校内也能积极运动,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4.4 自由探索,保障教学有效性

很多体育教学内容存在自由性的特点,教师可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没有特定要求,同时也不需要复杂的教学器材。因此,在“教”与“玩”的整合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赋予学生一定的决定权,具体来讲,首先,教师应将运动项目的关键技巧、要领、注意事项等讲解给学生听,在学生理解、掌握后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自由探索,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体育内容自行设定游戏项目,在自由探索的进程中,学生表现的非常主动,乐在其中,这为后续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例如,在“传物接力”的体育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将传物接力涉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包括传物是应保持什么样的身体姿势、接力时应如何与队友配合、传物接力时应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等等,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与帮助。其次,引导学生自由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成员、接力物品(足球、篮球等),甚至可以选择传递椅子等物品,只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即可;最后,对于传物的规则也由学生设置,可以跑步传物,也可以蛙跳传物……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展“传物接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程度也大大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教师将决定权交给了学生,但教师依旧扮演着辅助者、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其解决,出现危险行为时及时制止,通过适当的干预保障学生安全。“教”与“玩”的自由探索策略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积极的参与体育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玩”的有效整合无论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还是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升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体育教师要善于借助游戏活动开展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他们的喜好设置合适的游戏项目,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训练,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增强知识储备,掌握更多运动技能,增强体能素养以及身体素养,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保障小学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庆阳市镇原县莲池小学)

猜你喜欢
游戏体育教师
最美教师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2016体育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