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

2023-05-26 03:19冯永红
家长·中 2023年4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数学

冯永红

基于教育改革,当下各阶段学校教育都十分重视立德树人德育的加强,此为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小数数学教师应先正确理解德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理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除帮助学生提升课程知识外,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建立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论述德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从当下小学数学存在的问题来分析论述如何将德育与小学数学教育相融合。

当下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们的品德考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离不开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品德的培养是在日常教育和生活中进行的,绝非朝夕即可塑造的。故而从小学开始学校就应该注重德育,对提升学生的德育意识、养成其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重大的帮助。其中小学数学这一科目属应用型学科,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且有缜密的逻辑性,对比其他学科,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当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将课程内容与德育相融合,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思想品德。本文以小学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在小学数学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融入德育进行探究。

一、将德育融入小学数学中的价值

(一)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将德育融入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更能使学生在提高德育水平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对提高数学学科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下仍有较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沿用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授课中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课下利用题海战术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但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甚至会让学生因上课过程和课后作业都较为枯燥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疲劳的心理。若在教学中加入德育,将德育与数学知识相融合,便可使学生在德育思想的熏陶下提高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饱满,继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高小学生德育水平

德育是全面育人的必要过程,而全面育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事业是为了培养德育水平和专业技能全方位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这离不开学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灵活应用德育与学科知识相融合的授课方式,在学科知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日常品行的引导中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学科知识的价值。长此以往,德育与数学相融合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在提高学生数学水平和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行。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而教师的教育理念对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针对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现状来看,部分数学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相对落后。虽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所改善,但传统理念已根深蒂固,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德育水平上起到的正向影响偏差。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若不能将自身存在的糟粕理念击碎重建,会导致教育质量达不到我国新课改之后的教育要求,从而影响小学生数学核心思维的建立和德育素质的发展。

(二)德育渗透较少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与生活相关度较高的应用型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相关知识点,若在学习中融入德育,既能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亦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我国培养全方位的综合性人才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当下的小學数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未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了德育的渗透,较为枯燥的学习方式或降低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错失了对学生德育培养的机会。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兴趣是学习动力和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兴趣对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起着巨大作用。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其学习兴趣更为重要。小学生年龄偏低,思想还未成熟,属于好动和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阶段。但在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都较为固化,不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被动接受知识,会使小学生失去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甚至因未能透彻理解数学知识,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德育资源欠缺

任何的教育方式都需要有素材作为支撑,而教师若想将德育更好地融入小学数学学科当中,需要在课前利用各种正确途径搜集德育方向的相关素材,以保障德育思想渗透的有效性。现存较为重要的问题是教师不能在教材中挖掘德育资源,教材作为开展教学的主要载体,其涵盖的德育资源非常丰富。但教师更注重教材中的专业性知识,忽视了对教材中德育板块的讲解和应用,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的德育思想较为固化,顾此失彼。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德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相融合的有效途径

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全方位综合性人才,因此教育部门应当首先承担起为国家培育人才的责任。小学时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以渗透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夯实基础。故而学校应秉承着立德树人的理念,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合德育理念,为新时代培养具有正确三观的学生。

(一)在德育中培养建立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世界是由多元化的事物组成的,事物间的彼此联系存在着规律性。小学数学是建立学生世界观的启蒙时期,是引领学生了解事物间纵横联系的关键时期,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数学是科学,是对世界的建模,是对世界的抽象概念,科学世界观正是对世界科学的抽象定义,所以数学与科学世界观是一致的,数学是对世界本质的研究。故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意识地建立世界与数学的联系,总结和发现规律,了解数学教学内容的相关性。若不能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导致教学时的知识点较为零散,会导致学生接受度偏低、德育效果不明显的后果。在教学中加以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去感受数学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并将德育融入其中,会加速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二)教学中联系数学发展史,培养学生使命感

