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及其水平评价研究

2023-05-24 02:07杜人淮马会君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矩阵战略

杜人淮,马会君

(1.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上海 201602;2.国防大学 联合作战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910)

1994年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局发布了题为《军民一体化的潜力评价》[1]研究报告,由此军民一体化这一专业术语进入了人们视野,掀起了军民一体化研究热潮。2015年我国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相继纳入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定的七个国家大战略之一。2017年召开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把“逐步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2]明确为军民融合发展总体目标,党的十九大对“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3]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指明了“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4]方向和任务。2023年3月8日,习近平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讲话中,对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作出了全面部署[5]。巩固提高一体化(即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高水平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及水平评价问题。现有文献还缺乏深入系统的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及其水平评价研究成果。

1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内涵及建设内容

学界对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及其建设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界定。本文将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定义为发展与安全、经济与国防、平时与战时、应急与应战融为一体的国家战略体系(即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发展与安全、经济与国防、平时与战时、应急与应战融为一体的国家战略能力(即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是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的生成载体,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是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的实施成果。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就是通过部署统合、体系耦合、要素整合、能力聚合等推进各层次各领域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把发展与安全、强国与强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分离的战略体系和能力,优化为发展与安全相兼顾、强国与强军相统一、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同步提升的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从而实现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整体效能最大化的过程。

1.1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内涵和建设内容

“战略”起源于军事,最初是指军事战略。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兹(Carl von Clausewitz)将战略定义为“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运用”[6]。“战略”一词现已被许多领域广泛借用和引申,通常泛指一切重大的和带有全局性、长远性、规律性的总揽全局和规定未来方向,甚至决定未来成败的谋略、行动或举措。国家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国家发展与安全全局的方略,通常由国家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或部门)战略构成,主要包括国家层面战略和地方层面战略、总体战略和领域(或部门)战略、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等。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是指由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军民融合、衔接贯通、有机统一的总体战略、安全战略、发展战略等构成的战略整体。国家建设发展领域通常被抽象为军事部门和民事部门[7],国防和军事战略被认为是国家安全战略体系中最重要战略,发展战略主要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发展战略(本文统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建设就是将军民相互分割的国家战略体系整合为兼顾发展与安全、统筹强国与强军、协调经济与国防的军民兼容国家战略体系。如图1所示,国家战略体系包括国家总体战略、国家发展战略(总体和领域)和国家安全战略(总体和领域),因而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就包括一体化国家总体战略、一体化国家发展(总体和领域)战略、一体化国家安全(总体和领域)战略。其中,一体化国家总体战略是发展与安全相兼容总体战略;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是兼容兼顾安全的发展战略,其建设领域主要包括一体化基础设施(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产业(装备制造、信息、物流等)、区域(区域重大、区域协调发展、主体功能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对外经济开放等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一体化教育、科技(主体、平台、成果等)[8]、人才、社会保障、文化、生态、应急管理、法治等社会发展战略;一体化国家安全战略是兼容兼顾发展的安全战略,其建设重点领域主要是一体化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主要包括一体化国防科技、工业、工程、动员等国防建设战略,以及一体化军事装备、后勤、设施、人才等军队建设战略,其他领域的一体化安全战略,主要内含在一体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中。

图1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建设内容Fig.1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s of the integrated national strategic system

1.2 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内涵及建设内容

关于战略能力,Collis等将战略能力视为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能力[9]。若从战略内涵来理解,战略能力是一切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决定未来趋势、竞争优势和成败的能力(包括实力、潜力)。国家战略能力是国家组织、协调和运用各种战略资源和力量、维护和拓展国家战略利益、谋取国家战略优势、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就一个国家而言,国家战略能力通常包括综合能力、经济和社会领域战略能力、国防能力和军事能力。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是指由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军民兼容、相互支撑、一体运用的综合能力、发展能力、安全能力等战略能力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发展战略能力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领域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总揽全局并对成败有决定性作用的能力(本文统称经济和社会战略能力),国防和军事能力是国家安全战略能力中的最重要能力。

