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兰 周书民 高金贺 李鹏
[摘 要]在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能够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基于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对于核军工类高校尤为重要。东华理工大学以核军工精神为“核心”思想,形成线上、线下“双轴驱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三方联动”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全新的视角构建了“一核·双驱·三联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通识教育;创新人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4-0136-04
高校通识教育能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并具有基础性价值。通识教育的首倡者帕卡德 (A.S.Packard)提出,通识教育是一种古典的、科学的、综合的教育,它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为学生的知识分支提供教学,学生将会在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了解[1]。通识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桥梁,近年来受到各国教育学者和高等院校的重视。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养成的通识教育对于核军工类高校尤为重要。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恰当的通识教育目标,并搭建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信息时代下,教学模式现代化有力推动高等学校教学的改革。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实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十分重要。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东华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以核军工精神为核心思想建设校本特色課程,借助线上多个平台搭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助推我校通识教育的改革。同时,探索以人才培养体系、通识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改革三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一核·双驱·三联动”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旨在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以便为其他核工业高校在人才培养改革方面提供参考。
一、构建以“双轴驱动”为改革导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指出,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2]。我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多元化与复合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需要,我校探索了线下特色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线上多平台互动教学相结合的机制,推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常态。
(一)线下特色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
培养稳定的核地学人才对国家核工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核地学专业毕业生大多要奔赴艰苦偏远地区,需具备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大学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识教育,而通识教育实现的主要载体是通识教育课程[3]。由于综合素养的提高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课程育人功效的显现具有一定滞后性,这也成为提高核军工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难点。对此,我校凝练了“核心意识、家国情怀,军人特质、担当奉献,工匠神韵、勇于创新”核军工精神,并以核军工精神作为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思想。
实践证明,核军工类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重视和发挥核军工精神的育人作用。我校于 2018 年开始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两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特色通识教育课程: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和核科学概论课程。这两门课以本校特色专业为线索,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对地球和核技术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以核科学概论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由核科学技术起源、核物理基础、核能利用、核燃料循环、辐射与生态环境等内容组成。课程以“核新课堂,传承核军工文化精神”为宗旨,传扬我国艰苦奋斗、爱国奉献的核军工文化;继承“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四个一切”行业精神[4]。
(二)线上多平台互动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驱动力
目前支持在线教学的平台非常多,各个平台的特色不尽相同,我校选择了超星尔雅和智慧树作为本校的课程建设与服务平台。目前,学校在智慧树平台上已创建35门校内课程,在超星尔雅平台上创建了校本MOOC、网络通识课、精品课程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地球科学概论和核科学概论这两门课作为学校特色通识教育课程分别在这两个平台上建设了在线教学资源。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教师充分利用超星学银在线、智慧树、腾讯课堂、雨课堂、钉钉等多个在线教学平台,为2万名学生搭建了2000多个网络课堂。通过“课程群+课程平台”组合模式,确保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教育现代化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趋势。从外延来看,教育现代化包括人的现代化、教育理念和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和手段的现代化等内容[5]。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强化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也应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通识教育现代化。如,在疫情期间,学校师生打破时空局限,充分利用线上多个教学平台进行互动,破解云端教学缺乏互动性、趣味性的难题,进而提高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这种尝试推动了我校教学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证明了线上多平台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建立“三方联动”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联动
单靠加强实践教育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适应核地学行业需求能力是不够的,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和体系规划,多方联动协同落实,逐个攻克“卡脖子”微观教育教学难题,柔性推动人才培养[6]。
我校探索以“个性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进本科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基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目标,核军工类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围绕系统化的课程结构体系、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途径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三方面进行(见图2)。
