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张璨 蒋立平
摘 要:唱歌游戏一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游戏相结合,让儿童通过唱歌、表演、游戏、舞蹈、律动等方式,切身感受歌曲内涵及其所带来的美的感受,充满童真童趣。本文追溯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唱歌游戏教科书中的舞蹈语汇,并总结其对今天的音乐教育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唱歌游戏 舞蹈语汇 教育功能 教学方法 教材
一、近代唱游与唱游教材
唱歌游戏,即唱游是寓音乐教学于游戏之中,有效地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儿童对音乐节奏、韵律的感知力、身体的协调能力,对音乐语言的理解力,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唱歌游戏一科,包含着小学低年级的音乐、体育两科。1936年颁布的《修正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把一、二年级的音乐课与体育课合并为唱游课的规定,而且也规定了学习时长,明确了唱游课的地位。[1]唱游不只是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技能的修养,最重要的是美感情绪的陶冶,因此,除了唱歌、表演、舞蹈等练习外,更应注意唱歌、表演、舞蹈的欣赏,以涵养儿童的情绪、陶冶儿童的美感、增强儿童对唱歌表演以及游戏舞蹈的乐趣,使儿童能够自然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唱游教材的排列方法须符合儿童的年龄以及学习能力,注意他们的身心健康及发展(见表1)。
唱游教材的分配也应依据学习的难易程度逐年增加,什么阶段学习什么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见表2)。
二、近现代唱游课程的指导
在唱游课程指导前,应依据年级设置所对应的教材和歌曲,明确学习此歌曲以及加入此舞蹈动作的目的,并设定教授次数及时间。
在教授过程中,首先应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其次在动作教授时,应该依据学生的年龄因材施教。幼稚生的年龄在四至六岁之间,各种器官发育不成熟,不能辨明歌曲与动作的含义,应使他们观察教师的示范来效仿。小学一、二年级的儿童身心逐漸发展,能力逐渐增强,可使其由直观模仿转向以自我发展为中心。教师在全部教完之后,若发现学生有错误要及时纠正,最后可跟着伴奏,边歌唱边表演动作。
唱游教材里面有的只教唱和表演,有的除教唱与表演外,还有讲故事或讲解游戏规则。一般的教法,是先将歌曲教熟练后,再教表演或游戏规则,如果是有故事的教材,就先讲故事后教唱曲,再教表演。在教唱游表演时,应该先做准备活动,让儿童学习如拍手、走步、跑、跳、上山、摇船、鸭行、鸟飞、兔子跳、老人走路等动作,学会这些动作后再加入其他动作,使儿童更容易接受。
三、唱游课程的具体发展
1949年潘伯英编著的《小学唱游教师手册》明确将唱歌游戏的教材分为欣赏、表情唱歌、游戏唱歌、听音动作、击节乐、舞蹈、游戏七类,本文主要研究游戏唱歌一类。按时间段分为唱游课程的萌芽期(1911年以前)、唱游课程的形成期(1911—1936年)、唱游课程的曲折发展期(1937—1949年)。
(一)唱游课程的萌芽期(1911年以前)
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下,清政府于1900年提出废除科举旧教育制度,开办新型学校,即“学堂”,学堂里设有唱歌课,即“乐歌”。早在晚清政府时期,分别于1902年和1904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中,就已经规定了将音乐纳入官学教育体系,并设有体操一科。[2]民国初年,教育总长蔡元培明确把音乐列为美感教育,规定音乐成为必修科目并发表“以美育代宗教说”,突出强调了美育应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最大作用,主张保持孩子的天性,以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为教育目标。[3]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蒋维乔于1906年编著《唱歌游戏》一书,在书中明确说道:“使生徒忍裁制之小苦,以求竞胜之大乐。”其中的游戏都为学校课程所用,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唱歌为主,辅以动作,唱一句做出所对应的动作指令,使学生身心愉悦。例如《揖让》,此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学礼仪、懂礼貌。开始令下达时,唱歌词“我与你大家都是同胞好兄弟”,第二名学生向中间走,唱道“好兄弟当初也曾行过见面礼”,中间的学生向前走,恭敬行一礼,此时中间也同时鞠躬行答复礼。在《短艇竞走》中,起始口令下达时唱第一句歌词,一纵队和二纵队报数,各向左向右转,方向相对,在唱第二句歌词时两组对向进行,交换位置(一号生由二号生前通过),唱到第三句歌词时再相向而行,唱到歌词最后时都紧握前面学生后背的带子,做好竞争的准备。
