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龙,董钊绮,李潇凡,2,吴双,宋倩倩,卞友庆,江勇,常国斌,2,陈国宏,2,白皓
(1.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2.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 扬州 225009)
饲料成本占畜禽养殖成本的70%以上[1],饲料利用效率的高低与畜禽养殖成本息息相关。为提高养殖企业的生产效率,满足人们对优质畜禽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有效降低畜禽采食量,提高饲料效率,成为当前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饲料转化率(feed conversion rate,FCR)和剩余采食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来评定饲料效率。FCR常用料重比(F/G)表示,它作为比率性状,不能解释不同体型和不同生长速率畜禽之间饲料效率的固有差异。而RFI被认为是一种更适合于衡量畜禽饲料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属于中等遗传力,表示实际采食量和满足生长与维持需要的预期采食量之间的差异[2],能够比较不同生产水平畜禽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更好地选育饲料效率高的优质畜禽。目前,在牛、猪、鸡等畜禽中已采用RFI对饲料效率进行选育,并取得显著进展。Jiu等[3]对肉牛研究发现,高RFI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低RFI牛的牛肉风味强度降低、肉质持续多汁。Smith等[4]研究认为,对低RFI猪的选育可能改变胴体组成,而对pH值和持水能力的影响很小。Yang等[5]发现,选择低RFI的皖南黄鸡可能有利于在不影响肉质的情况下减少脂肪沉积。在肉鸭方面,边蓓蕾等[6]研究发现北京鸭RFI与F/G呈中度相关(r=0.52)。张云生[7]研究表明高RFI群体北京鸭的皮脂重、腹脂重以及皮脂率等性状显著高于低RFI群体,而胸肌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则显著低于低RFI群体。然而,有关小体型肉鸭RFI对饲料效率进行选育的报道较少。因此,本试验开展小体型肉鸭RFI与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相关性探究,为小体型优质肉鸭饲料效率的改良和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本试验所用的小体型肉鸭(益扬1号,白羽、乌嘴、乌脚)全部由沭阳众客种禽有限公司特种鸭育种场提供。选取1 000只(公母各半)14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小体型肉鸭转入73 cm×55 cm×80 cm的单笼饲养。每笼均配有单独的喂食器和饮水器,以测定个体的采食量(FI)和体重(BW)。试验期间采用24 h光照。预试期为15~21日龄,正试期为22~63日龄,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日粮的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日粮的组成及营养组成Table 1 Compositions and nutrients of the experimental diets %
1.2.1 生长性状测定正式试验开始前节水、断料6~8 h,测量初始试验日龄个体体重(BW22);试验结束时测量最终日龄个体体重(BW63),记录22~63日龄个体的总采食量(FI)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计算个体的代谢体重(BW0.75)、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和剩余采食量(RFI);在试验结束后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肉质指标。参照Aggery等[8]的方法,计算RFI:RFI=FI-(a+b1BW0.75+b2BWG)。式中:FI为全期采食量;BW0.75为试验开始时代谢体重;BWG为体增重;a为截距;b1、b2为偏回归系数。
1.2.2 屠宰性状测定随机挑选63日龄小体型肉鸭72只(公母各半)屠宰。测定方法参照《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NY/T 823—2020》,测定指标包括每只鸭的宰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和肌胃重,计算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瘦肉率、腹脂率和肌胃率。
1.2.3 常规肉品质测定pH1 h值:屠宰后1 h内在左侧胸肌、腿肌上3个不同位置用手术刀划3个裂口,使用便携式pH计(DELTA320型,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依次插入,使电极头完全插入肉样中,待数值稳定后读取并记录3个位置处的pH1 h值,重复3次求取其平均值。pH24 h值:测定pH1 h值后,将肉样保存至4 ℃冰箱,于屠宰后24 h取出肉样并测定其pH24 h值,测定方法同pH1 h。肉色:取新鲜胸肌去除筋膜后,使用色差仪(CR-400型,日本柯尼卡美能达)紧贴肌肉表面进行亮度值(L*)、红度值(a*)和黄度值(b*)的测定,测3次取平均值。剪切力:沿新鲜胸肌肌纤维方向修剪成宽1 cm、厚0.5 cm的长条肉样(无筋腱、肌膜和脂肪),用嫩度仪(C-LM3B型,北京TENOVO)测定剪切力值,每个肉样测3次,取平均值。失水率:取约5 g新鲜胸肌肉样称重(W1),上下各垫16层滤纸,使用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力仪(YYW-2型,上海锐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加压343 N,保持5 min后取下,称压后肉样重(W2)。失水率=(W1-W2)/W1×100%。
