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颖
“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松鼠不来了,使我每天黎明时刻减损了不少趣味。有时候,我会愣愣地想起它们快乐的情状。它们到哪里去了呢?会不会换了山头?会不会松鼠妻子生了儿女?”这是林清玄散文《两只松鼠》中间段落的前几句。
看到第一句,即使没读过全文,联系题目也能猜出上文内容:一个多月前,两只快乐的松鼠每天黎明到来,给作者带来很多趣味。后面三个问句设足悬念,再在读者的期待中引出下文。几句话接续上文、引出下文,使文章内容浑然一体,是非常典型的过渡句。
我们构思一篇作文,斟酌立意、精选素材后,要考虑好篇章的结构顺序,下笔行文时还要注意文章内容的巧妙过渡。“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由“过渡”的词义可知,作为一种写法,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甚至一个句子中的过渡,在文章内容发展转换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明天有大风雪”》这篇散文,从我第三次去植物园喂流浪猫,执着呼唤却没听到回应写起;接着回忆英姐描述自己每天喂猫的情景,以及我前两次跟随英姐喂猫的经历;然后写我独自寻猫不见,想起林清玄笔下两只松鼠的命运而担忧不已;最后写流浪猫被英姐收养后的幸福生活。
文中写到的这些内容,发生的时间有别,地点也有不同。为了使文章结构严谨、衔接自然,我有意运用了过渡段、过渡句和过渡词。
“想着明天的天气,心中忧虑不已。”“咪咪是只流浪猫,我从同事英姐口中知道了它的存在。”“我想起林清玄笔下两只松鼠的命运,发出呼唤时的鼻音愈发重起来。”……这些句子,有的在段落末尾,有的在段落开头,有的是独立的过渡段,使文章内容前后勾连,衔接自然,无突兀堆砌之感。
“秋天”“隆冬时节”“周六上午”“周日上午”“新的一周”“转眼又到周六”“一夜过后”“松柏园”“月季园”“观瀑台”等嵌入文中的词或短语,让读者感受到時间推移、地点转换、意思关联。恰当运用的过渡词,如同精美布艺的细密针脚,也是不可缺少的艺术细节。
(插图: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