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华
练塘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西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因其由泥沙冲积而成,故土质松软肥沃。练塘地区属北温带,气候湿润温热,四季分明,历来属于农耕地区,适宜水稻、棉花、茭白、蔺草、红豆等农作物的种植。
目前,练塘镇拥有3 项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分别是土布染织技艺、练塘糕团制作技艺和练塘茭白叶编结制作技艺。这些传统技艺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迅速到来,全球商品极易获得。在上海地区,相比工业化产品的精致精美,这些由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物件就显得费时费力,工艺相对粗糙,它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在生活中被弱化。
在练塘,茭白种植是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由于茭白种植的特点,机械化使用程度非常低,人力依然是主要种植力量。土布有着厚实、透气、吸汗而不粘身的特点,既可避免锋利的茭叶划破皮肤,又能防止蚊虫叮咬,因此茭农下茭田劳作的首选衣服依然是土布制作的。然而,一方面,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棉花已不再是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本地棉花已基本消失;另一方面,土布在层出不穷的新纺织品材料的冲击下,使用的场合越来越少,因此现在散存于农户家的土布只有存量而极少有增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姑娘陪嫁多以土布作为嫁妆,土布数量多,不仅是为了炫耀财富,也象征着新娘的心灵手巧,但这样的“辉煌”已成为了过去。
在练塘镇东泖村,原本家家户户都有的织布机、纺车等工具,现如今只剩二十多台,如要完成整个染纺织过程需用到的工具,得全村搜集拼凑始成,会整套工艺的妇女更是屈指可数。而在整个练塘地区来讲,东泖村已经是这项技艺保留最完整的村庄了。
随茭白产业发展而产生的用茭白叶编结的产品,目前虽然还有一定的市场,但主要面向的是日本。这种从虾笼编制、竹编、草编、柳编、席草蔺草等编结技术演变而来的技艺,自1995 年以来,一度是练塘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副业,并以赋闲在家的年长妇女为主要从业者。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原本年长的妇女大多步入老年,年轻人却鲜有愿意学习编结的,从业人数的减少使得这个产业的出口规模渐渐式微。
糕团食品是稻作文化的产物,在练塘地区,除了作为日常小食之外,春节、重阳节、腊月二十四以及结婚、造房、祝寿、出生到入土为安等这些岁时节令和重大的人生礼仪往往少不了糕团。而今每逢此时,以往家家户户上灶自制的热闹场景变成了找人定制,而这些承接定制的人基本以老年妇女为主,她们在农村自家的土灶上限量加工制作,目前全镇仅有十几户人家在承接订制。
虽然这三个项目在练塘镇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渊源,曾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和日常,但由于上海农业合作社化、耕作的机械化、生活的城市化,常年生活在农村的人口越来越少,而且80%左右都是中老年人。广大青年纷纷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工作,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活的习惯和习俗,农耕文明的习俗基因被新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冲击。可以看到,不远的将来,这些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尤其是生活化的传承将岌岌可危。
2017 年,80 后青年杨勤峰从企业辞职回乡创业,在家乡练塘镇承包了80 亩土地,以种植水稻为主创办了米乐农庄,成为一名新农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城市里的年轻父母很喜欢带孩子到乡下体验生活,而之前随意制作的米糕却意外地受到他们的青睐。在得知练塘糕团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青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他感觉找到了方向,决定重新拾起这项传统技艺,他的曾祖父杨少庆在世时就是摇着船穿梭于练塘各地以卖自家制作的米糕为生计的,其爷爷杨友元、父亲杨桂明和母亲杨美珍这两代,受到农村集体化政策的影响,主要忙于种植茭白等农事,只在逢年过节或遇重大礼仪事情时才会制作糕团。在母亲的指导和帮助下,他一开始以“练塘米糕”的名称自产自销,开展农事和米糕结合的亲子体验活动,获得了一定的成功。2018 年他在明代古文献《字汇》中挖掘出了焋糕的“焋”字,“焋”是做糕的专用动词,“焋”又与“撞”同音,做糕时的敲打撞击场面也非常热闹,很形象地表述了焋糕的得名由来,方言中也保留至今,而大家却不知道焋糕“焋”字的存在。同年他亲自设计了焋字的商标及企业logo,将“焋”字打造成了青浦区江南特色乡土文化IP,再利用自己的设计专业优势,改良了做糕的模具,并结合不同主题和时节刻上相应的文字和图案。他还采用冻干的蔬菜、水果粉来制作五彩焋糕,传统的焋糕技艺在新的模具中立刻变得精致和有趣起来。此外,他还制作了这一项目的介绍课程,向前来体验活动的人宣传和普及这一项目所传递的传统文化。2021 年以来,杨勤峰通过28 次展示展销、交流研讨和制作体验活动,带着米糕和技艺走上了电视荧屏,走进了企业、商务楼宇、学校、景区、酒店等,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练塘糕团制作技艺这一非遗项目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也使焋糕成为了青浦江南地区本土最具特色的伴手礼、上海年俗中的三大糕团之一。