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就是将军民相互分割的国家战略能力聚合为统领发展与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的军民兼顾战略能力。如图2所示,国家战略能力包括综合能力、发展能力(综合和领域)、安全能力(综合和领域),因而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就包括一体化国家综合战略能力、一体化国家发展(综合和领域)战略能力、一体化国家安全(综合和领域)战略能力;其中,一体化国家综合能力是发展与安全相兼顾战略能力;一体化国家发展能力是充分兼顾安全的国家发展战略能力,其建设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一体化基础设施(传统、新型基础设施等)、资源(人才、物资、数据和信息等)、产业(基础、支柱、新兴产业等)、运输(航空、海洋、陆地、管道运输等)、科技(创新主体、平台、成果等)、治理(执政、行政、法治、文化、应急处突等)、传播(传统和新媒体、文化等)、对外(政府外交、官方对外合作交流、民间对外合作交流等)等战略能力;一体化国家安全能力是充分兼顾发展的国家安全战略能力,其建设重点领域是国防能力和军事能力,国防能力主要包括一体化国防科技、工业、工程、动员等能力,军事能力主要包括军事装备、后勤、设施、人才等能力(其核心是军队战斗力),其他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主要内含在一体化经济和社会等发展能力建设之中。

图2 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内容Fig.2 The construction contents of the integrated national strategic capability

2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评价指标

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国家大战略,英国著名战略家利德尔·哈特(Basil Henry Liddell Hart)是“大战略”(grand strategy)理论杰出代表,他指出:“战略能否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对目的和手段(工具是否能作精确的计算,能否把它们正确地结合起来加以使用。”[10]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需要建构对一体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

2.1 一体化水平评价

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复杂系统工程,体系不仅仅是系统集成,更是系统整合[11]。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主要体现为发展与安全兼顾程度、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程度、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协调程度、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程度,具体表现为军民资源共享共用、环境相通相容、成果互转互用、活动协同协力、实力共兴共进等程度。习近平强调,“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关键是要在一体化上下功夫,实现国家战略能力最大化。”[5]这就需要对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一体化水平进行评价。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一体化水平,包括一体化的规模水平和质量水平。通常情况下,一体化规模水平和一体化质量水平并非正向关系,即一体化规模水平高并不意味着一体化质量水平就高,反之亦然。可见,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一体化水平是一体化规模水平和质量水平的有机统一。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一体化水平又称军民融合水平[12](本文简称融合度,degree of integration),主要包括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一体化(或融合)规模水平和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一体化(或融合)质量水平[13-14]。对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一体化水平的评价,可用下式表示:

Id=f(Ip,Iq)

式中:Id为一体化水平即融合度,Ip为一体化(或融合)规模水平,Iq为一体化(或融合)质量水平。融合规模水平可通过军和民的比例或军和民的各自占比来衡量,融合质量水平可通过融合产生的整体功能及综合效益,即由国防和军事功能、经济和社会功能构成的整体功能,国防和军事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构成的综合效益,以及国防和军事能力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的相互转换效率等来衡量。通常情况下,如果军民一体发展获得的整体功能、综合效益大于军民分离格局下各自的功能、效益之和,即1+1>2,则表明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一体化水平或融合度高,军民之间需做到“能融则融、应融尽融”;反之,表明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一体化水平或融合度低,则军民之间的融合需要适度。

如前所述,评价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涉及到总体(综合)、国防和军队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不同方面,对其建设的一体化水平的评价通常有所侧重。就总体(综合)而言,无论是总体国家战略体系建设还是综合国家战略能力建设的一体化水平,主要是评估军与民(项目、产值、能力等)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融合质量状况;就国防和军队建设而言,无论是战略体系建设还是战略能力建设的一体化水平评价,主要是评估民的占比及融合质量状况;就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主要是评估军的占比及融合质量状况。

