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娜
【摘 要】科技创新作为衡量和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对于审计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审计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在推动企业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过程中意义重大。当前,企业审计工作系统仍然存在创新意识不足、核心专业人员短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企业审计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等战略谋划,为企业提升审计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论文基于新的历史方位下,提出企业应该树立科技创新意识,变革审计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以科技创新引领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关键词】科技创新;企业;审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3)04-0131-03
1 引言
科技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和核心,也是研判我国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进入新时代,我国连续召开数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意在向国内外传递尊重科学、崇尚科技创新的声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就科技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治理实践中,表现出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科技创新战略不仅对于党和国家治国理政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于企业审计工作的创新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基于此,以科技创新为视角,重新审视新时代企业审计工作,分析其当前的现实境遇,提出优化路径,对于提升企业审计工作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科技创新对企业审计工作的意义
企业作为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和实力的聚集地,承担着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换的重要作用。明乎此,企业居于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审计工作创新对于保障企业各项工作的平稳有序和正常开展意义重大。企业审计制度对企业内部的规范化运作进行综合检查,其目的是对国有资产进行安全监督,确保资金收支规范、工程项目开展和建设达到预期等。企业审计内容非常宽泛,除涉及财务部门之外,还涉及其他行政部门,包括人事、工会、基建、后勤、法务、公关等。基于此,科技创新赋能当前企业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将科技创新的理念、手段和方法应用于企业审计工作,不但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企业自身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有利于提升企業审计工作效率
国家出台一系列官方的文件规定赋予企业审计的科学运行管理监督职能,但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科技创新通过人工智能有机融入企业审计管理,推动财务工作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不仅极大压缩了企业审计工作复杂烦琐的工作流程,而且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完成企业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数据汇总、信息录入、报表审核等工作。可以说,科技创新运用于企业审计工作不仅节省了审计时间,使得企业审计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工成本,减轻了行政人员开支压力。
2.2 有助于降低企业审计工作失误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革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向“智能+”转化,赋能社会方方面面发生质的改变,极大提升了社会发展效能,激发了社会发展活力。同样,人工智能运用于企业审计工作,同样可以推动企业审计工作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人工智能凭借其高超的算法能力、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敏锐的认知能力推动企业审计工作精细化运作。人工智能以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为主要载体,在分析和处理一些财务问题过程中可以进行智能审核、自动识别真伪,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判断的主观性。
2.3 有助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
科技创新赋能审计工作对于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各部门之间协调、有序发展息息相关。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正常运转离不开各个群体、各个部门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全力配合。在以民主管理为主要方式的企业,广大员工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更为强烈,也希冀广泛参与到关于企业建设的一系列事项中来。以科技创新为出发点,企业审计工作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大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将各方意见进行充分汇总和精准比对,通过诉求整合,模拟画像,优化实施方案,从而形成和谐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为改进和提升企业审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 当前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在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同时,也在努力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应。随着企业管理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企业审计工作量也与日俱增,审计工作作为推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尖兵和利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近些年来,各企业都在大力推进审计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3.1 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审计理念滞后
企业审计工作是有明确的国家法律规范和规章制度要求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执行力。部分企业中高层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审计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将审计工作仅看作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账、查账一类的经济活动。没有将审计工作视为服务企业生产管理、提升企业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甚至一些人认为企业审计工作就是“挑毛病”“找麻烦”,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存在一拖半就、不配合、找借口、逃避推诿的情况。这不但严重迟滞了企业审计工作的顺利推进,制约了内部审计效果,而且容易为企业腐败打开缺口、创造条件。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审计工作理念滞后,认识狭隘,未能做到全覆盖、深层次。审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感不足,甚至被忽视。各个部门只重视本部门的业务,对审计的整体目标重视不足,决策的出发点是尽可能满足本部门的利益。这样的功利性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审计效果,而且极有可能滋生腐败。如项目招标投标阶段,编制预算只是由相关管理部门做了预算,没有通过审计部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核算,结果导致预算价格与实际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
3.2 信息化建设不足,审计方法陈旧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带入了信息时代。以物联网、大数据、智能算法为标志的新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浪潮下,大多数企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但仍有部分企业审计方法偏重保守。仍然是以传统的手工记账、驻场翻阅复印会计凭证、核对开支明细、利用Excel工具,以及简单的数据库系统进行汇总筛选和数据核对等方式。然而,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员工数量的增多,经费开支流动的进一步增加,无疑给审计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包含资金收支、資产管理、工程建设、经费支出、合同管理、后勤综合监管、人事绩效考核等,涉及业务不断扩大,审计工作量不断提升。如果仍然依靠传统的审计方式,缺乏顶层设计、相关实施方案以及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很难实现智能化、高效率的审计,还容易出现数据疏漏,影响最终的审计质量。