沈佳慧也是一位80 后,2015 年成为练塘镇东泖村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她看到村里农户家里的土布被低价出售或者贱用时,感到无比心痛;看到农户要砸掉织布机当柴烧时,主动将其抢救了下来,并把它安放在村委会里。为了给村里的农户增加收入,也为了赋予这块土布新的价值,心灵手巧的她自学了土布包包的制作方法,然后手把手教会村里妇女,再想方设法帮忙出售。同时结合村里的乡村旅游线路,把能织布的农户嵌入线路,希望挖掘这一项目的旅游价值。此外,她还推出土布包包和茭白叶编结的体验课程,结合旅行社、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的工会活动,努力使这一项目活起来,焕发新的生命。自2020 年5 月以来,共接待了16 批次约千人的团队来村里进行考察、参观和体验这两个项目。她还多次带着项目走出去,参加其他单位组织的各种展示展览体验活动,并接受各类采访报道,为项目的推广和宣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非遗保护与传承不仅是政府文化部门的工作问题,也不只是单一的技艺传递问题,而是全社会合力推动非遗融入生活、回归日常的问题。
面对如今生活习惯和生活状态的改变,发端于农耕文明,发展于农村生活的练塘糕团制作技艺,可以立足“杨勤峰练塘糕团保护传承工作室”,改良传统糕团制作工具,设计制作一批小巧轻便、便于使用和收纳并且适应现代燃气灶或家庭蒸箱的模具。研发原料预制品,制作教学小视频,以期推动年轻人在家学习制作,使其成为日常家庭小食。同时鼓励大家发挥创意,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可以添加多样食材,加大运用力度,改良口感,以适应现代人对食物的新需求。
针对土布染织技艺,可以尝试开发制作一些本土式样的小型织布机、纺车等,让它们成为孩子的玩具。这样就方便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一起玩织布、纺纱和染色等游戏,使这些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的生活中。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土布染织技艺和茭白叶编织技艺如不加以重视,必将走向濒危。一方面建立传习所,这是硬件设施;另一方面保护单位可以引导合适的年轻人去学习,保住代代相传的活态传承。此外,可以通过服装、箱包等设计生产公司或者相关文创公司、艺术院校,努力让土布在新时代焕发新的风采和新的生命,拓展除用作衣服、床单等以外的用途。茭白叶的编织也不应只做出口产品,应该结合本土百姓的生活实际,请相关设计师和国家编织大师帮助开发出一些日常用品并改进工艺,使编织的物品更加精致化,以适应年轻人的审美要求和生活需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年轻人更易接受新的理念和思想,本土的岁时节令和重大人生礼仪中所用到的物品容易被忽略,日常用品也更易倾向工业化产品。在活态传承好这些传统技艺的前提下,生活中的传承也是重中之重。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冲击,维护好本土文化传统,培育市民百姓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政府的导向性宣传显得尤为重要。比如2022 年1 月26日南方小年当天,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举办了“练塘乡情”非遗年俗云体验,直播了一次年味十足的练塘糕团制作活动。活动通过抖音、哔哩哔哩、文化上海云等平台向全网直播,当天点击率超过10万。网友们纷纷留言说,“年味浓浓、记忆满满”“好看好玩好吃好听”“从小看到大,每年春节家里必做的事”“这场直播很赞,朴实不浮夸,喜庆中传承传统文化,长知识了”等,超出了预期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人民共同的财富,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去保护和传承。当前,青浦基层的非遗保护工作职能都归口在各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而传承工作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农耕文明孕育出的传统技艺和习俗,单靠一个部门来推动,很难实现生活化传承。基层的党委和政府领导要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需代代相传的必要性,这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地区文化特点的需要。政府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建立联席单位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把非遗传承融入各项工作中去。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教育“双减”的当下,乡村“微旅游”开始逐渐兴起,这会吸引一部分年轻人回流农村,也会吸引城市居民来乡村旅游度假。政府可结合幸福社区、党建活动中心等场所建设,把当地的非遗项目常年陈设在各幸福社区、党建活动中心和学校等场所,方便社区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就近学习体验。同时每周或每月定期在这类场所开展活动,发展更多的传承人,以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非遗融入社会生活。一方面可以让这些“老物件”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潜移默化地培养百姓对这一传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专门组织学生在假期开展这一学习活动,并鼓励学生把学习成果用在生活中,如做成一个笔袋,一个小布包、一个隔热垫、一个小玩具等,推动全社会一起参与,一起成为非遗的传播者、传承人。
在当代历史条件下,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维护所有作为民族传统或地方传统而存续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差异性,使之以鲜活的样态存在并作用于当代社会生活,使之成为现实生态系统的实际构成。十多年来非遗的保护工作,从挖掘、抢救到传承,已越来越需要从生活中传承的角度去思考。要不断想办法激活民俗、靠民俗机制和民众力量来发展融于民俗、融于生活的传统技艺。好在国潮风的到来为重振传统技艺、重塑传统习俗提供了时代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