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

2023-05-26 15:31:59王俊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科学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分析我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困境,并就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保护与传承;文化价值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对社会文化活动的理性认知,具有科学性与全面性的特征,能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深入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和策略,有利于打开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推动我国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受外部环境变迁以及经济全球化地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着传播路径狭窄、传播模式单一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效率始终得不到提升。因此,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角,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本质

马克思打破人们对文化本源的唯心主义认知,坚持以物史观探寻文化本质,形成科学的文化观,明确指出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的普遍规律指导下的实践创造,反映出人的本质力量。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美”的观点,认为人的生产具有全面性,人能发现并遵守美的规律,并结合内在尺度来创造美,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塑造自身、发现自然规律,文化艺术便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我国历届领导人认可并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毛泽東首先指出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其后的历届领导人充分完善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正确把握文化本质,倡导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营造和谐、先进的社会文化氛围。

(二)文化主体

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实践活动影响自然、创造历史和文化,人的劳动实践是文化产生的源泉,人自然成为文化主体。马克思对于人的主体性的认识基于人的实践活动,文化主体并非指代少数或个体的人,而是指代人民,人民的主体性体现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层面。此外,人民既创造文化,也支配文化成果,人民通过学习掌握文化,利用文化价值推动自身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主体的作用[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我国坚持人民的主体性,提倡以人为本,主张依赖人民智慧发展社会文化。

(三)文化价值

马克思认为文化价值体现于精神、经济两个层面,提出文化具备独立特征,能够作用于物质基础。马克思在青年时期热衷于收集和阅读民间故事,高度赞扬民间文化中诚挚朴素的道德情操,逐渐认识到文化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并影响人的思想,即文化的精神价值。此外,马克思提出文化能够转变为生产力,形成电报、铁路、机车等社会财富,马克思将科学视为文化现象,认为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体现出文化的经济价值。马克思对文化价值的认知,可以肯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价值,为文化保护和传承奠定理论基础。

(四)文化传承发展

文化源于人民的实践活动,随着生产力变化而发展。马克思提出文化和历史是在继承中发展的,例如,马克思认为古希腊时期产生的伟大思想,能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定律、法则提供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符合继承性特征,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基于对人类两千年思想文化的吸收和改造。马克思主义也倡导对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应注重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赋予非遗文化以全新的表现形式,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时代重换光彩,发挥相应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困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变迁的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传统的农业经济,随着工业文明地持续推进,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加之多元文化的冲击,严重挤压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例如,在小农经济背景下,存在很多分散的自然村落,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创作并传承着大量民间文化,但这些古村落的生产模式并不符合工业发展趋势,在古村落改造和现代文明的影响下,部分文化遗产丧失了实用性,仅被保存于博物馆中。此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依赖于地缘、血缘等相对稳固的社会关系,但现代文明打破时空限制,完全颠覆以往的社会交往关系,导致大量古村落出现“空巢化”问题,面临消亡或被同化的命运,文化传承过程逐渐中断,往昔“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文化场面再难出现[2]。

(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马克思曾提到资本主义所构建的“世界市场”对传统民族精神与民间文化的巨大冲击,资产阶级的文化逻辑体现为金钱至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文化领域出现非理性的商品化现象,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流于形式。例如,在部分非遗文化的商业性经营中,精神价值无法体现,甚至完全丧失本来面目。科技发展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产生影响,大量传统文化很难与现代机械相抗衡,逐渐丧失实用价值,被排挤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很多民间戏剧、歌谣、舞蹈、美术被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娱乐节目所取代,部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在高端科技背景下也显得不合时宜,马克思就曾提出科学技术使希腊神话丧失重要地位。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促使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扩张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文化形成一定的冲击,好莱坞电影就对多元化思潮产生莫大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严峻考验,有效防范传统技艺、民歌、古建的大批量消亡迫在眉睫。

