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换景 引人入胜

2023-05-28 11:55王丽华
关键词:无梁白皮松移步

王丽华

【技法指导】

我们的课文《桃花源记》一文借虚构的情节,把现实和理想联系起来,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分析此文,不难发现,全文是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从“缘溪行”“逢桃林”,到“得一山”“从口入”,再到“复行数十步”,景随人移,一步一景,把溪水、桃林,以及桃源中土地、房屋、美池、桑竹等景色,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无独有偶,《小石潭记》也采用了这种“移步换景”的方法,从“小丘西行”至“竹林”,从“伐竹取道”至小潭边,从“潭西南而望”至离开此地,一个个诗意的画面随着作者的行走逐一展开,让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移步换景”是游记写作中常用的手法。所谓“移步换景”,就是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而是边走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运用“移步换景”法写景,游踪清晰可见,景物依次呈现,可谓顺序井然。

那么同学们在写游记散文时,如何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写景呢?

第一,梳理游踪。动笔之前,先要对整个游览过程进行梳理,列出重要的观察点,想好分别写哪些景色。

第二,连“点”成“线”。要运用恰当的词语,把游览过程中观察点的变换逐一交代清楚,使这些“点”连成一条“线”,从而使整个游踪清清楚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整篇文章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

第三,认真描摹。要随着观察点的变化,把移步中或移步后所见到的景物生动地呈现出来,使读者能够通过你的描写,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写景时,一要善于从不同观察角度,抓住景物在形、色、声、味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描写;二要注意动静结合,有静有动,甚至可以化静为动,或以动衬静,展现景物神韵;三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进行细致描摹,让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四要融入真情实感,做到情景交融,以情动人。

第四,精心剪裁。有所取舍,重点突出,把一路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切忌面面俱到。

最后,在文章结尾时,可由景及理,运用简短的语句来阐明一定的生活哲理或人生感悟,使读者在领略自然风景的同时,思想上受到启迪、熏陶和教育。

【名家示范】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方八面都来得好。中间便是松堂,原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敞,对得起那四围的松树,大理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堂中明窗净几,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在这样高的屋顶下,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堂后一座假山,石头并不好,堆叠得还不算傻瓜。里头藏着个小洞,有神龛、石桌、石凳之类。可是外边看,不仔细看不出,得费点心去发现。假山上满可以爬过去,不顶容易,也不顶难。后山有座无梁殿,红墙,各色琉璃砖瓦,屋脊上三个瓶子,太阳里古艳照人。殿在半山,岿然独立,有俯视八极气象。天坛的无梁殿太小,南京灵谷寺的太黯淡,又都在平地上。山上还残留着些旧碉堡,是乾隆打金川时在西山练健锐云梯营用的,在阴雨天或斜阳中看最有味。又有座白玉石牌坊,和碧云寺塔院前那一座一般,不知怎样,前年春天倒下了,看着怪不好过的。

(《松堂游記》/朱自清)

评语 这段文字记写作者参观松堂的经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先写过了两道小门后看到的白皮松、松堂等景物,再写绕到堂后所看到的假山,接着写后山的无梁殿,景随人动,各具特色。

在描写松堂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从空间大小、光线明暗、地势高低等方面与天坛无梁殿、南京灵谷寺进行了对比,进而突出了松堂的空阔、明亮、地势起伏等特点。

猜你喜欢
无梁白皮松移步
蓝田县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100层的房子》:“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儒林有戏” 新瓶装旧酒 移步不换形
太原永祚寺无梁殿的建筑形制及结构静力性能研究
浅谈钢筋砼无梁板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
白皮松及其繁育技术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白皮松嫁接繁育技术
会移步的骷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