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文
步入香港的“心脏地带”中环区,人们立刻就能感受到一股跨时代的东西方交融气质。这里既有时尚名店、高耸商厦、文艺场所,也有简朴小店、热闹市场、传统寺庙。正是这般独一无二的生活气息,牵动着出生于香港的设计师傅厚民(André Fu)的心思,令他决定在闹中取静的安兰街开设André Fu Studio的全新工作室。
我们推开工作室的独立入口,只见一派干净利落的布局,透露着宁静的气息。一条螺旋楼梯贯穿工作室的两层空间。穿着一身淡灰色休闲西装的André把我们带到了他位于二层的私人辦公室,这里正播放电影《花样年华》的原声音乐。看着身后巨幅落地玻璃窗外的高空景观,André向我们娓娓道来香港这个成长之地带给他的人文滋养和机缘。外表看来有些不近烟火气的André,在谈到自己的设计时始终关注“人”。他不断强调“人”在设计中的重要性,更不时流露出对合作伙伴的感激。无论是在宏观的空间探索上,还是在微观的家居用品设计领域,他考虑的不仅是当下的设计,更看重空间和物件被使用后的状态。往往一个项目结束后,他还会持续跟进、调整,因为“一切皆因有了人,才有灵气”。
我从不为人生或创作设限。如果遇到合适的机遇,可以提升自身的学养、增加历练,我都会好好把握。随着年龄增长,接触的人和事物越多、视野越广阔,我的设计范围自然也会拓宽。我不急于定义所谓身份,但凡关于建筑、设计美学或文化交流的事,我都感兴趣。所幸不少客户与我的作品能产生共鸣,令我的业务得以遍及香港及众多其他国际城市,让我的设计可以和世界沟通。
我的知识基础始于建筑,从事室内设计时,亦倾向以“空间”作为起点,特别喜欢探究“空间与人”的关系。对我来说,设计不仅是单纯地考虑视觉美感,也能深层次地体现文化的意义。“酒店设计”几乎可以最直接、完整地触及这些,因此我一直视其为个人的创意核心。在此基础上,我也参与餐厅、康养机构、展厅等设计项目。在发展室内设计业务的同时,我也在反思空间设计的被动及局限性。受众必须当时当刻置身其中,才可以感受到作品的巧思。为了突破界限,我决定创立André Fu Living,并荣幸成为路易威登Objets Nomades旅行家居系列的首位华人设计师,希望通过具有更高流动性的家居用品,让我的设计走进世界各地不同人的生活空间,更完整地向人们呈现AndréFu的生活概念、体验和故事。我向往的设计境界是“倾向全面的”,不断游走于“宏观”与“微观”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设计创作模式,使我学会更立体地检视设计的本质。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我并非只从视觉出发,还会深究当地的人文生活、文化气质和地区活力等,再分析及开发更多可能性。对我而言,做室内设计有时也像拍电影。在和客户初步沟通后,我会“从开场到结尾”进行构想:一个人抵达酒店入口、经过大堂、来到房间、体验餐饮和娱乐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有何需要?我会和团队不断收集资料,深度讨论不同的生活经验及实际的项目情况。这一过程如同拼图,需要融合客户的想法、我对目的地的印象和情感记忆或双方品牌印象。当“拼图”完成后,事务所会从平面布局和感官及物料的发展这些方向同步推进。
我很少从“成败”的角度看事情,而是看重自己从不同经历中可以改进、学到什么。若真的要谈考验,我真正的压力并非来自设计本身,而是来自文化定位、客户沟通等设计以外的方面。比如,通常酒店行业短则数月、长则2年,就会完成从选址、室内设计到开业的过程。但是当我接手日本的酒店设计项目后,我才了解到那里的业主会在设计完成后,花费4~5年时间开展基建。这样漫长的周期对于设计师来说存在很多变数,颇为煎熬。起初,我不太理解这种工作方式,但我尝试放宽心去协调、学习,慢慢建立了一种新的处事方式,发现仍有很多我可以改进的方面。
在规划上,我不爱空谈5年、10年后的事,因为眼前创作的作品面向未来,只要自己当下做好、做足,待项目完成之日,在某种程度上已决定了未来的愿景。在设计上,我对自己是严厉的评论者,不想为追逐潮流、单纯满足一时“想试”的欲望而忽略了实际情况。比如,我在设计时会很在意材料的选用,喜欢选用木色面或石材等原材料,尽量让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当然,当作品被使用,或人、事发生改动后,其可持续性就会受到影响,这时需要以“管理”来维系。我经常在团队中担当提示者的角色,在进程中时刻提醒团队和客户勿忘设计项目的本质,我深信最好的设计永远要忠于初衷。我也尽力与每个客户保持紧密的联系,定期查询作品的使用状态及变化,以便做出后续调整。我深知,不论投入多长时间进行设计,作品终究要在被投入使用、经过岁月洗礼后,才能体现出真正的生命力和每项设计的价值。我要透过设计说的“故事”不是一个人可以说完的,是需要不同人共同讲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