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义霞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书都编排了一个习作单元,即专门指向习作的自成体系的单元。习作单元开始一般安排两篇精读课文,引领学生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那么,如何在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中开展“学习任务群”学习活动呢?这里以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来谈谈体会。
一、立足大单元,依标扣本确定“学习任务群”
同一篇文章放在不同的任务群,要完成的学习目标肯定会有所不同。鉴于习作单元的特殊性,精读课文的學习一定要立足整个单元的编排和要素,对照新课标要求来确定更适合的“学习任务群”。
该单元是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个习作单元,围绕“留心观察”这一主题先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交流平台”“初试身手”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最后是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写作要求是: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从本单元的自身特点和编排内容来思量,更适合放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开展学习。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借用了罗丹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来表述,结合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可提炼出“用观察留住美好”作为本单元的活动主题,串起单元中各块内容的学习。
二、从任务群分析梳理素养型学习目标
确定了任务群后,就要从该任务群素养立意的角度,来分析梳理精读课文的素养型学习目标。关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新课标是这样表述的:“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根据具体交际情景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这里前边指向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后面指向的是表达,也是本单元的最终目标。
以第二篇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为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生活在乡村的小男孩观察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并积极寻找原因的过程。放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本课素养目标就是:利用预学案、课堂作业等活动形式完成识字、写字目标;能理清“我”观察、发现的过程,说出草地变化及原因,体会观察的细致及快乐;体会文本的表达特点,学习把自己观察所得在小组内交流。
三、指向素养,前后勾连设计系列学习任务
明确了《金色的草地》一课的素养目标,具体到课堂上怎么开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语文实践活动呢?
任务一:大单元 理脉络
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采用的是双线组元,每篇选文和单元主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之前刚刚学过第一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课堂伊始,教师可引导学生:理一理《搭船的鸟》与单元主题有什么联系?猜一猜《金色的草地》以及两篇习作例文与主题又有什么联系?学生可围绕所观察的事物及其特点、观察的方法等角度来谈自己发现的课文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联。
学生在言语交际中可以培养较强的思维能力,同时树立单元整体意识,体会观察的视角可以涉及身边的万物,观察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加深对单元主题“观察留住美好”的理解。
任务二:“放大镜” 看场景
教师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用自己的“放大镜”看一看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场景?
这样做意在让学生通过读课文,随文识字、写字,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找到文中场景“蒲公英盛开”“草地上玩耍”及“草地的变化”,理清“我”观察、发现的过程。接下来,以“草地上玩耍”这幅场景为切入点,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草地玩耍的快乐?在感受蒲公英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快乐的同时,明白在写观察所得时,也可记录观察过程中的有关玩耍场景,让观察活动变得更美好,充满快乐感。
任务三:“小侦探” 大揭秘
接下来,教师话锋一转:作者喜欢蒲公英,难道只是因为可以在草地上玩耍、嬉戏吗?在这金色的草地之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请你化身“小侦探”,再读课文,结合所查资料,与文中的兄弟俩组织一次“交流会”,看谁讲得更清楚。
这一问题的抛出促使学生再次深入阅读文本,二次提取信息、分析整合,开启深度思维。首先,我们引导学生聚焦课文第三自然段,化身为“我”来置身草地,观草地颜色变化,探草地变化的原因,邀请小组成员完成情景对话。
早上,草地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
中午,草地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
傍晚,草地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
接着,引导学生以一个现代小学生的口吻,向文中兄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蒲公英花张开、合拢的深层原因。通过这样的情景对话,学生能够深层次梳理作者的发现:草地颜色变化竟然是因为蒲公英花的开合动作导致的。学生体会了作者观察的细致,感受了作者发现奥秘时给身心带来的愉悦体验,更加深了学习参与的情境感。
任务四:趣表达 享快乐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习作单元的编排体现出鲜明的“读写结合”特征——阅读中学习表达,直指写作目标。前面三个任务的完成,我们不仅要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快乐,还要学习他如何表达得清楚。
随后,教师出示任务:这几天的观察活动你发现了哪些事物的变化?小组内现场展示,看谁说得更清楚。此活动意在引领学生主动观察积累,迁移运用,为后面的初试身手和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这样,整节课紧扣实用性开展了系列学习活动,驱动学生由浅入深、扎扎实实自主进行语言实践。这样的设计既提升了学生思考、表达、沟通等能力,高效完成了预定的素养目标,又完整展现了对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开展任务群学习的理解。
(责编 莫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