第二种是纯以竞争为主,先把整首歌曲唱一遍,歌曲唱完,竞争开始,从游戏中习得能力,强身健体。此书以竞争为主的唱歌游戏较多。例如唱歌游戏《运球》中,起始口令下达时,两队牵手唱歌而行,歌曲唱完时停止,走进口令下达时,各学生将有本队标记的球一个个捡起,快速投到笼内,若竞争中误将别人队的球投到自己笼内时,其队就失去了竞争的能力。最后评比,哪队笼中的球多即为获胜队。此类唱歌游戏还有很多,如《笼球》《送球竞走》《豆囊竞争》《跳绳》《群龙夺球》《蛇目竞走》《落帽游戏》《旱路进军》《盲人伏球》《电报》《织女》《智仁勇》《拾果》等。
此书编著时间较早,歌曲旋律较简单、歌词朗朗上口、游戏内容较容易,还附有插图便于学生理解游戏规则。
当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西方资本主义不断向外寻求其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和资源,将魔爪伸向了中国。徐绍曾于1907年编著的《表情体操教科书唱歌游戏》中明确说明其编写目的在于激起儿童军事思想,涵养儿童德行,鼓舞活泼精神,唤起国民思想,与时代相符。此书中所有歌曲均为军旅题材作品,每一首作品都设有大旨和动作两类:大旨说明了歌曲用途是什么,模拟了什么场景。例如作品《体操》中,是用来模拟体操训练时的场景以及战士临战时勇猛前进毫不怯敌。在动作上大多是将歌词中的一个字或词来进行动作表演,例如《体操》中,在唱到“男”这个字时,两臂向前平举,四指头握拳,大拇指直出在上,唱到“志”这个字时两臂向上高举(此时两手握拳)……本书中还编有另一篇《体操》,除器械从徒手增至执木环一枚,左手木环垂下,动作也从手上动作变成加入木环的动作,儿童在学习时可以先学徒手的再学加入器械的,由易到难。
(二)唱游课程的形成期(1911—1936年)
辛亥革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社会矛盾一触即发。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界将教育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紧密结合,在教育律令、理念、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封建的传统教育逐步让位于近代化的新式教育,中国现代教育的雏形就此形成,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敬熙编著的《唱歌游戏(乙编)》于1934年出版,本书主要适用于小学低年级,记载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唱歌游戏各20篇,共40篇,最后还附有简谱,便于儿童的演唱。
本书要求在唱游前先做好准备,例如队形、场地、道具、准备动作等。如歌曲《捉青蛙》,在开始前先在室内地上拿粉末倒一个圆圈,让一儿童蹲在圈中做青蛙,其他儿童环立四周。其次就是向儿童介绍游戏规则及动作,在歌曲《捉青蛙》中兒童先唱一遍歌,唱完后分头走近粉圈,去摸青蛙,青蛙看到他们走近粉圈时,便可以去拍他,但是不许追出圈外,被拍到的儿童则做下一次游戏时的青蛙,唱完一遍歌曲后再进行游戏。还有许多这种形式的歌曲,例如《快快种痘》《谁敢同我比一套》《一颗蛋》等。还有的歌曲则是边唱歌边进行游戏,例如《走进凯旋门》《臂儿挽挽向前走》《来来往往》《快乐唱歌》《全家的人》等。
在教育革新的背景下,此书的内容能更好地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据年龄的高低分为两个不同的年级,游戏唱歌内容的难度也依据年龄设置由易到难。
蒲爱德于1935年编著的《儿童唱歌游戏》,受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影响,开始吸纳西方的优良文化。此书内容可分为七种:早晨诗与赞美诗、圣诞诗、指头玩耍法、四季歌、杂歌、玩耍诗、辞别诗。
早晨诗与赞美诗有《问安歌》《开班诗歌》《小孩睡觉歌》等;圣诞诗有《快乐唱歌》《天使赞美》等;四季歌有《庆四季》《蜜蜂》《你能知道多少星》等;杂歌有《爱我兄弟》《孩童睡觉》《爱恨歌》等;辞别诗有《放假歌》《离别词》《送别曲》等。
以上五种均为纯歌曲不配任何动作,指头玩耍法和玩耍诗则为唱歌游戏,富有趣味。指头玩耍法中的《行见面礼》是将学生分为甲乙两行,唱第一行时各用两手做打招呼的动作,唱到第二行时都按诗意行鞠躬礼,第三行头一句,用两手向前做打招呼的动作,唱到第四行时,学生一对对手向上举,手拉手交换位置,整首歌的动作均是用手完成。此类歌曲还有《月亮歌》《学数歌》《小儿游玩歌》《好朋友》等。
玩耍诗唱歌游戏有《摇铃歌》及听声抓人,《拍手之诗》即跟着节奏拍手,《奇怪人》即将东西放到水中猜是何物,《一同玩耍》即一人闭眼,一人跑,猜是谁跑的,《使耳听音》即一人闭眼,一人向闭眼者问好,猜问好者是谁,《小球狡猾》边唱歌边传球,最后让一人猜小球在谁手中。