(三)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中的问题

除上述两种外源性因素之外,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也面临部分内源性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对其进行活态传承、动态保护才能发扬其精神内涵,这对传承人提出极高要求,当前的传承人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的问题,但受消费主义和多元文化的影响,当地年轻人很少参与文化保护与传承,导致非遗文化发展陷入困境[3]。就传承方式而言,非遗传承大多依赖师徒、父子之间的口传心授,传承方式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甚至存在诸多关系限制,例如“艺不外传”“传男不传女”等,而且传承过程需要依赖个人不断地实践、体悟,讲究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综合体验。在数字媒体背景下,年轻人逐渐习惯快节奏生活,很难适应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此外,部分地方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具体保护方式也不够规范。例如,部分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破坏性保护”,经常无视老字号、老艺人在文化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重大价值,为追求标新立异,不惜斥资兴建示范园,这种“拆真文物,造假古董”的行为往往弄巧成拙,甚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严重损害。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原则

(一)批判继承原则

马克思提出文化演进具有阶段性特征,与社会生产力变化息息相关,文化发展必须顺应时代趋势,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批判性继承提供了理论基础。具体而言,是指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和创新非遗文化,主要是依据现代社会准则和道德标准,筛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以实现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例如,部分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破坏环境、性别歧视等内容,民俗中存在一些封建陋习,不符合相互尊重、人权保护等现代价值观念,必须加以剔除[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应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继承”,指导我们以辩证思维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精华、涤除糟粕,真正挖掘并继承非遗文化中符合时代特征的精神内涵,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保护利用原则

毛泽东曾强调要保护并利用好“民族的好东西”,这是非遗文化得以长久流传的前提,坚持保护性原则,主要是进行科学保护。我国是世界非遗大国,非遗文化类别众多,应结合不同文化的具体特征,对其科学分类,针对性地实行保护,尤其对于濒危文化遗产,例如部分民族音乐、民族语言等。随着传承人相继离世而面临消亡的风险,必须尽快进行抢救性保护。在实行保护时,应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从整体层面对文化遗产实行保护,避免对文化要素进行分割,以古典戏曲为例,主要涉及“念唱作打”四种艺术手段,包含传统音乐、舞蹈、武术等元素,在保护时不能单独抽离某项艺术形式,而要进行整体性保护,避免出现“伪文化”“伪民俗”,有效传承非遗文化中的精神本质。

(三)科学发展原则

随着文化产业兴起,各地积极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非遗文化发展,但过分地商业化营销也有碍非遗文化的科学保护,甚至导致文化同质化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人民的劳动实践,是人民集体的创造成果,必须合理保护和传承,促进其科学发展,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非遗传承人的物质生活,注重对传承人的培训,支持其潜心研究、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同时,人民是非遗文化的创造者,也应享有非遗文化的价值,应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挥人民的力量,做好宣传和教育,将更多人引入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行列[5]。此外,应坚持非遗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一方面摒弃片面的商业化思维,对传统戏曲、民俗、技艺进行全面保护,另一方面应积极开發文化遗产本身的潜力,避免单纯投入资金的“输血式”继承,使得非遗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协调,利用产业发展、先进科技为非遗文化注入全新的发展活力。

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的实践策略

(一)以思想构建引导自觉传承

1. 强化群众参与意识

群众通过持续地生产实践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不仅是非遗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保护、继承、创新非遗文化的重要主体,应通过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的文化自觉,尤其应培养青年人的思想意识,针对青年人热爱潮流和时尚的趋势,鼓励其发挥创新思维,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特征,并借助“互联网+”模式更好地弘扬非遗文化[6]。具体而言,应注重非遗文化知识在校园、网络环境中的传播。例如,实行非遗文化进校园,鼓励学生多参观博物馆、文化馆,拍摄非遗文化的宣传片等,逐渐引导青年人保护非遗文化,结合时代理念和技术推动非遗文化创新发展。

