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霞 韦丽丽
(柳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同时还是国家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试点城市、国家科技经济体制综合配套试点城市和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等。可见,柳州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持,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与之相匹配。但当前柳州高等教育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现代化建设上都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提高。
1.在院校的数量上无法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如表1 所示,目前柳州市共有高校6 所,占广西高等院校(总共85 所)的7%。与广西其他城市相比,同为副中心城市的桂林市有高等院校12 所,比柳州市多了一半;建市仅19 年的崇左市有8 所高等院校,比柳州市多2 所;革命老区百色也有5 所高等院校,与柳州市不相上下。
表1 广西各地经济发展数据与高等院校分布情况表
如表2 所示,与中西部同为第二大城市的江西赣州、湖南衡阳比较,三座城市都是本省中重要的工业城镇、著名的商业城市和物流中心以及交通枢纽,但赣州和衡阳的高校分别有11 所。再与中西部GDP 值接近、人数接近的九江、株洲、绵阳相比,柳州市的高校数量也偏少,特别是与GDP 值接近的株洲相比,柳州平均69.28 万人拥有一所高等学校,株洲平均39.02 万人拥有一所高等学校。可以说,在数量上,作为广西重要工业城市的柳州,在高等教育院校数量上与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是不相匹配的。
表2 中西部几所城市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各项数据对比表
2.在高素质人才培养上无法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从规模上讲,柳州市的6 所院校中本科院校2 所,专科院校4 所,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专科职业教育层次,本科层次以及研究生层次占比较少,人才培养水平偏低,无法满足柳州高质量转型升级、实现万亿工业强市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3.专业布局还不能完全满足地方产业升级的需要
柳州市6 所院校专业涵盖机械、汽车、电子、化工、制药、物流等,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文、理、医学等学科为辅的教育体系。围绕柳州的支柱产业汽车、机械等,6 所高校均开设了与汽车、机械相关的专业,如车辆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在服务地方产业、培养产业人才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还要看到,新兴产业和改善民生的部分学科专业布点空缺或培养的数量不足,现有专业与当地产业吻合度也不高等问题,致使柳州高等学校现有的专业布局还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升级的需要。
柳州市深知高科技人才对柳州发展的重要性,《柳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 年)》[1]中提出“扎实提升高等教育与城市发展融合水平”“有效扩大高等教育供给和规模”等,将高等教育的规划发展摆到了重要位置。根据相关数据研判,到2030 年,柳州市高校在校生人数可达到19.8 万人,而目前为8.5 万人,差距11.3 万人的规模。在各大城市“高薪引才”环境下,柳州光靠外引不是长久之计,最根本最现实的还是培育和储备,而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储备离不开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外引内育”相结合才是柳州强市的长远之计。因此,柳州市提出《柳州市高等院校设置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0 年)(征求意见稿)》[2],拟在2030 年达到15 所高校规模,其中本科高校7 所,高职8 所,另外还有3 所研究生分院(办学机构)。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柳州唯一的民办高校,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是柳州工学院需要正视并解决的课题。
作为柳州市唯一的民办高校,柳州工学院有着贴近市场、治理高效、机制灵活等民办高校的天生属性,其定位是工科为主、多种学科协同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办学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高校[3]。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的高校,须在当前和未来柳州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与趋势中看清自己的目标与方向。教育家潘懋元先生在回答“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导致高等教育质量质量下降”这一问题时,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应用型大学的质量标准是应用”。在柳州市的高校数量还处于较少阶段时,应选取多领域项服务模式以满足地方经济全面发展的要求,并在此期间将自身的特色专业做“大”做“强”,继而做“专”,使自己积累拥有“应用”专业话语权的底气;在高校数量增加后则应该选择单一项或固定项“应用”领域服务模式,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自身已经积累的专业“话语权”优势,能够更加有效地、高质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服务。
