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帛书灸疗学术通考及成就探析

2023-05-29 06:54刘立安孙永章汤立新王育林周立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刘立安 孙永章 汤立新 王育林 周立群

〔摘要〕 基于文献学、训诂学、医学史史料考证,对马王堆帛书中所记载灸疗相关内容分析提炼与梳理总结。经考析,马王堆帛书时期,灸疗已经有了初步的经络理论指导;施灸材料种类较为丰富多样;施灸部位涵盖了从疾病局部到远端的面、线、点多个层次;灸疗应用范围涵盖了痛症、骨关节病、内科病、五官科病、危重症等多科疾病。另外,对灸疗补泻、灸疗禁忌、诊脉指导灸疗、热病可灸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马王堆帛书中的灸疗学术内容是《黄帝内经》时代以前较系统的记载,反映了《黄帝内经》时代之前的灸疗学术概貌与水平。

〔关键词〕 马王堆帛书;灸疗;针灸学术史;文献考证

〔中图分类号〕R24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3.05.023

General academic examination and achievement analysis of moxibustion in Mawangdui silk books

LIU Li'an SUN Yongzhang TANG Lixin WANG Yulin ZHOU Liqun

1.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2.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3. 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extual research has been done based on philology, classical Chinese exegesis, and medical history. Moreover,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moxibustion recorded in Mawangdui silk books have been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textual criticism by evidence and analysis has shown the facts during the period of Mawangdui silk books as followed. Moxibustion therapy had been preliminarily guided by meridian theory; the moxibustion materials were diverse; the moxibustion sites had covered the local to the distal diseased areas, including surface, route, and point. It had been applied to treat various diseases such as pain, osteoarthrosis, internal disease, five senses disease and critical illness. In addition, a preliminary consideration had been given to moxibustion therapy for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moxibustion contraindication, guiding moxibustion by pulse diagnosis, and moxibustion for heat diseases. The academic contents of moxibustion in Mawangdui silk books are a systematic record before the age of The Yellow Emperor's Inner Classic, showing the academic overview and level of moxibustion before The Yellow Emperor's Inner Classic age.

〔Keywords〕 Mawangdui silk books; moxibustion therapy; academic history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extual research

1973年底,長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的帛书及部分字简,经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整理后,理出医学帛书11种[1]。帛书所载灸疗相关内容,从广义而言,涉及灸法、熏法、熨法等数种温热疗法。熏法、熨法在当时虽与灸法有明显区分,但这些方法现均被借鉴、继承、改造并纳入了现代灸疗体系。其中较为整体系统者有《足臂十一脉灸经》以及《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乙本(以下统称《灸经》),其全面论述了人体十一经脉的循行方向及所病之灸法。其余的医书中亦散见若干条与灸疗相关的文献内容,其中《五十二病方》直接带有“灸”字者有6处,若加上与温热熏法及熨法相关者共24处,至于学界认为《五十二病方》中与“灸”相关内容有9条及11条者,皆是由于将“炙”字错作“灸”字。帛书原文“灸”字一般用“久”,关于此问题著名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已经撰文指出[2]。《脉法》中所见“灸”文献有1处,《天下至道谈》中有1处,《杂疗方》中见熨法有3处。以下即在上述文献考量基础上展开具体的灸疗学术内容考析。

1 《灸经》反映的灸疗学术与成就

1.1  灸疗适应证

《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乙本中虽所论述主要为经脉循行,但仍可以窥其对灸疗适应证有丰富的论述,当然这并不代表这一时期灸疗有爆发式发展,在此之前,之所以未发现系统的灸疗文献,主要原因或是受考古学发展限制的影响。除去脱落文字,对其中现今可见的灸疗适应证进行统计,仍有150余种,综合涵盖了痛症、骨关节病、内科病、五官科病、危重症等。详见表1。

