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佐盖曼玛镇中心小学 马秀梅
《小学语文新课标》提出,重视写作技巧的培养、指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的运用是个体生存、成长的重要条件,语言能力的提升需要从一篇又一篇习作中逐渐积蓄力量,当代的小学生虽然接触的信息多,但是对信息的整理能力不强,因此也难以写出佳作,教师布置的习作仍然让学生颇为头疼。教师应立足本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阻碍写作教学的不利因素,促进师生双方共同成长。
写作教学贯穿于语文课程的始终,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升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看到写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利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巧妙发挥语言文字的巨大作用。
小学生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交替的时期,其思维水平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总体来看头脑的思维发展还未定型,对周围的事物还是存在比较片面的理解。开展写作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想让学生写出一篇优秀的习作,还需要认真观察、了解周围的事物,要用自己的头脑精准地分析它们的特点、优劣,尝试着多角度了解描写的对象。此时学生的头脑思维能力也在慢慢提升,大脑能将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内容进行精加工,久而久之学生能够掌握思考、观察的方法。
虽然从小生活在信息冗杂的时代,但学生的语言概括水平整体不高,从平时的习作完成情况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的文章并没有引经据典的精彩论证,也缺少好词佳句,平平无奇的习作很难得到教师的赏识。语言概括的水平有限不仅仅表现在作文中,在抽选学生回答问题时,从他们的语言组织、表达等方面也能感知到,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概括能力的确不强,表述不够完整,总是出现缺漏,后期还需要教师做进一步补充说明。并且一个班级之内,大部分学生都存在此类情况。
学生要描绘的不仅仅是周围的事物,其实更要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让读者从习作中被某种精神深深打动,这才是习作教学的最初目的。当代小学生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很少遭遇挫折、挑战,习惯了安逸的日子,因此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读书目的不明确,人生态度也不积极,缺少奋斗的动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样的学生是难以成才的。教师利用习作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周围的人与物,能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从而改变做人做事的心态,主动调整自己的各种行为,争做优秀的少年。
开展写作教学的初心,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大自然的关系,通过接触优美的语句,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思想。写作教学本来应该是充满趣味、活力的,但是老师们却面临着很多实际的问题:
杜威认为,兴趣是能力提升的信号和象征,教师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大部分学生成功的内因,与其强迫他们认真读书,不如注重从学生的爱好出发,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学会如何写作。但实际上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并没有重视兴趣的培养,学生也就将写作当成一种痛苦的作业、任务,每次都是被迫参与,习作的效率自然就不高。
文字功底是运用词语、句子的能力,若能巧妙地将某些词句融入习作中,可发挥锦上添花的作用,让原本平淡的作文凸显亮点、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是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以及无法灵活使用所学的内容,所以学生的文章显得枯燥、乏味,不能用字词句表达个人的感情、展现事物的特点,全篇都是空话、大话、白话的习作,得不到教师的喜欢,在考试中也很难拿到理想的作文分数。
在课堂上对写作主题做统一讲解,让学生明白写作的基本要点,然后将撰写任务布置给学生由他们自行完成,这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习作教学方法。虽然某些学生记录了教师讲述的写作要点,但是仍然还不具备清晰的写作思路,为了准时提交作文,一部分学生会选择参照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教辅材料,模仿教辅书中作文的写法,毫无个人的观点、想法,最终教师也只能收到千篇一律的作文。
写作水平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分析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帮助学生弥补习作方面的不足,引导他们掌握写作方法,写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优秀范例。
皮亚杰认为,儿童对喜欢的东西具有强烈的探索兴趣。写作中需要的各种素材,基本上都来源于生活,学生个人写作素养的高低,取决于他们平时是否喜欢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某些学生很细心,天生就喜欢留心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但是有些学生粗心大意或者根本就没有观察的兴趣,自然就难以写出好文章。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朋友增强沟通,积极进行家校共育,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时,不需要成年人的刻意干预,学生也能做到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
本次我们写作的主题是“身边的动物”,为了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我号召班级里的家长朋友,先利用周末带着孩子一起到户外看看,先了解一下在人类的身边有哪些常见的动物?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人类是否喜欢它们?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得到了家长朋友的支持,教学效果就明显了很多,在作文课上只要提及可爱的动物,学生就忍不住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于是我相机组织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和怎么写。
