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海海“番仔楼”

2023-05-30 14:35黄喜祖
闽南风 2023年1期
关键词:南洋大院庭院

黄喜祖

房屋,红瓦飞檐,雕梁画栋,气派恢宏;庭院,燕语呢喃,锦鳞游泳,垂柳依依;厅堂,家和事兴,其乐融融,门庭生辉……当你步入闽南东山县杏陈镇埕英村的“番仔楼”之时,可能会以为自己误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并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连连赞叹。

当地的干部村民都说,来过这座颇具规模民居参观的人们,都知道它有一个“番仔楼”的美誉;是东山岛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由旅居新加坡何氏一族老一辈华侨筹资兴建,诠释着那个时代的“过番人”到南洋辛辛苦苦打拼的侨胞,回报桑梓家人的一片拳拳情怀。这座“番仔楼”,人们称之为“何家大院”。

不仅建筑规模数一数二、建筑风格东西合璧,其建筑装饰,在东山县现存的南洋风格建筑民居里,也是顶呱呱的。绕着这座大厝,近看远观,只见整座大院,建筑规模恢宏,由8座依上下座次排开的大屋组成,整个大院布局坐东北朝西南,各楼前后排开,总占地面积有12.5亩;其中,“番仔楼”建筑群占地约3000平方米,南洋风情与闽南传统风格交融为一体;就新中国初期而言,像这样的建筑群落规模,在漳州地区的农村也是不多见的,真可谓为一处不可多得的农家“大宅院”。

“番仔楼”,不单外观建筑美,其内在之美,更为人们惊叹与感慨。

一进入大院,转过月亮边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观赏鱼池,只见那池中10多条足足有五六斤重的锦鲤,上下翻腾,来回戏耍,尽情游戈,分明是“鱼人同乐”图。

顺着庭院观赏,整个庭院中栽种着棕榈、桂花、三角梅、白玉兰等10多种各色各样的花草树木,整个庭院显得郁郁葱葱,犹如进入了绿植世界;那些蜜蜂、蝴蝶、蜻蜓、鸟雀等生灵们,曼妙其中,给整个庭院带来了勃勃生机。

下得几级台阶,面前再次豁然开朗,汪汪的池水碧波荡漾,池中带池,弯弯相依,一座小桥流水,连接起了类似于“瘦西湖”之微缩景致;池边,柳树流苏,随风轻扬,嫩绿、翠绿、墨绿,仿佛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将那庭院衬托得越发生机勃发,越发靓丽多姿;池中,荷花摇曳,锦鳞穿梭,喷泉如玉……一幅素雅清新的山水画卷铺展开来!

乡居大厝南洋风,农家宅院“番仔楼”。通过承载着浓郁的南洋风貌之大厝,我们看到了一代“过番人”的桑梓情怀与故土情结。为纪念兴建这座楼的老侨胞,何家人将俗称的“番仔楼”称之“桂园”。

何家大院过往家事,感人肺腑。这还得从一位为求得全家人的活路,而不得不与家人分离到南洋“过番”的农家妇女江桂珠讲起。一位熟知何氏家族的当地老人感叹道。

江桂珠自小就是何家的童养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与何家的儿子何皮松结婚。在那个兵荒马乱,饿殍遍地的年代里,上无片瓦,下无锥地的江桂珠与国人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

度日如年如何过?“过番”,何家兴许还能有点盼头。于是,江桂珠一步三回头,步步如石沉,下狠心抛下何家三代单传且仅是三岁黄口幼儿,闯南洋。

江桂珠这一去,音信杳然。十多年,何皮松带着幼小的孩子盼啊盼,期望“鸿雁”捎来妻子南洋的佳音。可是日思夜想,盼来的是:人间,林花谢了春红,村前,溪水长流水向东。何皮松托人写成的思亲、挂念、担忧的一封封家书,无处可寄,压在箱底,压在心头。

思念中度日如年,饥寒中拖儿带口,困苦中侍奉老辈,何皮松如牛负重。在儿子何荣茂五岁那年,何皮松因病发高烧,无钱医治,高烧不退;想那池塘水能“降温”,他爬呀爬,浸水中,不幸溺亡……

远隔重洋,江桂珠与何皮松的“两地书”,两茫茫。

眼泪欲干时,幸福来敲门。何荣茂16岁那年,新加坡与中国得以通往。通过侨批局,鸿雁传佳音,“侨批”纷至来,江桂珠汇来钱,一年四“番杠”,年年复如是。她在“侨批”之中,叙说当年闯南洋后的多年艰辛、念家之苦、思儿之情。中华民族浴火重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东山岛换了人间。何荣茂修了家书告知远隔重洋的母亲:儿子长大成人,举办婚礼。喜得江桂珠不亦乐乎,修番批、寄番银、来“番杠”,声声祝福。以后陆续几年,何家弄瓦弄璋,添丁加口,江桂珠更是喜不自禁,侨批更为频繁,嘱咐何荣茂,要让孩子们吃好、读书识字、知书达理、和睦邻里。

