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奕奇,朱惠云,李芳,朱洁,吕礁,安薇,夏天,吕顺莉,李兆申
南海诸岛位于我国热带地区,常年高温、高湿、高盐、强风,驻守海疆的官兵长期在岛礁遂行任务,精神压力大,饮食结构单一,消化道疾病高发[1]。据统计,呼吸道感染、骨科疾病、外伤、皮肤病、消化疾病分别位列岛礁部队发病率的前5 位[2]。但通常岛礁医院受条件限制,消化内镜设备保障维护困难,开展消化疾病的内镜诊治条件相对缺乏,现有报道的资料较少。因此,有必要明确南海岛礁驻岛官兵胃镜及结肠镜检出常见消化道疾病的比例,从而了解岛礁官兵常见消化病的发生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减少非战斗减员、保障岛礁部队战斗力提供依据。
回顾性分析2017 年3 月至2020 年12 月,南海某岛礁医院消化科门诊接诊的186 例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均为现役官兵,采集其消化道症状,并经军医评估有消化内镜检查指征且排除禁忌证。其中男性159 例,女性27 例,年龄20~53 岁[(30.2±7.6)岁]。共行胃镜164 例(包括急诊胃镜7 例),肠镜22 例(包括急诊肠镜1 例)。
胃肠镜均采用Olympus(CV-170)电子内窥镜系统完成,于检查前30 min 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开始洗消。(1)胃镜检查准备:患者检查当晨空腹,检查前10 min 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 支,联合利多卡因喷雾剂,用于口咽部局部麻醉,同时祛除腔道内泡沫,使视野清晰。(2)结肠镜检查准备:检查前一晚进食流质或少渣饮食,肠道准备使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电解质散,于检查日凌晨分次口服(溶于2 000 ml 溶液),待排出清水样便行结肠镜检查。胃肠镜检查操作由先后驻礁的8 名消化内科军医完成。
计数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以百分比(%)表示。
共计检查164 例,其中男性141 例,女性23 例。主诉消化道症状为腹痛者占比35.3%(58 例)、腹胀者占比63.5%(104 例),有2 例因消化道出血(黑便)行急诊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疾病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最常见(占比70.7%),其次为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包括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和胃溃疡(gastric ulcer,GU),占比15.9%,并且有较高的食管异物发生比例(占比3.0%)。见表1。
表1 164 例岛礁官兵胃镜检查结果的不同疾病统计
岛礁官兵中检出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下表现为食道下段条索状糜烂(洛杉矶分级LA-A 级,见图1A)。在胃镜检出的消化性溃疡中,十二指肠溃疡分期大部分为A1 或A2 期(图1B),少数为霜斑样溃疡;胃溃疡分期大部分为A1 或A2 期,伴厚白苔(图1C)。食管异物5 例全部为急诊胃镜检出,分别为鱼刺3 例、鸭骨1 例、槟榔1 例,均顺利取出(图1D)。
图1 部分岛礁官兵的胃镜检查内镜图
共计检查22 例,其中男性18 例,女性4 例。择期预约肠镜21 例,急诊肠镜1 例(主诉肛门内异物疼痛)。肠镜检查结果依次为正常7 例(31.8%)、慢性肠炎6 例(27.3%)、溃疡性结肠炎4 例(18.2%)、结肠息肉4 例(18.2%)和直肠异物1 例(4.5%)。肠镜提示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具有典型的内镜特征,包括肠黏膜呈颗粒状增生及弥漫性溃疡(图2A)。直肠异物1 例为鱼刺嵌顿于肛管黏膜,经肠镜用活检钳顺利取出(图2B)。
图2 部分岛礁官兵的结肠镜检查内镜图
如何保障海军驻岛官兵的健康是军队卫生勤务保障的重要任务,岛礁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高温、高湿、高盐),以及饮食偏咸、偏辣、集体就餐、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容易导致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胃酸相关疾病高发[3]。既往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是目前驻南沙岛礁军民的常见病,较15 年前有所上升[4-5]。本研究显示驻岛部队中PU 的检出率为15.9%,胃酸相关疾病的检出率为26.3%,高于我国一般人群的PU 内镜平均检出率(10%~20%)[6-7],接 近 军 人 的PU 发 病 率 平 均 水 平(18.3%)[8]。研究发现岛礁官兵的DU 发病率高于GU,与DU 发病人群为青年且发病年龄低于GU 人群,而岛礁官兵主要以青年男性为主有关。PU 及反流性食管炎均为胃酸相关疾病,与胃酸的高负荷及胃或食管黏膜屏障功能减退有关。已有充分证据表明精神心理应激因素、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吸烟均能增加PU 的发病率[8],岛礁官兵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同时要进行高强度的军事、体能训练,其生理和心理上会承受较大压力,导致吸烟行为更加普遍,吸烟比例高于陆地部队官兵[9]。Hp 感染是PU 的诱因之一,岛礁的聚餐环境及餐具共用、消毒欠佳容易导致Hp 感染的播散,因此检测及根除Hp感染是预防PU 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在有条件的岛礁逐步推广Hp 的检测及治疗,有助于降低岛礁官兵PU 的发生率。此外,适当的心理调节和疏导,针对心理障碍高危群体进行减压训练和治疗,鼓励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体文化活动,也是预防相关疾病的有效手段。
既往研究提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在岛礁人群中也占有很大比例[10],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上腹部不适、反酸、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本研究显示内镜检查仅表现为慢性胃炎的FD 检出率高达70%,FD 的治疗较为困难,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多与心理压力大、Hp 感染相关。因此,有必要针对岛礁官兵开展消化疾病健康咨询宣教,消除官兵思想顾虑,加强运动和体能训练,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消化道罕见病在岛礁也有发生,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相关的炎症性肠病,多存在免疫调节机制异常。本研究中UC 的内镜检出率高达18.2%,表明环境压力和饮食不当在岛礁上也是UC 的诱因,在岛礁医院配备结肠镜设备显得非常必要,待诊断明确后予以针对性的有效治疗(如美沙拉嗪、免疫抑制剂等),从而控制症状,避免误诊。此外,以鱼刺、动物骨为代表的消化道异物常见于老年人群,但本研究发现在岛礁的年轻官兵中也较为常见。消化道异物尤其是食管异物容易导致穿孔、感染、出血,处置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建议在岛礁军医培训中加强内镜异物处置的专项培训,提高岛礁军医处置急诊内镜的水平,同时对岛礁官兵开展如何避免消化道异物发生的健康教育,将有助于降低消化道异物的发生率。
本研究是一项针对岛礁部队消化内镜检查的较大规模的样本分析研究,明确了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异物在岛礁内镜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发生率。相关结果对于今后驻礁消化专科军医的配置和培训均有借鉴价值,消化内镜设备是消化道疾病诊治的必备条件[11-12],加强消化内镜检查对于提高我军海军驻礁部队的战斗力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