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3-05-24 10:28:02谢小坚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针对性精神分裂症差异

谢小坚 施 思

(1 泉州市第三医院,泉州,362000; 2 晋江市晋南医院,晋江,362200)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以患者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分裂,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表现,且个体间症状表现存在较大差异[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属于慢性迁延性疾病,患者在每次发作时都可能损伤大脑,导致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进一步下降,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对一些疾病的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因其自身精神症状与较差的生理自理能力引发其他疾病,给其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精神分裂症的这些特征一直是精神病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也是目前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配合护理措施控制患者的病症,以预防其复发和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3]。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与分析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改善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26~49岁,平均年龄(34.45±6.55)岁;病程4个月至7年,平均病程(3.6±2.4)年。观察组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5.24±5.26)岁,病程5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3.8±2.1)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纳入标准 1)经过临床检查,符合精神分裂症确诊标准,且伴有睡眠障碍症状的患者;2)患者年龄24~46岁的患者;3)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患者;2)合并器官严重衰竭的患者;3)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4)其他疾病引起的睡眠障碍的患者。

1.4 干预方法 2组患者根据病情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帮助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症状。同时,对照组在营养支持、饮食方案、用药指导、体征监测等方面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健康宣教:入院后,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精神分裂症相关医学知识、临床症状、常见诱因、治疗方式、护理措施等,并根据患者的病症检查情况,为其制作针对性健康教育手册,告诉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发作时会出现的并发症,以及相关预后等一系列知识,如果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则需要特别叮嘱其家属密切关注其情况,使他们对精神分裂症有更深的认知,提高其在整个治疗过程的依从性。2)心理护理:入院后,对其心理状况给予最全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在患者入院后主动、热情地与其交流,帮助减轻其思想负担与心理压力,对其定期探访与评估,治疗过程中给予其足够的关心与最大程度的尊重,同时叮嘱其家属密切关注其心理状况,给予其安慰,保持积极治疗的态度。3)环境护理:病房内应保持干净、整洁,并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噪声,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光线柔和不刺眼,但也不宜昏暗,从温度、湿度、卫生、采光等方面控制,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以便稳定其情绪,消除其负性情绪,促进其身体更快恢复健康。4)睡眠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定期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根据其睡眠障碍情况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患者病房需保持绝对的安静,医护人员在查房与探诊时尽量保持轻动作,避免发出声音;特别是有严重睡眠障碍的患者,日常与其交流时保持轻声细语,避免过高音量对其造成惊吓,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相关药物进行干预。5)并发症护理:因患者对其他疾病抵抗力较低,很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生命质量、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情况,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发生。6)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合理饮食方案,提供全面营养支持,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忌辛辣刺激、煎炸烧烤、粗糙、生冷、坚硬食物等,可多食用优质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细嚼慢咽,少食多餐。7)康复训练:在患者进入稳定期后,可让其转移至康复中心,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指导其学习生活技能、交际能力、社会功能等,特别是针对缺失功能进行针对性训练,为其日后正常生活夯实基础。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状态,以及生命质量。1)睡眠质量。通过PSQI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选取该量表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等3个方面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高。2)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分值越高表示心理状况越差。3)生命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2组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定,观察情绪角色、身体功能、身体疼痛、身体健康、社会功能、活力、心理健康、躯体角色等8个指标,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命质量水平越高。

2 结果

2.1 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2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复杂的重性精神疾病,而且患者病程较长,对患者及其家属都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新型药物的研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了进一步提高,但仍然是目前临床医学攻克的难点[4-5]。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配合好的护理措施也非常重要,这对改善患者的社会生活环境以及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意义。而针对性护理作为近年来大力推广的新型护理模式,其更注重系统性、针对性、完整性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很多疾病的治疗护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7]。

本研究通过选取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从营养支持、饮食方案、用药指导、体征监测等方面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从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睡眠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展开针对性护理措施,并观察2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心理状况,以及生命质量,以探讨与分析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前,2组患者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护理后,2组患者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PSQI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2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针对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减轻其心理压力,且可提高其生命质量,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声明:无。

猜你喜欢
针对性精神分裂症差异
相似与差异
音乐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4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