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杭佳
雷锋,一个响亮而温暖的名字,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一个让人倍感亲切的名字。他不是作家,但其日记却广为流传;他不是哲学家,但他朴素的话语却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他没有伟岸的身躯,却用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却赢得了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其题词,激励人们赓续接力、向他学习。60 年来,以其名字命名的伟大精神不断传承,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雷锋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它与雷锋的苦难家史、党和国家的培养、雷锋个人的努力等因素密切相关,亦与当时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关。
雷锋精神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发轫和孕育于雷锋22 年的短暂人生中。在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人生经历中,他走过了苦难童年、先锋少年、新式农民、模范工人、伟大战士的成长道路,每一个时期的锤炼都为雷锋精神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养分。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雷锋由一个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充满朴素阶级情感的苦孩子,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他以共产主义精神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世人学习的榜样,以生动而感人的实践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的人生命题,以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逐步孕育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时代丰碑、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形成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而辉煌的时代。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刚刚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历史,确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1956 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中国走上了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各条战线捷报频传、英雄模范辈出,在红红火火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年轻的共和国意气风发地阔步向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迫切需要一些积极向上的典型人物来展现这一代人的精神风貌,迫切需要一些充满正能量的英模故事来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的革命干劲。另一方面,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天灾人祸等因素叠加,强烈呼唤全社会坚持和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样的时代特征,为雷锋精神的产生、宣传和弘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共产主义理想道德、社会主义文化公德融合交汇的时代。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爱国明礼、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爱岗敬业、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古而有之的优良品德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时代特征结合,发扬光大,激励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拼搏奋进、勇往直前。同时,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带来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变化,迫切要求全社会建立一种新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操守。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为雷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丰厚的养料。
雷锋精神的形成,是雷锋个人经历的体现,也是时代发展的体现。雷锋精神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
雷锋精神,是对雷锋言行事迹所表现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理想的高度概括,是以雷锋名字命名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集中体现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雷锋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从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中,亲身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救民于水火,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建设新社会、开创新生活的历史事实。这些亲身经历使雷锋十分感念党的恩情,立志“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时刻准备着,为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直至生命”。到辽宁工作后不久,他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并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他入党的那一刻,他激动万分。翻开雷锋的日记,我们会清晰地看到这样的文字:“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在工作和生活中,雷锋把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化作奋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把拥护党、保卫祖国和建设社会主义看作一种责任和使命。他时刻为党和国家着想,处处遵循和体现集体主义原则,事事以集体为先,他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通过梳理雷锋日记,我们还可以看到,雷锋争分夺秒地提升理论素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比作“粮食”“武器”和“方向盘”。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从中汲取力量,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自觉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之奋斗终身的雄心壮志。在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中,每时每刻都体现出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爱,他用自己的言行证明,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是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而是人人可为的实践过程。
雷锋是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典范。他在日记中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一充满哲理的话语,是雷锋一生的真实写照。雷锋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每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他总是伸出援手、全力帮助。雷锋用真情和行动履行着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纵观雷锋的一生,他把奉献当作幸福来追求、当作快乐来体验。正因为雷锋始终坚持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和快乐,才有了在工作上积极进取、忘我工作的态度;才有了在生活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品格;才有了时时刻刻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是雷锋助人为乐事迹的形象写照。雷锋参军后,经常外出作报告,足迹遍及辽宁多地。在往返的行程中,雷锋在火车站扶老携幼,在列车上主动让座,帮助列车员报站、维持秩序、送开水、扫地、擦玻璃,帮助旅客解决旅途中遇到的困难等,雷锋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以实际行动展现了革命军人的本色。
