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怎么问

2023-05-26 20:57刘细彦
决策 2023年4期
关键词:调研组调研对象

刘细彦

调研是为了解决问题,天然地就应当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调研的问题导向精准度,“问对人”很关键。但在调研实践中,常常出现“表象掩盖真相”“被牵着鼻子走”“以点概面”等现象,很多时候都是“没问对人”造成的。那么,调查研究中如何“问对人”?

主动“找人问”

调研要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对一定对象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这就要求调研前需要定好“时间表”、画好“路线图”、选好“标的人”,使调研者有条不紊地开展调研活动。

这种精心安排的调研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调研效率,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听到的是事先编好的“台词”,很难听到真问题。因此,要听到“真问题”,还得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主动找”一些没有准备的人,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再进行比较、反复、鉴别,弄清真相。

比如,某市开展“河长制”推行情况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分管市长和水务局长的情况汇报,也按照安排实地走访了部分河道,获得的初步信息是:河道水质实现明显好转,河道管理更加系统规范,监管执法更加有力有效,河湖保护氛围更加和谐。

但是,问题常在不经意处潜藏,也常在不经意间被发现。调研组“自选动作”开展调研发现,水污染治理完成后,沿河区域环境治理、水景观营造等后续措施不明确,造成部分“河长”“重治理、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同时,还发现村沟宅河等小微水体尚未纳入“河长制”工作范围。这些问题正是完善“河长制”工作的方向、目标和重点。

既要问干部,又要问群众

干部是党的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落实者,调研者当然要听干部对工作情况的汇报,以掌握总体概貌,形成初步印象。毋庸讳言,干部的情况汇报,往往说起成绩时浓墨重彩、激扬高亢,“大珠小珠落玉盘”,谈起问题时则轻描淡写、蜻蜓点水,“犹抱琵琶半遮面”。

汉代王充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调研者要真正深入下去,了解实际问题,就要改进作风,多和群众打交道;就要改进话风,多听群众发心声。

在调研实践中,常常出现“表象掩盖真相”“被牵着鼻子走”“以点概面”等现象, 很多时候都是“没问对人”。

比如,对某市开展落实国家“双减”情况调研,“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教育局长汇报,政府及时出台实施方案,一方面做“减法”,探索减负提质新路径,开展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另一方面做“加法”,增加学生课外阅读和校外实践活动时间。

而老师则坦陈,为保证教学效果,不敢少布置作业;家长则抱怨,孩子要竞争“上好校”,只得选择校外培训。面对干部与群众对落实“双减”政策反映大相径庭的现象,调研者就应当追根究底,正本清源。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手里有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这就是人的思维受立场支配的局限性,调研者不可不察。

既要问群体,又要问个体

调研时,组织地域相近、行业相同、事情相关的五六个或者七八个人,围绕一个主题召开座谈会,集中收集情况、听取意见,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而且,与会人员还能听思结合、相互启发、彼此补充,可能在会场涌出新材料、迸发新观点,发挥放大效应。

但从另一方面看,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专题座谈会面对面交流,也形成了相互监督的局面,有时难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特别是在触及问题时,为避免“祸从口出”,与会者可能“顾左右而言他”,甚至三缄其口。哪怕谈问题也只讲小问题、浅问题甚至伪问题,而大问题、深问题、真问题可能避而不谈,使得调研难以吃透情况、抓准问题。

这就要求在注重召开座谈会听取群体意见的同时,也要注重听取个体意见。比如,某调研组召开区域社会治理工作专题调研会,谈及当地有几个小区居民群体上访一事,原因在于基层干部事先宣传的“补贴群众购房利息并予以搬迁奖励”政策没有兑现。参会的一名基层干部神情尴尬、一言不发。

会后,个别访谈才得知,当基层干部已经做好了工作、群众答应搬进楼房时,上面又因故取消补贴政策,奖励也不了了之。上面政策朝令夕改,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问“对的人”

俗话说:近水识鱼性,近山知鸟音。环境条件对人的影响很大。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拥有什么样的资源,才可能知晓什么样的事物。

找错了人,核心信息就难免被“二传手”“局外人”曲解或掩盖,获得事实真相就“踏破铁鞋无觅处”;找对了人,核心信息就如抽丝剥茧,获得事实真相就“得来全不费工夫”。

调研时,应针对学历、年龄、职业、经济状况等不同的人群“因人施问”,引导出对实现调查目的至关重要的信息。比如,某纪委监委调研组开展“纠四风、树新风”专题调研过程中,风闻公款吃喝也“转轨变型”了,“不吃酒店吃会所,不吃公款吃老板”。找社会上的人问,或大海捞针,对象模糊;或捕风捉影,事实不清。

要获得事实真相,就应当找“知情人”。调研组找高档小区、高档餐厅、带餐饮的茶馆、会所的经营人员发现问题线索。这样顺藤摸瓜,重点关注经常和职能部门打交道的企业订台、消费记录,找财务管理人员、餐厅服务人员谈话核准,终于使问题水落石出。

问“对的事”

要围绕主题问,以主题为“靶心”,有的放矢,询问与主题相关的人和事。无论是组织专题座谈会,还是开展个别访谈;无论是当面了解情况,还是进行问卷调查,都要紧紧围绕调研的主题,抓住制约事物发展的因素进行询问。防止面面俱到,漫无目的,随意发问,抓不住重点、焦点,导致走偏、跑偏。

比如,开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题调研,要对传统企业选择数字化转型的动因进行准确把握,对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瓶颈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和深度剖析,哪些是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就可以解决的,哪些是政府发挥助力作用可以解决的。

要抓住关键问。调研对象在汇报、交流某一事项的内容,通常运用通稿进行“一刀切”似的输出。这就要求调研者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好问题的内容和排序,紧扣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指向性的询问,力求挖出制约工作推进落实的具体、深层的问题,并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利害攸关。还可以在调研对象回答问题中寻求蛛丝马迹,进而深度挖掘,发现“问题链”。

用“对的方法”问

在基层调研时,面对有情感个性、有文化特征甚至有利益纠结的调研对象,询问时要用“对的方法”,使调研对象愿意回答问题、知道怎么回答问题。

对不同的人应采用不同的询问方式。比如,对直率的人可以直接地询问,对含蓄的人就要委婉地询问,对喋喋不休的人要注重引导,对愿望受挫的人要注重共情,对顾虑重重的人要注重疏导,使调研对象打开心扉、抖出问题。

要问具体的问题。泛泛而谈的问题没有针对性,回答也没有参考价值。比如,开展人才工作专题调研,询问引进的人才对所在区域和单位“感觉怎么样”,得到的回答就可能是抽象的概念,而不会是具体的问题。假如询问“环境的融入度、人岗的匹配度、工作的价值度、薪酬的满意度”等怎样,就能触及深层次的问题。

在询问敏感问题时,要采用迂回战术,不能单刀直入。比如,不说“存在什么问题”而说“应当如何改进”,以免引起调研对象的不安甚至反感。在设计问题时,要少用專业术语,多用群众语言,尽可能地做到“接地气”,从而通俗易懂,使调研对象能清楚地知晓调研者在询问什么事项、想了解什么问题。

(作者为上海市金山区委研究室二级调研员)

猜你喜欢
调研组调研对象
神秘来电
云浮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龙美达石材共享平台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武夷山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武夷山市进行督办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国务院参事调研组到广东省调研强制性标准化体制改革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莅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考察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