2.2 评价指标体系

以上可见,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由不同子系统构成的体系结构,据此可按照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具体内容,以及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评价的有关要求,按照全局性、层次性、代表性、独立性等原则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一个相对完整且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Tab.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level of integrated national strategic system and capacity

续表

3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评价方法

对于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的评价,可采取AHP-EWM组合权重的TOPSIS法。当计算权重时,可使用AHP层次分析法和EWM熵值法,这样既能充分发挥专家的经验优势,又能较好反映指标间的信息差异,在此基础上可使用TOPSIS模型对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进行综合评估。

3.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主要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和最大特征根,并根据特征根做一致性判断,经过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四级指标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向量W1。

第一步,构建判断矩阵。

首先选取和收集了行业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10名专家,依据专家给出的意见,利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层指标之间的相对权重,建立测评指标体系的判断矩阵。按照表1中的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共需构建26个判断矩阵。某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是针对上一级指标而言,体现的是本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中的数值的含义,如表2所示。

表2 判断矩阵中数值的含义Tab.2 Meaning of number of the judgment matrix

第二步,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

RC=IC/IR

式中:RC为一致性比率,IC为一致性指标,IR为随机一致性指标。若RC<0.1,说明一致性满意;否则,就需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第三步,计算各个层次指标权重,最终得到四级指标权重向量

WAHP=(wD1,wD2,…,wD64)

以计算D1、D2相对于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A的权重为例。邀请到的10位专家对各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分别进行打分,经过德尔菲法的处理后,A1、A2相对A的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表3 A1、A2相对于A的判断矩阵Tab.3 Judgment matrix of A1, A2 relative to A

按照加权和法计算权重列向量

WA=[0.34 0.66]T

一致性指标RC<0.1,通过一致性检验。

按照同样的方法,可得B1、B2、B3相对于A1的判断矩阵(见表4)和C1、C2相对于B1的判断矩阵(见表5)和D1、D2相对于C1的判断矩阵(见表6),经过计算各自的相对权重列向量分别为:

表4 B1、B2、B3相对于A1的判断矩阵Tab.4 Judgment matrix of B1, B2, B3 relative to A1

表5 C1、C2相对于B1的判断矩阵Tab.5 Judgment matrix of C1, C2 relative to B1

表6 D1、D2相对于C1的判断矩阵Tab.6 Judgment matrix of D1, D2 relative to C1

WA1=[0.42 0.33 0.25]T

WB1=[0.64 0.36]T

WC1=[0.53 0.47]T

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经过计算,可得D1、D2相对于A的权重为

[0.048 4 0.043 0]T

按照此方法可得到所有指标权重,如表7所示。

表7 各层次目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重Tab.7 The weight of goals at each level relative to the total goal

3.2 熵值法确定客观权重

使用极值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值,而后计算标准值的比重、信息熵,进而得到权重向量W2,则组合权重向量

3.3 TOPSIS测算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

第一步,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本文评价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越好。共有m个待评价单位,n个评价指标,则原始数据矩阵

其中:xij为矩阵X中第i个评价单位中第j个指标的值。

第二步,对原始数据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

对原始数据矩阵X进行规范化处理:

得到矩阵

第三步,构建加权矩阵。

运用组合权重向量W构建加权规范化矩阵:

rij=wj*Zij

得到加权矩阵

第四步,确定矩阵R的正理想值和负理想值:

R+={max(z11,z21,…,zm1),max(z12,z22,…,zm2),…,max(z1n,z2n,…,zmn)}

R-={min(z11,z21,…,zm1),min(z12,z22,…,zm2),…,min(z1n,z2n,…,zmn)}

第五步,计算各个指标的正、负理想值的欧氏距离和:

第六步,计算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

从中可知

0≤L≤1

当L趋近于1时,说明与正理想值贴近程度越近,与负理想值贴近程度越远;反之,则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就越低。

