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秀娥
烹饪、运动、读书、唱歌,我们一家四口欢乐总动员,创造着一个个美好、温暖的回忆。
我出生在鲁西北的农村,小时候家境贫寒,周围的女人常告诉自己的儿女:为了孩子自己吃了多少苦,一生多么不容易。这种愁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立志要做一个快乐有趣的妈妈,让孩子以后回忆我时,想起来的都是幸福开心的样子。
说到我们一家人,其实个个都不简单:老公是工科理性大直男,我是中年矫情文艺女,儿子是想摆脱父母束缚的14岁少年,女儿是野蛮生长的5岁侠女。家庭生活是“看着岁月静好,最多就撑3秒。貌似母慈子孝,秒变鸡飞狗跳”。但是,运动半小时、共读一本书、厨艺比拼、斗歌赛这些美好的家庭时光,让庸常的生活开出鲜艳的花来。
美食和运动齐飞
儿子大轩最喜欢美食,他有个让我惊叹的本领—无论聊什么话题,都能在三句话内扯到美食上。有一次,我们聊去哪里旅游,儿子说想去西安。我感叹儿子长大了,懂得西安的厚重了:“百年历史看上海,五百年历史看北京,五千年历史看西安!”并许诺待春暖花开时,带他游终南山、看华清宫……儿子无情地打断我:“妈,你想多了,我就是想尝尝西安的凉皮、肉夹馍和千层油酥饼。”
为了能够享受美食,儿子精心研读食谱,勇于探索实践。闲暇时,我们母子一起下厨,将书中描绘的美食搬上餐桌。可惜没合作多久,他就开始对我百般嫌弃。连切个土豆,他都怕我切得太大或太小,破坏整个作品的美感。随着儿子厨艺精进,他在家里的地位水涨船高,女儿连吃蛋炒饭都指名要让哥哥做。我在厨王争霸赛中节节败退,只得退位让贤,感叹我这个前浪已经被“庖张”拍死在了沙滩上。
儿子笑我:“妈,庄子的‘庖丁解牛’中,丁是名字而非姓氏,所以我不是‘庖张’,而是‘庖轩’。”
小子,竟敢在语文上挑战我,那可是我的强项!我不甘示弱地站在厨房门前下战书:“来,儿子,既然你懂得这么多,做个诗词赏析吧!”都做了十几年母子,谁还不知道对方的软肋?!
对美食的无尽热情,注定了儿子会是个胖子。所以,我们家的家庭时间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就是运动。上小学二年级时,他就学会了蛙泳和自由泳,练过几年跆拳道。然而还是无法控制每年飙升10斤的体重。后来,儿子决定把运动日常化,先养成运动微习惯,比如睡前深蹲100个。
一个人运动大概是孤独的旅程,有一次,儿子一边做深蹲,一边抱怨自己现在就是“万人嫌”。当时还不到4岁的妹妹沐沐欢快地加入,而且动作标准流畅,儿子脸色稍缓。一会儿,沐沐说:“爸爸,来,做深蹲!”爸爸欣然加入,儿子脸色转晴。又过了一会儿,她又说:“妈妈,来,做深蹲!”于是,儿子在前,女儿在后,爸爸第三,我殿后,床前整整齐齐排了一列,4个人一起喊口号,做了100个深蹲。儿子崇拜地说:“沐沐,你太厉害了,拉了这么多陪练,以后哥就跟着你混了!”后来,每天一起做半小时运动,成了我家雷打不动的日程。
读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之后,我又开始陪儿子跑步。作为一个资深胖子,跑步对儿子来说真是一个很大挑战,他心里特别抵触。我就给他讲TED演讲里听来的8个成功要素,其中一个是“push(推动力)”,成功需要推动力,所以上天发明了“老妈”。作为“助推器”,我陪他一起从2公里跑到3公里,后来稳定在5公里。
一旦开始跑,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小区道路两旁种了一些丁香树,花香浓郁。闻着花香,伴着晚风,脚步越来越轻松,女儿会骑着儿童自行车一路跟随。跑完后,母子三人一边聊天一边拉伸,儿子很享受这种惬意的家庭时光,有时候也会感叹:“人生有什么烦恼是跑5公里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跑10公里!”为了鼓励儿子,资深宅爸也加入了“跑步小分队”,由儿子带着跑。
自从养成运动的习惯,儿子身体的免疫力极大提高,自小学一年级至现在,他很少感冒,更没输过一次液。因为坚持跑步,他足足瘦了20斤,现在走路姿势都不一样了,每天昂首挺胸。開学第一次考试,他就进了年级前10名,这就是自信的力量。
读书和唱歌同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对儿子的期望。闲暇时光,我们经常共读一本书,一起背了许多诗词和经典古文。他喜欢苏武,钦佩他的赤胆忠心、至死不渝,每次读到“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就暗自潸然。
如果自己读了一本好书,一定会和对方分享。有一次,儿子读地缘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的《大棋局》,和我感叹他的全球视野。我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拿出地球仪和儿子一起寻找书中讲过的那些地方。
还有一次,我读完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文艺女属性又被激活了,感叹再看她少女时期写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会觉得格外辛酸。儿子心有戚戚地说,杜甫33岁时还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呢,谁知道他晚年会这么悲惨……
女儿在一旁听我们聊天,会抓住只言片语融入进来。我们说白居易,她在旁边背“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我们说范仲淹,她在旁边吟唱“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一家人读书吟诵,其乐融融。同时,读书让我们更加欣赏自然、热爱生活,明白有时恰是逆境成就伟大,也让孩子有了更从容的心态。儿子成绩有起伏时,他会安慰自己“风物长宜放眼量”,不会太纠结一时得失进退,心态特别稳。
儿子放假期间,我们白天亲子共读,晚上开启“家庭好声音”,在App上进行“斗歌赛”。女儿唱得有腔有调、有模有样,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能清晰背诵全部歌词,节奏和音准无可挑剔。《有你就幸福》《妈妈我爱你》《最亮的星星》《童心向党》等歌曲,她能轻轻松松达到“SSS”(最高标准)。我和老公都是以“百米赛跑”速度跑调的人,对于能养出唱歌这么好听的女儿感到十分意外。
在我们对女儿极力称赞的时候,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儿子用略带沧桑的嗓音淡定地来了一首《成都》,不仅轻松达到“SSS”,还激发了我对自己唱歌基因的信心。我随即录了一曲《上海滩》,唱得声嘶力竭,勉勉强强达到“S”。
老公美滋滋地把儿子、女儿录的歌循环听了好几遍,表情里满是丰收的喜悦。我试探地对他说:“你也听听我唱的吧?”他扭头就走,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拽住他:“听不完不许动!”刚播放第一句,他和儿子就开始憋笑;勉强听到一半,已经憋得十分辛苦,连我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唉,同样是人,差距咋这么大呢?经过一番“悬梁刺股”的苦练,我终于也有几首歌达到“SSS”了。我语重心长地向儿子传授经验:“所有技能都是靠反复练习而习得的,你看我现在都有好几首拿得出手的歌了!”儿子含蓄一笑:“拿得出手的歌?那只是你认为吧。”
不过,我的歌唱水平受到比赛冠军—女儿沐沐的深度认可。我录《爱的代价》时,女儿热情地说:“妈妈,你唱得太好了,我听了都想哭!”我顿时扬眉吐气起来!在家庭生活中,儿子批评在左,女儿赞美在右,日子过得平淡但精彩。
我们一家4口创造着一个个美好的回忆。其实,只要全家人一起做很多事,分享彼此的时间,爱和温暖就会充满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