2. 增强传承人的责任意识

现代科技对非遗文化产生巨大冲击,也使非遗传承人面临两难选择,容易出现责任意识淡薄的问题,不利于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针对这一现状,应给予传承人相应的物质保障、价值引导、政策扶持,创设非遗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解决传承人的后顾之忧。并对传承人开展培训教育,一则提升其责任意识,二则更新其思维观念,逐渐打破“传男不传女”“艺不外传”的封闭式传承模式,丰富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方式。

(二)以创新发展推动生产性保护

马克思认可文化的经济价值,为文化的创新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利于推动文化与社会经济快速融合,我国也持续优化文化经济政策,促进文化产业进步。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应创新性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生产性保护。例如,将非遗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通过新旧元素的交融,创新设计形式,为非遗文化赋予时尚美观的时代气息、满足现代人的文化品位。但随着文化市场日益繁荣,部分商家过分谋求经济利润,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使文化传承丧失本质意义,马克思在论述文化的经济性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对艺术实质消解,反对在文化生产中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由此可见,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对非遗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既要维护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要注重文化对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重大影响,在文化生产中坚持以人文本,将人民的文化诉求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动力,发挥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7]。此外,在实行生产性保护时,应对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合理选择保护方式。例如,传统医药、绘画、技艺等,能够进行商品化经营,而民间文学则应以公共文化的方式进行保护。

(三)以公共文化发展促进协作共享

人民是文化的主体,文化发展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并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非遗文化大多源自人民的劳动生活,内容异常丰富,包含人民衣食住行的各个层面,属于地方人民的集体财富,具有公共性质。因此,在商业化经营之外,针对部分无法物化的非遗文化,应以公共文化方式进行保护,发挥政府的主导价值,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相应的传习馆、文化信息平台,组织多元化的社区文化活动,促进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公共文化资源,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的立法性保护,并注重创设公共文化环境,依据整体性保护理念,建立相关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古村落保护与文化保护相结合,全面保护非遗文化空间,真正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有效保护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

(四)以合作交流强化世界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在国际市場上发挥巨大影响力。例如,我国春节、中秋等民俗节日以及传统书法、太极武术在国外广泛传播,推动中华文化对外输出。就本质而言,文化发展包括纵向传承、横向扩散两个方面,随着各国文化意识的觉醒,逐渐就非遗文化保护达成共识,致力于以援助或合作的途径推动世界文化发展,我国主动与他国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吸收借鉴优秀文化,打破文化传承的地域限制,将我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推动非遗文化国际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系统梳理,做好相关的收集、整理工作,全面掌握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建立完备的非遗文化资源库,推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8]。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劳动实践的产物,凝结着深厚的民族智慧,必须对其进行科学保护和传承,才能发挥其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科学地揭示了文化本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角研究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能够为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全新思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赵爽,苗绘.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J].理论观察,2016(10):8-9.

[2] 吴真.从无形文化财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变革[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1):12-19.

[3] 王燕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思考[J].美术观察,2016(6):12-14.

[4] 谭宏.“非遗”活态传承的另一种表达:“古为今用”——学习毛泽东文化遗产观的启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7(2):23-28.

[5] 周星.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现状与问题[J].美术观察,2016(6):20-21.

[6] 李荣启.民俗类非遗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百家,2018(6):6-7.

[7] 巴莫曲布嫫.民俗学伦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文学研究,2016(4):45-46.

[8] 朝戈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绎读与评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7(5):1-12.

基金项目:2022年度安徽省教育厅法治六安建设研究课题《皋陶法治文化在“三全育人”中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lafzj202204);2022年度安徽省高校思政工作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队”实践教学模式探索》(sztsjh-2022-0-16);2020年度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长征时期红二十五军宣传工作研究”(SK2020A0390)

作者简介:王俊(1973- ),女,回族,安徽六安人,皖西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史、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 08:08:22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峨眉盘破门武术保护与传承中的政府主导作用研究
武术研究(2016年11期)2016-12-16 13:36:37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08:03
数字化时代江西红色经典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3:44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51:26
刍议尖扎藏族“则柔”的文化价值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