在新课标设立之后,对教材内容也进行了丰富,数学学科的教材中添加了关于数学发展史的内容,例如数与代数的模块,数是一个用于计数、标记或用作量度的一个抽象概念,是比较同属性事物等级的简单符号记录形式。而代数是研究实数和复数,以及以它们为系数的多项式的代数运算理论和方法的数学分支学科。拓展了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而在世界通史上,将中国古代代数的表达与其他古国做比较,体现出了我国数学发展的悠久性、专业性,从而提升学生数学优越感。同时融入历史上计量工具的介绍,学生拓展的知识面,对比现代的计量工具,让学生在学习中与日常生活产生联系。

(三)针对数学问题展开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近年来,关于论述我国青少年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的报道屡见不鲜,其主要表现在生存意识较弱、动手能力偏差等,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劳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故而加强小学生的劳动习惯也是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劳动思想,让学生加入劳动,切实体会获得劳动成果背后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亦可在實践中融入数学知识,抓住小学生表现欲望强烈、想得到表扬的心理,在劳动中开展比赛。例如组织班级扫除活动,教师提出“小明擦了5张课桌,小红擦了7张课桌,小红比小明多擦了几张课桌?”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启发了学生们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积极。教师可以对在劳动中贡献更多的学生给予嘉奖,引导学生建立劳动光荣的意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促使未在此次劳动中受到表扬的学生在下一次劳动中表现得更加积极,进而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

(四)结合科学训练,培养学习习惯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缜密,这也要求学生若想在数学领域得到进一步提高,需要学生具有严谨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仅能提高该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使该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引领和渗透,更需要长期坚持,某个行为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就会变成习惯性的行为。例如在日常考试中,当学生拿到试卷,教师每一次都会提醒学生以下几点:第一,此题的关键问题是什么?第二,首先要计算什么?第三,做完题之后要整体检查一遍。日常给学生灌输严谨审题和计算的习惯。并且在书写上也对学生做要求,要规范、工整地书写整张试卷,帮助学生养成耐心细心、学习态度端正的好习惯。

(五)拒绝浪费,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当下社会大环境中,虽已经严厉抵制浪费的行为,但还是有此现象的出现,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会导致学生养成铺张浪费,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习惯。学生乃国之希望,一旦养成不良习惯,社会层面的浪费现象便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养成良好习惯,从小学生做起,因数学是门应用型学科,更可以利用数学题或情景假设将学生代入。例如出一道数学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据统计,小学生有浪费粮食的现象,全省有20万小学生,若每个小学生节约的粮食能资助一个贫困地区的一个学生,那么全省的小学生能资助多少个贫困学生?”这是道最基础的数学应用题,但当学生得出此题答案后,会震惊得到的这个庞大的数字,此时教师可以渗透德育,《朱子家训》中曾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下大部分小学生都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不为吃穿用度烦恼,但在一些贫困地区资源匮乏。故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加之德育的渗透,教导小学生珍惜当下,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六)教师加强德育思想,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对引导学生发展水平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且小学生处于模仿能力较强的阶段,此时教师在其心中是极其崇拜的对象,故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需谨慎,起到正向的引导学生的作用。所以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自身德育知识的强化,在德育中至关重要。为学生做好榜样,这也是一种德育方式。

第一,教师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主动去接纳和学习更多的知识,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德育水平,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可以轻松解决在数学教学融合德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第二,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准和德育素养的同时,应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平衡日常教学和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树立榜样,起到正向引导作用;第三,教师应在每次德育活动之后总结每个学生的言行表现,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综合实力水平,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在学习和德育活动中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单独教导。在数学教学中不忘德育引导,科学客观地分析,经过长久地潜移潜移默化地影响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德育水平。

四、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何新课改之后德育会被教育系统全方位的普及和重视。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重视度不高,直接导致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偏低。故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需要为学生讲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需要重视德育的渗入以提升学生的品德品行。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日常生活、教材教学内容,定制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学习德育,也能在德育中实践应用学科知识。在进行小学数学和德育相融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谨遵新课标和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确保有效性和实践性。开展德育的方式很丰富,将德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结合融入日常教学中更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德育素质,也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之后的终生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生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