3.3 人才队伍供给不足,审计人员缺乏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才价值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的重要指标。企业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转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数量达标,更强调审计人员质量过硬,尤其是需要高质量、复合型的专业审计人才。这就对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通晓基本的财务和管理相关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技术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就现状来看,大多数企业的审计人员配备不足,专门审计人员缺乏。岗位上多是以财务、管理类相关的人才为主,且在知识和能力上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作要求。企业审计科室人员往往受限于自身专业,无法全面高效地胜任审计工作。具体而言,一些企业审计人员缺乏基本的分析能力和研判能力。对企业审计工作存在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并由此引发的可能性审计风险等不能进行综合的判断,从而导致企业审计工作频繁出现纰漏和错误。再者,还有一些企业审计人员不具备特有的审计职业思维水平。审计职业思维水平是衡量审计风险规避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一些企业审计人员缺乏严密的审计逻辑,无法科学严谨地核对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资料,从而导致审计结论出错。
3.4 机制建设不完备,审计制度欠缺
当前绝大多数企业都设立了审计部门以专门负责对内审计工作,但由于对审计工作不够重视,加之缺少审计经验,在审计制度方面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一方面是审计机制建设不完善,有的企业审计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联合办公,人员配置不足,甚至多为其他部门抽调人员临时组建,磨合时间不足,其工作效能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是审计工作人员由于受到企业及分管直接领导的考核,其审计工作的开展往往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二是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协调。一些企业审计机构繁多,部门林立。各部门之间缺乏系统规划和全局观念,往往是多头决策,甚至相互产生摩擦、矛盾、冲突和误解,越位、缺位现象时有发生,从而无法对审计工作进行规范、客观的评价。这样一来,审计工作的执行效率必然会大打折扣。三是企业审计工作人员权责不明。一些企业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权属问题规定不明确,部门之间权责不够明晰,职能划分不清,甚至存在“九龙治水”的问题。这样必然出现互相推诿、功能重叠等现象。一旦出现问题时难以进行责任认定和责任划分,这就给审计人员开展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4 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审计工作的提升路径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引领,也是发扬与时俱进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时代,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审计工作,是全面提升企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明乎此,需要从创新审计思维、优化审计方法、建设审计队伍等方面综合施策,以期回应现实关切。
4.1 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变革传统审计思维
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是依靠科技进步创新企业审计工作的先导。科技创新意识表现为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态度和看法,是一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确立的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新时代,企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企业审计工作同样需要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将科技创新战略融入企业审计工作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首先,要增强企业各级审计领导的科技创新意识。要树立正确的审计观念,深刻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意识,从全局出发,为审计工作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调。其次,要增强企业审计人员的互联网思维。在新时代,各级各类审计工作无不企盼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竞争力。依靠信息数据技术确保审计工作安全高效已经成为新时代审计工作创新的重要引擎。基于此,审计人员不但要立足于现在,还要着眼于未来,增强审计工作的前瞻性,不断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学习最新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探索将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赋能企业审计工作,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审计监督思维。
4.2 加强数字化建设,优化审计工作方法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审计技术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同样,日益繁多的财务资金、账目核查、合同管理也为企业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审计工作的需要。为此,企业必须从观念上改变传统的思维范式,创新审计方法,积极融入“互联网+”、云计算的大变局之中,着力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第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数据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审计云端数据库,对收集获取的审计数据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处理。第二,要通过不断完善审计数据库内容,促进多部门之间数据的互通和共享。通过大数据筛查获取审计数据,将审计成果分类进行留存。第三,要组建专门的大数据优化团队,对储存海量数据的数据库进行优化分析,探索建立智慧型数据平台实现模拟审计现场,制定匹配企业实际需要数据平台应用模式,达到审计工作自动化,既高效又快捷,从而真正为企业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4.3 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专业化的审计队伍
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只有积极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发挥各级各类创新人才的引领作用,才能为社会发展积聚新动能。因此,要优先开发人才资源,灵活用好各类人才。对于企业而言,要想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在企业内涵式发展的大背景下保质保量完成审计目标,必须培养一支综合能力强、业务能力专、管理能力硬的高素质审计队伍。为企业审计工作构建一道隐形的安全屏障,降低企业在内部审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大局保驾护航。
一是要打造专业化的审计人才队伍。合格的审计人员需要具备以客观真实性、公正合法性、价值效率性为准则的基本职业思维。基于此,企业审计队伍的建设应该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計法》《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规要求引聘专业的审计人才。尤其是具备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网络安全、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定人定岗,保证审计队伍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让他们能够专门从事审计工作,以夯实审计队伍建设基础。二是要完善企业审计人员评价体系。习近平提出对待科技人才不需要论资排辈,也不需要求全责备,可以通过揭榜挂帅的方式呈现需要攻克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这一管理方式为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提供了宽松公平的政策环境,进一步激活了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后,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等相关文件,对于激活科技人员创造力、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基于此,企业审计人才评价体系要紧扣国家科技人才培养的战略要求,不断优化审计人员评价制度,对于在审计工作中有重大创新和重要突破的工作人员,对其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先关注和重点支持。三是要强化培训学习,不断加强审计人员的科技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审计人员的主动学习意识,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与业务能力,推动企业审计工作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2).
【2】郭鹏飞.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审计事业的重大成就、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J].当代财经,2023(02):132-143.
【3】林斌,林红,孟小涵,等.基于大数据驱动范式的政策跟踪审计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审计研究,2023,231(01):17-26.
【4】董江涛.大数据时代施工企业审计技术创新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S2):60-62.
【5】徐傲明,叶战备.科技强国政策贯彻落实审计内容探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2,38(11):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