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艳 张海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由活动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团结、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小学阶段,学生常常面临“无米下炊”的局面,他们掌握的写作技巧也并不多,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拓宽写作新途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一、基于认知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1.顺序观察,讲究条理分明
叶圣陶先生认为,要让学生消除学习和生活的界限,学习就是生活,而并非生活的准备。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于未知事物充满兴趣,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影響了他们作文水平的提升,所以教师要扬长避短,基于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观察类实践活动,引导其在顺序观察的基础上筛选写作素材,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
学习《海底世界》《火烧云》等文章后,笔者组织了“国宝大熊猫”观察和写作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首先要阅读课文,了解作者如何有条理地描写事物,思考有哪些不同的写作顺序。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来到动物园观察大熊猫,从外貌特点、生活习性等角度展开观察,收集资料。如在外貌方面,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从头部到四肢的观察方法,收集熊猫毛色、体形等方面的信息。在生活习性上,按照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收集饮食习惯、睡觉方法等方面的信息。此外笔者还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说说结合手机到的写作信息,自己会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在观察实践和自主讨论后,学生就能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了。
小学生思维能力不强,若抽象地指导学生如何有条理地写作,教学效果不会太好。因此,教师要基于他们的认知特点,指导其顺序观察,获得更多感性材料,进而提升作文水平。
2.对比观察,捕捉明显特征
对比思维是通过对两种相近或相反事物的对比进行思考,寻找事物的异同,总结他们的特点。小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综合分析、整合归纳的能力有限,所以教师要引导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捕捉明显特征,进而写出事物的典型特点。
学习《母鸡》《猫》《白鹅》等文章后,笔者组织学生参与“我的动物朋友”主题实践活动。首先,饲养小动物,或者在学农活动中了解鸡鸭牛羊等常见家禽家畜的饲养方法、生活习性等。其次,组织学生围绕收集到的第一手观察资料展开对比讨论。对比角度包括:“同物对比”,看看课文如何描写母鸡、猫,然后看看自己观察到的母鸡、猫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异文对比”,先对比几篇课文,看看作者在描写动物的时候,写作角度、语言特点有什么不同,选取好的写作方法,用于自主创作。最后,让学生自主创作,并在作文赏析环节再次对比分析,看看其他同学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样,写作的侧重点又有什么差异,进一步提升作文水平。
在对比分析中,学生提升了思维能力,挖掘出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点,也可以采用对比差异点的方法,找到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典型特征,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更让写作呈现出独特性。
3.联想观察,生成个性画面
小学生联想能力比较强,但描述表达的能力有限,所以哪怕有了丰富的想象,也很难将其描写出来。所以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要引导他们积极交流互动,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对事物的理解。
围绕《四季之美》《鸟的天堂》等写景类散文,笔者组织了“—————即景”旅途创作主题活动。学生分小组展开活动,来到家乡的风景名胜区参观,沿途要用相机记录下看到的各种景物,并记录下导游词,看看该导游词是否能展现唯美的自然风光。此后组织学生观察景物的特点,并展开想象和联想,说出能形容该景物的词句。最后回到课堂,组织“小导游”活动,学生要用语言介绍自己看到的景物,吸引其他的同学前去游玩,同学们投票评选,说说谁的表述更能引发自己的想象。笔者则利用此机会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个性化表达,首先要注意把握事物的典型特点,如“象鼻山”最大的特点就是形貌像大象;其次是注意事物的可比性,如可以将山比喻成巨人,因为其形象、高度都比较符合;最后是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试着用比喻、夸张等手法辅助表述。
在观察、联想中,学生发现了事物的基本特点,基于共同特征将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还可以相互启迪,学会借鉴他人的想法,由此得到了更多的感悟,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指向人文思想,丰富情感世界
1.劳动类,体验收获快乐
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设计综合性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升华人文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起到育人效果。劳动类实践活动能促使学生体验劳动的收获,感受快乐,进而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围绕“多彩的活动”这个写作类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请同学们参与到劳动活动中,通过“班级大变样”“苗苗植物园”等,让他们收获劳动的快乐。在“班级大变样”中,学生通过卫生大扫除、设计文化角、黑板报等方式,改造班级的面貌,让其变得干净整洁,富有文化气息。在“苗苗植物园”活动中,学生来到校园的苗圃,参与种植活动,并收获劳动果实。在活动过后,学生品尝自己种植的蔬果,并说说自己的收获,最后付诸文字,表达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劳动类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了“劳动光荣”的情感体验,享受劳动带来的收获,既能学到生活技能,又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
2.科技类,形成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师要采用学科融合的方式,将科学技术引入语文课堂,让学生参与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学生可以自主搜索科技知识,阅读科技新闻,品读科幻小说和科学家传记,并参与到自主读写的活动中,丰富写作素材。