1.2  规律性施灸定位体系

从《灸经》的直观记载,即可知这一时期的施灸定位已经精确到“线”的层次。进一步解读,《灸经》中有关灸疗实践的集中论述即是在确定了病候归经后灸其本脉。《灸经》时代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在人体上能直接观察与感受到的“脉”就是搏动之动脉。据黄龙祥[3]分析:当时经脉概念的形成,正是古代医家在脉诊基础上,发现了人体上下联系的规律,所以创立了经络学说来解释这种规律,原本腕、踝部脉口之脉诊病候自然就演化成了经脉病候,也即首见于《阴阳十一脉灸经》的“是动病”。张维波[4]研究认为,灸疗与血管关系密切,“灸其脉”就是灸经络循行部位的异常血管搏动处,这种异常血管搏动处可能是穴位形成的前体。综合黄龙祥的研究和“血管搏动论”认为,血管异常搏动处最常见、最直观者位置在腕、踝动脉处,通过这些部位即可进行“三部九候”式的脉诊,同时古代医家根据其异常搏动,梳理了经脉“是动病”。综上可推知“灸其脉”最可能的就是灸腕、踝部动脉处。腧穴之设穴定位,这种最直观的“脉”处往往对应着十二原穴,从现存的《灵枢经》来看,十二原穴或是古代医家最为重视的“祖穴”,因《灵枢经》之开篇《九针十二原第一》即对十二原穴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5]3由此可知,对“灸其脉”进一步解读,可以将其由“定线”推进到“定点”这一更精确的层次,此论可打开马王堆帛书中关于施灸定位解读的一点思路。

1.3  灸疗与其他疗法的逐渐结合

《足臂十一脉灸经》中十一脉之论述皆有“灸其脈”,其经脉失常后治疗方法很明确,就是应用灸疗。而《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及乙本之中,则多数经脉均未直述其干预方法,只见少阴脉有1处[1]37,“【少】阴之脉,【久(灸)则强食产肉,缓带】,皮(被)发,大丈(仗),重履而步,久(灸)几息则病已矣”。也就是说,少阴脉病,在灸基础上,要“强食产肉”和“被缓带,大仗重履而步”。“强食产肉”又有“强食生肉”之意。杨上善《太素》[6]认为“肾有虚风冷病,故强令人生食豕肉,温肾补虚”。张介宾[7]认为“生肉厚味也,厚味所以补精”。周一谋等[1]38帛书整理小组成员根据《针灸甲乙经》记载的“但刺然谷……多见血,使人立饥欲食”,推定少阴脉与食欲有密切关系,故考《阴阳十一脉灸经》此处应作“强食产肉”,解读为“增强食欲,增加体重”。总之,无论古代医家还是现代医家,都将之归于饮食调养方法。关于“缓带被发,大仗重履而步”“缓带披发”可参考《素问·四气调神大论》[8]中的“春三月……披发缓行,以使志生”。“大杖”则可参考马王堆汉墓医书中《导引图》第十四图题记[1]249中“以丈(杖)通阴阳”;“重履”则可以参考《陈希夷导引坐功图式》[9]中“两足左右踏”。总之与此相关的多种文献记载均指向导引术。此指向尚有另一面可以佐证,《阴阳十一脉灸经》有甲本、乙本两种,二者原文、大义基本一致。甲本与《足臂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抄在同一卷帛书上;乙本则录在另一卷帛书上,前接《却谷食气》,后接《导引图》。据抄录者的分卷来看,甲本归于医用,乙本归于导引之用。综上,《阴阳十一脉灸经》中记录了对经脉病候施灸、调节饮食合以导引的综合疗法。一般认为《足臂十一脉灸经》之成形较《阴阳十一脉灸经》为早[1],而表1直观显示,《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病候重叠度很高,若合上《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的“是动病”,则相合度更高。这也反映了所录病候从《足臂十一脉灸经》单纯灸法到《阴阳十一脉灸经》综合治疗的客观过程。

2 《五十二病方》反映的灸疗学术与成就

2.1  严格意义上的灸疗综观

《五十二病方》中可见与“灸”相关文献记载6条,从辑出的文献记载中可以从施灸材疗、部位、方法、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详见表2。

