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玉虹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入学数学成绩低于市直属校平均分,备课组成员充分认识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意义,力求在教学中提升学生清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年来,我们备课组积极开展教研,致力于发展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围绕这一主题思路,数学组积极组织主题备课教研,以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经过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八年级上数学期末质检名列前茅,特别是在阅读理解方面的成绩提升明显,在全市八年级数学教研活动中,我校教师还做了专题经验分享。
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主动进行阅读思考并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今后更好地自学,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也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厘清解题思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开展。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有效促进学生提高数学分析、思考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切实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举措。这一教学方法也能够顺应新时代和新课标要求,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促进学生取得全面发展。
在课前预习任务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后,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其思路能紧跟教师的讲解,从而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如人教版七年级“数轴”这节课,学生第一次学习数形结合思想。通过阅读教材,借助生活情境,让学生尝试画图描述位置,用数简洁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等),逐步过渡到“用数表示直线上的点”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而后再让学生将这一例与温度计作比较,概括出它们共同的特点而引入数轴概念,学生知识掌握较好,并能用数轴解决简单问题。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是对一类事物的概括和表征。学生学习新概念是依赖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新旧知识的结构之间有适当的联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新概念才能纳入学生的认知体系。在学人教版七年级“同类项”这一概念时,学生的认知是整式,教师需将同类项概念中的两个重要语句圈画体现出来:一是含有相同字母;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从而归纳出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这样就可以在概念教学中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标注重要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重要方法。
在讲解数学阅读题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阅读理解题是指在阅读一段数学材料(这段材料蕴含有新知识、新背景或者是一段解题过程或一段命题等)之后,通过对信息材料的加工理解(包括对数学语言的感知和理解,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对阅读材料的概括理解、类比推理即拓展延伸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解决提出的问题的一类题型。
总结即两个要求:一是读出——实际背景+数据;二是读懂——数学材料+概念+寻求方法。
翟向阳老师在《中考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答技巧》一文中认为阅读理解题的解题策略为:重点是阅读,难点是理解,关键是应用。进行数学阅读时要理清内容的脉络,要对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以及图形语言等)进行理解分析,包括对信息的整理、要点的归纳、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类比、转化、迁移等方法的运用,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或把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常规问题。这类题型解题的基本模式:阅读—理解—应用。
在课内外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利用教材中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他们的良好阅读习惯。还可以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文献,如《数学史》《趣味数学》等,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进与教学发展相匹配的课外知识,也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拓宽视野,提升数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策略:设计三年预设目标 初一:耐心+信心+方法+模型;初二:敢于挑战阅读理解题+总结;初三:总结归纳+建构模型。
方法:教材的选择+教学案的使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初一的教学案编写中,就要有意识地渗透阅读理解题,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位教师先编写教学案,集体备课时教师们对教材进行研讨,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已掌握列代数式和整式加减运算的基础上,编写以阅读理解为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案。下面是我校編写的教学案——人教版七年级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8课时。
教学目标:一是,能用整式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能在实际背景中体会进行整式加减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整式加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难点—能够正确地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是情境导入;二是课堂探究;三是课堂小结;四是课堂过关。
经过一年多的培养和锻炼,学生们明白了数学也需要阅读,并逐渐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掌握了一些数学阅读的特殊方法。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加。考试中学生的阅读理解题得分率大大提升,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备课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从学生的变化中感受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过程是辛苦的,但学生给教师带来的惊喜是巨大的。
落实 校本作业和周末练习包括阅读理解的题材,作业全批面批,及时反馈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存在问题和值得表扬的地方,周末练习等级评价,期末复习继续做阅读理解专题性的复习指导。
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的,不仅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还需要平时的知识积累、方法的掌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词,而“数学阅读理解”是“核心素养”的“核心”。“阅读理解题”,凸显“基础性、选择性、发展性和关联性”的特征,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纵观全国各地的中考数学试题,总体呈现“变中求稳,稳中求进”的特征,重视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落实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我们仍在探索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