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瑾
“我是沧浪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代言人獬小薰,我带大家看一看沧浪街道的法治文化景点。本次旅行的第一站是乘骝桥,它建成于同治十三年,距今有149 年历史。乘骝桥的‘骝’字泛指骏马,乘骝桥寓意骏马坦途、四通八达。走过乘骝桥,向东,来到舒适旧居。这里曾是苏州著名律师、吴县律师公会会长吴曾善的居所,也是獬小薰要在这个景点为大家介绍的法治人物。吴曾善先后在苏、沪两地任司法行政官、律师。吴曾善还是‘七君子’的辩护人之一……”
姑苏区沧浪街道“獬小薰法治游”日前正式发布。“法治”成为文化沧浪的别样风景,用法治元素渲染沧浪美景,用法治文化体现古韵今风,且看沧浪的花样玩“法”。
“獬小薰”,是沧浪街道2020年打造的法治代言人。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以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獬豸”为原型,獬豸,在古代代表法律的公平、正义,昭示着司法客观。薰,谐音熏陶。其名寓意着用法治文化熏陶社会环境。
“獬小薰的形象设计,从最早的电脑手绘版,之后是漫画版,到今年推出三维动画形象,经过数次迭代‘升级’。今年‘獬小薰’法治游手绘地图及宣传视频也同步亮相,将法治文化与全域旅游结合起来,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这条历史价值高、江南韵味足、法治底蕴深、浏览趣味浓的法治游线路。”沧浪街道司法所所长史春明告诉记者。“獬小薰”将担任法治游的主讲人,带大家穿梭在沧浪的街头巷尾,聆听法治故事。
东大街社区的小朋友体验法治碑拓的制作
沧浪街道本身文化底蕴深,辖区有众多历史遗存,不少还与法治有关。比如32号街坊的“三杨故居”,“三杨”,指的是杨荫杭、杨荫榆和杨绛。杨荫杭是近代革命党人,也是一位法学家。他曾担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兼司法筹备处处长等职务。他严于执法,刚正不阿,主张司法独立。1923年,杨荫杭迁居苏州,以开业律师和自由评论家为业,并购置位于庙堂巷的“一文厅”作为住宅;瓣莲巷4号的曹沧洲祠,始建于清末民初,现存两进。曹沧洲曾担任苏州市贫民乞丐习艺所董事等职,贫民习艺所,代替了传统监狱的简单圈禁和刑罚,是中国监狱与收容机构向近代化过渡的产物;江苏按察使署旧址,自明代以来就是官衙重地;苏州警察博物馆,最早是江苏按察司监和苏州府监;沿着护城河往南走,便是接官厅旁的汤斌廉政文化展示馆,展现汤斌“为政清白像豆腐汤,生活简朴像黄连汤,于世道人心则像人参汤”的形象。当然还有古胥门广场、况公祠等诸多法治文化景点。
这些历史遗存都进行了很好地保护与修缮。在实地游览中,社区法律明白人等工作人员将作为“法治导游”,带大家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赏美景、学知识、听昆曲,深度体验全新的法治文化。这条线路目前设了6个点,可观可玩。每个点都拍了微视频,扫一扫手绘地图上的二维码,即可在线观览。
法治灯谜等你来猜
据悉,沧浪街道将持续围绕“法韵沧浪”品牌,优化“獬小薰”法治游项目,让线路更有亮度、普法教育更有深度、面向群体更有广度,为“文化沧浪”品牌注入更多法治内涵。
法治宣传教育是司法所的主要职能之一。沧浪街道司法所用心打造“苏式普法”,借助好玩、有趣的方式,引起居民、企业等在依法守法上的关注度,提高法治意识,营造法治氛围。
2018年,街道推出“法治微舞台”项目,结合居民身边的真人真事,以法治主题创作的形式在苏州各大高校开展法治题材的曲艺创作大赛,创作了一批反映居民喜怒哀乐、弘扬社区正能量的法治文艺作品。据悉,当时法治微舞台剧本,创编了好几个。比如新宪法(快板)——甲:打竹板,响连天,今天来到了道前,来找老张聊聊天……乙:宪法知法我最强,沧浪居民都说棒,听我一一把话扬……甲:老张说的不一般,为了人民宪法颁布。只要坚持法治观,富强民主指日看……合:新宪法,放光芒,全国人民齐赞扬。夸沧浪,赞沧浪,沧浪法治是榜样。
街道又以“法治+非遗”为主线开展“指尖秀法”文创项目。苏州是手工艺之都,将剪纸、苏扇、五谷画、碑拓、草棕编等传统手工艺与“法”融合,让抽象的“法”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让大家知识体验双丰收。比如一幅扇面上,画上小朋友手捧宪法的图案;跟着老师学习法治图案剪纸技艺,并深入浅出地收获法律知识;根据秦代出土的法律竹简、东吴大学的牌坊“养天地正气”,在法治碑拓体验中了解“法”的历史典故,也在心中烙下“法”的印记。
这两年,围绕“法韵沧浪”主题,沧浪街道司法所邀请律师拍摄普法短视频,在社区的“法润民生”微信群、“话盘门”公众号等平台推送。另外,还专门组织法治漫画大赛、法治故事会微视频大赛,制作手偶戏视频,编排情景剧,全面开启沉浸式普法。
况公祠内,上演着昆曲《十五贯》,将况公的故事娓娓道来。曹沧洲祠内,表演《牡丹亭》,杜丽娘和柳梦梅所追求的是把爱情当作基础的婚姻,这正是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婚姻自由”。“法曲律韵”成为沧浪街道“苏式普法”的点睛之笔,用昆曲搭台、法律唱戏的方式让观众在实景演绎中树立法治观。
最近,一部由法律明白人、专职调解员、社区法律顾问等主创的普法系列短片《法律明白人的故事》在街道开拍,演绎了法律明白人身边发生的三个真实案例。
如今的普法活动,更注重互动,引得居民纷纷来学法。“我们会继续发挥‘獬小薰’IP效应,开展‘獬小薰学法课堂’‘獬小薰的法曲律韵’等普法活动,让獬小薰穿上不同朝代的服装,宣传、讲解不同的法律内容、法治人物。”史春明表示。
法治为根,文化为魂。沧浪街道建成“百合家安议事亭”“胥虹法治大舞台”“玉兰法治苑”等一批家门口的特色法治阵地。廊下议事,透出传统街坊“古韵味”。老村新建,构建和谐邻里“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