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川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2023-05-24 11:30:42杨大平何勋贵杨启慧丁志伟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蚕病蚕体蚕座

杨大平,何勋贵,杨启慧,丁志伟,陈 松,杨 海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云南蒙自 661101)

陇川县是云南省“一县一业”蚕桑特色县,产业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但目前部分季节发生蚕病现象呈加重趋势,尤其是家蚕病毒病等传染性蚕病的发生尤为严重,对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造成影响。依托云南省陇川县蚕桑产业科技特派团等项目的支持,笔者以陇川县陇把镇吕良村为例,深入调查并重点分析该地区2022年夏季蚕病发生的种类及主要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治对策,以期为陇川县综合防控提供技术参考,助力产业发展。

1 蚕病发生种类和规律

1.1 发生种类

笔者选取该村夏季养蚕好、中、差的9 户农户进行调查,家蚕样本数1000 头,调查时间从4 龄第2 d到上蔟结束。经调查发现,该村蚕病主要以家蚕病毒病、细菌病为主,见表1。

表1 家蚕病害农户调查

1.2 发生规律

(1)家蚕病毒病。主要分成血液型脓病、中肠型脓病及病毒性软化病。目前陇川县蚕病发生最普遍和最严重的是血液型脓病。该病由病毒感染导致,由于病毒具有较强的寄生性和流动性,导致病毒病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且发病率高、防治难度大,危害严重等特点,对养蚕生产影响最大,因此防治病毒性蚕病是蚕病防治的重点。

(2)细菌病。高温多湿易发病,多为零星发生,偶也有大面积发生。主要与环境卫生和温湿度有关,在环境卫生条件不佳,高温多湿的情况下易滋生细菌并大量繁殖,导致家蚕细菌病的暴发。病症表现有差异,较常见的有起缩(起蚕发病)、空头(将眠发病)和下痢(软粪)[1]。

2 蚕病发生的原因分析

2.1 气候变化异常

由于2022年气候异常,雨季来得早雨量大,5—6月连续50 d 下雨不出太阳,造成低温高湿,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饱和,桑叶含水率高,光照不足;7月连续高温,出现高温多湿,蚕棚温度达到35 ℃左右,超出家蚕生理极限,对家蚕极为不利,导致蚕病暴发,降低了农户养蚕的成功率。

2.2 防病意识淡薄,消毒不彻底、不到位

蚕农防病意识差,普遍存在“重养蚕轻消毒”的思想[2]。蚕棚消毒不到位,不彻底,蚕棚周围薄膜破烂不更换,前批的死蚕、蚕茧、乱丝不清除,只是对地面用消毒灵药液及石灰浆消毒,并存在消毒不到位情况,忽视贮桑室、蔟具及周边环境的消毒;出入蚕室不洗手、不换鞋;病死蚕乱丢或喂鸡。方格簇采茧结束后只用火烧去浮丝后就随意堆放在蚕棚边上,密封不严密,造成二次污染;蚕沙不经过堆沤发酵直接施到桑园,养蚕环境受污染严重等现象。

2.3 饲养批次多,计划不合理

养蚕批次过密,大多农户养蚕批次过密,一般12 d 为1 批,同时饲养3 批蚕的也有,大小蚕一起养,导致各种蚕病交叉感染。农户存在广种薄收思想,蚕即使发病也不会死完,产量低无所谓,总产高就行的错误想法,形成恶性循环[3]。

2.4 桑叶叶位选择不标准,叶质差

由于是大棚条桑育,农户领回3 龄小蚕直接剪条喂,造成桑叶老嫩不一,导致出现小蚕、眠不齐情况。桑叶质量差,蚕体抗性弱,受桑园面积、蚕棚面积、劳动力不配套影响,导致桑叶浪费,出现老化,叶质差,叶肉薄,营养差,造成蚕体质虚弱,抗病力下降。

2.5 饲养技术差,操作粗放

养蚕基础设施差,气象调节能力弱。靠自然温度饲养蚕棚温湿度不好控制,蚕棚周围未做好防辐射,导致蚕暴晒,出现“跳舞”,部分养蚕大棚无隔热层,室内温度达到35 ℃,超出蚕的生理承受温度,造成蚕体体质弱,抵抗力下降。饲养技术差,操作粗放,特别是4龄蚕饲养过密,蚕儿饥饿,相互抓伤,眠起处理不当,不及时提青分批,大小蚕混养,给桑不均匀,蚕座不卫生,造成交叉感染;桑叶过于潮湿、蒸热或凋萎变质,长期喂食水桑、过老过嫩叶[4],蚕体营养差;贮桑室条件有限,桑叶水分晾不干,滋生细菌,诱发蚕病。

