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甲骨文卜辞和铜器铭文很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也是我国古代散文的起点。从殷商到战国,我国散文由萌芽至成熟。一大批优秀散文出现在这个思想启蒙的特殊时期。其中,就有一些专门记录历史的散文汇编。
《尚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 “尚”即“上”,《尚书》这个名字指的是“上古时代的书”,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
相传,《尚书》由孔子编撰而成,但其中有些篇目是后来补充进去的托古作品。《尚书》被视为儒家必读经典,影响极大。只是,经过漫长的时间流逝,我们如今看到的《尚书》真伪参半。
《尚书》的文字内容读起来非常不顺口。不仅是身为现代人的我们读起来很难受,古人也觉得它难读。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就曾在《进学解》中“吐槽”说:“周誥殷盘,佶屈聱牙。”因此诞生了“诘屈聱牙”这个成语,专门用来形容文章艰涩,读起来不顺口。
这是因为《尚书》是商周史料的汇总,使用的语言比较接近甲骨文卜辞和铜器铭文。在没有竹简更没有纸的年代,龟甲和青铜器都比较昂贵,能把事情完整地记录下来已是难能可贵,甲骨文卜辞和铜器铭文因此用词极为凝练。汇总史料的《尚书》与之相比,文章篇幅更长,内容也更为丰富,还具备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样表达方式,已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进步。
《春秋》
《春秋》主要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 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 年)间的历史,是记录当时周代朝廷和诸侯国重大事件的纪年史和年代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皆有史书,但留存至今的只有鲁国的“鲁春秋”。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其基本格式是“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某人发生了某事”。比如,隐公元年记载:“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简单地记载了在一个夏季,郑庄公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意图篡位的弟弟公叔段。时间、地点、人物都已具备,仿佛一则简练的新闻。
《春秋》还喜欢以一字寓褒贬,同是记述杀人,无罪者称“杀”,有罪者称“诛”,下杀上称“弑”。后世把这种写作方法称为“春秋笔法”。《春秋》也因此成为一部具有微言大义的经典作品。
后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著名的“春秋三传”就是左丘明的《左传》、公羊高的《公羊传》及谷梁赤的《谷梁传》。
《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也有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以《春秋》为纲,增加了大量历史故事和传说,把事件讲述得富有戏剧性。其中的一些文字,比如梦境和某些对话,并非真实发生在历史人物身上的。
值得一说的是,《左传》中有大量精彩的战争描写,也深入地揭示了这些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后续影响。《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就出自《左传》,曹刿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以弱胜强的过程,非常精彩。
晋代范宁曾评论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又称《晏子》,是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由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
《晏子春秋》曾被宋代学者认为是伪书,并不受关注。一直到 1972 年,银雀山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晏子春秋》,打破了“伪书”之说。
《晏子春秋》中的故事生动活泼,被选入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 如我们所熟知的“晏子使楚”“橘逾淮为枳”“二桃杀三士”等典故。
《战国策》
《战国策》,又称《国策》,共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论。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经西汉刘向按照国别重新编订,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突出表现了纵横家的风采,描写了一些经典的“士”的形象,比如苏秦、张仪等。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语言巧妙而有气势,其中的语言逻辑和比喻十分精彩,非常有说服力。它的语言风格对我国的史传文、政论文影响极深。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寓言故事,就出自《战国策》中的策士之口,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鹬蚌相争”“三人成虎”“南辕北辙”等。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涌现出的优秀散文数不胜数。除了上述记叙历史的散文名著以外,还有很多思想家用文章来传播自己的所思所学。下一期我们要讲的,就是“神仙打架”的诸子百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