当华人华侨,可以通过签证手续,转道他国,江桂珠迫不及待随即启程,回归故里。踏上桑梓土地,江桂珠亲眼目睹新中国的发展变化,人间已改天换地。何家十来口人,一大家子和和美美;他们决定申请一块宅基地,盖“番仔楼”。江桂珠心心念念,要为政府捐资献物,为家乡村民,修桥、造路、资助贫困乡亲。她在家书里写道,她期望阖家平安,新加坡一帮兄弟姊妹勠力同心,相互帮衬。现在日子好了,要一心向善,懂得感恩,兄弟姐妹要以人为善,持守好家道;并吩咐道,寄去的羚羊犀角,紧时物,济世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时,在缺医少药的农村,从南洋来的羚羊角与犀牛角,极其贵重,尤其是救急幼儿突发高烧与惊厥,更是救命宝药。

一年冬夜,大门被拍得咚咚响,一阵急迫的声音把何荣茂喊醒,又是为小婴儿突发高烧求药的人家,何荣茂顾不得寒气袭人,急忙披衣下床,研磨羚羊犀角,再转身从屋里拿了一瓶惊风散。每次给母亲写家书,何荣茂总是向她汇报:资助了多少困难乡亲,羚羊犀角救急了几多孩儿;资助村办幼儿园、小学、村老年协会;向政府侨联部门捐微献巨,尽绵薄之力。

“阿哥好人啊,当年我老伴走得突然,家里沒钱买棺木,你一句话:棺木要买,钱我来出。几十年,您的恩惠遍及相邻,如今作古,一路走好……”在当年何荣茂去世时的葬礼上,一位本村阿婆的哭声,引得众多乡邻纷纷额首哭泣。千言万语一句话:何荣茂总竭尽所能帮助乡邻。对何荣茂的爱心与善行,漳州市侨联、东山县政协、东山县侨联等有关部门,褒奖有加。

斗转星移,二十一世纪,何家大院,沐浴春晖中。何家大哥将何氏家书收集诠释,妯娌们将遗风弘扬;第四代孙辈,尊师爱友,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不求回报,何氏美德,发扬光大。

庭院如此之美,何家人的为人处世也是有口皆碑。更难能可贵的是,居住在何家大院这一大家子,一直秉承着老一辈人传承下来“和和美美”的家风家教,上有老母亲,下有小孩子,男男女女17口人,至今还是一个令人称赞“合家欢”;在邻里的口碑里,是赞不绝口的“好家道,众人都哦老”(哦老,东山方言,意为称赞),是个和睦和谐大家庭的典范;全家兄弟三人,无论是在本地工作或是在外经商,大家都和衷共济,事业顺风顺水,兄弟相互敬重,妯娌相处和谐,孝敬老人。

2021年,在漳州市开展的“美丽庭院”活动中,东山县妇联与县农业农村局领导,多次与杏陈镇领导及相关部门深入到何家大院,按照“五美”标准,悉心指导何家大院的庭院布局。经全县的推荐与遴选,何家大院被漳州市授予市级“最美庭院”称号。

何家大院不仅具备了布局设计协调美、居室整齐清洁美、庭院绿化美化美、家庭和谐家风美、产业致富生活美等“五美”标准,同时还将自家的这处大院免费开放,作为旅游揽胜的乡村旅游景点之一,使得整个杏陈镇形成了开漳圣王陈元光之大将军陈平,挥师进入东山岛开发蛮荒之地的人文歷史景点“陈平古渡”;宋朝烧造瓷器,并扬帆远销南洋的“千年古磁窑”遗址;以及老书记谷文昌,为民造福的“谷意情深”景观等系列乡村游的热门游览胜地。随着乡村旅游热潮的打造,何家大院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处热门打卡地,来此参观游览的人们纷至沓来,一番游览之后大家无不惊叹。

“本着‘政府引导,村民自愿,专家评定’的原则,历经评选,‘何家大院’在全县‘美丽庭院’拉练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被冠之为‘最美庭院’;2021年,获得漳州市授予市级‘最美庭院’之后,再次被评为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户,授予‘最美庭院’牌匾。而今,杏陈全镇的‘美丽庭院’已经达到50多家,推动‘乡村振兴’在我镇走实走深。”杏陈镇党委书记林华翔说得很实在。

从这处传承着和美家风,孕育着淳朴乡韵,崇尚文明礼仪,追求美好生活,广播乡村美丽的家居宅院,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凝集着“中国梦”的这方乡居热土,一股乡村振兴的热潮,正在不断地集聚、生发和兴起。

光阴渺渺“何家院”,世事海海“番仔楼”!来吧,光临此处,品味乡村风景,记忆你的乡愁,珍藏一份诗和远方……

猜你喜欢
南洋大院庭院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回到庭院
“幸福大院”可以有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文革”后的孙犁与“大院”中的《芸斋小说》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
浙江南洋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