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也在不断增强,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汇聚,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之路。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大国,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这为企业继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开辟全新空间。
环顾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一些西方国家借助自身强势地位不断推行“小院高墙”,鼓吹“脱钩断链”,其目的就是遏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妄图把中国锁定在中低端产业链。围绕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越发激烈。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谁能在科技领域“棋高一着”,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企业强,则国家强。在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诸多组织中,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的愿望最强烈。从各国发展实践看,企业创新活动是否活跃、在创新资源配置中是否拥有主导地位,是能否推出高质量创新科技成果的必要条件。在国土面积不大、人力资本雄厚的以色列之所以能够成为璀璨夺目的“创新国度”,靠的就是企业雄厚的研发和创新活力。
万里征程风正劲。中国2023年的经济走势积极乐观向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工业、服务业稳步发展,科技创新不断融入生产生活。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与其稳定预期有极大关系,对它们来说,科技创新是一项风险投资。当企业对未来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会在科技创新上积极布局,甚至超前投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积极鼓励、有效引导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创新,推动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科技领军企业主导地位。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从制度建设着眼,发挥科技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前瞻布局基础前沿研究,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规模,开展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提升企业作为需求侧的成果吸纳能力和转化能力,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加速高校、研究院所等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并产业化。
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囿于种种局限,研发资金对某些前景广阔、资金不宽裕的初创企业来说是一个“硬骨头”。建立金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深化与金融机构等合作,形成银行信贷、专题债券、股票市场协同支持企业创新的金融手段。既要支持科技创新要素中“物”的积累,又要支持“人”的集聚、创新理念的迸发。确保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以金融的源头活水不新夯实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持续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力。
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千钧重担再扬帆。企业家是推动企业创新不可替代的主导力量,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遵循创新型企业家成长规律,推动形成创新型企业家市场化选择机制、培育机制,可以有效化解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执行力不强、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难题,有助于提升企业家创新意识,发挥其创新发展探索者、组织者和引领者作用。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树立创新型企业家典范,对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的企业家,既要给予實实在在的物质奖励又要多给以无上光荣的精神表彰。引导企业家及时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态势,找准企业创新发展战略方向,推动企业成长为科技创新生力军。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用日积月累的奋斗,换来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用滴水穿石的毅力,换来聚沙成塔的创新突破。创新不分早晚,英雄不问出身。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相信各类科技企业将奋勇争先,交出更加亮丽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