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中市南街,远远地,我们就听到了读书声。
这里是芳村实验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课。我们知道,到了芳村实验小学,就到了谢家祠,到了那点燃广州农民运动第一星火的革命圣地。
广州农民运动,常有“北有农讲所,南有谢家祠”之说。在谢家祠中,曾成立过广州第一个农民协会——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谢家祠的风雨,见证了广州农民运动的历史。而这个广州市郊一区农会的历史,其实就是一段贯穿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荔湾革命史。
谢家祠是谢氏家族祠堂,已有240多年的历史。而谢氏定居芳村,历史就更为久远了。有人考证,谢芳圃迁莘田,乃番禺莘田(后划归花都,今花都区北兴镇莘田村)谢氏之始祖,其村名之“芳圃谢村”。其次子谢义叟(伯颜)迁居芳村,乃芳村谢氏之始祖,自此才有“芳村”之名。谢义叟定居芳村,大约是明代洪武年间(1380年前后)。这样,我们可以断定,“芳村”一名存在,与当时定居的旺族谢氏相关,距今已近700年。
勤劳智慧的谢氏族人,他们也不会想到,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时,他们的家族祠堂会成为广州农民运动的星火发源地。
1924年初,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以孙中山为中心的中国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农民运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一个响亮的名字出现了——林宝宸,他是广州地区这场运动中的积极代表。
林宝宸,又名林炽。少年时期,他曾受太平天国反清故事影响,于1911年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清革命活动,加入了“敢死队”,之后参加了黄兴指挥的广州起义;1913年,他又参加了朱执信领导的讨龙(济川)反袁(世凯)的武装起义活动。起义失败后,他携妻逃亡泰国,以卖云吞面为生。但他一心想着革命,一年之后回国,来到芳村这里租种地主的土地耕作,等待革命时机的到来。这一时期,他先后结识了彭湃、阮啸仙、周其鉴和罗绮园这“四大农头”,进一步了解了共产党的农运政策。经过林宝宸等人的积极宣传鼓动,芳村、花地、涌口、招村、联合围一带的农民受到启发,纷纷报名参加农会。
要进行革命活动,得找到一个适当的场所。他想到了谢家祠。
他找到并说服了谢氏宗亲父老会会长谢聪,让他一并加入农民组织中来,参与发动农民运动。这位颇有威望的谢聪会长当即召开了谢氏宗亲父老会议,主动讲明了农民运动的重大意义。深明大义的谢氏族人们,一致同意将谢家祠无偿贡献出来。这样,农民协会成立的场所确定了,日后活动的场所也固定了下来。
看到时机成熟,林宝宸重点联系了100多名骨干成员,于1924年7月成立芳村农民协会临时筹委会。经过多日筹备之后,1924年8月15日,广州市郊第一区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在谢家祠举行。当日,革命家彭湃来到会议现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会场掌声雷动。
市郊一区农会的成立,正如点亮了的星星之火,很快便燃成燎原之势。在短短几个月内,市郊一区农会人数猛增至上千户,会员遍及崇文两堡二十四乡。一区农会组建了农民自卫军,常驻谢家祠。此外,工人纠察队也驻扎到了谢家祠。同时,在阮啸仙、何友、刘尔崧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发动下,在农会内发展了黄谦、原基、李公侠、姚常、卢瑞荣等多名党员,成立了中共广州市郊一区农民协会党支部,简称“芳村农会党支部”。自此,芳村地區的农民运动纳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整个芳村地区革命热潮高涨。
但是正因农会的强大,反而成了地方反动势力的眼中钉。1924年12月13日下午,林宝宸在招村二度桥遭到反动民团伏击,身中九弹,壮烈牺牲。彭湃闻讯痛哭:“我失去了一只左手!”联防局虽然做出如此暴行,却没能动摇农会与之斗争的坚定决心。1925年至192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裕安围、花地、招村、涌口、沙涌、南安、大桥等地20多个农会相继成立。
在后来的斗争中,市郊一区农会不断加强武装建设,在谢家祠不停训练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此外,农民自卫军还派出人员,与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一起,在芳村大沙地接受军训。之后,市郊一区农会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927年广州起义中,市郊一区农会被编为广州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参加起义,攻打交通枢纽石围塘,胜利后配合第二团攻打佛山,在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北便祠被拆除,祠堂门口的广场和池塘被填平,并在此相继建成塘边小学、东方红小学、芳村小学、芳村教工幼儿园、芳村教工宿舍、芳村老人活动中心等建筑。2008年12月,谢家祠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荔湾区人民政府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谢家祠南便祠进行了全面原状修复,拆除加建部分,恢复祠堂中路原貌,复建祠堂左右两侧倒座。修复后的谢家祠已正式交付给芳村实验小学管理和使用。如今,谢家祠已成为荔湾区少先队特色活动阵地,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荔湾区共产党员教育基地和芳村近代革命历史陈列馆。
走在谢家祠内,我们置身古老的麻石天井,手抚斑驳的坤甸梁柱,脚下踩着平坦的青砖地面,向上望着传统的灰塑龙船脊、醒目的金字架屋顶,不由沉思。我们沉思古老的谢家祠的风风雨雨,沉思革命先烈们舍身为国的凛然大义,沉思身处盛世的你我如何肩负起历史给予我们的重任……
琅琅的读书声传来,我们已经感受到:谢家祠内,当年市郊一区农会的革命之火种早已点燃,如今已成燎原之势。那先烈们的革命精神,早已传承到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身上。
作 者 简 介
陈振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公开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著作27部,《读者》《意林》等刊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