(三)唱游课程的曲折发展期(1937—1949年)
邓铸成编著的《唱游教材与教学法》于1947年出版,本书内容有唱游歌曲100首(含两首歌剧)、进行曲16首,除了作为幼稚园和小学教材外,也可作体育师范研究资料,更可作为父母及家庭保姆教育儿童的工具。
本书还附有队形排列图和步伐说明,简洁明了。其中,圆形最有利于儿童的活动,例如在唱歌表演时,儿童们站成圆形队伍,彼此可以互相看见,唱起来表演起来时更有利于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步伐包括对足尖步、足尖跑步、跑跳步、横步、踏跳步、滑冰步、屈伸步、滑步、足跟步、马跳步等。如足尖跑步,就是两脚脚后跟抬起,用足尖跑,同时膝关节与踝关节须放松,略微带跳,步子宜短(一拍两步);跑跳步就是左脚或右脚跳起,随即踏下,同时另一条腿的膝盖上举。
书中的歌曲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动作都是依据歌词和旋律节奏创作的,另一类是动作是依据歌词但不依据旋律节奏创作的。
(1)动作都是依据歌词和旋律节奏。例如歌曲《早起》,第一句歌词“大天白亮”,做出所对应的动作:两只手别在背后,仰头看天从左看向右。第二句“快快起床”,两只手握拳向上举,慢慢从两侧落下伸懒腰。第三句“穿鞋着衣”(两拍)做左脚提起,上身前屈,两手由左脚尖向后移到脚跟处,做穿鞋的动作,(两拍)上身直立的同时将左脚放下,两手放在胸前做穿衣服的动作。第四句“开门推窗”(两拍)两手放左前方,做开门的动作,(两拍)两手再放右前方,做推窗的动作。此类歌曲还有《上学早》《功课完毕》《小猴》《小弟弟》《起身早》《叮叮当》等。
(2)动作依据歌词,但不依据旋律节奏。例如《滚钱环》第一句“推推钱环玩玩”,对应动作全体向左转,右臂向下伸,上身稍向前屈,左腿开始向前跑八小步,做推钱环的动作。第二句“滚钱环玩玩”,动作同前一句,但方向相反。第三句“推着钱环直转”,仍做推钱环的动作,同时左脚起向左后方转一周。第四句“追钱环直喘”,左脚起在原地跑三步,再右手扶胸,左手叉腰,同时两膝微屈,仰头做喘气的动作。此类歌曲还有《先生你早呀》《蝴蝶》《旗子飘飘》《吗哈哈小羊》《跳过去》等。
书中还收录了两部歌剧《拔葡萄》和《狼和羊》,在表演时首先应向儿童讲明歌剧的故事,其次介绍扮演的人物和用具的设备,最后进行表演,依据歌词内容和节奏,边唱边表演。这表明随着西方教育传入中国,中国的教育开始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编著内容越来越丰富,开始出现具有角色和故事情节的歌剧。
《小学生唱游集》一书编著于1949年,涉及唱游种类较多,内容较为成熟。该书将唱游分为唱歌游戏类、唱歌表情类、唱歌舞蹈类、竞技游戏类、追逃游戏类、球类游戏和其他。唱歌游戏类有《儿童团站岗》《洞口里的小兔子》《许多大鱼》《搭个圆圈就跳》《躲在朋友家里》《小小老鼠》等。在这类唱游歌曲中首先会设有队形及队形图,提供了演唱歌曲的曲谱,最重要的是设有明确的游戏规则。唱歌表情类有《我是做了××》《乐器表情游戏法》《蚕》《五双小麻雀》《参加儿童团》,它们都依据歌词和节拍做出相应的动作。唱歌舞蹈类有《舞蹈的几个基本步子》,讲述了舞蹈的几个基本步子并画有示意图,附有动作解说,可更直观地学习基本步伐。《七人舞》准备动作是站成一个圆圈,再依据歌词每八个八拍跳出所对应舞蹈。《儿童歌舞》画有队形示意图,此唱歌舞蹈主要以变换队形为主。竞技游戏类有《克复据点竞赛》《坦克车作战》《牢记敌人》《骑兵赛跑》《骑兵作战》《过桥》《传旗》《仙人打鼓》《携手竞走》《三足竞走》等。追逃游戏类有《军民合作》《日下踏影》《拍背追逐》《军民合作力量大》,设有人数、玩法及注意事项。球类游戏有《小棒球》《保护解放区》,都说明了人数、用具、准备活动、具体的玩法以及示意图,便于理解。其他有《找朋友》《渡过艰苦关头》《抢碉堡》《摸据点》,与前几类基本相同,都设有人数、玩法、规则。
四、近现代唱游教育应遵循的要求
在唱游时要遵循唱游课有唱有游、边唱边游、唱游结合,在唱中动、在动中感受音乐的原则。[4]内容依据儿童年龄的高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动作的编制应格外注意儿童的生理特点,切不可为了偏求美觀,忽视了儿童的体力,将动作编得花巧复杂,使儿童勉强地表演,累得他们精疲力尽,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与唱游教育的目的相违背;唱游内容的设计应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上进行,应适当地调整内容的难易程度,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热情欢悦的状态中实现教学目标。应尽可能以学生的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儿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
