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锦锦
【摘要】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哲学,其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审美活动。而我国的传统美学对我国的艺术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平面设计作为一种可以将美学展示出的一种表现形式,用自身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承载着传统美学的意蕴。因此,本文试通过分析艺术设计中美学的特质,将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与设计之间联系起来,总结出传统美学思想给艺术设计带来的重要影响,让艺术设计中的设计美学得到充分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传统美学;艺术设计;审美;观念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6-008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6.02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上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转向追求精神上的需求。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符合自己的审美需求的产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符合审美需求必然就会产生符合自身审美的设计,才会凸显出审美需求的重要性。当代的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在逐渐紧跟时代的审美需要,逐渐探寻出一种属于自身发展的设计风格。但要想让设计的审美符合大众的审美,离不开我国传统美学对设计理念的加持。如何融合传统美学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如何将传统美学纳入艺术设计中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艺术设计中美学展现的特质
艺术设计美学属于一种功利性的美学,它始终贯彻着从物质到精神再到审美的三个层次。好的设计产品一方面是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的、实用性的目的,另一方面有需要有超脱功利性的可能,大概说是可以有自身不断发展上升的余地,能够通过不同时代的文化和审美做出自身的转变。在当今社会,艺术设计的出现是和科技、经济之间相关联,同时也为美学提供了新的内涵和美学元素。从人类早期有设计思想起,设计就和功利联系在一起,再到现在大众审美以及后现代美学思潮的兴起,艺术设计美学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了基础,艺术与设计之间形成了一个再融合、再发展、再交汇的状态。艺术设计美学既有传统美学的共性,也有自身独立的特征,有独特的文化元素,也同时存在于世界美学潮流之中。艺术设计既然是人脑的产物,那么它和艺术美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就其形态和审美而言,设计的美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从美学的特质上讲,设计美学脱颖而出的是它的功利特性、兼容性质、内、外形式上的统一性。
(一)功利性
艺术设计功利性的追求注定让产品的设计必须具有实用性这一终极目的。从原始时期,原始人们对于弓箭或是弩的设计就体现出了人们在生活中逐渐体现的对于形式从模糊到清晰的认知。人们在意识到需要运用弓箭才能捕猎、生存时,头脑中形成弓箭的意识,从而将弓箭这个物品由意识逐渐通过实践明晰成为一个具体的工具,形成工具后会让人们思考是如何将工具制作精美,人们的审美意识也逐渐产生。这个过程其实在那个时期,最主要的目的是生存。所以可以说正是人们有了功利性这个基础性质才会为精神审美提供可以实现的可能性。现在的设计已经不再是为了满足生存或生理上的需求和快感,而是为了满足审美情感从而超越了原始的功利性层次上升到了精神的享受层面。就例如,车辆设计起初模仿最常见的马车形状,但是忽略了人的安全问题,再到现在车辆设计多用流线型设计,是为了人们对于车身的美观度的追求已经上升到了功利性的顶端,形式的美感得到了更多的追求。
(二)兼容性
和绘画类艺术的直接观赏性、艺术形式以及信息表达不同的是,艺术设计中涵盖了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社会、思想、审美、道德、市场等都被融汇到了艺术设计具有的兼容性中。艺术设计本身就包含着自然美、社会美、技术美、艺术美、思想美等方面。这种涵盖多种特质和内容的现象和人类社会的需求相关,人类在社会中的需求一方面和自身的心理相关,另一方面和社会中展现出的物质相关。设计美学的另外一重兼容性还和大众的消费需求相关,与传统艺术不同的是,艺术设计更多考虑的是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需要。根据深入调研、挖掘大众的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要和审美需要进行设计。艺术市场做出的这些分析,完全可以作为艺术设计师的依据,从而将设计师的风格融入大众消费观念和审美情趣能力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和表达。比如服装设计是兼容性的一个优秀范例,既要融合整个社会文化为前提,又要根据大众的消费心理和审美的观念变化来进行设计和调整。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从而满足生理需要的同时,将更多的精神的愉悦性也容易服装设计之中。
