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卿
在北京CBD的中心地带,的确如“补丁”般存在着一些老式居民楼,它们最早的建筑年代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这些居民楼在富丽堂皇的摩天大厦、闪闪发光的玻璃幕墙的反衬之下显得异常突兀。这是更迭的时间以建筑的形式平摊在空间中的样貌。路上行人也许会揣测在那些老楼里住着一些怎样的人,贮藏着怎样的生活形态。李唐的小说《矮门》是对此种疑惑的一种勘探和解答。他深入到老楼一户住家的内部,解析了少年李敞的居住空间和成长史。小说开头即设置了一种悬疑:李敞的爷爷为什么字写得绝好而拒绝书写?小说隐含的主线便是对这一秘密的揭示。
作为一个在北京劲松地区长大的北京人,李唐喜欢讲他对“劲松”这个地名的一次发现:“我家在劲松,当年叫‘架松,因为那会儿它有很多大的松树,用架子架起来,是一个旅游景点。后来改成‘劲松,是从毛主席的一首诗里面摘出来的一个词。我知道了以后,就觉得很稀奇,原来我住的地方跟历史完全不一样,包括景观也不一样。”在“劲松”的表层之下藏着一个“架松”,这种语词、地理、文化的重叠累加性是人们在古都北京极易体验到的感受。出版于2003年的王军的《城记》(北京三联书店版),封面是北京老城楼的电脑复原图,一座完整的城楼骨架矗立在被拆毁的城楼的遗址上,像是一种幽灵构造。这本书的第304页记载,1969年,拆除西直门箭楼时,从城墙内挖出元大都和义门的瓮城城门。这一有趣的发现以更为直观的方式讲述着北京文化地质的层累性。
李唐讲述的和“劲松”有关的发现向他提示了一种书写北京的角度,即不是从横向的平面的角度描写北京,而是从纵向的历史的角度挖掘北京深层次的文化地层。在北京的文化地层中,粗略概括,至少存在三种文化形态:老北京文化、革命北京文化、全球化都市北京文化。这三种文化对应的代表性建筑物形态分别是:胡同四合院、苏联式居民楼、现代摩天大楼。我们可以在老舍、萧乾等人的作品中看到关于老北京的描写,在王朔《动物凶猛》之类的小说中看到关于革命北京的描写,在邱华栋、徐则臣等人的“京漂小说”中感受到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现代都市北京。《矮门》选择的观察标本是国贸地区的老房子“赫鲁晓夫楼”,从写作谱系来说,它讲述的不是老北京的故事,也不是“京漂”的故事,而是一个“革命北京”家庭的故事。这个家庭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才漂流到北京的,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看作是天经地义的北京人,正如郑以然在《从王朔小说看“大院北京”》中提到的那样:“第二代移民也很难把古城北京视为自己的故乡……他们的个人体验与城市的历史没有交汇,难免缺乏那种发自内心的深爱。”《矮门》的突出品质是历史感。存在于现代摩天大楼环绕之中的这些老式居民楼像是一个缝隙、一个入口,由此作者掰开历史,试图打捞出可能被当下全球消费主义景观所遮蔽的过去年代的秘密,引起人们对于历史和政治的庄重意识。
故事中的“爷爷”是一个始终未能从政治迫害中恢复过来的受害人。他沉默寡言、谨小慎微,变成一个失语者:失去了发声的能力,也害怕书写。他告诫儿子要“勤看路,少说话”,而念叨“你错哪儿了”,则隐隐透露出他对自己所受惩罚一生困惑,未曾释怀。他的生活环境中,不会说话的鹦鹉,与亲人交流的稀缺,一扇固定的窗户,一张木板床,因为门框低矮而不得不警惕“碰头”、每次进出都要低头,如此种种,构成了一种“后监狱”氛围。他始终未从囚禁中真正解放出来。如劲松这个地名一样,在每种事物身上,都沉积着时间的痕迹。有些痕迹是归属不明的,比如爷爷头上的伤疤,到底是来自战争年代、是他荣耀的象征,还是来自他被迫害的历史?小说并未明言。从爷爷急于戴上帽子遮掩来看,这个伤疤很可能源于某种屈辱,可能是一个遭受迫害的标记。
李敞的成长史中,他先是听了父亲讲的故事,然后又从父亲那里听到了爷爷的故事。爷爷代表着革命战争年代,他打过仗、参加过新中国的建设,又遭遇了不公正的政治迫害;父亲代表着改革开放年代,他开出租、做生意,下岗后梦想通过拆迁改变命运,他给李敞讲的“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故事代表着对个人权利的维护。李家三代人的经历是共和国历史中的三个典型阶段。父亲、爷爷的故事包含的养分汇入到李敞的成长史之中,像某种催化剂。当他进入青春期需求独立空间的时候,他用父亲讲的故事与父亲据理力争;当他由爷爷的旧物而了解到爷爷的秘密,他似乎真的长大了:面对历史的悲剧性而端正起自己的身体。——他独立作出了一个报考京外大学的决定。
小说最后,作者留下一個贝克特式的开放式结尾,爷爷书写的到底是哪句唐诗呢?作者没有说而引起读者的猜想: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还是“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些都是可能的,它需要读者自己去填补。在这种有意制造的空缺之中,爷爷的遭遇可能会被读者更长久地咀嚼。
《矮门》展示了李唐作为一个90后作家对于过往历史的正视,一种不愿意遗忘的态度,这是很可贵的。一个孙子若有若无地探寻爷爷的秘密,作者没有把这种探寻描绘成激情四溢的、急不可耐的,整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小说有一种“轻描淡写”的气质。父亲对爷爷的事迹,了解得并不深入,而且许多都是道听途说,儿子李敞也只是听了寥寥数语。爷爷遭遇的惨痛的家破人亡只是提及而未加任何渲染,爷爷带走了几乎所有秘密。这篇小说可以被称为“轻小说”,重的东西仍然在底部,被掩埋,被掠过。小说中李敞对待历史的态度也许是很典型的21世纪孩子的状态。无论如何,对于过去发生的一切,我们总不能像窗外的那棵老榆树一样无动于衷罢(言罢,联想起“榆木脑袋”)。
特约编辑 蓦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