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不多,因此就出现了在习作中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学生希望能够写出让教师满意的作文,但是因为人生感悟、阅读体验的缺失,在大脑中可以被利用起来的信息极度匮乏,再加上语感不好就很难写出佳作。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更趋近于“大白话”的水平,在成年人看来毫无特色,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努力积累素材。
由于对亲人不甚了解,以“我的家人”为主题作文时,学生找不到写作的要点,不知道怎样凸显人物的性格、特点,感觉到他们下笔写作实在有困难,因此我要求学生根据“外貌、性格、能凸显家人品格的事情”为线索,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家人,并且及时将已经搜集到信息记录下来。果然在第二次的写作课上,情况发生了转变,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知道他们家某个人的特征,知道要以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以具体的例子凸显人物的品质,学生的写作效率显著提升,有的学生甚至只用了半节课就完成了习作。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都有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只有进入习作部分,才会根据教案的安排,带领学生学习写作。写作的技巧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掌握的,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平时就需要重视技巧的指导与思路的拓展,比如帮助学生养成定期记录精彩生活的好习惯,当然所谓的记录并非记“流水账”,而是要将一天下来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景物、事件”,以文字的方式记载下来,教师专门抽时间结合主题做针对性的指导。
考虑到我们班的学生习作水平不高,于是我决定帮助他们养成记录习惯,每三天就要记录一次发生在身边的有趣的、难忘的事情,或者记录美景、人物等都可以。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每一次的小作文只有200字,注重提升写作质量,学生完成后我收集作业做统一批阅,后期在课堂上专门抽出10分钟对学生的写作情况做讲评,并且给出写作要点,在讲述中让学生明白有哪些操作技巧,尽量拓展他们的写作思路。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不同层次的提升。
掌握了写作技巧,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初步品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之后,能激发他们的写作信心。有了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的思维能得到拓展,在写作方面的着手点和以前不同,学生很可能写出词句优美、能表达个人情感的佳作。但是技巧指导更多的还是要鼓励他们认真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的灵感。
教师介绍的写作方法是否能够被学生灵活运用,关键还是要落实在写作练习上,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小学生语文水平不高,需要在反复练习中掌握技巧、提高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创造机会,选择一些简单的、容易被学生理解的事物,引导他们将课堂上讲解的修辞手法和语句特点,融入自己的习作中,通过练习自学写作方法。练习活动要有持续性,比如可以以一个学期为限,教师选定几个习作的类型反复练习。
虽然我在课堂上对写作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我知道若没有将方法落实到实际操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很快就忘记这些技巧,为了巩固课堂上的学习成果,我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行练习,完成后再将小作文交给我,若能得到好评还可以获取贴纸奖励,贴纸积攒到一定的数量又可以兑换礼物。因此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甚至不需要我刻意提醒,他们也会自觉书写小作文,在文章的末尾还会简单介绍自己的行文构思。坚持了一个学期之后,我发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写作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很多小学生为了完成习作任务,喜欢仿照作文书中某些篇章的风格。这足以证明,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因此课堂上方法的传授并不是写作教学的终点,教师的眼光要关注到课外,给予学生充分练习的时间,让他们在反复练习中找到行得通的方法,提高习作的整体质量。
传统作文教学中,老师习惯于用课件,让学生对自己所写的事物进行初步了解,帮助他们架构行文的思路,却很少在课堂中添加佳作赏析的环节。进行佳作赏析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能够看到同一主题不同风格的优秀作文,让他们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还要向同学多多学习。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出发,指引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来鉴赏他人的佳作,从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
我批阅完全班的习作之后,挑选了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以投屏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浏览别人的佳作。同时我也重视分析范文:其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为什么说某些词句运用得恰到好处?在撰写同类型的作文时,范文有哪些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被我挑选到作品的几位作者颇为自豪、自信心大增,而班级里的其他学生也从同学的作文中发现亮点,对比自己和他人作文的差异,找到了弥补自己习作中不足的办法。
佳作赏析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从他人的作品中学生的思路能得到拓展,能见识水平更高的习作有什么不一样的写法。在浏览范文的同时学生也意识到:要想作文写得好首先就要了解笔下的事物、人物,当然只有主动走近他们,并且认真观察其特征,那么描绘出来的习作才更加生动形象。