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艳,刘怡雯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卵巢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会出现下腹不适、腹胀、贫血等症状,甚至会扩散至邻近器官,导致患者死亡[1]。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卵巢癌患者的常用方法,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扩散,阻碍癌症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化疗药物在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抑制骨髓造血细胞,导致外周血小板减少,诱发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3]。CIT 会导致卵巢癌患者化疗药物有效剂量减少,影响化疗效果,延长化疗期限,甚至会导致化疗终止,增加患者的负担[4]。临床治疗CIT 以输注血小板、促血小板生长因子为主,但输注血小板会导致输血反应,诱导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加速血小板的破坏,危害患者健康。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蛋白质产物,可刺激红细胞、巨核细胞生成,促使血小板计数增多[5]。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巨核细胞生成的各阶段均有刺激作用,可诱导巨核细胞成熟分化,加快血小板生成,常用于CIT 治疗中[6]。rhIL-11、rhTPO 均可治疗CIT,但哪种药物预防卵巢癌化疗CIT 效果更好需作进一步探究。本研究旨在探究rhTPO、rhIL-11 预防卵巢癌化疗患者CIT 的效果,以期为卵巢癌化疗患者CIT 的预防提供参考。
本研究经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 审(025)号],选取2020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卵巢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 例。rhTPO 组年龄范围40~73 岁,年龄(56.58±5.35)岁;体质量指数范围20.12~26.68 kg/m2,体质量指数(23.35±1.24)kg/m2;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8例,黏液腺癌1 例,透明细胞癌1 例。rhIL-11 组年龄范围39~73 岁,年龄(56.54±5.32)岁;体质量指数范围20.09~26.69 kg/m2,体质量指数(23.34±1.23)kg/m2;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7 例,黏液腺癌2 例,透明细胞癌1 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0.05),有可比性。患者已签知情同意书。
(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卵巢癌诊断标准[7];②均接受含吉西他滨或铂类相关化疗药物治疗,且至少已完成≥2 个化疗周期,剂量调整不超过±10%;③预计生存期>6 个月;④可耐受本研究用药。(2)排除标准:①自发性出血者;②心肺功能异常者;③活动性出血者或血栓患者;④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⑤精神疾病者。
两组患者初始化疗方案包括紫杉醇+卡铂或紫杉醇+卡铂+贝伐单抗;复发化疗方案包括:紫杉醇+奈达铂、紫杉醇+卡铂、吉西他滨+卡铂。
rhTPO 组预防性使用rhTPO 治疗:患者于本周期化疗结束后第1 天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48,规格:15 000 U/1 mL)300 U/kg,1 次/天,用药途中需监测血常规,当血小板≥100×109/L 时或较用药前升高50×109/L 时,停止用药。
rhIL-11 组预防性使用rhIL-11 治疗:患者于本周期化疗结束后第1 天皮下注射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16,规格:1.5 mg(1 200 万U)/瓶]25 μg/kg,1 次/天,至少连用7~10 d,用药途中需监测血常规,当血小板≥100×109/L 时或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停止用药。
两组治疗期间,如患者有出血倾向、心脏衰竭或出现血小板<25×109/L 时,立即停止用药。
(1)比较两组预防性用药后1 个周期内CIT的发生率。CIT 诊断符合相关诊疗共识中[8]标准,即抗肿瘤化疗药物应用后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2)血小板最低值:比较两组用药前(用药前3 天内,下同),用药结束时的血小板最低值。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迈瑞BC-5000血细胞分析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检测血小板计数,取最低值。(3)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两组血小板恢复至(75~100)×109/L、≥100×109/L 的时间。(4)凝血指标:用药前、用药结束时,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3 mL,采用即时凝血分析仪(四川科仪诚科技有限公司,型号:OCG-102)检测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5)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用药期间的关节痛、发热、水肿、心律失常发生率。
采用SPSS25.0 处理数据,以例(%)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计量资料,组间以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以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ɑ=0.05。
rhTPO 组的CIT 发生率为7.50%(3/40)低于rhIL-11 组的CIT 发生率25.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P=0.034)。
用药前,两组血小板最低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结束时,两组血小板最低值较用药前升高,且rhTPO 组高于rhIL-11 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小板最低值比较() ×109/L
表1 两组血小板最低值比较() ×109/L
预防性用药后,rhTPO组血小板恢复至(75~100)×109/L、≥100×109/L 的时间均短于rhIL-11 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用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d
用药前、用药结束时,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rhTPO 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rhIL-11 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CIT 的发生与化疗药物所致的血小板破坏增加、血小板减少等密切相关,其具体发病机制与化疗药物种类有密切关系[9]。CIT 为卵巢癌化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会导致化疗药物剂量减少、延迟化疗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化疗效果,须及早采取药物预防CIT 的发生[10]。rhIL-11、rhTPO 是临床治疗CIT的常用药物,均可促进血小板生成,减轻患者病症,但有关二者治疗CIT的对比效果仍需作进一步探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rhTPO 组的CIT 发生率低于rhIL-11 组,血小板最低值较rhIL-11 组高,血小板恢复时间较短,说明相较rhIL-11,rhTPO 预防卵巢癌化疗患者CIT 的效果更显著,能有效改善血小板最低值,加快血小板恢复正常。分析原因在于,IL-11 由人体骨髓基质细胞、间质细胞分泌生成,可刺激浆细胞增殖,加快巨核细胞的形成与成熟,提高血小板计数[11]。rhIL-11 可通过刺激巨核细胞、造血干细胞增殖来参与机体造血过程,提高血小板水平,加快血小板恢复正常[12]。但该药物治疗CIT时可能会诱发心悸、水肿、发热等不良反应,甚至会诱发心衰。血小板生成素为特异性造血生长因子,可特异性结合受体MpI,调节局核细胞的分化、增殖并分裂为有功能的血小板[13]。rhTPO 可直接刺激巨核细胞集落形成,诱导该细胞成熟、分化,加快巨核系祖细胞增殖,促使造血微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加快血小板功能恢复[14]。韩瑛等[15]研究结果显示,与rhIL-11 相比,rhTPO 可以更快地促使卵巢癌CIT 患者的血小板恢复正常,改善血小板最低值,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用药前、用药结束时,两组患者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用药前后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卵巢癌化疗患者预防性使用rhTPO、rhIL-11 不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产生影响。
本研究还显示,rhTPO 组的不良反应较rhIL-11 组少,说明相较rhIL-11,rhTPO 预防卵巢癌化疗患者CIT 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较高。分析原因在于,rhIL-11 虽能治疗CIT,但其会诱发水肿、发热、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甚至会导致既往有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衰,毒副作用较大。rhTPO 治疗期间患者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有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对患者危害较小。但因本研究所选样本量不多,可能会导致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结果存在偏差,未来可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对此展开深入探究,以期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rhTPO、rhIL-11 均可预防卵巢癌化疗患者CIT 的发生,相较rhIL-11,rhTPO 预防CIT的效果更显著,能有效改善血小板最低值,加快血小板恢复正常,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不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