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客座主编
陈 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通信抗干扰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太赫兹通信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委员,IMT-2030(6G)推进组太赫兹通信任务组召集人,中国通信学会太赫兹通信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太赫兹通信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
韩 充2016年获得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随后加入上海交通大学,现担任吴炯孙洁冠名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太赫兹无线通信的信道建模、超大规模MIMO、通感智能系统等技术研究,已承担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100余篇高水平论文,多次应邀在国内外高水平会议上做学术报告,参与ITU等国内外标准制定。
主编观点
太赫兹通信是信息通信、电子、光电等领域融合的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随着电磁空间竞争日趋白热化,电磁频谱已成为一种极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太赫兹波是电磁空间亟待开发利用的频谱资源,因此发展太赫兹通信是我国电子产业实现创新发展战略,也是信息通信行业变革的重要机遇。
世界各国高度关注重视太赫兹通信发展。从美国、日本于2010年前后对太赫兹通信领域进行大量投入,到欧盟于2017年正式布局 6G 通信技术,再到2019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将 0.275 THz 以上的太赫兹频段规划用于移动及固定通信,太赫兹通信在国际上迅猛发展。我国也十分重视太赫兹科学技术的发展,多个部委启动了太赫兹技术相关的研究计划和项目,国内外优势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参与,积极推进面向6G的太赫兹通信愿景需求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实验评估、国际合作交流及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等各项工作。当前,推进基于高性能太赫兹核心芯片和器件、太赫兹信道传播特性与传输以及高性能太赫兹通信测试平台等关键技术将有力支撑我国电子信息与通信产业变革,从而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
本期专题共收录来自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和产业界的论文共12篇,分别探讨了太赫兹通信的应用与产业前景、核心器件、信道建模、波束赋形、安全机制、通感一体化等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