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个“第一”走出的女外长

2023-05-30 08:48冯璐付玉梅
环球人物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澳澳中第一

冯璐 付玉梅

2022年12月20日,黄英贤抵达北京后在机场发表讲话。

在中澳关系史上,12月21日是一个重要日子。1972年的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大利亚正式建交。

2022年12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澳大利亚总督赫尔利和总理阿尔巴尼斯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澳建交50年来,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阿尔巴尼斯则在署名文章中写道:“50年前澳中建交为澳大利亚预见了一个充满更多机遇和繁荣的世界,50年后,澳方仍然寻求稳定澳中关系,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有分析称,互致贺电是外交礼仪,表达双方的高度重视。单独发表署名文章,则是阿尔巴尼斯的一个姿态和信号。

在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访华。这是2019年以来,澳大利亚首次有部长级政要来华访问。

2022年12月20日,黄英贤飞抵北京。一落地,她就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将讨论很多话题,我们也将在可以合作的领域去进行合作。”第二天,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她举行了第六轮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上一轮的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还是4年前举行的。

王毅指出,过去几年,中澳关系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其中的教训要充分汲取。“中澳不存在历史积怨,也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应该也完全可以成为相互需要的合作伙伴。保持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完全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会谈中,黄英贤的眼角带着笑意。她提出,稳定、建设性的澳中关系符合两国和本地区利益。澳新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放大并管理好两国分歧,在澳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恢复和发展各领域沟通交流。

会谈后,双方发表了中澳外交与战略对话成果联合声明,同意中澳关系应符合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定位,将保持高层交往,启动或重启双边关系、经贸、地区和国际问题等领域对话沟通,支持两国人文交流。

就在这场对话前一周,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菲茨杰拉德接受采访,回顾了中澳关系的发展。他说,当年的建交是澳大利亚对世界现状的接纳,“那时人们非常渴望了解中国,想去中国”。如今“我们在双边关系中遇到了相当大的问题,但双方也都看到了问题,我们过去停止了与中国对话,现在我们又开始了对话,这是最重要的”。

中澳关系自2017年起开始陷入低谷——从禁止华为参与竞标其5G网络建设,到跟随美国地缘政治战略指挥棒“起舞”,甚至甘愿成为美国亚太棋盘上对华最激进的棋子,再到持续升级中澳贸易摩擦,澳大利亚的各种错误对华做法严重动摇两国信任基础,使得两国关系不断恶化。如今这场气氛融洽的对话,意味着双方正在整装再出发。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中澳双方外长的会面可以说是站在了下一个50年的起点,为未来两国关系发展开了个好头。”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新西兰与南太平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秦升说。

2022年12月21日,黄英贤(右)通过视频连线会见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

在过去半年多以来,中澳两国高层已多次进行沟通,并不断强调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共赢的原则。2022年6月,中澳两国防长在香格里拉安全论坛举行首次面对面会谈。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阿尔巴尼斯总理在巴厘岛G20峰会期间实现正式会晤。

黄英贤此前在与王毅通电话时表示,近段时间,澳中保持有效沟通接触。经过不懈努力,两国关系出现积极变化。澳方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同中国发展更加稳定、互惠互利的关系。

在秦升看来,相比中澳两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进行的会见,黄英贤访华属于纯双边的场合,“这是中澳关系解冻以来的第一次,是对上一阶段双边关系的恢复”。

花白的短头发、典型的亚洲脸、干练的职业装,是黄英贤给澳大利亚民众留下的印象。从政20多年来,黄英贤在澳大利亚政坛创下多项“第一”:首位亚裔女参议员、首位亞裔财长、首位亚裔外长……此次访华之后,她又成为4年来第一个飞往北京的澳大利亚外长。

黄英贤1968年出生于马来西亚,父亲黄锐诚是马来西亚客家人,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建筑设计师。黄锐诚曾赴澳大利亚留学,其间与澳大利亚人珍妮相识并结婚。二人婚后回到马来西亚生活,生下了女儿黄英贤。黄英贤8岁时,父母离异,黄英贤跟随母亲回到澳大利亚,在阿德莱德市定居。由于当地亚裔很少,黄英贤经常被欺负,甚至连邻居都辱骂黄英贤是“斜眼”,还在她家的房子上写下种族主义标语。作为当地学校里唯一的亚裔学生,黄英贤不敢公开讲中文,还经常在上下学的途中被同学丢石块。

