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冬眠联合颅内压控制治疗脑挫伤疗效观察

2023-05-26 08:23魏宏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10期
关键词:脑组织低温障碍

杨 波 魏宏学

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脑病外科 741000

脑挫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突发疾病,属于原发性脑损伤,多因意外暴力作用于头部,导致软脑膜完整而脑实质损伤的病症,脑组织会出现破碎、水肿、出血、坏死等症状,同时还容易损伤神经功能,患者有意识障碍、感觉障碍、呕吐、恶心、持续头痛、昏迷等症状,严重脑挫伤还会蔓延至白质、脑室等深层组织,如不及时救治,会导致失语、偏瘫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近年来,随着交通、城建等工业发展,交通事故、高空跌落等意外导致的脑挫伤患者逐渐增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极大负担。挫伤会导致脑组织裂伤、血管破裂等,并出现水肿、出血等症,进而导致颅内压升高,有诱发脑疝风险,故选取有效治疗方式,控制颅内压,减轻神经损伤对治疗脑挫伤患者极为重要[2]。亚低温冬眠治疗是指通过使用神经抑制药物及物理降温方式将人体调至低温可控状态,可以有效降低对外界病理刺激的反应,减轻对脑组织的损害[3]。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0例脑挫伤患者临床资料,对亚低温冬眠联合颅内压控制治疗脑挫伤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脑挫伤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入院前发生颅脑外伤并于2h内入院;(2)入院后颅脑CT检查结果指示存在脑挫伤;(3)患者年龄≥18周岁,≤70周岁。排除标准:(1)脑挫伤6h以上;(2)入院后急诊开颅者;(3)合并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4)凝血功能障碍者;(5)临床资料不全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76)。两组患者性别、年龄、GCS评分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颅内压控制治疗+常规治疗,包括常规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抗癫痫,脱水,预防脑水肿,提供肠内营养及神经营养支持等,对呼吸障碍者予以气管插管,颅内压增高者考虑大骨瓣减压手术、血肿清除手术等治疗[4]。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亚低温冬眠治疗,具体流程如下:选择药物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ml∶25mg,国药准字H31021060)50mg+盐酸异丙嗪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ml∶25mg,国药准字H31021490)50mg+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ml∶100mg,国药准字H21022413)100mg,使用生理盐水将其稀释至50ml后静脉泵入,同时使用冰帽、冰袋进行物理降温,以1~1.5℃/h速度逐步将患者肛温降至32~35℃,缓速泵注上述药物维持肛温在此范围,持续治疗72h后,撤除冰帽冰袋并逐步调减药物注入速度,让患者复温,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呼吸、脉搏、心电等生命体征[5-6]。

1.3 观察指标 (1)颅内压水平:使用颅内压监测仪持续监测两组患者颅内压,记录治疗前、治疗1d、治疗3d、治疗7d颅内压水平[7];(2)脑血流指标:使用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于治疗前及治疗7d检测两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脉搏波速(Wv)等脑血流指标[8];(3)意识障碍情况: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昏迷情况,GCS从睁眼反应(1~4分)、语言反应(1~5分)、肢体运动(1~6分)3个维度评估昏迷程度,总分3~15分,≤8分为重度,9~11分为中度,12~14分为轻度,15分为无意识障碍[9],得分越低意识障碍越重;(4)并发症情况: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胃肠功能障碍、呼吸障碍、心律失常、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10];(5)预后情况:治疗2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预后,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估,根据预后状态分为恢复良好、中度残疾、严重残疾、植物状态及死亡[11]。

2 结果

2.1 两组颅内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d、3d、7d,两组患者颅内压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颅内压水平比较

2.2 两组脑血流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Vmean、Qmean、Wv指标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d,两组Vmean、Qmean均上升,Wv下降,且观察组Vmean、Qmean高于对照组,Wv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血流指标比较

2.3 两组意识障碍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d,两组GCS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GC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5%,对照组为3.1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068,P=0.794>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比较[n(%)]

2.5 两组随访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2个月后随访预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脑挫伤是闭合性脑损伤的一种,多因交通事故、高处跌落、暴力打击等原因导致,其会导致脑表层出现点状、片状出血点或出血灶、静脉淤血、水肿等,患者会出现出头痛、意识障碍、失语、感觉障碍、呕吐等症状,轻症脑挫伤可通过止血、抗炎、脱水降颅压等方式缓解症状,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促进神经组织恢复,重症脑挫伤则因为其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原因需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方式,来达到降低颅压,保护脑组织及神经功能,最大限度维护患者生命健康的目的[12]。

亚低温(30~35℃)冬眠治疗是近年来在神经领域积极探索的辅助治疗方式,通过向患者输注氯丙嗪、异丙嗪等抑制中枢神经类药物,同时配合降温毯、冰帽、冰袋等物理降温方式逐步让患者进入亚低温状态,在此状态下,患者脑组织代谢降缓,神经功能修复速度提升,对保护并促进脑组织恢复具有积极作用[13]。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d、3d、7d时颅内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观察组患者Vmean、Qmean明显高于对照组,Wv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许飞羽[14]通过将94例患者分组对比发现,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降低患者颅内压并改善脑血流状况,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脑挫伤发生后,患者脑组织受损导致血肿、出血等现象并引起脑水肿,会造成颅腔压力升高,而颅内压的升高又会进一步导致脑部血流灌注减少,加重受损脑组织缺血缺氧状况,其间代谢产生的自由基、炎症因子等产物又会持续加重脑水肿,不断升高颅内压,而亚低温冬眠治疗可以维持脑组织在亚低温状态,会降低脑组织内代谢速度,阻止细胞进一步损伤,而且细胞处于低温状态耗氧量及细胞通透性会降低,减轻细胞缺氧导致的级联反应,减少毒副代谢产物生成,同时患者血脑屏障能够得到保护,缓解水肿症状,综合作用下改善了颅内压症状,而颅内压、水肿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善则会进一步促进脑部血流灌注及脑组织恢复[15-16]。本文结果显示,治疗7d,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随访,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亚低温冬眠能够有效改善意识障碍症状,同时更有利于患者恢复,更好地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细胞炎症反应级氧化应激反应,减少乳酸、自由基、兴奋性氨基酸等对脑组织具有损伤作用的因子释放,促进线粒体活性及酶活性恢复,并且可以改善脑血流灌注,加快组织及神经修复,对促进患者苏醒及身体恢复意义重大。本文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通过科学引导,积极干预,亚低温冬眠治疗并不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亚低温冬眠联合颅内压控制治疗脑挫伤患者能够有效降低颅内压水平,缓解意识障碍症状,改善脑血流情况,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预后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脑组织低温障碍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修饰的PET/PVC浮选分离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跨越障碍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DNA双加氧酶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低温休眠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