(三)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艺术设计的美学观念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形式的美。形式也可以分为外显的形式和内隐的形式,外显的形式比较好理解就是事物外部的具体形象,而内部的形式则是内部各组织之间的内部重要联系。设计的内形式其实就是产品的功能美的作用,外形式就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形式美。功能美是设计最基础、最实用的美,是指产品设计的功能是可以被理解的,是合理的。形式美是在功能实用得到确定的基础之上在审美不断提高的时候而产生的更深一步的形式上的美观,也可以理解成视觉上的美感。艺术设计的外部形式美是有规律要遵循的,线条、颜色、形状等按照一定的规定组合成整体从而展现出来的一种审美特征。
二、儒、道美学思想概述
我国文化思想派别繁多,就中国古代传统的美学思想也有众多的流派。中华民族对于精神有着较高的追求,传统的美学理论在历史中经历了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发展历程坎坷,受到了我国诸子百家文化的影响,取其长,完成自身的成长。例如儒家的美学思想是和“仁”“爱”分不开的,体现出人文精神以及人本价值,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这种和谐的美感。而道家文化中的“有”“无”让美在有限和无限种顿悟,以及道家的“道法自然”让美和自然界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的紧密。吸纳诸子百家之中更有佛教的影响,在此就不赘述。总体而言中国传统的美学对于艺术设计的影响很大,中國注重传统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些美学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儒家美学思想
儒家美学独具魅力,在其美学思想之中将“仁”“爱”作为自身的宗旨。“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仁”和“礼”都体现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除“仁”“爱”外,还将人本价值处于核心地位,将人的地位放在极大的提升地位。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价值要在社会中才能有所体现,因此要求在美学的实践中,最先体现人的社会性和伦理道德价值性[1]。因此儒家思想认为,审美一方面满足个人的情感需求和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还要将社会秩序统一起来,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儒家美学还将“美”与“善”联系起来,要求既尽美,又尽善,“美”和“善”要达到统一。“善”与“美”是一体的,艺术和思想要做到真正的统一才能到达美的高度。而西方的一些美学家则也强调了“善”(如柏拉图),道德上所提出的“善”。则康德认为道德上的“善”其实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说“美的形体是统治着人内心的那些道德观念可以眼见的表现。[2]”儒家的美学思想除了强调“仁、爱”“美、善”还强调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强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和思想,又称为“中和之美”这里所说的“中”其实就是一种协调、秩序、和谐唯美的倾向。万事万物的和谐共存,主要的是尊重包容,同时要因地制宜,把握好事情的一个度。在艺术创作中要避免创作上过于极端和过于片面性,达到一个恰当的度。儒家和道家都均有“天人合一”的说法,但儒家的理论认为“天人和一”其实是将人融入自然中,用自然的现象或自然化来比拟发生在人身上的世事。儒家美学思想和哲学思想搜认为人的情感和气,均可以和世界和宇宙之间相互呼应,人的心灵和自然界的存在的普遍性规律能够相互呼应。
(二)道家美学思想
道家文化跟儒家文化一样是中国的本土文化,创始人是老子后被庄子继承发扬,道家的思想同儒家一般对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世界发展的万事万物的真理。道家的核心思想中有一思想为“道法自然”,该思想也是道家思想起源,在道家看来“道”其实可以在自然的山水之中找到精神上的共通之处。自然的山水既可以成为人们居住的“世外桃源”,又可以成为人们观赏驻足的审美对象。人可以在自然万物中找到自己挣脱现实生活对心灵束缚一块净土,超越现实的物质欲望追求从而融入自然中和自然成为一体,悟出其中之“道”,返璞归真。道家的美学思想的追求,不在有限的真实的现象,而是会追求真实现象之外的虚无和虚空,以及若“有”似“无”的美感。这种虚实相生的审美趣味也是道家的美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虚实之间的发展在道家看来并非是在静止的状态中发生的,而是承认这种发展是在运动前进中实现的。从事物的变化之间实现道家所说的虚实相生、虚实之间的妆化,最后让自身和自然之间呈现出一种无限性的生命力,从而最终达到虚实之间的统一性。道家认为正是有了无与有、虚与实的统一,才会有万物的运动与生生不息的生命,才能让“道”成为世间万物的源头[3]。道家的美学思想追求的不仅仅是浅显地停留在人们视觉或者听觉上的美,而是停留在人们心灵、精神上超越了感官感觉的美,认为这种美才是“道”所体现出来的美感。
三、儒、道家传统美学思想的实际运用
(一)儒家美学——“中和之美”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