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构建系统化的课程结构体系。通过强化通识教育,搭建并完善基于模块式分类、必修和选修交叉的通识教育课程群;加强实践创新,设置符合各学科专业特点的科研训练、实习实践活动等,丰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拓宽专业教育,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融入专业教育,实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和优势,凝练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途径。一是搭建通识教育课程群,对不同学科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要求。二是建立人才培养分流机制。在满足专业毕业基本规定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需求,设计多元化课程体系。三是实行“双结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使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实习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四是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融合。五是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企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与技术优势,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实习基地和研究基地。
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是构建具有本校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保障。目前我校已基本建成以“办学特色与社会需求相融合、素质教育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个性化培养与质量标准相融合”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五育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联动
我校通识教育遵循“五育融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构建了五育融合的通识课程体系。我校通识课程主要涉及人文、艺术、科学素养、国际视野、科技前沿等领域,包括“国学经典”“文学修养”“科学技术”“艺术体育”“劳动实践”五大模块,核心通识课程如表1所示。如前所述,我校以核地学专业为优势,目前开设了地球科学概论、核科学概论两门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球科学和核科学知识,同时,课程中所蕴含的核军工精神能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家国情怀。
(三)课堂教学改革联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学习,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难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7]。针对传统课堂存在的不足,学校汲取先进教育理念成果,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和课程考核。2017年,学校开始积极探索智慧教室建设,以支持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已建设多类型智慧教室(研讨型、互动型、“1+N”录播型)、会议室、教学楼公共空间交流中心等场所36间。互动型、研讨型智慧教室多用于开展教学研讨,配合翻转课堂教学软件,可开展多种模式、个性化的教学,例如问题导向式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等[8-10]。智慧教室的使用,使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与智慧教室信息化教学设施环境相融合,提升了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目前我校已建设71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其中36门课程获批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据后台数据统计,24.65%的教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和其他在线资源库,结合超星尔雅的“一平三端”进行混合式移动教学,开启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对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及学习效果,笔者以我校熊思灿老师开设的概率论课程为例开展了调研。201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923602班(79人)采用传统课堂教学,2019级统计学专业1924001班(68人)采用混合式教学,以同一章相似的内容进行单元测验。在传统课堂课堂教学中,学生测验不及格率是22.78%,优秀率(≥90分)是8.86%;而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测验不及格率是2.94%,优秀率(≥90分)是26.47%。在两组测验中,虽然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对测验成绩有一定影响,但是在實践中,混合式教学采用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线上课程资源,课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讲授难点或者小组讨论进行自主探究,课后学生反思总结并共享成果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延长了学生学习时长、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对比传统课堂教学,混合式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结论
作为核工业第一所高校,我校将核军工精神充分融入通识教育中,并将其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思想。以全新的视角构建“一核·双驱·三联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利益至上”的情怀。现今,在核地矿领域,东华理工大学毕业生占比达50%以上[11],一批又一批在核工地质行业“下得去、留得住、立得起、干得好”的东华优秀学子汇聚成东华理工大学“群星方阵”。在人才培养新模式下,学校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涌现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汤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焕文,“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周义朋,连续三届入选“感动江西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的宋金如、李荣同等优秀教师群体。学校培养了包括各类领军人才和商界精英在内的23万余名毕业生,2016—2020年核地行业接收我校毕业生3000余人;2018—2020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0%,2020年就业率位列江西省本科院校第二,实现就业率、就业力双提升。
此外,学校建设的中国文化概况、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地球科学概论、大学物理等20门在线开放课程为全国500余所高校近6万名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学校高度重视线上课堂教学,多维度开展通识教育教学,打造“有序、有料、有趣、有情”的线上教学体系,并取得优异的课程建设成果: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江西省防疫期间线上教学优质课共22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36 门。下一步,学校将凝练特色专业,深入挖掘优质课程资源,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于志刚.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37-4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9):26-30.
[3] 王桂林,代金平.基于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优化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18(12):57-59.
[4] 赵剑锟,刘义保,张怀强,等.“双一流”背景下核工业精神引导“核能与核技术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核技术应用”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2):174-177.
[5] 胡新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多平台互动新型思政课融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18(2):86-90.
[6] 刘向华,何伟,刘晓平,等.基于“卓越计划”2.0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6):113-118.
[7] 吴红波,李小燕,张瑞君.基于雨课堂和BOPPPS模型的课堂教学改革:以遥感概论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21(3):86-92.
[8] 刘绪,刘城芳,赖文勇.问题式翻转课堂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20,47(11):224.
[9] 王国新,韩龙.“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9):68-69.
[10] 龚明玉,肖艳红,李素婷,等.基于小组学习策略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34):182-184.
[11] 孙占学,周林图,叶长盛,等.新形势下核地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21,30(1):8-12.
[责任编辑:苏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