五、新课标对于唱游教材的吸收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5]其中,正式公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正式进入“核心素养”时代。
新课标明确规定在音乐学科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这四大能力的融合铸造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还要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感知音乐的艺术形象,对音乐产生兴趣,在音乐体验中唤起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乐观的态度以及对身边人的友爱之情[6];能积极参与演唱、演奏、歌表演、律动、音乐游戏、舞蹈、戏剧表演等艺术活动,积累实践经验,在各种艺术实践中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对音乐有好奇心和探究欲,能在探究声音与音乐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在一、二年级音乐课程中设置了“趣味唱游”这一学习任务,显示了近代唱游教科书的影响至今不衰。新课标提出,趣味唱游是融合了歌唱、演奏、声势、律动、即兴表演、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及其活动内容,以趣味化游戏的方式开展的音乐活动。唱游是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形式,是“游戏”和“教学”的巧妙结合,是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提出的,是指在常规的教学中加入一些游戏化的活动内容。唱游教学的过程是实现课堂美育的重要环节,丰富有趣且适契教学内容的唱游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提高学生注意力,使课堂变得活跃生动,同时,教师应以生为本,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
六、结语
唱歌游戏一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游戏相结合,让儿童通过唱歌、表演、游戏、舞蹈、律动等方式,切身感受歌曲内涵及其所带来的美的感受,充满童真童趣。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期,天生爱好游戏,他们的成长更是离不开游戏,游戏不仅可以使其身心各部分得到均衡发育,还可以教育儿童遵守规则,培养其公正、和平、守法以及友好合作等优秀品德,音乐可以涵养儿童的情绪、陶冶儿童的美感、增强儿童对唱歌表演以及舞蹈的兴趣,让儿童能够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雪婷.民国时期学校舞蹈教育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2] 张雷.民国时期校园舞蹈教育刍议[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1):56-59.
[3] 刘博超.民国初期小学体育教学研究(1912—1927) [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22.
[4] 陈昌红.浅谈小学唱游课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1995(5):11-12.
[5] 罗晓慧.民国时期小学音乐教科书研究(1912—1937)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6] 朱敬东,李梦儒.艺术课标(2022年版):锚定以美育人、启智润心新航标[J].中小学管理,2022(6):31-34.
[7] 孙丽丽.“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游戏式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音乐教育,2022(4):35-40.
基金项目: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一般项目暨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重点项目“新课标背景下中国近现代唱游教科书研究” (202210323045Z),淮阴师范学院2023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团队培育对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通讯作者:张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