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坤 梁
(中共凤冈县委党校,贵州 凤冈 5642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亿万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1]。“和美”乡村不仅体现在生活富裕,乡风文明上,更体现在生态宜居上。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明确指出“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2]。城市周边建设起来的湿地公园就涵盖在“乡村”范畴。但其建设往往是建立在城市规划之上或者依附于城市规划,一般不涉及乡村建设。因此,对于湿地公园的评估就需考虑乡村建设要素。
湿地公园作为美丽家园与生态宜居的重要组成部分,贠剑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太谷西苑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评估,认为应从人的舒适度及视觉感受等方面进行优化[3];贾天朝等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对三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进行评估,认为需要从创新生态保护模式等来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安全水平[4];唐恩林则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核算,认为湿地要进行资本化管理[5];此外,在湿地修复上,余先怀等则认为要根据湿地分类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各项湿地保护修复策略[6]。也有少数学者关注到游客生态感知[7]、城市建成区内国家湿地公园调整[8]、湿地公园标识系统[9]及湿地公园对购房意愿的影响[10]。
已有研究中对湿地公园的生态与景观评估,多数是从“生态”角度出发展开,评估标准往往建立在对其生态资源的考察、建成效果的预期等基础之上。随着“和美乡村”的提出,人们对于湿地公园的评价已从过去的“生态”逐渐转向“和美”,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美”是“和”与“美”,“和”主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相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美”则表现在精神层面,是人对人、社会以及自然的认知和感官。因此,构建由生态向和美转向的评估标准,有利于在村庄建设上思考如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此,以贵州省凤冈县2014年打造宜居宜游的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从其规划、成效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已有评估标准体系思考湿地公园生态与景观评估标准,以期为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贵州省凤冈县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凤冈龙潭河综合治理项目的组成部分,该项目串联凤冈县城北、中、南部3大板块及各类功能绿地,其规划建设坚持以文化为魂,加大对凤冈文化元素的挖掘,在龙潭河沿岸不同区段赋予不同的主题,做到“处处差异化,处处有文化”,把山体公园与龙潭河治理进行有机结合,把龙潭河打造成一个有看点、有旅游引爆点的景区,构建旅游集散、都市娱乐、亲水康体、生态教育于一体的河道综合体(图1)。
图1 凤冈国家龙潭河湿地公园河滨大道沿线休闲景观长廊
该项目全长约13.8 km,南起老木桥,北至六里村青杠溪高速公路桥,承连326国道、茶海之心大道、公园路、龙泉大街、河滨大道、建材路等县城区域主要交通干道;项目总投资8.4亿元,其中,河道综合治理6.4亿元,山体公园(融资代建)2亿元。项目总占地面积为289.1 hm2,其中,龙潭河综合治理230.9 hm2,山体公园47.7hm2,龙潭湖公园(改造)10.5 hm2[11](图1)。
自2014年开始规划,2015年初步完成建设,2016年逐渐投入使用,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县城中部,涉及龙泉街道、何坝街道等4个镇街,属六池河流域,包括九道拐水库等3个水库[12]。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以龙潭河流域为主体,与凤冈县六池河干流以及西山河、碗水河和永和河等为一体规划建成,以“外包围”形式联通凤冈南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1′13″~107°54′16″,北纬27°53′01″~28°00′05″,湿地率54.47%。根据《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分类系统,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分为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2大湿地类和4个湿地型(即永久性河流、洪泛湿地、喀斯特溶洞湿地和人工湿地)。
该研究数据主要来源:1) 资料收集,包括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划书、考察报告;2) 实地调研,包括湿地公园周边居住人群(原住居民16户,其他47户)以及在公园休闲散步人群的走访(走访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12月,共访谈443人次)。
2.2.1 标准体系构建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3-15],参考《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1754-2008)等规范或者行业标准,根据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实际,选取指标。同时通过咨询专家,应用WPSExcel软件以及层次分析法 (AHP方法)[16]对计算标准赋权赋分。
依据《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1754-2008),本应对湿地生态系统(40分)、湿地环境质量(23分)、湿地景观(15分)、基础设施(10分)、管理(10分)、附加分(2分)等6类项目23个因子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14]。由于标准是对已经建设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评价标准,该研究仅对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特色加分等4类15个因子进行评价,对基础设施和管理2类项目不进行评价,权重总分80分,权重值见表1。
2.2.2 权重赋值及其解释
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 对每个评估因子按照高、中、低3级做定性判断, 再给予等级赋值。“高”赋值0.8≤X≤1, “中”赋值0.6≤X≤0.8, “低”赋值0≤X≤0.6[14]。详见表2~4。
表2 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估因子
表3 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景观评估因子
表4 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环境质量系统评估因子
2.2.3 评估公式及等级[15]
依据《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1754-2008),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评估分值计算公式为:
(1)
式中,W为国家湿地公园的评估分值;ai为6类评估项目中各评估因子的权重分值;Xi为6类评估项目中各评估因子的评估赋值。
根据《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1754-2008),结合2021年2月—2022年12月走访实录,对选取指标进行评估赋值(表5)。
表5 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评估赋值与得分表
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评价结果。按《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1754-2008)分级标准划分国家湿地公园综合评估等级,评估总得分大于等于总分的80%,且单类评估项目得分均不小于该类评估项目满分的60%,评为“优秀”;评估总得分大于等于70%,小于80%,且单类评估项目得分均不小于该类评估项目满分的60%,评为“良好”;评估总得分大于等于60%,小于70%,且单类评估项目得分均不小于该类评估项目满分的60%,评为”一般”;评估总得分小于60%,或单类评估项目得分为该类评估项目满分的60%以下,评为“较差”[17](表6)。
表6 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等级评估汇总表
评估结果表明,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评估分值为61.35分,占总分的76.69%,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评估等级为“良好”。
从生态保护向“和美”转向的视角出发,通过数据分析对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与景观进行了评估,得到评估等级为“良好”,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但湿地环境质量、湿地景观价值以及附加分得分并不高。湿地环境质量的评估标准实际上反映的是“宜居宜业”的程度;湿地景观的评估标准实际上反映的是人对于环境感官以及历史人文景观的挖掘程度,也就是“和美”。因此,凤冈龙潭河国家湿地公园具有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在转向“和美”的生态与景观评估上仍有一定差距。结合评估结果,作以下讨论:
1) 环境质量标准中,噪声和空气质量得分较低。不管是对生态的需求还是对和美的需求,噪声与空气质量都直接影响人们宜居的生态感知。因此,需加强湿地公园周边的企业排污、加工等生态化的考核与督查。
2) 湿地景观标准中,历史文化与美学价值得分偏低。实际上往往乡土文化景观风貌是地域复杂文化和社会关系的反映[18],更能适应“和美”要求。因此,要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与湿地公园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促进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美美与共。
3) 特色加分标准中得分也偏低。特色的凸显有利于景观打造去同质化,因此,在后期管护与升级打造中,应充分结合地方实际,打造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