2.6 简化饲养方式,防病意识差

推广省力化饲养条桑育,不除蚕沙,蚕座湿度大,蚕体蚕座消毒力度不够,蚕座发霉发臭,滋生大量细菌,特别是在5 龄蚕,不注重蚕体蚕座消毒,出现细菌病、脓病,部分蚕病在蚕期不发病到蛹期发病,造成死笼高、产量低。

3 蚕病防治对策

3.1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蚕病防治原则

科技人员应通过集中培训、入户指导等形式,使蚕农懂得蚕病危害的严重性,灌输养蚕消毒是关键,不把病原菌消杀是养不好蚕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提高消毒防病意识,将综合防治措施落实到养蚕生产过程中,有效地预防家蚕蚕病,提高养蚕的经济收益。

3.2 增强防病意识,彻底消毒,杀灭病源

养蚕前要更换蚕棚周围破旧老化薄膜做好消毒准备工作,按照“一扫、二刮、三洗、四刷、五消”的消毒步骤用高压消毒机进行养蚕前的消毒,做到药液配制准确,喷药均匀充足,蚕棚与周围环境面面俱到,确保消毒效果。回山消毒要在养蚕结束后,病菌生长活跃,病原物数量多时,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尽量做到不留死角,防止病源扩散,把病菌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方格簇处理后集中堆放保管室密封保管,不得放在蚕棚边上,采完茧及时清理消毒,防止病原菌扩散。

3.3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的体质

饲养人员需注意卫生,进入蚕棚前认真洗手消毒,更换鞋子,防止携带病源进入蚕棚,蚕棚门口撒石灰,形成隔离带。要求“小蚕要吃好,大蚕要吃饱”,做到看天养蚕、看蚕给桑、适熟优质、精心饲养,重视小蚕用叶选采适熟叶,确保蚕体强健,提高蚕儿的抗病能力;及时匀座扩座,稀放稀养,良桑饱食;加强眠起处理,严格提青分批,淘汰迟眠蚕、病弱小蚕,并进行深埋处理;做好太阳辐射热对蚕体伤害,斜拉2 层遮阳网,降低蚕棚温度,大蚕期加强通风换气排湿,做好蚕体、蚕座消毒,每天撒新鲜石灰粉,地面育5 龄除沙1 次(起除),减少蚕座感染机率。蚕期结束后要合理处理蚕沙,严禁蚕沙直接施入桑园,应倒入蚕沙池集中堆沤发酵,蚕沙池离蚕房和桑园保持一定距离,防止病源扩散。

3.4 加强桑叶贮藏管理,保证桑叶质量

贮桑室坚持每天消毒1 次,杜绝细菌,做好桑叶采、运、贮的管理,做到严格选叶,松装快运,妥善贮藏,合理调桑,保持叶质新鲜,避免水叶、发热叶、不良叶、发酵叶。认真做好药物添食,要求用冷开水,按照比例添食,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5 做好桑园病虫害防治,合理规划养蚕布局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食物,桑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家蚕饲养的质量。如发现桑树害虫要及时防治,避免患病虫尸体及粪便污染桑叶,极大地减少虫口叶,防止交叉感染,增强蚕儿的抵抗力。合理规划养蚕布局,减少批次,增加单批次饲养量,提高桑叶利用率,避免间接套养,减少交叉感染,提高经济收益,用更多时间管理桑园。

猜你喜欢
蚕病蚕体蚕座
蚕品种对不同发育阶段蚕体、蚕沙及蚕茧稳定同位素特征的影响
核农学报(2023年4期)2023-03-09 09:48:04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四川蚕业(2022年2期)2022-11-19 02:10:16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3:52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 02:38:52
夏秋养蚕有三早
关于毛脚茧判定方法的探讨
中国纤检(2018年11期)2018-11-12 07:32:06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小蚕的饲养技术要点
养蚕眠起处理方法
蚕期眠起处理的关键技术
湖南农业(2012年8期)2012-04-08 22: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