第一,关于施灸材疗,明确记载的有3种:一是旧蒲席或蒲薦上的蒲子搓成的蒲绳。蒻,《说文解字》[10]30释为蒲子,可以平为席者;二是枲垢。枲,《说文解字》[10]245释为麻,枲麻,即大麻的雄株,只开雄花,不结果实。垢,《康熙字典》[11]载:“垢,一曰尘。”枲垢,疑即治枲麻时掉落之尘屑,也就是麻屑;三是艾草。由此可见当时的施灸材料是多样性的;同时其记载的枲垢并非单独作为施灸材料,而是以艾草裹,二者形成复合型灸材。在此艾草作为一种较为基础的施灸材料承载其他药物进行灸疗,再对照《孟子·离娄上》所载“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12]及《诗经·采葛》所载“彼采艾兮”[13]等有关艾草的记载,再次验证艾草在《黄帝内经》时代以前可能已经成为主流施灸材料了。综上,此时的施灸材疗具有一定多样性与复合性,艾灸已经是主流灸材之一。

第三,灸疗方法主要是将灸材放于人体表面的直接灸酌,因此时燃材距离人体有一定距离,熏灸方法明确称为熏法,后文详细讨论。对于灸法,也可以与砭法合用,如治疗癫疝时即是砭灸结合,参合《灸经》考之少阴脉疾病的灸疗、食养及导引结合,更进一步明确,灸疗可以单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

第四,灸疗应用范围可用于现代疾病的皮肤科、外科、泌尿科、肛肠科等疾病。对于癫疝病的灸疗患者中颠,则从侧面间接反映了灸疗有升提作用。

2.2  广义上的灸疗拓展——熏熨之法

将《五十二病方》与《杂疗方》中的熨法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熨法在当时虽然与严格意义上的灸法泾渭分明,但纵观现代灸疗体系,首见明清时期并流传至今的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类灸法[17]在操作时,即点燃灸条,隔多层棉纸直接按之于人体体表,并不着肉,但求透热,其与熨热之法多有类似。考察现代艾条悬灸中的回旋灸一法,最开始在朱琏所编的《新针灸学》[18]中并非称作“回旋灸”,而名为“熨热灸”,但在实际操作上,此熨热灸是点燃艾条后距离人体体表有一定距离的熏灸之法。由此可见,随着灸疗的逐步发展,现代灸疗体系对古代医家之温热疗法进行了广泛借鉴,对于古之灸法、熏法、熨法进行了继承、改变、杂合、统一。熨法所用的材料进一步丰富,组合上也更为复杂,可以见到组方,如《五十二病方》记载熨痂的组方[1]193:冶乌豙(喙)、黎(藜)卢、蜀叔(菽)、庶、蜀椒、桂各一合。此处“冶”字据《说文解字注》[19]析可通“野”,如“冶游”一词即是通用。当然,此时可见的熨法之治疗范围不出伤科、皮肤科、外科疾病,这与《韩非子·喻老》[20]记载的“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是一致的。

3 《脉法》《天下至道谈》中的灸疗学术及成就

《脉法》可见“灸疗”相关文献有1处[1]42:“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气】上而不下,【则视有过之脉】,当环而久(灸)之。病甚,阳上于环二寸而益为一久(灸)。气出(郄)与肘,□一久(灸)而□。”该处与灸疗相关的内容缺失较多,后来补足较充分,然仍不足为凭,难考其本意。但是从本篇之立名,可以推知灸疗已经与脉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脉诊是灸法实践的向导之一;通过上述文献的上下文分析,灸疗内容论述紧接的一句话是“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此句后续可能涉及治病补泻内容。此处有两种可能:一是灸疗本身具有补泻二端;二是灸疗与紧随其后的砭法结合进行补泻,很有可能灸疗偏于补益,因灸疗相关原文中有一个“益”字,与前文的“益不足”相呼应。综上,据此条,灸疗与诊脉已经结合,反映出古代医家可能对于灸疗的补泻及相关性质已有所思考。马继兴著《针灸学通史》[21]时以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脉法》乙本(存312字)与马王堆本对照,考出《脉法》中有一条有关灸疗禁忌证的条文,即“(痈肿)有脓者,不可灸也”,从此条可窥见古代医家对于灸疗禁忌证有了初步认识。