这些早年受歧视的经历,使得黄英贤小小年纪就对弱势群体充满同情,立志长大后要追求社会公平。为了证明自己比取笑她的人更强,黄英贤不仅成绩优异,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上大学期间就加入工党。在正式步入政坛之前,黄英贤从事了几年法律工作,其间多次为工人打官司,获得了工党精英层的赏识,也为她日后在政府任职积累了丰富经验。2001年,33岁的黄英贤当选为澳大利亚历史上首位亚裔女参议员。

在首次参议院演讲中,黄英贤专门提到亚裔家庭对她的影响:“我的祖母身材矮小,但充满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是客家人,是我祖父的第二个妻子。当二战蔓延至马来2022年12月21日,黄英贤(右)通过视频连线会见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 西亚时,她和家人住在山打根地区。家里大部分人死于战争,她只能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生存欲望,独自面对无法形容的困苦境地,抚养我的父亲和其他孩子。”

黄英贤还借自己的家庭经历呼吁澳大利亚消除种族歧视:“种族歧视在澳大利亚并非稀罕事,需要在这里居住多久才能被平等对待?”她还说:“我很珍惜家庭和文化根基,我对我的亚裔血统感到十分自豪和骄傲。”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黄英贤自称会努力让澳洲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她在个人网站上写道:“澳大利亚当今面临的最根本的国家政治挑战,是重现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

潜移默化的中华文化熏陶,使她逐渐养成沉稳和善于挑战的性格。这在某种程度上助力她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2007年,工党领袖陆克文当选澳大利亚总理,任命黄英贤为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长。作为澳大利亚首位亚裔部长,黄英贤当年年底即陪同陆克文前往巴厘岛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3年后,没有任何经济学背景的黄英贤转任财政部长。

2013年,工黨在联邦选举中落败,成为反对党。黄英贤被任命为参议院工党领袖,是该国历史上首位担任这一职务的女性。2016年以来,黄英贤一直担任工党的外交政策发言人(俗称影子内阁外交部长)。

在黄英贤进入外交领域这几年,澳中关系陷入低谷,堪培拉弥漫着“中国威胁论”和“中国阴谋论”,不少政客以打“中国牌”来打击对手。莫里森执政后,对华强硬态度变本加厉。黄英贤曾公开批评莫里森为政治利益煽动制造危言耸听的言论,认为澳国内有太多关于中国的讨论“疯狂、令人恐惧和缺乏背景”,澳方在对华政策上要“多些策略,少些政治,少说多做”,找到和中国“潜在的合作点”。

2011年6月,时任澳大利亚财政部长黄英贤在悉尼接受媒体采访。

2022年5月23日,新任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宣誓就职。

随着工党在2022年大选中获胜,阿尔巴尼斯成为总理,黄英贤被正式任命为外交部长。2022年5月,刚宣誓就职的黄英贤陪同阿尔巴尼斯赶赴日本东京参加“四方安全对话”峰会。澳媒称,阿尔巴尼斯就任总理后首次出访就指定黄英贤陪同,显示了对其的信任。

据澳媒报道,曾有记者询问阿尔巴尼斯:“是否会支持台湾地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阿尔巴尼斯当即否定:“该协定是被公认的国家之间签署的合作协议。台湾不属于此类,(澳大利亚)两党均支持一个中国政策。我们支持在台湾问题上维持现状,不希望在台海看到任何改变现状的单边举措。”

有分析指出,刚上台半年多的阿尔巴尼斯,意识到联盟党政府执政期间制定的对华政策在经济方面付出巨大代价——中澳关系恶化后,澳大利亚对华出口企业陷入困境。于是,阿尔巴尼斯释放了重建对华关系的积极信号。而这才是黄英贤访华背后的深层推动力。还有一些澳媒认为,黄英贤访华将为阿尔巴尼斯可能在2023年的访华铺平道路。王毅在与黄英贤会面时也特别指出:“中方赞赏澳新政府多次展现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的积极意愿。”