在众多设计种类中,对于“中和之美”最有追求的是中国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景观设计。其中最具代表的设计应是苏州拙政园和北京颐和园。两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中的两园,均依照中和的美感进行设计,带有浓厚的儒家美学思想以及儒家的社会和、人和的目的。儒家美学认为,过分地强调某一个方面就会导致“失调”,因而就破坏了美感。儒家的美学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心理,也形成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建筑设计上不仅要满足遮蔽风雨的功利性功能,还要受到规则的制约,在注重实用和意义之间进行调和,重于任何一方面整体都会变的失去和谐。
儒家思想文化的中和其实强调的也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苏州的拙政园中包含有七个小景区,分别是绣绮亭、香远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小沧浪、松风水阁、以及清华阁。拙政园的景观布局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真正地体现了“度”这个字,建筑类型虽然种类众多,但是从未逾越过“度”,是美学思想在建筑中的典范,从而可以获得“中和”的审美体验感。所以在建筑的设计中,景观和环境的布局应该遵循着一定的美的原则,这些原则应该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一些多样与统一、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等方面的和谐统一。
“中和之美”不仅体现在了中国的建筑设计上,还体现在中国民间图案的装饰之上。例如中国的年画、剪纸、风筝以及脸谱,都运用了“中和”的概念,中间对称,两边的范围、大小是对等存在的,给人庄重不失和谐的美感。因此,可以认为儒家美学的中庸之道或是说“中和之美”就成了解决矛盾的标准,这个标准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其实是让人的审美与物的功能性和社会的伦理道德相互融合,从而达到最高层次的和谐共生。
(二)道家美学——“道法自然”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道家对于天地万事万物之间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就是“道法自然”,道家崇尚追求自然、简约朴素的理念。在现代服装设计上时常体现出“道法自然”的思想,人敬畏自然,大自然是思想的来源也是人们灵感的迸发地。中国古代曾经有多位诗人对自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陶渊明归于自然感叹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杜甫登上泰山时感叹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经典名句,还有很多这样的诗人,他们都是在自然环境中放空自己,找寻灵感。这也说明道家的思想从古到今是一直贯穿在生活中的,在当今的道家思想的体现就是融入服装的设计中。道家不仅崇尚自然,还鼓励人们在自然中找寻到自身的归宿以及心灵的寄托,致力于实现人在自然中形成心灵和自然的完美融合,用今天的道理来解释就是顺应自然的思想。
既用“道法自然”作为服装设计的理念,就应在各个环节注重自然二字。首先是在服装设计的制作材料上,多采用取之于自然界中的材料。现如今多数服装制作厂家在选取材料上选用对于自然环境污染较大的化学材料进行加工,这就背离了取自自然、加工自然的理念。其次是对于服装设计中染色材料的选择,也是选自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着色剂。减少污染环境的化学染料,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更多的是不会对人体产生有毒的伤害。最后,制作手法上的自然,手工制作的方式更加贴近自然而不是运用大型机械进行制作,也同时要求制作者和设计者借助自然的元素与设计的理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真实的道法自然。现如今,对于自然来说与之匹配的词语就是回归。服装界越来越看重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设计师们逐渐开始模仿山脉、海洋等自然地理形态,并创作矿物染色以及自然扎染的风格。这种设计风格意在模仿大自然的水纹、山脉,以及岩石、树木等自然地理纹理,大多采用花纱与混色的纱线,利用提花、流苏、以及解构主义等设计手法,打造出斑驳的地质形态效果与较强的肌理感。“道法自然”,让道家美学和现代的服装设计浑然天成达到了一种艺术和美感的极高境界。
四、结语
总结来说,传统的儒家、道家美学都是在以人的感受为主。这种对于道德的充分重视让设计沉浸在自然和伦理道德之中,中国传统的美学为设计注入新的灵魂,指明新的发展方向。并且让后来的美学研究者和设计师们继承先辈的事业,为的是从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鼓励式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力急速发展的今天,儒道思想仍旧可以为人们提供新的发展思想,立足传统美学,学习继承中华传统美学,结合设计理论,发展优秀的中国文化是人们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朗.儒家美学对当代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1):50-56+128.
[2]陈伟,种海燕.儒家社会生态美学思想与道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45-50.
[3]刘和山,周坤鹏.论影响中国古代设计的儒家美学思想[J].装饰,2005,(11):54-55.
[4]梁梅.设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邢慶华.设计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