4 结论和建议

4.1 基本结论

对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及其水平的评价,是一个极其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到一体化国家总体战略体系和一体化国家综合战略能力建设及其评价,也涉及到国家各个地方和相关领域(部门)的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及其评价。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建设就是将军民相互分割的国家战略体系整合为兼顾发展与安全、统筹强国与强军、协调经济与国防的军民兼容国家战略体系,包括一体化国家总体战略、一体化国家发展(总体和领域)战略、一体化国家安全(总体和领域)战略;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就是将军民相互分割的国家战略能力聚合为能够统领发展与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安全利益的军民兼顾战略能力,包括一体化国家综合战略能力、一体化国家发展(综合和领域)战略能力、一体化国家安全(综合和领域)战略能力。为了全面系统评价一体化国家总体战略体系和一体化综合战略能力建设水平,以及评价国家各个地方和相关领域(部门)的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按照全局性、层次性、代表性、独立性等原则选取评价指标,从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建设和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两个维度构建了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评价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并采用AHP-EWM组合权重的TOPSIS法对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4.2 主要建议

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建设高水平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确保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得到系统推进和有效落实,有必要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1)制定统筹发展与安全全局国家一体化总体战略,作为国家最高层次战略。战略是牵引,推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有必要制定统筹兼顾国家发展与安全全局的总体战略。战略需要通过战略规划来部署和落实,目前我国国家层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和地方层面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战略部署,已经远远超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范畴,其中包含了国家安全及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面相关内容。据此,可考虑将国家层面的和地方层面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专门规划,原国家层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涉及的国家安全和统筹国家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内容,可进行整合并加以丰富和完善,调整和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体化发展五年规划”(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安全五年规划”),使之作为国家最高层次战略规划,以此为依据制定各地方和各有关领域(部门)战略规划。原地方层面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中所涉及的国家安全和统筹国家发展与安全等方面内容,可进行整合并加以丰富和完善,调整和更名为“一体化发展五年规划”(或“发展与安全五年规划”),以此为依据制定本地区有关领域(部门)的战略规划。由此形成一体化国家战略规划体系。

2)系统整合和不断完善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及其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体系。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需构建比较完善的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一体化国家战略建设体系和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体系。关于一体化国家战略建设体系和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体系建设的内容,主要是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15]。但从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全局和长远角度来看,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建设和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内容,不能仅限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几个重点领域,有必要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其中既包括国家总体战略规划和综合能力,也包括其他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部门)的战略规划和能力,即国防和军队建设等安全领域战略规划和能力,如国防科技、工业、工程、动员等战略规划和能力,军事装备、后勤、设施、人才等战略规划和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中总揽全局、决定未来方向和成败的战略规划和能力,如基础设施、资源、产业、运输、科技、治理、传播、对外开放等方面战略规划和能力。

3)用国家一体化战略规划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规划。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是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的依托和前提,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水平,明确和处理好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中的相关战略的关系至关重要。从战略规划来看,由于国家一体化战略规划(或发展与安全战略规划)是国家最高层次的战略规划,因而既要用国家一体化战略规划统领和制定地方一体化战略规划(或发展与安全战略规划)和国家不同领域(部门)一体化战略规划,又要通过用国家一体化战略规划统领和制定的地方一体化战略规划来进一步统领和制定地方不同领域(部门)一体化战略规划。同时,地方不同领域(部门)的一体化战略规划还必须与国家一体化战略规划和国家不同领域(部门)一体化战略规划相统筹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保证国家和不同地方、领域(部门)战略规划军民一体融合、部署和落地。

4)通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统筹部署和协同推进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是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的重要牵引,也是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生成的必要载体,而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则是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水平,有必要根据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特点、规律和要求,将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有机纳入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中进行统筹部署和协同推进。为此,需在国家一体化战略规划中明确国家发展能力与国家安全能力一体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和总要求,然后将统筹国家发展能力与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总要求进行分解,进一步细化为各地方和相关领域(部门)战略规划中发展能力与安全能力一体化建设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从而使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建设得以系统推动和得到层层落实。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矩阵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战略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