50年前,在澳大利亚工党的推动下,中澳实现建交。

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迎接惠特拉姆(右一)访华。

1971年7月,还是反对党领袖的工党政治家惠特拉姆率团访问尚未与澳建交的中国。第二年,他当选总理后数周,中澳建交。1973年10月,他成为首位访华的澳大利亚总理。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分别会见了他。在澳大利亚,惠特拉姆因“破冰之旅”而被称为“澳中关系之父”。

此后,中澳关系曾长期走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前列。2014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5年,中澳自贸协定生效。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出席澳中友协2022年全国大会时说,50年来,两国在务实合作领域实现了优势互补。2021年澳中货物贸易额为中澳建交时的1350多倍。

从2009年起,中国连续13年是澳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澳建立了100多对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疫情前每周有近200个航班往来于中澳之间。中国长期是澳第一大海外游客市场和留学生来源国,120万华侨华人生活在澳大利亚。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澳关系,致力于同澳方开展互利共赢的友好交流合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所长助理郭春梅认为,近期中澳关系出现的多个首次,传递出两国坚定建交精神,重新推动中澳关系回到正轨的决心。

“‘互利共赢’是过去50年中澳关系的主基调,是我们绝对不能忘记的。近几年中澳关系出现一些波折,可以将其视为一些插曲。两国关系正在重新回到正轨上。”秦升表示。据报道,随着近期两国高层友好往来,澳商界领袖正热切等待在官方安排下组成商业代表团访华。

在秦升看来,中澳两国未来合作前景光明。首先是中澳经济高度互补。澳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是矿产资源的出口,中国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合作前景广阔。其次是中澳自贸协定的升级谈判。由于双方政治互信关系一度遭破坏,其已停滞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期间,我们已经和新西兰进行了升级谈判,也给对方带来了极大的好处,相信澳方也是非常希望推进的。”

此外,澳大利亚工党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非常重视。中国同样重视这一问题,并提出“双碳”目标。未来中澳在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方面,应该也会有充分的合作空间。

尽管中澳间的坚冰终于开始融化,但改善关系光靠一次访问还不够。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描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在寒冷的北京城,黄英贤和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傅关汉一起走过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庭院,她的目光落在了一个池塘上,池塘的冰面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她以此比喻当前的中澳关系说:“冰正在融化,但速度很慢。”

有分析认为,只要美澳同盟作为澳大利亚外交与防务基石的这一点没有动摇,美澳“同气连枝”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就依旧不容忽视。在郭春梅看来,在南海、台海等议题上,美国还会继续施压澳大利亚,让其做出表态。

观察人士称,在中美博弈的过程中,澳大利亚如何去应对和选择,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从客观上来说,中澳在制度、人文、社会上存在差异。重要的是不要刻意制造、扭曲、放大双方差异和分歧。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贸易额超过与第二、第三、第四大贸易伙伴的总和。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澳大利亚稳定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关系已成当务之急。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国防和政治分析师萨米德·巴沙认为:“澳大利亚的经济繁荣部分归功于中国,它应该三思而后行。”

王毅也在会谈中强调,双方要恪守建交时的承诺,坚持正确的相互认知和成熟的相处之道,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不再走回头路,不再翻烧饼。

中澳领导人在巴厘岛会晤时,阿尔巴尼斯曾强调,澳方愿意秉持当年澳中建交初心,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精神,同中方共同努力,通过建设性、坦诚对话沟通缩小分歧,推动澳中关系稳定发展。“对阿尔巴尼斯来讲,最重要的是通过后续措施把澳方对中方的承诺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相互尊重’。”秦升说。

1968年生于马来西亚,1976年随家人移民澳大利亚。曾在阿德莱德大学学习法律。2001年作为工党候选人当选参议员,2007、2013、2016和2022年连任。曾任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部长、财政部长等职,现任外交部长兼工党参议院领袖。

猜你喜欢
中澳澳中第一
澳中经贸促进会“慈善之光”系列公益活动圆满举行
澳前总理:不应对澳中关系感到悲观
中澳中学英语课堂组织形式对比
380家山东企业受益中澳自贸协定
中澳煤炭产业的合作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
我喜欢“第一”这个词
澳中地产业圆桌会议在京圆满召开
律师王工创造的“第一”
为中澳交流架设“金”桥——记金信集团董事长须斌
“第一”投行追赶上市末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