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环县演武乡刘掌村学 肖志毅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想象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如果能够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以及写作方法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就能够让学生在作文中全面充分地提高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水平更高的优秀作文,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想象力的运用有赖于想象主体外在的意图和实际经历的人生体验。所以,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先要注意如何获得与学生相对应的想象材料。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材料的积累时,主要需要达成的目的是:首先,让学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客观事物的观察和感知,从自身的经验中获取第一手的想象材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想象力。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拓展的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从名著中吸取到丰富的精神财富,并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想象的材料。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对于写作材料的积累,因为材料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写作课程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能力,有效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效率。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我来编童话”时,教师可先带着学生分析经典童话,关注经典童话中情节的生动性以及人物的立体性。接着可拿出其他的经典童话作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由阅读,并圈画出能够造成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使主人公的形象立体的句段。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讨论,探讨让情节生动和人物立体的关键点是什么。在学生阅读这些经典童话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深化自己对于童话的认知,这样就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理论性知识,接下来也就能够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训了。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亲自阅读经典,增加学生对于文学语言文字的积累,形成对文化背景的正确认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写作。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对经典童话中的人物进行扮演,让学生在话剧表演活动中更好地理解作品,这也是对他们进行自主创作的一个基础。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阅读经典的童话文学作品,来帮助学生感知童话的情节变化以及人物形象设定,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步入正轨”,确保学生本节课进行的想象是围绕着单元作文的核心而不会跑题,也变相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其次,通过阅读各种经典童话,学生对于童话的认知水平也能够得到极大提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能够发挥想象能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优秀童话作品。
如果要对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评价,那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作文内容的丰富性和作文的表现形式,因此在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升学生自由想象的能力。其目的主要包括:第一,让学生能够从立体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客观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空间进行自由想象,并根据事物的多面性本质,从中进行更多维度的想象。第二,学生要把物体的整体性和局部性结合起来。客观事物的生动形象常常由许多细节组成,教师要主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关注事物的整体到留心事物的局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同时关注到想象的整体和局部的丰富。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我来编童话”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童话故事进行自由想象,不要局限于已有的童话内容和故事情节。自由想象是学生想象力的综合表现,同时也是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具体表现,学生的具体体现。学生的想象能力水平与学生的思想自由程度有着紧密联系。在培养学生想象力自由化的童年故事,还要注意首先培养学生的思想自由。首先,要确保学生在创作时遵照自己的想象意愿进行发挥和创作,打破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方法技巧,促进学生思想更加开阔。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整理,让学生在充分发散思维的同时,也能够及时把思维拉回来,在写作中发挥作用。最后,要使学生的想象力运用的层次更高更丰富,也可以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再造想象,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发展。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想象,来完成对童话的编写。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写作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更具有开放性和活跃性。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想象能力能够切实提高,而且还能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在不同学习领域中的迁移,在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增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科学地创造适合学生进行作文学习的环境氛围,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教师也可以将一些比较开放的题目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正式写作前,教师安排学生就相关的情境内容进行讨论和演讲。通过创设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进行想象提供了合适的环境,让他们不再胆怯,能够在交流与讨论中激发更多的想象潜能。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我来编童话”时,教师就可以将经典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拿出来,放置到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思考:如果这些人物来到我们的身边,会发生怎样奇妙有趣的故事呢?这样为学生留有一定的悬念以及想象空间,就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思考和想象,也能够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想象的机会,促使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动脑。
在上面的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情境,帮助学生在此环境中想象,尝试让学生切实做到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表达所思所想,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和活跃,在写作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外界对于他们发挥想象力的支持和肯定,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外部环境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思维活动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跳跃性。在小学作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不仅意味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天性,而且也要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他们的想象能力转化成自身的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开始动笔写作文之前,先把自己所想象的东西简单地记录下来,或拟制一个大纲,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在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中获得想象的方向。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我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写出我的想象内容呢?同样也是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了之后,再让学生动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讨论交流结束之后,也可以反复地处理想象的内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锻炼想象能力的机会。此外,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可以将多媒体数码技术应用到写作教学中,一定可以促进学生从多个方面想象,使学生的想象更加丰富。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我来编童话”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学生不熟悉或不知道的童话片段,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童话故事对于情节的把控以及对于人物的塑造,这样能够为学生进行想象提供方向和参考范例,增强学生对于童话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是进一步使学生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原本要表述的教学内容抽取为视频的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实际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内化教学内容、激发想象能力。实际上,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高。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教学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想象的能力为教学基础,打破传统思维的框架和束缚,让学生能够切实体验到学习写作的乐趣,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造成的不良影响。对学生而言,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打破“凭空想象”这一似是而非的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就意味着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发挥想象力。学生在进行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的思路和大部分同学的不同,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从而追求到更加有利于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我来编童话”时,以《龟兔赛跑》的续写为例。大部分同学会写兔子吸取教训,在第二次赛跑中勇夺桂冠、一雪前耻。但也有同学会认为兔子本性难移,在下一场比赛中仍然会骄傲自大,只不过这一次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而大意输掉比赛。甚至还有学生会想象兔子和乌龟在第二次比赛中都遇到了困难,在互相的帮助下才能够顺利到达终点,在完成比赛的同时兔子和乌龟也成了好朋友……不管怎样的想法都不是错误的,教师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要根据不同情况对学生的不同续写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激发对于童话故事和想象能力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提高想象能力的方法、主动进行自我提升,从而实现本次习作的教学目的。
在上面的这个案例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多种续写方式,并没有说谁对谁错,而是根据学生们不同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写作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互帮互助、互相监督,互相分享自己这样续写的想法和用意。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有条不紊、逐层递进地顺利完成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多地注重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的写作和想象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这样才能够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