1.2.4 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将新鲜胸肌剔除筋膜和脂肪并剪成若干小块,用高速万能破碎仪(FW80型,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绞成肉泥后用肉类成分快速分析仪(FoodScan型,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测定肌肉中水分、蛋白质、脂肪和胶原含量。
由表2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公鸭的BW21、BW63、ADFI和ADG均极显著高于母鸭(P<0.01),而F/G和RFI极显著低于母鸭(P<0.01)。
表2 63日龄小体型肉鸭生产性能Table 2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small-sized meat ducks on 63-day-old
由表3可见:小体型肉鸭公鸭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瘦肉率、腹脂率和肌胃率与母鸭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63日龄小体型肉鸭屠宰性能Table 3 The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small-sized meat ducks on 63-day-old %
由表4可知:小体型肉鸭公鸭胸肌的b*值显著高于母鸭(P<0.05),但L*、a*等肉色指标与母鸭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公鸭的pH24 h显著低于母鸭(P<0.05),但公鸭屠宰24 h后的失水率极显著高于母鸭(P<0.01)。
表4 63日龄小体型肉鸭肉品质性状Table 4 The meat quality of small-sized meat ducks on 63-day-old
由表5可知:小体型肉鸭公鸭的胶原含量显著低于母鸭(P<0.05),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在公鸭和母鸭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表5 63日龄小体型肉鸭肌肉营养成分Table 5 The muscle proximate composition of small-sized meat ducks on 63-day-old %
小体型肉鸭63日龄的RFI与屠宰性能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6。RFI与F/G(r=0.711)、ADFI(r=0.513)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胸肌率、瘦肉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肌胃率与全净膛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腹脂率与半净膛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全净膛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瘦肉率与胸肌率、腿肌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净膛率与半净膛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屠宰率与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ADFI与ADG、BW0.75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BW0.75与ADG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F/G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表6 63日龄小体型肉鸭RFI与屠宰性能的相关系数Table 6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RFI and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small-sized meat ducks on 63-day-old
对小体型肉鸭63日龄RFI与胸肌肉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RFI与F/G(r=0.711)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FI与L*呈显著负相关(P<0.05),RFI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F/G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失水率与a*呈显著正相关(P<0.05);pH24 h与pH1 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b*与L*、a*呈显著正相关(P<0.05)。
表7 63日龄小体型肉鸭RFI与胸肌肉品质相关系数Table 7 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RFI and meat quality of small-sized meat ducks on 63-day-old