结合《花钟》《蜜蜂》,笔者组织了“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将科技知识融入其中,学生首先参与到一项科学小实验中,并思考如何有条理地设计调查报告,清晰明了地记录下整个实验流程。其次,他们要结合实验结果分析思考,探讨怎样才能将简单的表格式实验报告转变成生动有趣的科普文章。笔者引导学生从结构的丰富性、语言的生动性、思路的严谨性三个角度入手思考。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创作科普短文,不仅要写出完整的实验过程,更要写出自己对科学探究的态度。
3.公益类,增强责任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他们在考察、实验、探究等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充分感受生活。公益类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的实践活动,解决其间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升社会责任感,在写作时,学生就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主题深刻的文章。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让不少学生对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兴趣,笔者组织他们参与到“守护家乡文化遗产”的公益活动中。学生首先要通过资料搜索、实地观察等方式,獲取、整理、归纳和文化遗产有关的信息。其次,他们要和小伙伴合作制作和文化遗产有关的明信片,将创意融入图文,设计出新颖的文创作品。再次,他们来到校园、街头宣传公益活动,给其他人介绍和文化遗产有关的知识,号召大家保护祖国的优秀遗产,并给他人分发自己设计的明信片。最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次活动,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否更深刻了,并将活动感受记录下来,写一下作为普通市民,要如何提升责任意识,参与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活动中,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参加公益类活动能让学生真实地参与社会活动,倾吐真实的情感,这样他们的文章自然会生动鲜活,不会给人苍白无力的感觉。
三、聚焦核心素养,感悟生活哲理
1.走进自然,深化审美认知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走入大自然,切身感受自然之美,教师要引导他们将这种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提升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培养了审美赏析和创造方面的核心素养。
《观潮》一文将学生带入唯美的自然场景中,笔者结合此文,组织学生参与“推荐一个好地方”主题创作,学生来到大自然中,挖掘自然美,并将审美感悟付诸文字。笔者还启发他们采用情景交融的方法,将欣赏景物后获得的人生感悟融入文章,提升文章的审美格调。该活动分三个步骤展开,在“寻景”环节,学生和同伴一起挖掘自然美景,思考能否从不经意的地方挖掘出隐藏的美;在“议景”环节,学生探讨该景物美在哪里,如何用语言描述,能从该景物中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笔者主要指导他们激发想象力,避免人云亦云;在“写景”环节,学生将景物描写和人生感悟记录下来,写出唯美而富有深意的文章。
大自然是蕴含各种美的资源的宝藏,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融入自然,体验自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融入自然,感受美、创造美,也提升了感悟生活哲理的能力。
2.参与实践,发展创新精神
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他们积极展现发明创造精神。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设定一些具体的任务,但并不规定完成任务的方式,学生要通过互动讨论相互启迪,确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在合作中,他们得到了他人的启迪,提升了创新能力。
阅读《青山不老》后,学生对环境保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组织他们开展小区周边环境调查实践活动,并撰写倡议书。学生首先要通过实践调查,了解自己居住的小区环境情况如何,周边的环境状况如何等。其次,结合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讨论,说说该小区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是什么。最后学生要试着撰写倡议书,写一下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认识,并思考用何种形式能更好地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体现出作品的创意。笔者着重从提升创造精神方面加以引导,如让学生讨论一下,所提出的倡议是否具有新意,能否吸引人的注意,还要思考如何在表现形式上体现出新意,如以动植物的口吻来写倡议书,这样就更有新鲜感,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学生可以交流讨论,说说彼此的创意,相互借鉴,提升创新精神。
3.开展团队活动,提升协作能力
交流合作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点,也是学生未来在社会中自主进行多边人际交往的基础。教师要多组织团队活动,让学生交流讨论,在协商中扬长补短,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在写作活动中,学生也可以参与共同搜集资料、构思讨论的活动,提升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
学习《北京的春天》后,学生参与了“家乡的风俗”主题写作,笔者设计了同名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参与调查,并着重指导他们如何提升协作能力。如在收集资料阶段,学生要先学会分配任务,要按照不同习俗的名称合理分配人选。在实地调查阶段,两人一组,将能力、性格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让他们扬长避短,提升合作效果。在总结归纳阶段,则指导学生掌握“头脑风暴”法,学生各自提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提出写作方向,整合归纳,看看哪一种策略最好。
在团队活动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进行作文互评交流,这样能让学生探讨学习经验,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借鉴中提升写作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更多写作素材,锤炼写作技巧,解决写什么、怎样写的问题,促使学生逐步爱上写作。教师要将综合实践和写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生活源泉中挖掘写作素材,提升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