“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听党的话,党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决不讲价钱。”这掷地有声的誓言,生动地道出了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雷锋是爱岗敬业的典范,他自觉服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立足本职、忠于职守,一心为公、淡泊名利,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和无限崇敬。雷锋在参加工作的6年时间里,换了4 个工作岗位,在每个岗位上都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在望城县委当公务员,雷锋被评为“模范团员”;在团山湖农场工作,雷锋是优秀拖拉机手;在鞍钢化工总厂和焦化厂工作期间,雷锋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车间红旗手;在部队,雷锋是“艰苦奋斗节约标兵”“毛主席的好战士”,是优秀驾驶员和技术能手。雷锋自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之中,以立足本职、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工作。正是靠着这种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精神,雷锋成为机关的模范、工地的榜样、生产的标兵,成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爱岗敬业典范。
雷锋与他辅导的少先队员们合影
在雷锋身上,始终澎湃着创新的激情与活力,始终体现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往直前的奋进意志,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雷锋在学习中永不停步、永不满足,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从不懈怠,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愈挫愈勇、开拓进取,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富于创造的劳动,升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他学习和工作的经历,充分体现了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雷锋热爱工作,善于学习,他把学习视为一种精神追求和人生态度,当作实现人生价值和赶超先进的重要途径。在学习上,雷锋发扬“挤”和“钻”的钉子精神,勤奋学习科学理论,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雷锋热爱读书,但不死啃书本,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勤学、苦学、发奋学,学知识、学技能,展现出强大的进取精神和顽强毅力。他始终保持乐观向上、斗志昂扬的状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勇往直前的品格,敢于直面挑战,勇于克服困难,善于开拓创新,不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富强的斗争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怎样的精神风貌呢?雷锋用信仰凝结出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给了我们完美的答案。雷锋参军后,自己动手用废弃木板做了一个“节约箱”,把平时捡来的破铜烂铁、玻璃碴子、牙膏皮、螺丝钉、废旧边角料、破旧衣服等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凡是能修修补补、有再利用价值的都保存下来,把不能用的玻璃碴子、破铜烂铁送到废品站卖掉,换来的钱全部上交国家。在雷锋的车上也有一个“节约箱”,他把平时捡到的废旧零件、螺丝帽等放进去。运输连经常有运送水泥的任务,雷锋准备了一把扫帚、一个簸箕放在车上,每次出车回来,都会把撒在车上、地上的水泥一点点地扫起来,积少成多,雷锋共积攒了2000 多斤水泥。1960 年5 月和8 月,雷锋两次拿出个人积蓄分别支援了抚顺望花区的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后来他又给河南巩县干沟小学捐款100 元。鉴于雷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事迹,入伍仅8 个月,雷锋就被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评为“艰苦奋斗节约标兵”。雷锋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勤俭节约的一生。他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在繁重艰巨的工作中,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他为自己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而快乐,也为自己思想境界的不断提高、实现了自身价值而自豪。雷锋的大量日记、雷锋的每一首诗歌都充满着朝气,每一张照片都绽放着笑容,他在艰苦环境中发愤图强,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并以实际行动为这一美德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高度凝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色,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十分丰富、意蕴极其深刻,值得深入学习、研究、传承、弘扬。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始终与社会发展相联系、与现实问题相对接、与精神需求相适应。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人民群众的热切呼唤。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道德觉悟,坚守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这个意义上看,雷锋恰是践行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的鲜活榜样。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对新时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使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深刻阐明了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和学雷锋活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以雷锋精神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力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和引领者。
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人民的子弟兵,一定要永远牢记党和毛主席的教导,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关怀爱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斗不息。”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也是雷锋精神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活力的源泉,贯穿于雷锋的一生,表现在雷锋的一言一行,落实在雷锋的一举一动。雷锋精神体现的文化内涵,充分反映了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凝练着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积淀着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积淀着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创新创业、甘于奉献的优良精神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是对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历史传承。大力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是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途径。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要加强“四史”教育,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提高党性修养,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引领广大群众全面了解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要高举共产党人的精神火炬,以雷锋精神为载体,传承好党的红色基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2013 年3 月,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雷锋精神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当历史的车轮飞速驶入了2023 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不断形成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合力、增强发展自信,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昂首阔步、砥砺前行。在新征程上,雷锋精神必将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将“小我”融入“大我”,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不断推向前进。
雷锋,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岗位平凡,生命短暂,所做之事都是点滴小事,并非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他之所以让亿万人感动,成为一个经典标志和永恒符号,就是因为其思想、品格已经凝结并升华为一种不朽的精神。雷锋用他22 年的短暂人生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将有限化为无限,将短暂变为永恒,用无尽的忠诚与奉献谱写了一首壮丽的人生诗篇。经过60 年的岁月洗礼,雷锋的故事历久弥新,雷锋的精神薪火相传,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