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妈
上周五难得有点空闲,我决定去接CC放学。这几年她都是坐校车,我们接她的机会屈指可数。远远的,我就看她跟三五个女孩子一起叽叽喳喳地聊着往外走。
三年级后,孩子们开始有小团体了。出了校门,临分别,一个女孩子从书包里拿出一包零食,分给了小伙伴一人一个,唯独没分给离她最近的那个女孩。
那孩子笑嘻嘻地问,“能不能也给我一个?”带零食的孩子说:“你不会自己买吗?你怎么那么馋,张嘴找别人要,你怎么好意思的?”要零食的那孩子,肉眼可见地笑容消失,低下了头,踢着脚边的石子。我接娃放学的快乐,也在那一刻彻底消失了。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那本书里,好多可怕的画面突然蹦出来,女孩们的战争,可能没有男孩子们那么显性,但是细思极恐。越是隐秘、越是看似小事,杀伤力越强,就像温水煮青蛙,孩子都不知道自己“被暴力”了。说实话,比起孩子的成绩,我更重视的是她的社交健康。
有一种社交中的隐秘暴力,没有欺凌那么张扬明显,没有动手那么残酷血腥。却也能“杀”人于无形。就是分零食那孩子使用的“语言暴力”。你说那个没被分到零食的孩子,真就是特别馋那口吃的吗?她张嘴要的,其实是一种群体认同:“每个人你都给了,怎么偏偏绕开我呢?”结果她不但没争取到认同,还遭到了无情的羞辱和耻笑。更可怕的是,很多孩子、老师、家长都意识不到,语言也是一种暴力。
很多孩子都意识不到自己的语言,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伤害。哪怕是被欺负的那一方,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身处一场“暴力”。所以我跟CC讲:“别人要是打你一拳,你觉得疼吗?”“当然疼啊,我又不是钢铁侠。”“你看,如果别人对你说一些不好的话,就像是在你心上打了一拳,虽然表面上没有受伤,但是心里也会感觉不舒服、难过。对不对?”
这也是一种‘暴力’行为,包括但不仅限于“人身攻击”“说坏话”“起羞辱外号”“煽动别人孤立一个人”。比起拳打脚踢这种实打实的暴力,语言暴力这种“软暴力”往往更为隐形。
如果我们都不加重视,总是一带而过地敷衍过去,那被暴力的孩子可能永远也不认为,别人是在伤害他,又何谈反击和自洽?他甚至会成为受害者,被欺凌孤立,永远带着阴影生活。而对别人施暴的孩子,也会毫无心理负担,甚至成为毫不负责的“键盘侠”。
孩子年龄尚小,对于语言的力量可能一知半解。他既可能成为“攻击者”,也可能成为“受害者”。想想前段时间的热搜,先是红头发女孩因为网暴去世,后是女中学生因百日誓师发言时的表情被喷。
语言暴力的厉害之处我们已经见识得够多了。所以,作为父母,我们真的有必要提前预知风险,帮孩子绕过这个“坑”。
不要不在意。有一项调查表明:面对语言暴力,被施暴者多数选择沉默。我见过有些家长,在处理这样的事情时,总会劝孩子“大度”,让孩子别在意。“只是一个外号,干吗那么在意”“不就说了你几句,人家已经跟你道歉了”……
正是因为老师、家长的不以为意,让孩子越发觉得,因为几句话的事就向家长、老师“告状”,是不是太“斤斤计较”“没事找事儿”了?甚至可能让孩子产生这样的心理:“我被人攻击了也没事,我心里难过也没关系,我的感受不重要。”所以,家长首先要扭转观念。并不是非要演变成所谓的“流血事件”,才能被叫作暴力。
不要默许。很多人都觉得,孩子们就是过过嘴瘾。“你管别人说什么呢?你做好自己就行了,不要跟不值得的人浪费精力。”孩子要信了这句话,才是掉进深坑爬不出来了。
因为他很快会发现,自己的隐忍退让,换来的必然是得寸进尺。你忍一次,就会有下次,最后全班都来捏你这个软柿子。千万不要低估小孩子的恶,学校就是小江湖,并且这些江湖成员还十分“初级”,没学会成年人的理性和克制,他们遵循的只是最基础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前几天给孩子读BBC纪录片《王朝》的同名绘本。里面一群非洲野犬围捕猴子。野犬会因为某只猴子弱小放过它吗?所以,我是会告诉孩子,如果你感到别人对你使用语言暴力,让你感到不舒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你就要反击!
一开始就让对方知道,你不好惹。但是反击也是需要一点小技巧的。我总结了两条,大家可以借鉴下。
勇敢地“回击”。教孩子反击的意义,不是一定要赢,甚至吵架输了也没关系。重点是,让对方知道你有点不好惹、有点难缠。如此,再厉害的“嘴炮”,以后也不敢对准你轰了。
让孩子学一点“糊弄学”。上一条是正面应战,有些孩子没有这样的攻击性,或者不屑去浪费这样的精力,还可以曲线救国。碰见那种以语言伤害人当乐子,你越当回事他就越兴奋的,真认真你就输了。
一位研究语言暴力的心理学家说过:“你越是愤怒,对方就觉得越有趣。”所以,取胜的方法就是,不要变得沮丧,那么霸凌者就输掉了。
以上是受害者心理。我们也不能放任孩子,无意中成为加害者!会正确地表达,是我想说的第二个重点。哪怕对方的一些行为让你不喜欢,我们也不该上来就用攻击、欺凌性、不尊重的语言来表达。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提出过一个“非暴力沟通”的概念: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在一句话说出口之前,一定要清楚这是观察到的事实,还是带自己主观感情的评价。
其实,当你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摆在孩子面前时,她自己就能很清楚地分清利弊。哪种可能会伤害别人,引发更多的冲突;哪种能让问题更好地解决。因为家里两个孩子,每一个我都不希望受到伤害,所以,经常刻意引导孩子去做这种“选择练习”。
如果大家觉得自己家孩子没办法一下子做到“不带个人情绪的表达”,不如先试试像我这样,提供选择题。“选择好好说话”也是“学会好好说话”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