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露天电影

2023-05-30 17:49陈华卿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3年1期
关键词:手影放映员放电影

陈华卿

20世纪80年代,农村的精神生活很是贫乏,没有电视,甚至没有通电。所以,乡亲们都期盼放映员的到来。但放映员也是有任务的,不可能总在一个村放电影,附近村子总要轮流放。因此,能在本村里看上一场露天电影,是非常奢侈的事。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我对露天电影的记忆非常深刻。

村里来了放映员,大人很欣喜,小孩子更是心急,吃了午饭就去占地方,放板凳。倘若未来得及搬凳子,就要用树枝划下地盘,警告别人此地有主,并且“神圣不可侵犯”,为争地盘,争吵打架的事也是常有的。但电影一上映,彼此也就不记“仇”了。

看电影是一件隆重的事,那是要提前吃晚饭的。父母在这天都会收工很早,太阳没下山就要做好饭,扶老携幼地往放电影的场地赶,要是时间来得及,或是赶巧有熟人能捎信,就必须让亲戚朋友家的小孩也来热闹热闹。毕竟一年也来不了一两次放电影的,既然来了,让大家来看场电影也是很应该的。

吃过晚饭,去放电影处的路上,相当热闹。呼朋引伴,说说笑笑。胡同里,大路上,都是人。人们互相问候着,谈论着,“地里的庄稼怎么样了”“谁谁家的孩子怎么了”“今天的电影是什么”,未卜先知的,唉声叹气的,劝人宽慰的,什么话题都有,什么腔调都有,该说的都要说,不该说的也想说,似乎大家平日里都很忙,现在一下子找到了合适的机会,都想一吐为快。说归说,大家脚步都没停下来,因为电影还都是要看的。

放电影的地方人山人海。走着来的,骑洋车来的,也有拉车子来的,车上坐着老人、小孩。铺着被子,防止小孩看电影困了,没地方休息,就睡在车上,盖上被子,方便实惠。家里老人行走不便,就坐着车来,也热闹热闹。和很长时间没见面的兄弟姐妹、叔公大伯打个招呼,那亲切劲,甭提了。

看电影的有本村人,也有附近村子的。他们吃过晚饭没别的事,干脆来看场电影,省得在家费油点蜡。也借这个机会和相熟的人打个招呼见见面,增进一下感情。好处多多,何乐而不为?

放映机前的电灯亮了——放映员终于来了!场子里的声音小了许多,大家都看到了希望,仿佛久旱的大地终于见到乌云一般。按惯例,放映前要试镜头,打一束白光到前面的影布上,就着那道白光,许多小孩,也有个别大人会弄手影,小兔子形状的、小乌龟形状的、大公鸡形状的……投到影布上。有时也会迎来一阵喝彩,弄手影的便会害羞地骄傲地笑几声,心里很美。

好不容易开始放电影了。电影的种类不一,但一般情况下,小孩子还是爱看武打动作片,什么《少林寺》《武当》《风尘女侠吕四娘》《侠女十三妹》等。好动的小孩对里面的“大侠”很崇拜,眼睛盯着影布,拳头握得紧紧的,牙关咬得紧紧的,眉头锁得紧紧的,恨不得跟大侠一块儿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又恨不得踢上两脚,打上几拳。老人们觉得还是看“戏”好,《诸葛亮吊孝》《穆桂英挂帅》《风雪配》《贵妃醉酒》等。熟悉的人物,熟悉的捏打,熟悉的唱腔,会让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锣鼓点来上两句。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老人对此体会深得很。在我印象中,每次放影片都放两部,而其中一部必有战斗片,《智取华山》《奇袭》《十天》《渡江侦察记》。在那个崇拜英雄的岁月里,能参军入伍,提着枪打仗,建功立业,恐怕是每个男人心中的梦吧。往往影片还没结束,就会有小孩到影布下,捡“子弹皮”去了……

场上一片肃静,人们都凝望着影布,心也随着主人公的命运,或喜或悲,这将是近几天人们谈論的主要话题。

但那是大人的事,和我们这些小孩没关系。我所关心的,是电影散场后,提前回家的父亲是不是又给我们做好了夜宵?父亲性子好,从来不大声吵我们。每次村里放电影他都要提前回家,给我们做一顿“疙瘩汤”或是一锅红薯抑或一碗面条。怕的是天太晚,我们太冷,吃点热乎的好睡觉。

至今,我仍觉得父亲的手艺好,因为此后再未吃过如此美味的夜宵。

(常朔摘自《牡丹晚报》2022年11月4日 图/槿喑)

猜你喜欢
手影放映员放电影
叙事如同放电影,多个镜头巧切换
“我要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
一名放映员的情怀
手影游戏真好玩
手影
放电影
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