小体型肉鸭63日龄RFI与胸肌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8)显示,RFI与胸肌胶原含量(r=0.400)呈显著正相关(P<0.05);F/G与胶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胶原含量与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水分和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蛋白含量和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表8 63日龄小体型肉鸭RFI与胸肌营养成分相关系数Table 8 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RFI and proximate composition of small-sized meat ducks on 63-day-old
本研究结果表明,小体型肉鸭公鸭的RFI为-2.52 g·d-1,母鸭的RFI为2.40 g·d-1,说明剩余采食量在性别间存在差异。另外,RFI与F/G和ADFI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BW0.75和ADG无显著相关,表明对RFI的选育是在不影响生长速度的前提下,通过降低采食量来实现的。这与Zhang等[9]对北京鸭和刘杰等[10]对北京油鸡的研究结论一致。Zhang等[11]研究表明,低RFI羔羊与中、高RFI羔羊相比,ADG无显著差异,但低RFI羔羊F/G显著低于中、高RFI羔羊。相反,F/G与BW0.75和ADG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ADFI无显著相关性。可以推测,对低F/G的选育是在采食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体增重来提高饲料效率,这与Wen等[12]和卢立志等[13]的研究一致。但在实际生产中,同时选择F/G和体重性状会降低选择效应[14],因此RFI被认为是提高畜禽种群经济效益的有效选择性状[15]。
研究发现,RFI与屠宰性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即对RFI的选育可能会引起畜禽屠宰性能的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RFI与胸肌率和瘦肉率呈显著负相关。这些结果也在猪、鸡上的研究中被证实。Gilbert等[16]研究发现低RFI猪的胴体更瘦,肌肉含量更高,背膘厚度更薄,肌肉肌内脂肪含量更低。Zhuo等[17]在肉鸡的试验中发现,与低RFI组相比,高RFI组采食量增加,胸肌率降低,腹部脂肪增加。Zerehdaran等[18]研究也表明,降低肉鸡脂肪沉积能进一步提高饲料效率和胴体品质。推测,高RFI个体能将从饲粮中获得的能量进行分配,从而积累更多的脂肪,但胸肌相应减小,而选择低RFI的个体有利于减少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相反,F/G对屠宰性能影响不大,无显著相关。
肉色作为肉品质的评价指标,反映了肌肉生理、生化和微生物学等指标的外观表现。本试验结果显示,RFI与L*呈显著负相关,与a*、b*等肉色指标无显著相关,而F/G与L*、a*、b*等肉色指标的相关性不高。Drouilhet等[19]同样对半番鸭的研究后发现,低RFI个体的L*值显著高于高RFI个体。而Faure等[20]发现低RFI品系猪比高RFI品系肉色更浅,说明对RFI的选育可以改善肉色以提高肉品质。
pH值变化是屠宰后肌肉组织酸度变化的直观表现,所以pH24 h被认为是影响畜禽肉质性状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小体型肉鸭的pH24 h值低于pH1 h值,且RFI与pH呈较弱的正相关。这与Lefaucheur等[21]对猪的研究结果一致,他们发现,与高RFI组猪相比,低RFI组猪的pH24 h值更低。而Emamgholi等[22]对鸡研究后发现RFI与pH24 h呈显著负相关,即高RFI鸡的胸肌pH值显著小于低RFI鸡。本试验与之存在差异,可见RFI与pH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通常用剪切力大小来表示嫩度,它是肉品内部结构的反映,正常肉剪切力与嫩度呈负相关,即剪切力值越大,肌肉嫩度越小,反之则嫩度越大[23]。本试验结果表明,RFI和F/G均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即低RFI个体的剪切力小于高RFI的剪切力,则低RFI个体的嫩度大于高RFI个体。Zorzi等[24]发现类似的结果,与低RFI内洛尔公牛相比,高RFI内洛尔公牛具有更高的剪切力。Nascimerito等[25]也发现高RFI动物对未老化肉的剪切力高于低RFI动物。由此发现,选择低RFI个体可能会影响畜禽肌肉嫩度,进而改变肉品质。
肌肉中的胶原含量主要决定肌肉的硬度,它也会影响肌肉嫩度和风味,且肌肉的胶原含量与嫩度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RFI和F/G与胸肌的胶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这与Fidelis等[26]的研究结果一致,高RFI牛最长肌的胶原含量显著高于低RFI的胶原含量。说明低RFI个体相比于高RFI个体,胶原含量更低,胸肌肉嫩度更好。
综上所述,RFI独立于生长性状,更适合作为小体型肉鸭的选育指标。对低RFI小体型肉鸭的选育可以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且不影响增重,但可通过影响胸肌率、瘦肉率等屠宰性状以及胸肌L*、剪切力和胶原含量等肉质性状,改善肉品质,这对提高小体型肉鸭品质和平衡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