《天下至道谈》与“灸”相关文献有1条[1]422:“疾使内,不能道,产病出汗椯(喘)息,中烦气乱;弗能治,产内热;饮药约(灼)灸以致其气,服司(饲)以辅其外。”在此处可首先着眼于“灼灸”之前的病候,比较明确的有三方面:一是出汗喘息;二是气乱中烦;三是内有热。从以上可以总结出一条病机,反过来说,以上三方面可以用一条病机贯穿——即是气乱生内热。灼灸的作用也便跃然纸上,即是理气治内热,由此知古代医家此时对于将温热性质的灸疗用于温热证候的疾病方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4 小结

学界研究认为马王堆出土文献早于《黄帝内经》,根据抄写字体考察,其抄写时间在秦汉时期,下限于汉文帝时期;根据语言表达方式考察,内容的成书上限在战国,下限仍是长沙轪侯利苍及其妻辛追下葬的汉文帝时期[22-23]。综上,在马王堆帛书时期,灸疗已经有了初步的经络理论指导;灸材种类较为丰富多样,确定艾草是基础灸材之一,且出现了艾裹枲垢等复合型灸疗材料,延伸至熨、熏等相关疗法,可见多种药物组方作为施术用材;在作用部位上,层次多样而全面,既可见胻、足趾等面状施灸部位,又可见循经线而施灸者,还可见灸患者“中颠”等更为精确的点状部位,施灸部位已经全面涵盖了从疾病局部到远端的面、线、点多个层次。操作上,有灸法、熏法、熨法等数种温热疗法,并可见应用施术器具,虽然熏法、熨法在当时与灸法有明显区分,但随着灸疗的长期发展,至今这些方法已经均被借鉴、继承、改造并纳入了现代灸疗体系。且在当时灸法既可以单用,又可以与导引、砭法形成联合疗法。在灸疗应用范围上,《灸经》记载的灸疗应用主要以外经病为主,《五十二病方》所载之灸疗主要应用于伤科、皮肤科、外科、肛肠等方面疾病,且当时古代医家可能已经明确灸疗在理气、升提方面的作用。另外,通过马王堆帛书可以看到,至这一时期,古代医家已经进行了灸疗补泻、灸疗禁忌、诊脉指導灸疗、热病可灸等方面的初步思考。

注:本文承袭马王堆医书整理小组帛书考注体例[1],录写帛书原文时,对马王堆出土简帛医书中的异体字、假借字一般随文注出正体字和本字,外加( ) 号; 原有错字,一般随文注出正字,外加〈〉;不能释出的字,用□表示,并根据简帛文献格式推定字数,一“□”表一字;原有脱字,帛书整理小组进行了拟补,外加【】。

参考文献

[1] 周一谋, 萧佐桃. 马王堆医书考注[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2] 裘锡圭. 马土堆医书释读琐议[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7, 9(4):42-44.

[3] 黄龙祥. 经络循行线是如何确定的[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 7(9): 1-3.

[4] 张维波. 古代经络概念与现代经络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3, 9(12): 44-47.

[5] 田代华, 刘更生. 灵枢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6]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5: 95.

[7] 张介宾. 类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5: 413.

[8] 田代华. 黄帝内经素问[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

[9] 高  濂. 遵生八笺[M].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240.

[10] 许  慎. 说文解字[M]. 注音版. 徐  铉, 校定. 愚若, 注音.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1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 康熙字典: 标点整理本[Z]. 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2: 532.

[12] 孟  轲. 孟子[M]. 邵士梅,注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8: 94.

[13] 朱  熹, 集注. 诗集传[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36.

[14]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三十卷[M]. 影印本.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 444.

[15] 毕  沅, 校注. 墨子[M]. 吴旭民, 校点.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5.

[16] 孙诒让. 墨子兼诂[M].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6: 4.

[17] 孙忠年, 刘学锋, 辑注. 太乙神针[M]. 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47.

[18] 朱  琏. 新针灸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4: 73.

[19]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394.

[20] 王先慎,集解. 韩非子[M]. 姜俊俊,校点.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184.

[21] 马继兴. 针灸学通史[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50.

[22] 王  琳, 陈隆文. 有关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几个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1(4): 53-57.

[23] 沈国权, 龚  利, 房  敏, 等. 经筋-经络的初始形式: 从马王堆帛书探讨经络学说的形成[J]. 上海针灸杂志, 2014, 33(1): 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