未来高等教育供需形势变化,人口增长压力下降,生源增长趋缓,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首当其冲受到极大影响当是普通民办高校、高职院校,特别是布局在大城市以外和处于困难地区的民办高校和高职院校[4]。因此,要想在未来有话语权、竞争力,抓住专业设置与师资队伍进行强力建设。首先是抓住当前柳州市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坚行动,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程,重点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积极打造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5]的重要时期,瞄准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电网、机器人等,进行专业升级、专业交叉、新专业设置,加快调整招生规模和学科专业布局。其次是抓住当前柳州市陆续出台人才引进、人才奖励等政策吸引了一批高质量人才的时机,柳州工学院可通过客座教授、首席专家、聘用实践导师等方式引进,打通校内校外“双师”共育之路,可弥补民办高校自身师资队伍的前沿知识更新不快、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柳州工学院前身是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公办学校“校中校”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转设后一段时间内会存在:脱离母体高校品牌,自身品牌建设尚需时日;受母体公办学校管理体制影响,独立后需引入高素质管理人才;原先优质教师资源可以依赖母体高校,独立后领军人物、高水平师资缺乏;与母体学校同处区域内的诸多竞争之中,发展受限等等问题。看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与需求,转设初期紧紧抓住与母体学校的关联性,一方面借着与母体学校的血脉联系,实施“借力发展”,解决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带动年轻师资队伍的成长。另一个方面在寻求差异化发展的前提下保持与母体学校“合作发展”,可以弥补科研领军人物不多、科研成果不够、区域科技成果转换平台缺乏等方面的短板。
专业跟着产业走,在老牌专业的人才培养上要向着人才成长的可持续发展上下功夫,以人才的品质要专业的口碑。这里的人才品质主要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之后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最难得的是在其成长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能够不断递增。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能够在其专业领域不断成长并在新时代中不断创造价值,这才是人才培养的最佳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持续抓住柳州支柱产业发展需求,在汽车、机械、土木、食品等专业人才培养中持续深耕,在打牢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等专业能力,为人才培养和未来成长奠定良好、扎实的理论与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创新能力、思维意识、职业素质等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培育,为人才的终身学习、技能成长等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突破与发展越来越依赖多学科交叉与融合,这些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将对未来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可以讲,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生长点。柳州工学院应该放眼长远,抢占人才培养先机,在相关领域的交叉培养上占领制高点。一方面是抓住国家战略发展和柳州市长远规划发展需求,借助区域高校科研合作(或联盟)、校企产业融合平台等模式,形成“跨地区”“跨单位”“跨学科”的协同研究,寻找到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点,培养相关产业所需人才。二是立足学校原有优势,推进工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通过学校传统工科专业之间的融合、工科专业和其他学科专业的融合,发展出更适应产业需求的新工科专业。这也响应国家号召,对现有学科体系调整,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工科建设。
继续深化和拓展“卓越计划”的育人成效。柳州工学院于2019 年便推出大学生骨干“卓越计划”,每年选出优秀学生骨干赴“政、企、创”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包括柳州市团委、广西汽车集团、柳工集团、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东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等。其宗旨是引导大学生们走进柳州、了解柳州、认同柳州、服务柳州,帮助大学生们在社会实践和职场体验中进一步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增强就业、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留在柳州、为柳州发展奉献青春和智慧的壮志。据学院数据统计,柳州工学院在柳州本地招生约3%,但每年毕业留柳学生占比达22%。“卓越”计划品牌在逐年丰富与完善,也在逐年形成特色品牌、打出地方口碑。从这个层面上讲,“卓越”品牌要搞好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实践机制,真正意义上实现协同效应,充分实现校内外的资源和要素整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培养,从而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社区养老、家政、物业、健康等服务机构加快发展,产生了大量就业岗位,为此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的通知》,号召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为提高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大短板,国家层面出台多项适用性强、含金量高的支持后发地区的有关政策,继续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无疑是吹响了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征召令。此外,柳州市出台的相关文件中涉及工业、乡村、旅游、环保等方面的发展规划,这也给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柳州工学院提出了用新的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构建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